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音乐特色融入高职院校美育平台建设研究

2022-03-21郭瑾蓉

文化产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江南美育院校

郭瑾蓉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的重要平台。因此,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以及职业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德育、智育、美育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未能充分重视对学生美学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高雅音乐为代表的音乐教育甚至有所缺失。

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应建立在汉语体系之上,应体现出传统音乐在各个高校的主体性。现如今,各地区开始注重本土音乐文化。江南地区的音乐文化无论是在发展脉络、曲调唱腔,还是在地域特色上,都值得学者深入了解。高校将江南音乐特色融入美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责任感,从而让传统音乐在高校中得到更好的传承。

江南音乐特色融入高职院校美育平台建设的价值内涵

高校美育的实施与艺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不可分割的。美育不仅包括对相关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受教育者要在这一过程中对世界形成具有一定价值取向的审美关系,并逐步形成一定的主导性与目标性,最终使美育在实施过程中明确方向。

江南音乐旋律委婉动听,声调平和细腻。音乐中主要描绘了江南园林、山水、古镇、小城、粉墙黛瓦等江南美景。作曲家在创作时多采用借景抒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以表达江南水乡人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江南音乐直接继承了众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江南丝竹、江南民歌、昆曲、评弹、古琴、十番锣鼓以及其他经典的内容和形式,进而形成了独特的音乐元素,成为能够代表江南地区音乐特色的永恒旋律。“艺术生产主要通过产品来满足人们感情上和精神上的需要,艺术产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其美学意义和审美价值。”因而,将江南音乐融入高校美育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

丰富美育实践平台

1980年在全国首届美学学会上,我国文艺美学学科的重要倡导者胡经之教授曾在发言中指出:“高等学校的文学、艺术系科的美学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讲授哲学原理,而应开拓和发展文艺美学。”音乐美育是关于音乐的审美教育,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人格,由此促使其个性的完善。江南音乐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文化瑰宝。许多作曲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采用了传统音乐元素,还借鉴了西方优秀的创作技法,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江南音乐风格。江南音乐既具有委婉动听的旋律、丰富多样的形式,同时也具有音乐艺术的经典性。由此可见,江南音乐丰富了美育实践的平台。

继承地方传统文化

现如今,继承和弘扬地域文化是构建地方高职院校美育课程最有力的依托,也是完善特色教学体系以及建设区域性示范教学基地等诸多问题的关键。高职院校继承所在地的传统音乐资源并将其纳入教学中,是传承当地传统文化的有效举措,更是继承和发展当地传统音乐最直接的方式。“音乐人类学认为,民族音乐是认同的标识或符号,可以使文化持有者对自己作为当地文化一分子的身份进行强化,增强文化持有者的归属感、凝聚力和自豪感。”对于江南音乐而言,将江南音乐融入高职院校美育教学中,可以使其得到继承与发展。通过欣赏江南音乐,大学生能够加深对其内在的各种艺术元素的了解,从音乐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团结;同时,还能够树立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增强他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今后江南传统音乐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保护与传承、多元化全方位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江南音乐融入高职院校美育的现状分析

对江南音乐地域文化缺乏重视

由于高校对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再加上专业经费的缺乏,美育课程多被设置为选修课程,这导致文化课程与艺术素养课程设置比例不均衡,也会间接导致学生在选课的过程中出现认知上的偏差。在江南音乐融入美育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教师对美育的认识不到位,不重视审美观念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还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落后、无法体现江南地域音乐特色以及高职院校美育创新发展等问题。另外,学生因受到西方音樂、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逐渐忽视了传统音乐在音乐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总的来说,部分高职院校对美育、江南音乐地域文化缺乏一定的重视,对江南地区的音乐宣传力度不够,这不仅无法促进高职院校美育的发展,也阻碍了对江南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弘扬。

高校教师地域音乐师资力量不足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多所高校开始招收艺术学、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这加快了高校培养艺术教育师资的步伐。但从整体来看,音乐教育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教师结构配比不平衡,研究民族音乐方向的教师更加少之又少。高校音乐教师在将地域音乐融入美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容易把自己在接受专业音乐教育期间的方式方法错用在美育音乐教学课程中,未能领悟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美育的真正内涵,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对传统地域音乐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更好地将江南音乐融入高校美育中,挖掘和培养优秀音乐师资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缺少江南音乐文化学习氛围

