APP下载

以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为始发症状的隐匿性乳腺癌1例报告

2022-03-21马琦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双下肢腋窝乳腺

马琦

(广东省老年医学研究所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 广州 510080)

1 病情报告

患者,女,44岁,因“双下肢感觉异常2年余,加重伴双下肢、右指麻木无力6月”于2020年6月入院。自2018年开始,患者以双下肢冷感为主要不适,并逐渐出现下肢乏力。2019年12月底,双下肢乏力加重,抬腿受限,跛行,容易绊倒,上下楼梯时较明显。麻木感自双脚底逐渐向上蔓延至臀部,偶有腰腹部肌肉紧缩感。外院诊断为“左侧腓神经损害,颈腰椎退行性变”,给予维生素B12等营养神经治疗,无明显改善。2020年3月出现腰骶、会阴部麻木感,轻度排尿不畅,伴反复尿路感染,无大小便失禁现象;出汗较多,以面部、颈部及双下肢较明显。10 d前双上肢五指指端麻木,但持物、扣纽扣等动作尚灵活。否认癌症病史、癌症家族史,月经初潮13岁,孕2产2。入院查体:生命体征稳定,内科查体未查及明显阳性体征。神经专科查体:神清,言语清晰、应答切题、定向完整,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未查及眼球震颤,余颅神经检查无异常;颈软,无抵抗,四肢肌肉未见明显萎缩、肥大;左下肢肌力5-,余肢体肌力5级,双下肢肌张力偏低;双膝以下皮肤触痛觉减退;双下肢振动觉消失,位置觉正常;双侧肱二头肌、桡反射减弱,双膝、踝反射消失,双侧指鼻、跟膝胫稳准,Romberg征(-),脑膜刺激征阴性。辅助检查:腰穿脑脊液检查显示,颅内压正常,白细胞计数:18.0×106/L,潘氏球蛋白定性:弱阳性(±),糖及氯化物正常,微量总蛋白:1266 mg/L。脑脊液电泳:IgG:272.0 mg/L,IgA:15.4 mg/L,IgM:4.6 mg/L,白蛋白:837.0 mg/L,脑脊液IgG指数:0.93,且存在寡克隆带。脑脊液副肿瘤综合征抗体:Yo(PCA-1)、Amphiphysin、Ri(ANNA-2)等乳腺癌高危抗体均阴性,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相关的抗神经节苷脂抗体谱均阴性。头颅、颈、胸、腰椎增强MR扫描,均未发现异常。肌电图提示:(1)感觉神经传导:左右正中神经、左右尺神经、左右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正常范围,波幅低;左右腓浅神经感觉传导未获及电位。(2)运动神经传导:左右腓总神经、左右胫神经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及传导速度正常、波幅低。(3)F波:右侧正中神经F波出现率低。(4)EMG:右侧胫前肌见自发电位,募集呈单纯相,运动单位电位时限明显延长;右侧小指展肌见自发电位,部分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

神经科诊治过程:根据病史、体征、肌电图检查、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及寡克隆带,拟诊多发炎症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给予丙种球蛋白(20 g/d×5 d),甲强龙 1 g/d×3 d冲击治疗,口服激素逐渐减量至停药。但治疗后,除双下肢麻木感略有减轻外,其余神经症状无明显改善。

乳腺科会诊及治疗过程:乳腺彩超提示(图1),发现右侧腋窝淋巴节肿大。进一步乳腺钼靶检查(图2):右乳外上象限钙化,可疑右侧腋下淋巴结受累。增强乳腺MR(图3): 右侧腋窝肿大淋巴结,考虑恶性可能。乳腺科医师会诊后,右腋下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病理诊断(图4):瘤细胞中度异型,排列成不规则片巢状排列,核分裂可见,间质纤维增生伴炎细胞浸润,右腋窝淋巴结转移性癌。免疫组化报告提示来源于乳腺:GATA3+++,Mammoglobin+++,GCDFP15-,ER(3+,95%),R(0),HER2(0)。依据腋窝淋巴结活检病理、免疫组化结果等,确诊为“隐匿性乳腺癌”。采取6 TEC治疗方案:多西他赛75 mg/M2、表柔比星60 mg/M2、环磷酰胺500 mg/M2。6疗程后,右侧乳房改良根治术切除右侧乳腺,乳腺病理未发现肿瘤细胞(图5)。化疗过程中,神经症状改善不明显;右乳根治术后,症状开始逐渐好转。

