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视觉新闻:发掘新闻理念革新可能路径*

2022-03-21王晓培

中国出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客观性新闻学数字

□文│王晓培

视觉内容是数字时代新闻消费的主要形式。近年来,媒体实践中涌现出众多以视觉为主因的新闻类型,如数据新闻、短视频新闻、沉浸式新闻(immersive journalism)等。这些“另类”的新闻实践挑战了传统的新闻学规范与价值体系[1](如新闻产品的创意与审美开始受到重视等[2]),在学界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近年来,新闻媒体在实践中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视觉新闻形态——“创意视觉新闻”。其区别于传统的图片新闻、视频新闻或可视化新闻,采取创造性的视觉化方式组织报道要素,可视作数字新闻学领域的又一创新。创意视觉新闻作为一种新探索,尚未系统进入学术研究视野。本文通过选取创意视觉新闻的典型案例,对这一前沿新闻形态展开研究,尝试从一个侧面管窥数字新闻学体系中新闻理念和边界的更新,意在为丰富和完善数字新闻学理论体系提供具有启发性的思考。

一、创意视觉新闻概念及特征

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形态,创意视觉新闻主要借助数字技术实现高度视觉化的叙事方式,讲述具有新闻价值的非虚构人物或事件。值得注意的是,创意视觉新闻与其他形态,如数据新闻、漫画新闻、图形新闻等之间的界线并非泾渭分明,也存在重合地带。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也是最为核心的特征,创意视觉新闻的内容呈现主要诉诸视觉手段。记者会配合报道主题开展积极主动的视觉创作,尽量压缩文字,而将图片、绘画或视频等作为叙事核心,“把那些本身并非视觉性的东西予以视觉化”[3]。大数据时代兴起的数据新闻,就是采取可视化手段将抽象的数据集转化为直观、易懂的视觉图像。不过,数据新闻主要为揭示数据间的深层关系并促成新的理解,数据是其报道主体,且强调呈现方式的互动性。[4]相比之下,创意视觉新闻在主体选择和表现手段上则拥有更大的创作空间。另一种相似的报道形态是数字长文(digital longform)。自2012年《纽约时报》推出数字专题《雪崩》(Snow Fall)后,其逐渐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要形态。数字长文被视作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的升级版本,通过用户界面和导航条无缝整合文本、循环播放的视频、动态地图和图像等多种媒体类型完成叙事。[5]然而,数字长文的核心骨架仍然是大段文字,[6]其他媒体类型更多发挥补充和辅助作用。创意视觉新闻则是以视觉元素为主导,且并不强调视觉元素的多模态性,报道可以采取图片、漫画、动画等单一媒体类型。

其次,从技术角度来看,创意视觉新闻的生产和传播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在这一维度上,其与同时涵盖在线及印刷形式的漫画新闻存在显著差异。作为引领数字新闻学变革的主导力量,技术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性手段,还反映着“新的社会关系的形式”,作为滋养数字新闻学的环境,发挥着生态性作用。[7]创意视觉新闻立足数字技术提供的可能性,遵循新闻生态系统(news ecosystem)中多元行动者形成的网状逻辑,实现报道在内容形态、专业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更新,以更好地与用户进行连接。

再次,创意视觉新闻具有较为显著的创造性和艺术性,这也构成了其区别于传统视觉新闻报道的精神气质。创意主要体现为对传统报道常规的打破,除了报道的呈现方式外,还渗透于新闻生产的各个方面,[8]如内容选择、互动手段、生产理念等。创意视觉新闻对视觉内容的强调使其具有天然的艺术性特征,审美也因而成为衡量此类型作品的关键指标。为提升作品的美学水平,创意视觉新闻在实践中大量借鉴绘画、设计、建筑等艺术处理手法,进一步丰富了新闻报道的视觉手段。

创意视觉新闻还未在业内形成规模化实践,带有一定的先锋色彩,这一报道形态恰好为透视数字时代的新闻学变革提供了窗口。本文在明确其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研究对象,由表及里地阐释创意视觉新闻的经验与启发。

二、创意视觉新闻的创新实践

为更深入地分析视觉材料,吉莉恩·罗斯(Gillian Rose)提出构成性诠释法(compositional interpretation),[9]将视觉内容拆解为各组成部分,包括内容、颜色、空间组织(包括场面调度)、光线、蒙太奇和表现性内容(expressive content)[10]。该方法为详尽描述图像外观(图像中的元素及其相互关系)提供了有力工具。本文参考构成性诠释法及其框架,从视觉要素设计、视觉空间组织以及表现性内容入手,挖掘创意视觉新闻的创新策略,形成对这一新闻形态的深度阐释。

