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图书馆读书月活动为支撑,打造雷锋精神育人体系研究

2022-03-21翟健杜姣刘璐田园

文化产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工学院雷锋育人

翟健 杜姣 刘璐 田园

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通过培育和弘扬雷锋精神,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和钻研精神,还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个人文化素养。以高校图书馆读书月活动为载体,学生可以在和实践中更好地发扬雷锋精神、传承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

图书馆读书月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高校课堂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教学的主阵地,那么图书馆读书月系列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第二课堂”的作用,落实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宗旨。高校图书馆通过举办以雷锋精神为主题的读书月系列活动,并结合不同活动的特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雷锋的了解和对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弘扬。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借助校园广播、校园各处电子显示屏及宣传海报等形式加强学生对雷锋事迹的了解和对雷锋精神的学习,让学生以实际行动唱响学习雷锋精神的时代强音,同时这也有利于促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沈工朗读者”——传承践行雷锋精神

本届沈阳工学院读书月“沈工朗读者”活动,以传承践行雷锋精神为主题,颂扬雷锋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事迹。选手在初赛和复赛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资料收集、题材选取等方式,以进一步了解雷锋,深层次理解雷锋精神,这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与弘扬雷锋精神。学生通过朗读的形式对雷锋精神进行歌颂,可以激发更多学习雷锋的积极性。

“微视频——寻找沈工的雷锋”

图书馆可以采用短片的形式,将学生心中沈阳工学院的雷锋记录下来,这也为美丽的沈阳工学院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寻找沈工的“现代雷锋”之前,学生心中要有对雷锋及雷锋精神的认知及定义,寻找的过程即是带着自己的认知去确认的过程。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学生或许还会对雷锋精神产生新的领悟。

知网杯“雷锋·印象——用手机记录沈工雷锋”

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沈阳工学院的師生会受到多种学习雷锋文化氛围的感染,如坐落于校园内的雷锋广场,出行时经常乘坐的“雷锋号”等。借助学生的手机镜头,可以从不同角度发现沈阳工学院的雷锋,以他们为榜样可以带动周围更多的学生学习并践行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雷锋,一直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各行各业也一直以多种形式传承和践行雷锋精神。学习雷锋精神,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雷锋精神、雷锋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只有在充分了解雷锋精神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传承和践行雷锋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品德,是当代青少年主要的价值导向。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这对我国的未来发展及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贡献,也必将鼓励着当代大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爱岗敬业精神

“在岗一分钟,干足60秒”,是对待工作的积极态度。“干一行、爱一行”,是雷锋对待工作的执着精神,应当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具备的优秀品质。一方面,已经进入社团或者学生会的同学,要在自身所在的组织中认真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多学习、多锻炼,从最基本的小事做起,在岗一分钟,就要履行一分钟的职责;另一方面,为了大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更快适应工作、高质量完成任务,需要他们抓住机会锻炼本领、锤炼品格,练就一身真本事。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避免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仅要学好专业技能、尽早确立就业方向,还要有“干一行”的能力和“爱一行”的态度,最终达到“干好一行”的目的。

刻苦钻研精神

“钉子精神”是一种不懈钻研的精神,它对各个行业和领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港珠澳大桥的顺利通车,还是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哪一个能离开“钉子精神”的强大助推呢?因此,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更需要不断地去探索、研究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带着问题不断地去找寻其中的答案。当然,探索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也会遇到诸多困难和阻碍,此时,大学生需要像雷锋一样,善于挤和钻。尤其是学习动力不足、韧性较差的学生,进入大学似乎重获“自由”和“新生”,没有了班主任和老师的全天监督,也少了父母的叮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失,大学四年很容易荒废。高校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在学习上刻苦钻研、不懈奋斗,使其更大程度实现人生价值,进而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集体主义精神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当今的“90”后和“00”后喜欢追求个性、展现自我,这是他们个性的彰显,但部分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存在合作意识较差、集体主义意识淡薄的现象。雷锋将自己比作一滴水,将集体比作无数滴水汇聚而成的大海,这很好地诠释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高校通过开展举办各种活动,并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向雷锋同志学习,更好地理解与践行集体主义精神。在学习与生活中,学生要学会团结合作、关爱他人,这样自身也可以感受到来自集体的力量。高校要加强对学生集体主义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正确看待并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对学生的成长与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无私奉献精神

社会需要榜样的力量,国家也需要时代的楷模。雷锋就是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典型代表。助人为乐本身就是一种无私奉献。在特殊时期,我国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志愿者展现出的无畏、奉献精神深深感染着每一个中国人,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强大凝聚力。现在的每一份岁月静好,身后都是无数人在负重前行。高校要引导大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无私奉献。同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大学生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意识,如寒暑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活动等。高校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并践行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

以读书月活动为支撑,打造雷锋精神育人体系的重要意义

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它是永恒的。在各个领域快速发展的今天,雷锋精神仍具有时代价值。热爱祖国、爱岗敬业、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的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相契合,也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一致。图书馆读书月系列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弘扬、传承并践行雷锋精神,可以有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大学生德育的重要举措

