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印刷中图与像复制技术探析*
2022-03-21□文│韩雪
□文│韩 雪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雕版印刷技术的国家,开始是为了普及宗教,而后为了社会经济活动和普及文化知识,印刷技术开始进入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公元前165年左右)出土了两件采用印染技术凸纹板印制的印花纱。印染是在木板上刻出花纹图案,再用染料印在布面上的技术。专家考证这种技术可能早于秦汉,可上溯至战国,可以说是较早的图像机具复制技术。而后兴起的拓印则可视为印染技术的发展分支。汉朝时在太学门前树立《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部儒家经典的石碑,供需要的人们抄写,由于抄写太费事而且容易有错漏,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的魏晋南北朝时,就有人用纸将经文拓印下来,这样的方法比手抄简便、可靠。印染和拓印的产品都可称为印刷品,也可以说是较早的机具复制图像技术,它们朝向各自的方向不断推进拓展,共同构成了雕版印刷技术发展的总体历程。至宋代,雕版印刷技术已经十分成熟,雕版印刷技术的程式已经内化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
一、技术在前,命名在后
中国古代有一种被称之为“雕版”或者“刻图”的刷印形式,它利用刻刀在模板雕出负(反)像的线条,经涂色刷印出来,这样可以得到多幅画面几乎一致的图像。20世纪初,对这种源自中国的“雕版”“刻图”的印刷形式却使用了从日本传入的称谓:版画。实际上这是一种沿用至今的雕版(刻图)印刷(复制)技术,世界先进的印刷技术也大都使用这个原理。
《辞海》中称,这是“作者运用刀和笔等工具,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进行刻画;可直接印出多份原作,故又称‘复数艺术’。早期大多用于复制图画,绘、刻、印三者分工”,“后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1]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中,对这种版刻印刷技术是这样描述的:“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版、石版、麻胶版、铜版、锌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2]在《大美百科全书》中也有类似的表述:“由一坚硬的表面将已着墨的印纹转印到另一表面。一幅精美的印品或多量的原作是艺术家利用印刷技术所构思的创作,并由本人或在其监督下完成,通常是以手工来制作”;“在十五世纪的欧洲随着金属活版及纸张的演进而愈显重要……有时艺术家名字的字首会刻在版上……其后附上del.(delineavil,意指他画的),雕版者附以sculp.(sculpsit,意指他刻的),印刷者附以imp.(impressit,意指他印的)”。[3]
由此可见,这种复数制作的“画”不同于其他绘“画”,它的原始画像是一个负(反)像,是通过复制技术制作出的画像。印制时,印制材料(纸)应放置在刻版的上面。它区别于其他的复制方法,如拓印(见图1)、盖印等制作的图像。这种技术发明在前而技术命名在后的雕版刷印方法现在仍然在使用,尤其在对艺术图像的处理上,愈发显现出它独特的印刷技术魅力。
图1 汉代画像石《墓门守卒》拓片
二、刀刻在前,刷印在后
雕版印刷技术的起源,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大都认为是从唐代发现的多件以宗教为题材的版刻作品为开始,如唐咸通九年(868)的木刻版画《金刚般若蜜经》中的“说法图”,被认为是现今发现有确切年代的最早雕版印刷作品。其刻工之成熟,印工之精美,已不是雕版印刷初创期的作品,应该经历了一个相当长时期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雕版印刷技术的诞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刻和印。
雕刻的历史可以推演到8000多年以前,原始人类在山崖的坚硬石壁上刻制图画——岩画。在中国已有12个省(自治区)的40多个县发现了岩画,如距今7000—8000年镌刻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南郊锦屏山马耳峰西崖上的将军崖岩画,有一组“幻面人像”的雕刻特别引人注目。将军崖的岩画是以敲凿、磨刻于平整的黑亮岩石上,勾划出抽象的人像,或者象形符号。在以后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前5000—前3300)中,出土过一件刻有两只双头鸟的骨匕,它的雕刻工艺已经非常精细了,鸟身和两边装饰的线条刻制得非常流畅(见图2)。
图2 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双头鸟骨匕摹本
到了商周时期,精美的玉石雕刻和青铜器花纹的模具雕刻,令今人叹为观止。商周时的玉器纹饰主要是云纹、弦纹、龙凤纹等,云纹为最多,也是最基本的纹饰。商代的纹饰,是一种双阴线刻,并且在两条阴线之间巧妙地形成了一条阳线。而周代的纹饰为一面是阴线,一面是斜坡线,两者之间形成的阳线有倾斜感,有了一种光与影的变化。如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商周时期的玉虎,采用的就是双阴线,在两条阴线之间形成了一条阳线,玉虎的造型非常生动鲜活(见图3)。
图3 商周时期采用双阴线雕刻的玉虎
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先人们没有办法像上层社会那样得到质料上好的雕刻材料,在民俗活动中则只好在木质材料上刻雕动物形象,以此来进行祭祀活动。这种“平民”技术可以得到大量的“同一”作品,满足众多的实际需求。