1.新闻的风格化呈现:对现实的美学改造

创意视觉新闻作品通过内容选择及对视觉要素的处理,在视觉上呈现出较为强烈的风格化特征。数字技术将光学图像转为二进制机器码,大大降低了图像后期处理的门槛。虽然图像编辑变得易如反掌,但新闻界对此却采取了极为审慎的态度。很长时间以来,照片被视作为新闻报道提供证据的工具,需严格遵循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原则。媒体允许记者对照片进行适当的后期处理(如调整色调、亮度、对比度等),但不能干扰照片对事实的呈现(如故意突出或省略某些内容、改变人物/事物位置等)。对于传统的新闻报道形态来说,客观性依然是摄影记者职业规范的重要部分。[11]全球摄影报道的重要奖项之一、由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主办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 Contest,国内多称“荷赛”)明确规定,参赛者不能对参评照片进行“操纵”(manipulation)。荷赛有着一套严格的评判标准:表演(staging)或重现事件,安排、引导或干预被拍摄对象的行为;增加或移除照片内容,或显著改变照片的色彩、对比度等参数。[12]不少入围决赛的作品因出现上述问题被撤销资格,已获奖作品也曾被取消名次。[13]

从实践来看,创意视觉新闻在此方面似乎要宽容得多,其采取的艺术化表现形式本身就暗含了一定的主观“操纵”——视觉要素不再仅仅承担描述现实的功能,同时也成为了主观创造的手段。比如,记者会通过干预和影响视觉内容主体(即采访对象)行动的方式,借助采访对象的特定表现传达信息内容。图像不再仅仅扮演提供证据的角色,而参与到了新闻事实的塑造过程。乌克兰一媒体推出作品 《被困住的一代》(Generation trapped),以图片相册形式讲述了一个戏剧性故事。报道从多个方面探寻生活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主人公帕夏(Pasha)在疫情隔离期间选择自杀的深层原因,并借此透视整个乌克兰的千禧一代[14]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该报道使用图片作为主导元素,记者为接受采访的对象拍摄了纪实人物照片。然而,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摄影不同,照片中呈现的人物大多处于非自然状态——他们受到了记者引导,为拍照摆出特定姿势(如图1)。这些造型感强烈的人像,形成了该作品不同于传统新闻摄影报道的特殊风格,在叙事的同时,以直观方式为用户带来感官刺激。

图1 《被困住的一代》

创意视觉新闻的目的不仅是还原现实,还通过主观诠释与客观记录的融合,追求一种更具视觉冲击力、表现力的呈现方式。新鲜的视觉体验能够吸引用户关注,这使得该形态作品在现阶段的同质化内容竞争中更容易脱颖而出。创意视觉新闻利用多种视觉要素完成对现实的再造,其中,色彩具有较强的视觉表达效果。波兰报道《贫民窟vs新冠疫情》(Favelas vs COVID-19),以多媒体动态漫画形式,展现了居住在巴西圣保罗贫民窟中的边缘群体为应对新冠疫情采取的措施。经与附加的实拍照片对比发现,该报道整体画风较为写实,人物和事物在外形、比例和造型方面与现实保持高度一致,但是在色彩的使用上却具有创造性——如将人物白色的衣服、口罩替换为紫色、蓝色等鲜艳的颜色,破旧的贫民窟建筑外墙也由暗淡的砖红替换为橙红色、蓝色、黄色等饱和度和明度更高的颜色。报道在准确描绘现实事物光色的写实色彩基础上,加入对表现色彩和象征色彩的使用,突出报道希望用户关注的重点内容,呈现出一个比现实更加积极、乐观的贫民窟环境。在创意视觉新闻中,色彩不仅能够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其还发挥了呈现效果和展示文化的作用。[15]

无论是对采访对象的干预抑或对现实色彩的更改,创意视觉新闻允许报道对现实原貌进行适当修饰,其所构建的不再局限于事实本身,而是一个经过艺术加工的、超越现实的存在。正如齐美尔所说的,艺术具有独特的逻辑、真值概念和规则,这使得其可以“使用同样的物质在现实世界之外建立起一个能够与之相媲美的崭新世界”[16]。

