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途径探析
2022-03-21孙亚男
孙亚男
摘要:在当前学前教育中,为了促进幼儿能够获得稳定、健康的发展,教师需要加强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培育,结合幼儿当前的理解能力和行为特点,提出有效的教育引導方案,帮助幼儿纠正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使幼儿能够在正确的行为习惯的背景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当前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教师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时,需要将这一教育目标渗透于幼儿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加强与幼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使每个幼儿能够认识到形成正确行为习惯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对自身的错误行为和言行进行纠正,从而帮助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需要充分地把握幼儿阶段学生当前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提高行为习惯培养的教育效果。
一、榜样作用
教师是幼儿在幼儿园中接触到最多的角色,因此在当前学前教育中,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表率作用和榜样作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的日常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起了一个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做到为人师表,从而促进幼儿发展能力的提升[1]。在幼儿阶段的教育中,要加强对幼儿正确认知的培养,特别是教师要科学而有序地开展游戏活动,帮助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养成。幼儿园中的一些游戏活动都是模拟社会中的环境和角色的,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幼儿的有效指导,帮助幼儿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提升,另外在一些幼儿游戏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冲突,比如在幼儿园中,两个小朋友在争一个玩具时发生了诸多的矛盾,所以在这时教师可以上前去和幼儿说:“每个小朋友都有玩这个玩具的权利,不能由于自己喜欢占有这个玩具,幼儿园中的玩具是大家的,不妨你们商量一下玩游戏的时间或者是你们两个一块玩这个玩具呢?”教师在向幼儿说了这句话之后,要更加耐心的指导和引导幼儿从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养成。又比如说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要起到重要的引导和榜样作用,在教室时尽量小声的说话,轻轻的走路,在吃完饭的时候要马上擦桌子和漱口,通过教师的这些行为,幼儿可以结合自身的观察能力,模仿教师的行为,从而使教师的榜样作用能够得以充分的发挥。最后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教师还可以让幼儿模仿其他小朋友的学习行为,充分的发挥幼儿之间的榜样作用,比如一些幼儿在吃饭之后或者是上厕所时没有养成洗手的习惯,为了帮助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将已经养成洗手习惯的幼儿的照片贴在班级的表扬栏中,这样一来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良好的指导和引导,幼儿就会根据这一个榜样来做一些事,自然而然的能够成为幼儿的生活习惯。
二、环境的熏陶
教师在学前教育中,在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环境熏陶的重视程度,环境对于幼儿正确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常规培养中,需要为幼儿创设良好而整洁的环境,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2]。在洗手的水龙头旁边,教师可以贴上一些节约用水或者是洗手的正确步骤,这样一来幼儿在洗手时会不自觉地看到图片中的内容,知道在洗手时要尽可能地关小水龙头,按照图片中的内容正确地洗手,从而使幼儿的行为习惯能够得到有效的养成。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幼儿园的厕所上贴一些小脚印,这样一来幼儿就可以在倒水时不推不挤,按照秩序来约束自身的行为,教师在学前教育中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有效关注,通过环境的有效引导和熏陶,帮助幼儿正确行为习惯的有效养成,从而使幼儿能够及时的发现自身在常生活中的一些不正确行为,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纠正,从而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有效养成。最后教师除了要进行教室内环境的布置,还需要进行室外环境的布置,教师要结合幼儿当前的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将幼儿喜欢那些卡通形象在楼道内和设施旁边张贴起到一个提醒作用,比如在楼梯口可以用一个可爱的兔子提醒幼儿下楼梯时不要拥挤,有秩序的下楼梯,在校园的草地上可以用一个小老鼠提醒幼儿要爱护花草环境等等,这样一来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起到良好的熏陶作用,充分的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和优势。
三、家园共育教育模式
在学前教育中,在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培养时,除了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之外,教师还需要加强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合力,帮助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养成。对于幼儿来说家庭时间占据了生活的2/3,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的帮助以及教育,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教师要建议父母在家庭中创造出一种和谐而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使幼儿能够在温馨的家庭中感受到温暖和快乐受到关爱的熏陶[3]。其次还要鼓励家长更多地创设一些优美和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能够形成爱护物品和有规律的行为习惯,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开展一些主题活动时,邀请家长到幼儿园中,共同的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养成。教师可以开展“别说我小”的主题活动让幼儿能够形成热爱劳动的意识,并且自己的事独立完成,教师可以让幼儿和家长共同的到校园中倾听一些专题讲座方面的内容,通过大量的生动事例来让家长加强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视程度。另外在实际活动中还可以让幼儿和家长共同的到幼儿的寝室中在家长的监督和引导下让幼儿自己叠一下被子或者收拾一下床边的卫生,通过多样性的教育活动,让幼儿能够养成讲卫生、热爱劳动的生活习惯。
结束语:
在当前学前教育重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培养以及引导,从而使幼儿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思想意识,运用一个正确的角度来看待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帮助学生的健康成长。
注释:
[1]李丽.在学前教育中重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32):30-31.
[2]王品玲.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策略[J].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02):108-110.
[3].林秀慧.幼儿学前教育中培养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J].求知导刊,2019(8):135-136.
14905005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