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不端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2022-03-21张翔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学术不端

张翔

(广州医科大学杂志社,广东 广州 511436)

学术不端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包括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形式[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学术界出现了过度追求效率的浮躁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学术界发生了一些学术不端事件,对科研工作和出版工作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学术不端问题持续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学术不端相关研究近年来持续升温。

Citespace是最常用的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之一[2],其基本原理为计量分析理论,通过对信息的系统性回顾,能以可视化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研究热点以及研究趋势[3]。为了能够准确把握世界及我国学术不端现象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研究动态,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及科学知识图谱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世界及我国学术不端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多层次可视化分析,厘清其研究脉络,分析其研究现状及趋势,以期为相关学者开展学术不端研究、科技期刊编辑部加强出版伦理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使用Web of science(WOS),以“academic misconduct(学术不端)”为检索词检索所有数据库,时间为2020年12月1日之前。共检索到文献794条;以相同检索词检索WOS核心数据库,检索到文献260条。使用CNKI数据库,以“学术不端”“学术舞弊”“学术违规”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数据来源为全部期刊,共检索到文献3828条。使用Google Trends工具分析“academic misconduct(学术不端)”在网络的检索热度。

1.2 数据整理

格式导出时发现CNKI数据库的3828条文献中有2023条数据不全,经手动检查后发现有两种情况:少量文献过新或者过旧,部分数据没有被录入;大部分文献为编辑部稿约、作者须知或者其他补白性质的简短声明,故无“作者”“单位”等数据,对本研究而言亦没有学术研究价值。所有数据不全的文献均予以剔除,剩余文献1805条;之后再次手动逐条检查,剔除其中期刊编辑部的补白、稿约性质的文章,最终纳入文献1732条。其中CSSCI收录文献335篇,对其进行重点分析。

将所有中文文献导出,使用CiteSpace自带转换功能(conversion)进行格式转换后导入CiteSpace,英文文献直接导入CiteSpace。在关键词聚类时使用寻径(Pathfinder)功能以及Pruning slice network功能,对每一时间段的网络进行剪枝,以明晰关键词网络,增加可读性。其他参数均为默认设置。

1.3 数据分析

使用Citespace 5.7.R2 软件对文献作者、单位及作者合作网络进行分析;对文献题目关键词出现次数进行统计;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得出聚类及分组;对关键词进行时间线(timeline)分析。

2 结 果

2.1 Google检索趋势分析

使用Google Trends检索关键词“学术不端(academic misconduct)”的检索趋势,可发现从2010年到2020年的10年间,检索热度不端提升,由2010年的25左右升至2020年的70左右,说明在全球范围学术不端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升高。见图1。

图1 Google Trends关键词“academic misconduct(学术不端)”检索热度

2.2 WOS学术不端研究论文分析

在Web of science以关键词“academic misconduct(学术不端)”对所有数据库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文献794篇,近十年文献数量明显指数式增长,见图2。在794篇文献中,涉及生命科学、生物医学方面的文章达692篇之多。在文献来源国家方面,美国(268篇)、英国(49篇)澳大利亚(38篇)等占多数,来自中国的研究文章有31篇,位居第五。在语种方面,英语(711篇)、韩语(40篇)分别位居前两位,中文文章仅3篇,这与SCI收录的中文期刊数量较少有直接关系。

图2 Web of science关键词“academic misconduct(学术不端)”文献数量

从来源出版物上看,《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ACADEMIC MEDICINE》《ACADEMIC MEDICINE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ACCOUNTABILITY IN RESEARCH》《ASSURANCE》《PLOS ONE》《BMJ CLINICAL RESEARCH ED》《NATURE》《NURSE EDUCATION TODAY》《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JAMA》是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期刊;从研究机构来看,加利福尼亚大学系统(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斯普利特大学(UNIVERSITY OF SPLIT);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萨格勒布大学(UNIVERSITY OF ZAGREB);鲁汶大学(KU LEUVEN);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系统(STATE UNIVERSITY SYSTEM OF FLORIDA);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等机构发文量位居前列。