2.视觉空间的再生产:与用户建立连接

图像通过对视觉要素的组织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空间,其中有两个面向尤为重要:一是图像内各对象的排列,即内部的视觉空间;一是作为整体的图像为用户提供的观看位置和观看方式,即外部的视觉空间。[17]对于创意视觉新闻来说,视觉空间不仅是完成创造性叙事的重要手段,也是与用户建立联系的关键方式。

创意视觉新闻通常不会照搬现实空间,而是经由对视觉元素的安排,打造出既符合日常经验,又自成一体、别具特色的内部视觉空间。一个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调和不同的现实场景完成时空跨越,在保持报道画面真实感的同时,增加内容的信息量和戏剧性。比如,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推出的横屏手绘长图新闻《复兴大道70号》,以“一镜到底”形式描绘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重要历史场景和事件。该报道以一条虚拟的“复兴大道”为视觉主轴,在纵向与横向上通过散点透视构图法串联起500余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历史事件和场景。每个场景的设计都尽可能贴合当时的时代现实,不同场景的接续又形成了一幅超现实的画卷。内部空间相对灵活的组织方式为报道拓展了多元叙事的可能。经由对现实的改造或对虚拟场景的创造,创意视觉新闻在视觉空间中集纳不同视角,形成多条叙事线索,给予用户自主选择的权利。“复兴大道”在展现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时刻和重要事件的同时,加入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微小细节,如四合院里用脸盆捕鼠、穿喇叭裤跳迪斯科、刷脸支付等,将时代变迁具象为特定年代的真实生活场景,引发不同代际用户的共同记忆。创意视觉新闻的内部空间结构方式打破了不同场景的时空限制,多元视角的结合使其较容易从心理层面激发用户的认同感。

在外部视觉空间的组织上,创意视觉新闻重构了虚拟再现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现实的束缚。对外部视觉空间的再生产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其一是制造某种特殊的观看“地点”,为用户预留出参与空间,构建出一种“虚拟在场”。虽然用户肉身依然处于客观缺席的状态,但借由外部视觉空间对感官的刺激和对身体意识的召唤,使其实现一种特殊的在场感。其二是通过页面交互方式实现用户的具身参与,如以特定方式滑动网页浏览,或设置拍摄、上传照片等互动环节,为用户营造虚拟空间中的真实体验感。体验感是创意视觉新闻完成叙事的重要方式之一。

《复兴大道70号》将用户置于一辆行驶在“复兴大道”的汽车中,虽然报道画面并未明确展示车身,但其呈现的街景形式以及“下车参观”等互动方式均暗示了用户所处的观看位置。在浏览过程中,图像长卷的运动速度受到用户滑动屏幕速度的控制,动画、音频等也会在滑动到特定位置时自动播放,“虚拟在场”及具身参与实现了汽车空间的再生产,共同塑造了用户在“复兴大道”上驾车观光的体验。还有报道通过人物正面直视镜头,打破第四堵墙,形成一种与用户面对面对话的效果,在拉近心理距离的同时增强了表达效果。更为自由的视觉空间建构是创意视觉新闻的突出特色,空间设计也为报道提供了更多连接用户的方式。

3.营造氛围感:打造引导情绪的“认知容器”

表现性内容指涉影像中的“情绪”和“氛围”,是对影像情感特征的唤起,是“主题和视觉形式的合并效果”。[18]在对作品的不同视觉要素进行拆解分析后,表现性内容补充完善了视觉作品的全貌,是构成性诠释分析的重要部分。在创意视觉新闻中,对情绪和氛围的营造作为其核心优势,构成了深入理解这一新形态特征的重要面向。

创意视觉新闻报道选题以软新闻为主,与强调时效性、信息量和严肃性的硬新闻相比,报道形式通俗、人情味浓,在传递信息的同时着重展现人文关怀。其采取的艺术化表现手法,不仅通过制造美给予用户视觉享受和精神愉悦,[19]还能唤起特定情绪进而影响人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途径。[20]《贫民窟vs新冠疫情》报道采取对策新闻(solution journalism)路径,借助对积极内容的凸显,营造乐观、积极的整体报道氛围。除了偏好使用鲜艳的颜色外,漫画中呈现的志愿者、社区居民等人物形象的精神面貌也比实拍照片中的状态更佳。比如,一些人物原本在实拍照片中没有表情,甚至神情中还透露出些许疲惫;但在漫画中,该人物却以面带微笑、精神饱满的形象出现。类似的艺术处理方式通过激发用户特定情绪,影响其对被报道事物的看法和态度:积极的情绪有助于将贫民窟居民建构为主动的参与者、问题的解决者而非可怜的受害者形象,[21]让用户更加关注他们为社区带来的改善和希望。《被困住的一代》则借助图片的意象选择、拍摄对象的表情姿势以及黑白色调和较强的颗粒质感等后期处理手段,为用户营造出低沉、压抑的氛围,以此表现个体在面对系统性、社会性压抑时的灰暗与无力,引导用户进行反思。“复兴大道”诉诸用户共同记忆与怀旧情绪,贯穿始终的沧桑变化实现了情绪的不断叠加,持续吸引用户跟随报道一路走过70年的岁月长卷。