高校开展道德教育应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等为基本要求,这与雷锋精神在内容上存在一致性。当代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雷锋精神为当代青年承担的历史使命指明了方向。因此,高校通过图书馆读书月活动,可以建立起学生与雷锋精神之间的有效联系,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寓教于活动之中,可以大大提高德育的效果。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弘扬并践行雷锋精神,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以雷锋精神为主题的图书馆读书月活动,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的实践平台,而且学生的每一次参与都会深刻体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联系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等。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资格考试以及考研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考验,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高校在大学生求学、求知的道路上,要积极号召大家学习雷锋的刻苦钻研精神,这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其也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高校里缺少学习动力、学习目标不明确、无法适应集体生活、在学习与生活中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的同学也时常有之,因此借助学习雷锋精神系列活动的开展,可以让他们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增强自身责任意识。雷锋精神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弘扬无私奉献精神,这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的大学生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雷锋精神既是大学生学习的典范,也是他们未来立足社会所必不可少的品质之一。

以读书月活动为载体,实现雷锋精神育人体系的路径

创新雷锋精神的宣传形式

高校除了要把握好课堂教学中对雷锋精神的学习与宣传之外,还要重视雷锋精神“第二课堂”的建设。因此,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好文化育人功能,在活动宣传形式上进行创新。沈阳工学院图书馆举办的各类以学习雷锋精神为主题的活动可以通过图书馆、博学馆和各分院大屏幕进行展示,以及图书馆网站、公众号和馆内展架进行雷锋精神的宣传。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各分院团总支书进行沟通、创建活动QQ群、微信群等形式,号召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雷锋精神的系列活动中。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不仅可以加强对雷锋精神的宣传,还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进而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学习雷锋的浪潮,以扩大雷锋精神的影响力。

丰富学习雷锋精神的载体形式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号召大家学习雷锋精神之外,还可以充分发挥沈阳工学院坐落在雷锋城市的地理优势。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雷锋纪念馆及雷锋纪念馆沈阳工学院展馆,以加深学生对雷锋生平的了解、对雷锋精神的深刻认识。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图书馆读书月活动这一平台,将活动与雷锋精神的践行充分结合起来,根据活动自身特点号召学生以多种形式表达对雷锋同志的敬仰、对雷锋精神的传承与践行。活动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参与感较强,使得其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也会更加深刻。以读书月活动为基点,丰富宣传雷锋精神的载体,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建立雷锋精神实践组织

为加强学生与图书馆之间的密切联系,以组织化、规范化的形式推动图书馆各项文化活动的进行,图书馆成立了校级社团——读者协会。现已有七届社团成员,他们参与历年图书馆读书月活动的宣传、组织及服务工作,服务广大学生,不断弘扬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读者协会已然成为雷锋精神实践的志愿组织,在沈阳工学院还有很多诸如读者协会这样的社团,履行着各自的职责与使命。学校可以将符合条件的社团纳入雷锋精神实践组织中,通过选拔与竞聘,激励各个社团成员向雷锋同志学习、向雷锋型组织靠拢。以各个社团为基本单位,在全校范围内打造一批类型多样的雷锋精神实践组织,有利于在沈阳工学院的校园里不断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

促进雷锋精神实践的常态化

高校应积极促进雷锋精神与图书馆活动有机融合,并将其打造成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有品牌,同时还应建立雷锋精神实践的长效机制,把“学雷锋”系列文化活动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同时,高校要深刻认识到雷锋精神的学习与践行不应只停留在某一次活动中,也不应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通过不同活动的不同形式促进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践行。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的功能优势,发挥好雷锋精神“第二课堂”建设的功能。例如,图书馆各个科室的部分工作可以让学生志愿者参与进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雷锋、践行雷锋精神的机会。根据学生志愿者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图书馆可以评选出志愿达人、助图达人、服务达人等以更好地激励他们在践行雷锋精神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功能,将雷锋精神融入其中,如“微书评”——说出你心中的雷锋、“微视频”——发现身边的雷锋,以促进雷锋精神学习与实践的常态化。

以图书馆读书月活动为支撑,构建雷锋精神育人体系,这对于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沈阳工学院图书馆举办的历届校园读书月活动就是最有力的实践证明。今后,高校应借助更多与沈阳工学院图书馆举办的读书月类似的活动,多角度、全方位加强雷锋精神的学习与实践,这不仅可以让高校雷锋精神育人体系更加系统、完善,还能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人人争学雷锋、人人争做雷锋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朱胜凯,李思雨.淺析高校“学雷锋”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文化学刊,2021(03):103-10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1年沈阳工学院弘扬雷锋精神专项课题“以图书馆读书月活动为支撑,打造雷锋精神育人体系研究”的成果。

3872500589260

猜你喜欢

工学院雷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致敬新时代雷锋
抗日战争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工科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涉农工科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