对WOS学术不端相关研究论文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剔除重复和无意义关键词后,发现关键词聚为14类,包括:predatory journal(掠夺性期刊)、medical student(医学生)、scientific dishonesty(科学不诚信)、research integrity(科研诚信)、nursing student(护理学生)、medical writer(医学作者)、mainland China(中国大陆)、research coordinator(研究协调员)、research integrity(研究诚信)、author(作者)、subsequent professional misconduct(后续渎职)、conference(会议)等。从时间轴上看,predatory journal(掠夺性期刊)、medical student(医学生)、research integrity(科研诚信)、nursing student(护理学生)等关键词近期突现较多,是近年研究热点。见图3。

注:A:关键词共现网络;B:关键词时间轴

2.3 CNKI学术不端研究论文分析

CNKI学术不端研究论文1732篇,其中CSSCI收录文献335篇。从时间上看,2010年后文章数量增长明显。从发文研究机构看,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陕西科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机构发文较多。《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科技导报》《图书情报工作》《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等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及高被引论文数量居前列。

对CNKI学术不端相关研究论文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学术自由、高校、学术刊物、学术道德规范、学术研究等关键词出现较多,见图4。对其中335篇CSSCI收录文献关键词进行分析,学术规范、研究生、高校、学术期刊、学术自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学风建设等关键词居前列。其中学术规范、研究生、学术自律等关键词近期突现较多,为当前研究热点。

图4 CNKI学术不端相关文献关键词聚类分析

3 讨 论

学术不端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行为,包括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研究成果;伪造科研数据、资料、文献、注释,或者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研究成果;不当署名;提供虚假学术信息;买卖论文等行为[4]。近年来,国际上一系列大规模的撤稿事件使得学术不端现象备受公众关注[5],国内外学者积极呼吁要将打击学术不端常态化、制度化[6-8]。学术不端研究从时间来看,无论国外还是国内,2010年之后进入爆发增长期,目前研究数量较多,但重视程度仍需进一步提升。

从WOS学术不端研究文章关键词来看,国际上更加关注predatory journal(掠夺性期刊)、medical student(医学生)、research integrity(科研诚信)等研究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在794篇文献中,涉及生命科学、生物医学方面的文章占了绝大多数,达692篇之多,medical student(医学生)、nursing student(护理学生)、medical writer(医学作者)等都是热门关键词,也侧面反映了生物医学领域是学术不端的“重灾区”。mainland China(中国大陆)出现次数同样较多,反映我国学术不端现象已被世界关注,而794篇文献中来自中国的研究文章仅有31篇,占文章总数的4.14%,说明我国学术不端研究国际影响力不足。WOS被引率最高的学术不端研究文章为《Measuring the Prevalence of Questionable Research Practices With Incentives for Truth Telling》[9],从心理学角度发现“truth-telling incentives(说真话激励)”在实践上对于纠正科研中的疑似不端行为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被引率位居2、3位的两篇文章[10,11]均关注医学生的职业倦怠和学术不端等行为。

学术不端研究的国内研究热点和前沿包括学术道德建设、研究生教育、编辑伦理素养、医学期刊及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不端等,可大致分为理论研究、对策研究及工作实践等几个大类别。中文文献中被引数量前三位文章分别为:《学术不端行为:概念及惩治》[12]《国内外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平台的比较研究》[13]《治理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行为的思路与对策》[14],恰巧对应了理论研究、工作实践及对策研究这几大研究类别。此外,由于我国科研活动大都在高校进行,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学风建设、学术自律等是我国学术不端研究的切入点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T 174—2019《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1]中明确将“违背研究伦理”纳入了学术不端行为中,但国内研究者在学术不端研究中甚少涉及“研究伦理”相关内容。2019年,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15]引发了全球对研究伦理的广泛关注,在学术不端研究中应重视研究伦理等方面。

学术不端研究的热点还包括学术论文的审稿与出版、学术科研质量控制、数据管理与共享等。学术不端研究在未来几年会得到更多关注,科研工作各方面的参与者应重视学术不端研究,为学术道德建设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学术不端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实证分析
自然学科学术不端及学术腐败的法律规制探究
高校整治防范学术不端问题的对策研究
研究生学术不端问题的形成机理及规避方法研究
学术不端行为防范机制的构建
高职教育类期刊学术不端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探析
论学术不端行为与学术期刊的责任
论研究生成才与学术不端行为的制约
科技期刊构建学术不端文献检测体系分析
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