经由对报道氛围的掌控,创意视觉新闻通过丰富的表现性内容为用户创造了一种“认知容器”(cognitive container)[22],即充分调动用户情绪来实现对其注意力的持续吸引,阻挡外界存在的可能干扰。艺术化手段打造的氛围感及连续性叙事策略对情绪的引导,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情感体验。

三、构建连续统:缓解新闻学内在矛盾的可能路径

数字技术在新闻领域的持续渗透,为新闻业带来了“破坏式的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更对“新闻学内在核心价值造成严重的隐秘侵蚀”。[23]研究者们对此类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以提升相关理论在数字时代的解释力,如对客观性的反思[24]、对新闻价值的重访[25]、对新闻边界的协商[26]等。作为一种新兴形态,创意视觉新闻的实践为传统新闻报道注入新可能,也为把握数字时代新闻理论体系的变革方向提供抓手。观照上述创新策略,该形态在实践中呈现出创造性融合的趋势,具体表现在情感与事实、主观与客观以及艺术与新闻三组概念内部的互动和互补。

情感是构成创意视觉新闻的重要部分。一方面,该形态将视觉作为主要叙事手段,通过知觉刺激促使用户形成对事物的直接感知,这种以“形象”为中心的视觉表达与情感具有天然的相关性。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可供性促进了传播中的情感表达。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逐渐成为人们认识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情感充当了网络环境下密切连接人与技术、人与新闻生态的桥梁。[27]采用情感化、个人化表达方式的信息在用户中受到广泛欢迎,并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28]在创意视觉新闻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情感开始扮演重要角色。一直以来,新闻中的情感要素处于学界研究的盲点,甚至曾被视作是对新闻规范的威胁,而数字新闻学对情感机制的审视则揭示了传统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局限:在数字时代,情感不应再被“外包”给采访对象,也不应置于事实的对立面;“呈现事实”与“发掘情感”变得同等重要,[29]情感通过与事实的互动、融合,构成了展现事实的主要方式。情感的地位提升及其与事实关系的转变在学界引发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有人将这一转变称为新闻的“情感转向”(the emotional turn),视作数字新闻的主要特征。[30]创意视觉新闻对情感的拥抱也为理解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打开了思路。

客观性强调报道内容的真实准确,代表了理性、平衡、事实与观点分离的报道策略。塔奇曼通过实地调查新闻机构的生产过程,提出客观性是一种“策略性仪式”和一套职业惯例,[31]是新闻业遵循的一种道德、一种信念和一种承诺。客观性原则自诞生以来就成为了新闻学领域广受讨论的经典问题,学者们虽然从不同方面指出其局限与不足,但客观性依然长期在新闻实践和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50年代初诞生的“新新闻主义”报道形式曾试图对客观主义进行解构。新新闻主义在新闻写作中大量借鉴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更注重渲染环境气氛、刻画人物细节、描摹内心思想,强调主观的感受与体验,认识世界的方式具有强烈的感性倾向。[32]其为传统新闻业带来新的生命力,但因时效性差、准确性低等难以克服的问题,这一热潮仅维持了20年。不过,新新闻主义中对主观性的强调并非是对客观性的破坏,而是一种“对新闻客观性诉求的延展与超越”[33]。

步入数字时代,更为开放、多元的表达手段和渠道使得传统的客观性原则面临更大挑战。近年来,研究者们一直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不断丰富客观性的内涵。[34]创意视觉新闻采取了一条与新新闻主义相似的路径——不是要颠覆客观性原则,而是在数字新闻语境下赋予其更多空间——通过对现实的视觉加工,将客观存在与主观诠释结合,达到传递信息、影响用户的效果。