作为雕版印刷最为关键的技术,就是要将雕刻好的图像转移(复制)到其他材料上。商代出现的作为权力标志的印玺,可以将雕刻的文字、图像转移到帛等材料上,为雕版印刷的诞生迈出了第一步。在《尚书大传》中,记有“汤取天子之玺,置之于天子之坐左,复而再拜,从诸侯之位”。[4]“玺”,《说文解字注》释,“王者之印也”。[5]20世纪初,曾在殷墟出土过三方商代印章。印章上的文字和图像与版画一样都是反的(负像)。《说文解字注》中说,印“按也,从反印”。[6]这说明印是通过盖印,把反字(负像)印成正字(正像)的。版刻画像也是这样,把反的图像(负像)通过印制变成正的图像。但是,印章与版画的印制不一样,印章是蘸上印泥按在纸(或封泥)上,纸(或封泥)在下面;而版画的印制,木版放在下面,在木版上敷一层墨,再把纸压在上面,两者正好相反。
再说印章太小,只能容纳几个字或十几个字,或刻一幅很小的图像。虽然有东晋的葛洪在一个木戳上刻120个字的先例,但这也是远远不够的。然而,将字(或图像)刻在石头上,就不会受到字数的限制,一块长26—28厘米,宽3—4厘米的石面上,就可以刻出200多字。石刻出现得很早,前面讲到的将军崖岩画,就是一种石刻图像,商朝开始就有了石刻文字,到了春秋时期石刻就十分普遍了。《墨子·兼爱下》上就有“书于竹帛,镂于金石”之说。[7]到了东汉,石刻更是风行。从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开始,用了9年时间将《易经》《书经》《诗经》《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等7部经书刻在46块高1丈、宽4尺的石碑上,并将它们立于洛阳太学门前,让全国各地的学生前来摹写。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熹平刻石(见图4)。
图4 汉《熹平石经》拓片
三、拓纸在前,扑墨在后
在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石料上有一种雕刻出来的图像被后来的人们称之为画像石。画像石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衣食住行、典章制度、社会生活等。画像石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图像技术发展的巅峰,对汉代以后的图像形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在江苏省铜山出土的一块《纺织图》的画像石(见图5),长103厘米、宽92厘米、厚20厘米。《纺织图》再现了汉代纺织女工的辛苦劳作的情景。还有一种汉画像砖,在建筑用砖上,用模印、彩绘或雕刻等艺术手段,呈现出传说中的神话典故,想象中的祥瑞异兽、奇葩异卉和现实生活中的车骑仪仗、舞乐百戏等图像。
图5 邮票上的江苏铜山出土的汉画像石《纺织图》
那么,怎样才能取得石碑上的文字和画像石(砖)上的图像,以供人们学而习之呢?受印章的启发,人们采用捺按方法,将碑文或画像石(砖)图像复制下来。复制的问题解决了,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把墨涂在碑文或画像石(砖)上,铺上纸,按压一下,碑文和画像石(砖)的图像是可以复制到纸上的,但是,由于碑文和画像石(砖)图像不同于印章上的文字和图像,前者是正字、正像,而后者是反(负)字、反(负)像,前者印出的字和图像是反的,而后者印出的字和图像是正的,两者是有区别的。所以,对这种印制方法需要做一定的改进,才能印制出符合人们需要的复制品。
于是人们将墨涂在纸上,在涂墨前将纸适当湿润后,平铺在石碑或画像石(砖)上,让纸面与石碑或画像石的表面完全紧贴,中间不留一点空隙,再用鬃刷刷平纸面,然后在纸上垫毯子,用榔头轻捶纸面,使纸微微凹入字缝或图隙,再用棉花做的“扑子”蘸上墨,轻轻地依次捶拓纸面,待墨干燥后揭下,一幅黑底白字的拓片就完成了。这种印制方法就叫“拓印”。拓印虽然实现了大面积复印文字图像,比印章复印文字图像前进了一步。但是,拓印的文字图像远没有盖印的清晰,只有盖印与拓印相结合,才是复印文字图像的出路。
四、余论
目前学界对于雕版印刷技术的肇始,有多种说法:汉朝说、东晋说、六朝以至隋朝说、唐朝说。现存我国最早的雕版印刷品——版画,有款刻年的,是举世闻名的“咸通九年(868年)”本《金刚般若蜜经》卷首中的“说法图”。根据《金刚般若蜜经》的题记,该图像作于咸通九年(868年),虽然有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画比咸通本早约百年之说,但它们都在唐朝的时间范围之内。因此,唐朝说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唐朝版画的精美程度来看,已不是雕版印刷技术的初期作品,说明雕版印刷技术已经发展了相当一段时间,这也是人们的共识。因此,雕版印刷技术的肇始应该比唐朝早。
北京荣宝斋的冯鹏生先生认为,隋朝已有雕版印刷品。他列举“1983年11月30日,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所出版的《中国书画目录》第363号《敦煌隋木刻加彩佛像》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8]该图的裱纸上,有持有者的附记:“此画片是伯内特(H.K.Burnet)以100英镑代价于1927年12月间从山中(Yamanaka)处购得。”这幅隋代佛像是从敦煌附近的大庄严寺的废墟中发现的。据此,冯鹏生先生认为,“观此画,边框、墨栏线条齐直,蓝地匀净,显为雕版刷印,而人物着色有红、蓝、赭石、朱砂及紫色,显为以笔敷填”。[9]明代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卷四)中说:“雕本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10]
此后,又有多幅类似的佛像出现在拍卖场所。它们与《南无最胜佛》风格完全一样,除了佛像不同,下面的文字完全一样。可见,在隋朝,这类佛像已十分流行。如说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始于隋,也应是有据可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