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城市触媒视角下的历史街区活力复兴的策略探讨
——以济南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2022-03-21宋梦娇余建城江馨怡

大众文艺 2022年5期

宋梦娇 余建城 江馨怡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成都 610000)

当前,在新时代国内城市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早期城区的功能目的与地区特性已逐渐无法适应当下城市整体发展的需要。作为早期街区中延续城市文脉、传递地域文化的重要区域——以历史建筑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街区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较为深厚的民俗生活氛围。但是现有的发展情况与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的实际需求相比是非常滞后的,要赶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步调,满足区域发展的需求,那么就必须要解决历史文化街区的衰落的问题。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个多要素的集合体,对其保护和更新远比对单体历史建筑更为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活化和复兴历史街区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更新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触媒理论

近年来,“城市触媒”作为一种城市更新的新手段,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探讨。20世纪80年代后期,触媒概念首次被运用在城市发展之中,美国建筑师韦恩·奥托和唐·洛根提出了城市触媒概念,并在《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中阐述。其含义是在充分把握区域特性的基础之上,增加新的元素和功能,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区域的发展潜力,带动原有元素的发展。使得新旧元素形成相互促进与和谐共生的关系,并不断在发展过程之中吸引新的功能和元素,获取持续的发展活力与更新动力。在这种情况之下,整体的发展过程就是可持续的,能够对周围地区带来诸多积极影响。其目的在于促进区域功能得到持久与渐进的积极更新。触媒并非单一的最终产物,而是成为一个引导发生“化学反应”,不断刺激后续开发的温床。

二、针对历史街区复兴的城市触媒应用思考

如今在城市高速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城市中的文化历史街区逐渐走向落寞冷清。作为城市记忆中不可或缺的载体,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活化和激活历史街区已经成为当下城市更新中的一大重要课题。城市触媒理论的提出或许可以应用于老旧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的各个阶段,为历史街区的激活和复兴提供一种思路。

(一)历史街区复兴中城市触媒策略的应用原则

对于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来说,其一大美学特质的表现是丰厚的文化底蕴,也就是一个场所蕴含的精神。在城市触媒策略运用的过程之中,这也是需要遵守的主要原则。建筑物本身并非有较多价值,但是其背后却蕴含了场所的精神性,建筑师安藤忠雄曾经说:“运用设计能够使场所或者事物表现出已经失去的东西,这种用事物表现过去物品的做法,就是着重体现集体记忆中的场所精神。”因此,要复兴城市历史文化街区,那么就必须要从场所精神入手加以设计。

(二)历史街区复兴中城市触媒策略的作用机制

作为城市历史街区活力复兴的手段,触媒理论基本通过塑造触媒元素、激活触媒元素和引导触媒反应的发生这三步模式进行运作(图1)。而其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触媒元素的设计。塑造过程之中,首先要做到的是对于非物质储备元素加以塑造,街区保护和设计要注重维护传统的激励和格局。在此基础之上,对人文历史特色加以充分挖掘,分析各类要素,例如文化、经济等,在街区中设计相应元素,起到引导作用,对于街区形成积极可持续发展的引导。

图1 城市触媒作用机制(来源:作者自绘)

三、城市触媒理论在历史街区复兴中的应用探讨(以芙蓉街——百花洲历史街区为例)

(一)曲水亭街—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济南市老城中心地区,南眺千佛山,北靠大明湖,是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特色风貌的集中体现之地。街区范围十分广泛,其中历史街巷数量共达到二十条以上,有丰富的遗产和文物,能够充分体现出全城的特色,承载了城市的发展和历史。从街区空间结构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基本维持着原有的风貌特征。在济南市是现存面积最大的传统特色街区,不仅在历史方面具有较高价值,在人文科学方面也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二)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现状问题

1.重“躯壳”,轻“内涵”,软硬性文化保护失衡

对于近些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在维护过程之中,更加重视的是物质维护,十分关注外部景观要素,但其背后蕴含的深刻底蕴却有所忽略。相关文保部门并没有在原有基础之上挖掘文化遗产,很多古老的民间艺术与风俗精神层面没有得到发展,例如教育书社和百年饭店等背后的商埠文化、名士文化和区域特有的泉文化等等。

2.表面复苏,缺乏管理,街区人文生态特色丧失

从街区内的建筑形态入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原有的建筑多种多样,不仅包含了许多商用建筑,占有更多数量的是公共建筑和居民建筑。但对于近些年来的修整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仅仅是沿着外界边界加以整治,文化街区整体的复苏并没有深入挖掘,仍属于流于表面的,内部的居住功能和环境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整个街区居住情况拥挤,公共设施少见,环境管理缺乏。同时街道边界不整齐,空调外机及铁罩肆意、新加的铁制雨棚、乱停放的摩托车和自行车,乱搭乱建现象严重等,传统街区空间肌理遭到破坏。目前,芙蓉街街道两侧招牌杂乱,商铺过度密集,总体卫生环境较差。同时因过度的商业开发和商业定位不准、缺乏功能特色等,街区文化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3.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力度不够,街巷风貌整体性破坏

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建筑青砖白缝,风格古朴典雅。但随着街区的长时间的使用与修缮力度不足,越来越多的历史建筑受到损坏,古街巷风貌正日渐衰退(图2)。还有一些有名的历史建筑,由于缺乏保护和大众普及意识淹没在人群中。政府部门虽然已经关注到了这种现象并展开了保护和整治工作,但是并没有深入对其进行了解,民居建筑内部环境和结构并没有得到加固修复,新修建的民居建筑也再也不见旧日民居轻巧朴实厚重的韵味,老街区建筑的实质问题并没有得到关注和改善。