高校审美教育是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对人才的全面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继承与其生存和发展是息息相关的。高校在构建大学生认识结构的同时,也要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塑造完善人格,并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从内心接受美的熏陶,学会鉴赏和领悟音乐中的美,获得知识与技能,接受美德教育,完善人格的塑造。受传承观念、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传统音乐多在民间一些场所和平台出现。而高校并没有充分挖掘江南地域的音乐资源,没有将江南音乐充分融入美育中,缺乏对传统地域音乐文化的重视,没有营造出良好的地域音乐文化学习氛围。

江南音乐融入高职院校美育创新路径

建立完善的美育管理机制,丰富美育实践平台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类高职院校应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积极响应国家的教育改革号召,转变教育模式,将对学生心理、人格培养放到重要位置,通过美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协调发展。”因此,高校必须确立美育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可采用成立美育研究小组、引进该领域专业筹备人员、美育教研室等方式,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积极构建完善的美育工作体系。与此同时,高校应积极组织美育活动,丰富美育实践平台。为了加强美育与江南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一方面,可以通过合唱团、民族乐团、“第二课堂”、江南音乐鉴赏课程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江南音乐与美育活动精品。另一方面,还可以邀请校外民族乐团进校园,开展江南音乐文艺表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高职院校协同美育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学校与社会艺术美育设施和资源的共享,这不仅有利于江南音乐在高职院校美育中得以活态传承,还能提高高职院校美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优化美育教学师资队伍,深入课程改革

“教师美育素养的提高,直接影响美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素质教育改革将以学生为本作为核心宗旨,改变了以往教学中的师本位思想,改变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应试为主要教学目的的教育思维,进而转换为注重学生兴趣、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创新教育模式。”因此,高职院校要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可以通过校内外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方式加强教师的学习,完善教师美育理论和实践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审美能力。同时,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和兴趣方向,注重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帮助和引导,以提高美育的成效。在教育教学方面,教师应改变以往单一固定的教学方法,可采用线上、线下、引导式、启发式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多增加实践体验,增强美育课程的参与感。教师应在课前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整合江南音乐中和美育关联的内容,并将其融入课程中,以发挥美育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江南音乐之美,以此实现江南音乐与美育的完美结合。

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营造江南音乐文化氛围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教学开始走向大众化。高职院校在美育教学过程中,应构建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并将互联网融入教学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实施美育教学工作。教师可在线上创建江南音乐互动平台,共享学习资源,这样不仅有助于扩大传统音乐的课堂影响力和价值,确保大学生了解其发展途径、接触渠道和活动载体,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需不断创新文化育人理念,全方位推进美育,让美的元素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高职院校要坚持突出江南地方特色、学校及其专业特色,把传统江南音乐纳入课程体系中,形成院校的精品特色课程。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媒体等方式为江南音乐融入美育加大宣傳力度,通过在校园公共场所放置名人塑像、播放高水平江南音乐作品等方式,营造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让校园时刻充满美的氛围,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这样既能陶冶他们的情操,也能够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

艺术美育是高校美育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一种感性教育。它方法灵活、形式多样,不带有强制性。它以人的兴趣爱好为基础,能够潜移默化地带给人们以情感的波动,以形成共鸣。因此,将江南音乐融入美育中,既符合江南传统音乐本体特征的教学,也符合新时期大学生所需的美育培养与塑造的内容。江南音乐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是承载了传统文化内涵的音乐。当下,大学生正需要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来进行精神的洗礼,从思想观念上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进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对主客观世界的美与丑的鉴别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高校应立足本校特色,充分利用江南地域优势,充分挖掘资源、搭建美育建设平台,并调动企业、行业对将江南音乐融入美育的参与度,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并进,共同构建大学美育和江南音乐相融合的课程教育体系,提升美育质量,从而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钟仕伦,李天道.高校美育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蔡元培.美育与人生——蔡元培美学文选[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20.

[3]朱光潜.谈美·谈美书简[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4]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5]黄晓敏.江南民歌在苏南高等院校中的传承研究[D].江南大学,2018.

[6]梁威.红色经典音乐融入高校美育的路径与策略[J].戏剧之家,2020(15):146-147.

[7]苏康敏.高职院校构建美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07):90-91.

[8]张寅,赵玉卿.地域的界属与文化的空间——“江南音乐”内涵辨析[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06):46-53.

[ 9 ]陈彦西.江南丝竹音乐渊源综述[ J ] .民族音乐,2020(06):24-26.

[10]刘永.江南民歌在大运河沿线高校的活态传承[J].戏剧之家,2021(14):119-120.

【课题项目】2021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江南音乐文化视域下江苏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研究》(2021SJB0475);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校级青年专项课题《江南音乐特色化的高职院校美育建设研究》(NYQ2021002)。

3498501908297

猜你喜欢

江南美育院校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