创意视觉新闻的革新可能会引发很多误读,这也是建设性新闻、虚拟现实新闻等数字新闻新形态给学界带来的普遍担忧:情感的重要性是否已经超越了事实本身?主观性的介入是否会动摇客观性要求?回归创意视觉新闻实践,我们可以发现,该报道形态在诉诸情感的同时,也在讲述事实;在呈现强烈主观色彩的同时,也并未放弃对客观性的坚持,并且仍在为提升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努力。虽然报道会对现实进行一定程度的主观改造,但也通过提供原图或超链接等方式,为用户展示了现实的实际面貌,让用户在对比中能够觉察其省略、增加或强调的要素。因而,与其说创意视觉报道放弃了再现事实的客观性立场,不如说其将传统新闻报道中隐而不显的主观性以更加公开、可见的方式呈现给了用户,以更为灵活和多元的方式维护了客观性要求。在创意视觉新闻中,主观与客观与其说是分裂的、对立的,不如说是共存的、融合的。

这为新闻理论的革新提供了一个具有启发性的思路。在新闻生产和消费中,主观与客观或许可以不再被当作截然对立的存在,而是被纳入到同一个“连续统”(continuum)[35]之中:一端是完全的客观性,一端是完全的主观性,中间是二者融合互动的地带;数字新闻的实践在两个端点之间的区域流动。连续统的思维方式将不同观念放置于同一视野之下,跳脱出传统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通过概念的共存实现和解。这也可以部分化解此前学界和业界对于客观性的质疑,以及孰对孰错、孰优孰劣的争议。“主观—客观”的连续统承认主观内容、主观创造在新闻实践中的合法性,允许记者基于不同立场生产新闻,在保证事实准确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风格化的报道形式。实践证明,这一思路转换为新闻报道拓展了自由空间,能够有效激发记者的创造力,进而提升新闻内容的吸引力和传播力。同时,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报道的参与性——新闻转化为更加开放的、“与公众共享、对话的集体知识”[36],为用户提供可体验感,引导用户深度卷入。

连续统的构建还有助于拓展新闻学的理论视野,助力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最初,艺术与新闻是密切相关的两个领域:诗歌与绘画曾经是17世纪报纸的重要部分,19世纪的记者会首先以艺术家的身份自居。然而,随着新闻学的理论化和专业化,重视客观性的新闻却开始疏远强调主观性的艺术,认为其违背了自身的职业规范。近年来,新闻实践的数字化和视觉化趋势却使其愈加依赖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有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二者结合后产生的巨大潜力。对于二者在认识论层面的冲突,连续统的思维方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艺术与新闻也可被置于一个连续统内进行考察。创意视觉新闻所采用的绘画、摄影、视频等形式均来自于艺术学,而准确报道、正确引用等追求客观的新闻专业标准在应用过程中实现了对艺术形式的再造,[37]甚至还发展出了一套视觉真实性策略以提升其呈现事实的能力和可信度。[38]艺术新闻学(artistic journalism)即是“艺术—新闻”连续统的实践,通过吸收艺术学领域的理论和经验,帮助新闻学完成转型。[39]艺术不仅在再现层面,也在思维结构层面为新闻注入了活力,“艺术—新闻”连续统的建立能够为新闻学开启更加广阔的探索空间。

四、结语

创意视觉新闻作为数字新闻的一种特殊形态,在不同国家、不同媒体中具有各异的表达手段和多元的实践形式,不过其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数字性”的介入为新闻学带来的系统化、体系化的重构。[40]无论该形态在未来是否会成为业界实践的主流,其对于情感与事实、主观与客观以及艺术与新闻的处理方式都为处于“永恒的不稳定”(permanent instability)状态的新闻学[41]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连续统模型为新闻理念的革新开拓了新的路径:如果将一组对立的概念视作同一连续统的两个端点,那么二者之间的冲突将在形式的融合中激发新的可能性,在价值的合流中取得和解。更重要的是,连续统模型还可以形成一套概念地图,不同形态的报道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不仅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不同新闻形态,同时还能从理念层面启发报道创新,在实践中提升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由于篇幅原因,本文并未对创意视觉新闻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反思。比如,情感对事实表达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多学科融合可能导致学科边界模糊,进而威胁新闻学科合法性等。对于连续统模型的讨论也还处于起步阶段,亟需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对创意视觉新闻等新形态的研究价值不仅限于形态本身,而是经由这一创新实践,探知数字新闻的变革方向,丰富数字新闻学的理论体系。

注释:

[1][29]常江,田浩.介入与建设:“情感转向”与数字新闻学话语革新[J].中国出版,2021(10)