注:4.5×2.1 CM淋巴结回声,皮质回声低,皮髓质分界清,淋巴结内可见门状彩色血流信号

注:右乳外上象限腺体内见泥沙样钙化

注:右侧腋窝可见一肿大淋巴结,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大小约45 mm×33 mm

注:瘤细胞中度异型,排列不规则,呈巢状排列,核分裂可见,间质纤维增生伴炎细胞浸润

注:部分导管囊性扩张,伴囊肿形成,管腔内可见钙盐沉积,间质胶原纤维增生,未见明确癌组织

1年半后随访:双下肢无力基本恢复,下肢及右手指麻木感消失。仅遗留双脚底感觉异常。神经系统专科检查: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振动觉恢复。踝以上皮肤痛温触觉正常,双足底触觉迟钝,双侧肱二头肌反射、桡反射、膝反射、踝反射灵敏。

2 讨 论

根据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2021年更新诊断标准[1],该患者初步诊断为“很可能的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以多发周围神经病变(包括双侧上下肢部分感觉、运动神经)为首发症状,并累及自主神经。PNS-Care评分:临床水平(中风险表型,2分),实验室水平(抗体阴性,0分),肿瘤(已证实的抗原表达,4分),总计6分。同时,腋窝淋巴结病理已证实转移的癌细胞来源于乳腺。在诊断过程中,首先肌电图证实了多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存在:运动、感觉神经纤维受累,轴索损害。同时颈、胸、腰椎磁共磁,排除局部病变导致的周围神经症状。脑脊液中有寡克隆区带,而血清中没有,提示存在IgG鞘内合成。同时,脑脊液中微量总蛋白及白细胞数轻度升高。这些结果提示存在免疫介导或炎症病因[2],均有利于副肿瘤综合征的诊断。另外,1年半后临床随访,神经症状基本缓解,也进一步印证了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诊断。所以,综上所述,依据PNS-Care评分、腋窝淋巴结病理及临床随访,最终诊断:“确诊的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疾患,年发病率约8.9/百万人[3],其中乳腺癌患者约16%。国内报道的神经肿瘤综合征患者,约28.3%为乳腺癌患者[4]。另外,据国外的报道[5],约57.1%的患者,其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出现在乳腺癌诊断之前,中位时间为5个月(P25-P75:2.0-18.8个月)。我们报告的该例患者,其副肿瘤神经综合征出现于乳腺癌诊断前约3.5年。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远隔效应。在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一些肿瘤导向的抗体,称为肿瘤神经抗体。不过,据国外的报道,其中近三分之一患者缺乏可检测的肿瘤神经抗体[6]。而在中国的相关报道中,约18%的副肿瘤综合征患者肿瘤神经抗体为阴性[4]。据既往文献记载[1,7],最常见的乳腺肿瘤神经抗体是PCA-1(抗Yo),amphiphysin-IgG和ANNA-2(抗Ri)。不过,对于伴有神经副肿瘤综合征的乳腺癌患者中,40.5%患者其肿瘤神经抗体检测为阴性[5],这些患者随着抗肿瘤治疗的开展,神经功能缺损也得以改善。在我们报告的案例中,并未检测到肿瘤神经抗体,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冲击治疗,仅改善部分神经症状。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化疗后的右乳根治术,绝大部运动、感觉神经症状及部分自主神经症状逐渐消失,这也恰恰印证了多发周围神经症状源于乳腺病变。

综上所述,以神经副肿瘤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乳腺癌,诊断相对困难。在大多数副肿瘤综合征病例中,神经症状的出现往往先于潜在癌症的诊断。副肿瘤性神经元抗体的检测虽然可以协助诊断,但并不是所有副肿瘤综合征都可以检测到相应抗体。乳腺原发病变可能很小或很隐匿,但是如果对乳房周围淋巴结(比如腋窝淋巴结)进行活检、激素受体分析,可能有助于早期确认乳腺癌的诊断。另外,潜在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时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病变症状。

猜你喜欢

双下肢腋窝乳腺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常按腋窝强心又健体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常按腋窝 强心又健体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请您诊断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以呼吸困难、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