图2 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风貌现状(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综上所述,这一历史文化名街区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历史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保护过程之中必须要对其提起足够的重视对于空间功能结构进行合理规划,重新激发街区的生机与活力。

(三)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复兴的对策探索

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是济南老城特色的典型代表,近年尽管当地政府的保护力度和居民意识有所加强,但仍有诸多问题没有得到重视,街区的活力复兴仍待需要新的方法对策探索。因而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借助城市触媒理论,构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应用框架,激发街区活力因素,为芙蓉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工作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1.空间角度触媒元素的重塑与激活

(1)建筑的重塑与激活

从建筑角度来看,建筑作为完整空间形态构成的最小单元,其重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文物保护类建筑,风貌形态较好的建筑予以原貌保护,对受损严重的建筑构件加以更换和修缮,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开展软文化传播推广;此外还有对当地民居建筑的重塑,在不改变建筑传统风貌的原则上,进行内部结构整修与墙面的修缮,延续民居的活力和使用价值;从院落角度入手,开展实地调研工作,对于居民区的内部空间加以梳理,从整体上作出规划,拆除违规建筑,使其空间形态得以恢复,规划合理的街道尺度与流线,为居民的生活和通行提供便利,增强街区内建筑利用率。

(2)空间的重塑与激活

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布局是“鱼刺状”的,和北方传统布局不同表现出更加自由的形态,主要是随着泉水流势构建的。通过一系列调研走访工作,可以发现其中文物保护单位并没有表现出较高的游览可达性,分布相对而言较为分散,场地还不够普及。因此需要优化街区的整体空间结构,通过拓展尺度和简化道路来提高场地的参与度和可达性,在周边植入小型活动区或特色广场来吸引游客或居民驻足休憩,配合功能空间增加绿化元素,带动和丰富街区内部的空间活力要素;或是植入承载历史记忆和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结构,由此使得游客或居住者们可以切身感受到历史氛围的环绕和传承。从空间结构入手,对于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优化,使各个空间达到相互联动的效果,逐渐形成有机整体,焕发出新的活力。

2.功能角度下触媒元素的重塑与激活

作为商住结合性质的街区,芙蓉街——百花洲街区的主要功能是居住,而商业文化则作为从属功能。针对街区现在功能现状,遵循“功能重组”的触媒策略,采用完善旧功能,植入新功能的触媒方式,从三大功能角度探索街区的活力复兴之路。

(1)商业功能角度

在街区中应改善周边单一功能居住区和近似类型商业区的现状,因此功能体系上要丰富商业类型,对内部商业功能进行重新整合。对街区沿街建筑的店铺质量和类型密集度进行控制,更多设置能够体现和展示济南文化的特色商业和创意工坊,集中布置和营造济南特色古城体验式商业街区;同时依据商业功能分布,调整和规划街巷内部通行道路,提高可达性。

(2)居住功能角度

在街区西侧,其居住区域和外部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除了一些常规功能,还设计了融合性的商住混合用房和酒店用房等等,使得街区内功能单一的居住格局得以改变。而对于东侧进行分析,则可以发现更多的是传统民居用房,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调研发现,此区域泉水聚落的形态肌理和维护良好,可以在沿街区域适当结合商业增加泉韵茶馆、泉文化体验区或特色民宿,让前来游玩的观光者更亲切的感受老济南生活的味道。

(3)功能融合角度

街区内部公共空间既可作为对城市开放的消费场所,又可作为周边住户休闲散步的好地方。针对街巷内的沿街建筑的室内外的功能渗透,可以与当地文化特色和景观设计结合设置沿街空间,如特色民宿、泉水民俗体验区等。同时,政府应该积极主导,选择重要的节点出资进行功能置换,通过调整芙蓉街的功能组织,缩短整合度差异,提升整个街区的活力。

3.文化角度下触媒元素的重塑与激活

传统街区空间之所以会出现衰落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人文活力降低的影响和经济的影响。崔凤君教授曾经在《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创新和发展》中提出,“特色和文化是一个城市旅游的核心要素”。因此,针对文化角度下触媒元素的激活方法,重点是充分挖掘街巷内历史文化要素,同时注入具有活力的新的文化触媒方式,提升街区活力。以泉文化要素为例:

(1)提升街巷文脉景观连续性

借助于文化元素,可以设计泉水文化游览路线、文旅商业展示路线,除此之外还可以设计民俗文化的游览路线,通过不同的形式对于当地的特色文化加以展示。各类线路在街区之中相互融合,结合当地环境的建设和景观节点的设计,例如历史景墙和文化展览,使得各节点的连贯性和互通性大大增强,营造统一的叙事空间。此外可通过深入挖掘泉文化中的物质及非物质要素,将其抽象、重构再运用到街巷设计之中,通过设计具有泉城特色的文化廊架、石板铺装、雕塑小品、垂直绿化等形式极大地丰富街巷三大空间界面。

(2)注入创新文化体验模式

在街区更新时还可以结合当代科技,在街区内注入交互景观体验。保留街区中观泉、品泉、戏泉等传统的互动形式,在此基础之上增加一些互动装置,例如感应喷泉等等,通过这种形式与游客形成互动,也可以利用虚拟技术展示当地的泉水文化,带给游客丰富活力的文化之旅。

结语

城市更新进程中旧城更新逐渐受到重视,城市老旧街区中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全球化进程中本土文化传承的承接空间,重视本土文化保护与生态建设是城市发展关注的重点。面对老旧街区出现功能落后、空间絮乱等问题,以及居民对街区环境治理和共建共治共享的需求的基础上,要充分认知历史街区的物质与非物质“资源”、确定街区的适当角色,营造良好的空间活力氛围才能改善自身血液,实现老旧历史街区及城市的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