[2]Tuazon J P L,Arcalas J E Y,Soliman J M D,Opiniano J M.Journalists'creative process in newswork: A Grounded theory study from the Philippines[J].Journalism,2020

[3]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倪伟,译.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4]Ziemkiewicz C,Kosara R.Embedding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within visual representation[M]// Zbigniew W. Ras,William Ribarsky.Advances in Information and Intelligent Systems.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2009: 307-326

[5][22]Dowling D,Vogan T.Can We “Snowfall” This?: Digital longform and the race for the tablet market[J].Digital Journalism,2015,3 (2)

[6]Seyser D,Zeiller M.Scrollytelling- an analysis of visual storytelling in online journalism[C]//2018 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formation Visualisation (IV),2018: 401-406

[7]常江,克里斯·安德森,迈克尔·舒德森,等.新闻学的未来:数字生态与全球语境——中、英、美三国新闻学学者的对谈(下)[J].新闻界,2020 (11)

[8]Deuze M.On creativity[J].Journalism,2019,20 (1)

[9][17][18]吉莉恩·罗斯.观看的方法:如何解读视觉材料(原书第3版)[M].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

[10]相比译著中采用的“表达性”译法,本文认为,将expressive译为“表现性”更为妥当。一方面,“表现性”属于心理学术语,同时也更加贴合该概念的含义。

[11]Mäenpää J.Rethinking photojournalism: The changing work practices and professionalism of photojournalists in the digital age[J].Nordicom Review,2014,35 (2)

[12]World Press Photo.Verification: what counts as manipulation[EB/OL].https://www.worldpressphoto.org/contest/2021/photocontest/verification-process/what-counts-as-manipulation

[13]Time.World Press Photo Finds Fewer Manipulated Entries in This Year’s Photojournalism Contest[EB/OL].https://time.com/4243751/world-press-photo-manipulation/?xid=tcoshare

[14]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定义,千禧一代(Millennial generation)是指出生于1981-1996年的人。见https://www.pewresearch.org/fact-tank/2019/01/17/where-millennials-end-and-generation-z-begins/

[15]王娟.色彩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包装工程,2021,42 (14)

[16]西美尔.现代人与宗教[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9]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0]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M].付秋芳,程进三,等译.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1]Sigma Awards.Outriders visual storytelling [EB/OL].https://sigmaawards.org/outriders-visual-storytelling/

[23]王润泽.新闻学面临的挑战与新闻教育变革[J].中国出版,2020 (14)

[24]Broersma M.The Unbearable Limitations of Journalism: On Press Critique and Journalism's Claim to Truth[J].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2010,72 (1)

[25]Harcup T,O’neill D.What is news? News values revisited (again)[J].Journalism Studies,2017,18 (12)

[26]Carlson M.Introduction: The Many Boundaries of Journalism[M]//Carlson M,Lewis S C.Boundaries of Journalism:Professionalism,Practices,and Participation.New York: Routledge,2015:1-18

[27]Beckett C,Deuze M.On the Role of Emotion in the Future of Journalism[J].Social Media and Society,2016,2 (3)

[28][30]Wahl-Jorgensen K.An Emotional Turn in Journalism Studies?[J].Digital Journalism,2020,8 (2)

[31]盖伊·塔奇曼.做新闻[M].麻争旗,刘笑盈,徐扬,等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8

[32]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 第3版[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3]张欣,王凤.新新闻主义——另一种真实[J].青年记者,2007 (7)

[34]陈信凌,王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分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 (5)

[35][39]Postema S,Deuze M.Artistic Journalism: Confluence in Forms,Values and Practices[J].Journalism Studies,2020,21 (10)

[36]夏倩芳,王艳.从“客观性”到“透明性”:新闻专业权威演进的历史与逻辑[J].南京社会科学,2016 (7)

[37]Sacco J.Journalism[M].New York: Metropolitan Books,2012

[38]Weber W,Rall H M.Authenticity in comics journalism.Visual strategies for reporting facts[J].Journal of Graphic Novels and Comics,2017,8 (4)

[40]常江.数字时代新闻学的实然、应然和概念体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 (9)

[41]Deuze M,Witschge T.Beyond journalism: Theoriz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journalism[J].Journalism,2018,19 (2)

猜你喜欢

客观性新闻学数字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加强新闻学话语体系建设
重造新闻学
——网络化关系的视角
答数字
聚焦以能力立意的六种“客观性”函数问题
『解困新闻学』的特征和本质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索契冬奥会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决赛裁判员评分的客观性研究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