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融入翻译课堂实践探究
2022-03-21赵黎
赵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大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翻译知识的同时,要深入文化认知,了解非遗文化,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传播非遗文化,这不仅是当代大学生责任所在,也是传播中华文化,响应“走出去”战略的需要。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我们要有意识地将中国非物質文化遗产推介到世界各地,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视野。向世界传播非遗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专业的翻译技能、跨文化知识等。但让非遗文化走向世界,首先是要了解我国的非遗文化,如何让学生深刻的了解非遗,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地形成保护传播非遗文化的意识,这对高校教学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教学中,要将翻译知识形成体系以及逐渐深入渗透非遗知识,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非遗文化魅力,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或是工作中形成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承担传承使命。非遗的国际传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具有积极作用;而外宣翻译作为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的媒介,是国际受众了解中国非遗文化的重要渠道。在非遗文化传播中,翻译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作为翻译人才培养的基地,如何将非遗文化融入翻译专业教学中,以非遗文本资料为媒介,语言技能为根基,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推动非遗文化“走出去”,是翻译教学改革中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非遗融入翻译教学的现状
翻译人才的培养,不应局限于翻译技能、双语转换的能力,深厚文化底蕴的养成、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也不可或缺。在翻译文本时,尤其翻译带有特殊文化背景的文本时,了解其深刻内涵,把握其文化意义,是译者必须做的准备工作。基于以上,非遗文化与翻译教学相结合,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学者对非遗各方面议题的关注度逐渐增强。从宏观教育层面看,基础研究、高职教育以及地方高校教育都与非遗相融合;从微观教学学科层面来看,我国目前的非遗教育主要集中在艺术学科,也有少数学者讨论出将非遗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公共课程体系及英语专业课堂的可行性和策略途径。非遗逐渐受到了高校教师的重视,与教育相融合,但非遗与翻译教学相结合仍需更多的探索。
非遗融入翻译教学在教师及学校层面的现状
在高校,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首先,教师自身对非遗文化的研究不够深入,没有形成一定的非遗知识体系,对非遗的重视只停留在表面。其次,教师对非遗文化有一定了解或是已产生研究成果但很少尝试将非遗文化融入翻译教学。
在中国知网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等为主题词搜索相关文献,互联网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1月,检索到625条结果,而加入主题词“翻译”后,结果仅为5条。非遗与翻译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并没有太多。
有些教师能够意识到非遗的重要性并与学科特点相结合,并进行一定的教学实践探究。译员,作为语言工作者,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的职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但零星融入课程,学习效果较差。
在课程设置方面,口译、笔译、计算机辅助翻译三个专业方向课程中并没有设置非遗的相关课程。口、笔译课程占比较大,会有适当传统文化知识的摄入,但在实际翻译教学中,对于内容的选择更多的侧重经济、旅游、政府政策文件等文本的翻译,在文学类文本中,多为散文等翻译,涉及非遗方面的翻译较少。侧重技术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更侧重计算机辅助软件的使用操作,技能性、操作性知识较多,非遗知识融入更为欠缺。
总体来说,大部分教师对非遗了解浮于表面,没有深入的研究。有些教师对非遗了解较多,但与教学相结合,将非遗的研究成果融入实际的教学中或是开展关于非遗的相关教学活动较少。学校课程设置尚需完备体系,将非遗逐步深入、系统融于翻译教学。
非遗融入翻译教学在学生层面的现状
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侧重学习应试技巧以及学习技巧,忽略了能力及文化素养的提升。翻译本身涉面较广,对多方面文化知识都需有所了解,非遗知识就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对非遗了解较少,而在译前查找资料阶段,搜索技能不足,不能很快且有技巧地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在学习时,兴趣停留时间短,没有深入了解并研究非遗的想法。
非遗融入翻译教学在高校信息收集层面的现状
学生在搜集非遗汉语资料时,并没有全面、详细、深入地找到想要的非遗资料。国内非遗的资料没有形成系统性,不能在一个网站找到全面的信息。对于翻译,用于学习、赏析的汉英平行语料是珍贵的教学资源,但非遗双语资源非常少,这无疑加大了学生自学及教学难度。
非遗融入翻译教学应对策略
翻译是沟通交流的桥梁,在非遗文化的对外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非遗文化融入翻译教学,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不仅要在意识上进行改变,加强重视程度,同时需要教师、社会以及国家的支持,让非遗文化传播得更远。
提高高校及社会对非遗融入翻译教学重视程度
教师在高校非遗文化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作为非遗文化的研究者、传播者、引领者,教师自身将非遗相关研究成果融入课堂,对丰富的资料进行仔细甄别、筛选,将非遗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习,开阔学生眼界。教师自身对非遗知识的了解以及如何将非遗文化更好地与翻译课堂相结合,对翻译人才培养以及非遗文化传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自身对非遗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认识,才能更深入的研究非遗,熟练掌握非遗文化,最终通过多种方法将非遗融入翻译课堂。提升对非遗翻译的重视程度,认识到非遗翻译的重要性,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素养,同时还可以为传承非遗文化做出一份贡献。
非遗融入课堂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学校方面,可积极宣传非遗知识,邀请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讲座等,让学生及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非遗文化,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要想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就应当加强对其语料库的建设,将外宣翻译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使外宣有章可循,有范例样板参照,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信息以及资源的共享。在翻译教学中,学生想要译制出出色的译文,选词很关键。但专业术语对学生而言,难度很大,不是相关专业出身,则很难翻译准确,且有些术语有固定的翻译,这时候术语的选择与翻譯以及双语平行语料库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健全的数字非遗数字博物馆能让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了解非遗,但在对外传播方面,需要更多、更准确的非遗双语资料。大型的双语语料库项目离不开社会与国家的支持,经过高投入,长时间才能建立完善的非遗语料库资源。非遗双语语料库的建立能使教学更加便利且有理可依,有据可循,更利于国际化传播。
高校需要完善翻译课程体系
将非遗文化引进课堂,不应拘泥于课程的设置、学分的增设、教材的增加和考试的硬性要求,而应采取灵活合理的方式,既培养学生的非遗保护意识,又紧密结合本专业知识技能,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职业选择打开思路,尽量避免被动教学,以应试为导向、学生积极性不高等窠臼。
在翻译专业课程的内容选择上,主要侧重训练学生翻译技能,课程中包含中国文化类课程,但是大部分的选修且讲授语言为汉语,其中涉及的非遗知识也相对较少。将非遗融入专业课程,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相辅相成,将不同科目贯穿结合,循序渐进地将文化知识、翻译知识与翻译实践相结合。非遗融入翻译课程,需开设多门课程,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同层次的非遗教学,让非遗走进翻译课堂。
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是打好英语基础的重要阶段,语言基础、综合类课程较多,并未涉及过多的翻译知识,这时可慢慢融入非遗知识。比如在阅读课中,教师可搜集一些非遗阅读材料,在课上适当加入,课下扩展学习,这样不仅能够训练阅读技巧且能拓宽视野,让学生逐步了解非遗;在口语课中,加入非遗方面的讨论,了解不同的中西方非遗文化,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在综合英语课程中,在背景知识或延伸拓展中加入关于非遗知识,能让学生的知识更加全面。在大学二年级以及今后的课程中,口、笔译课程逐渐增加,在课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非遗知识融入课堂且教师自身要对非遗有着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研究。可先从学生较为熟悉且好接触、有趣的非遗入手,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刚开始接触非遗文化就能够感受到非遗的魅力。也可在学习中侧重本地非遗特色,让学生更容易接触到非遗传承人,亲身实地参观当地非遗博物馆等。在初始学习阶段同样要注意翻译文字的难度,因为学生刚接触翻译,如果选择材料过难,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进一步的学习。教师在材料的选择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仔细筛选出适合的教学材料,使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展开,教师都需要在课程前考虑清楚。
比如在大学三年级笔译课中,教师采用翻译工作坊的模式,选取武强年画内容进行翻译。武强年画是衡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选择其中的传统作品之一《六子争头图》作为教学材料,该图中传统元素较多,内容丰富多样且趣味无穷。大头娃娃看上去栩栩如生,学生很快被画作吸引,画作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年画艺人精湛技艺。教师搜集相关材料进行整理,尤其是中英文材料,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材料。同时在译前先让学生观看相关资料,邀请非遗传承人入校园,给学生讲解详细的非遗知识。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展更多的课上或课外活动,开展多样的活动形式,提升趣味性,让学生产生更大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参观当地武强年画博物馆,观看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武强年画制作,学生可动手实际操作年画制作,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并且对每一个环节加深印象,能够更深的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加强学生对武强年画的认识。
再如,在偏技术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中,在视频制作或是字幕学习板块,让学生有意识地收集感兴趣的非遗资料,自制视频,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去挑选感兴趣的内容,不仅练习了所学的专业技能,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学习语料库技术时,教师找到非遗双语语料资源,让学生进行语料对齐的训练,制作术语库,最终用到非遗翻译项目中去。
在翻译课程中循序渐进渗透非遗知识,在整个翻译课程体系中可单独开设非遗翻译相关课程,加强学生的重视程度,侧重非遗方面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
对非遗的翻译符合我国目前大力提倡的“走出去”文化战略,对非遗的研究与翻译,不仅能保护并加强非遗文化自身的发展,更能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对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有着非凡意义。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培养翻译人才的高校更应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播。通过对翻译课程的改革,大胆尝试将非遗与翻译课堂相结合,以多样的活动形式及丰富的课堂形式,提高学生对非遗翻译课程的兴趣,开阔视野,以双语言为基础,通过翻译,搭建起与世界沟通交流的桥梁,更好地传播非遗文化。
参考文献
[1]黎珍珠.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研究综述[J].亚太教育,2019(01):6-7.
[2]高昂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与国际传播:现状与策略[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2(02):136-142.
[3]孟繁旭.地方非遗资源融入翻译硕士(MTI)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分析及模式探索[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1,23(02):33-35+64.
[4]孙秀芬.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47):153-154.
[5]魏怡.英语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探析——以河北省民间文学项目为例[J].鄂州大学学报,2015,22(05):74-76.
[6]邱夏子.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与英语教学[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1):79-81.
[7]陈芳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科技翻译,2011,24(02):41-44.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语料库技术在河北十大“非遗”中的应用》(编号:202110101001)成果论文;衡水学院研究课题《新文科视域下地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途径研究与实践》(编号:2021yj20)成果论文;衡水学院研究课题《传统文化融入外语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g2020003)成果论文。
3371501908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