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素养“余”味绵长

2022-03-21吴玉艳

新教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授育人学科

吴玉艳

常言道:茶能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尤其是当拿到余文森教授《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时,我有了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如何搞好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呢?对呀,从教二十余年,按部就班地教书,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似乎还没有深层次地思考过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到底该是怎样的。我想,觉察出自己当下面临的问题,带着问题去与书相遇,去和书本里的文字碰撞,方可激发出真正有意义的思考。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不仅让我从书页的馨香中享受到静谧的闲暇时光,而且让我拥有了不断前行的力量……

点灯燃微茫

当我沉浸于书中的文字时,如同和一位智慧长者在亲切对话,书中的文字是柔软的,最终会被打磨成什么样,取决于我的脑力、心力带出的许多思考。阅读中,我思考了核心素养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培养维度,探索了教育教学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从而对该书的内容有了愈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全书旁征博引,古今中外教育名家的经典名言比比皆是。通读下来,不难发现,余教授对教育教学的很多真知灼见、金玉良言都潜藏在字里行间,似有“大隐隐于市”的高深玄妙,又有“清溪白石出”的通灵剔透,不禁让人深深感叹其文思的精妙和觉悟的通透。

此书虽是一本理论著作,但文字圆柔不生涩,书中的每个案例都能够以丰富、灵动的面目涌现在课堂上,转化为教育学生的营养剂。我花了一个星期左右认真地阅读了全书,脑海里时常跳出吴非老师的《一盏一盏的灯》的书影,以及冰心先生《小橘灯》中的一段话:“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虽然这只是自己的直觉,但我还是认为余文森教授的这本书,于面对席卷而来的“核心素养”纷争着实有点茫然无措的广大一线教师来说,无异于提供了“一盏灯”,一盏及时的“小橘灯”。可以说,余教授的这本书为我们点亮了指引课堂教学的明灯。让我们顺着书中的指引不断拾级而上,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

捧卷闻馨香

乍看本书各章节题目,如同说明文式的层级严谨的标题让人产生一丝乏味,沉潜细读却一路收获。余教授以其高超的驾驭理论的能力,论述了教育教学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是一个批判、继承、创新、发展的过程,其变迁体现了从学科知识到学科本质,再到学科育人价值的转变,从而使教育教学不断地回归人、走向人、关注人,进而让“人”成为教育教学真正的对象和目的。对此,本书在各章节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余教授善于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他在书中多处引用其他教育名人的言说来诠释自己的观点,对一线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指导和帮助是不言而喻的。

關于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培根有过经典的阐释: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品质课程研讨会上,多位全国名校长和特级教师作为特邀嘉宾,围绕“学科育人——教育改革的指南针”进行了一场研讨。十多位教育同仁从不同的视角和高度进行了各自的观点陈述,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共同探寻学科育人的路径。立德树人既是教育的美好彼岸,更是需要现实课堂滴灌的此岸。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也必须充分发掘学科育人价值,这种发掘要从“自然”走向“自觉”,谓之“教育使命”,而在具体实施时,又要“自然”发生,谓之“教育无痕”,即让学科育人自然发生。

“真正的教学是教人,而不是教书,学科教师不是教学科,而是用学科来教人。”眼见于此,不禁联想到清华附小的窦桂梅校长所带领的那支有定力有方向感的教师队伍,这群教育同行是如何通过教学做到“学科立人”的?窦校长率先提出“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的语文素养质量目标,并在低、中、高三个学段分步骤、分层级实现“我是教语文的,我是教人学语文的,我是用语文教人的”的追求。她把语文素养的“三个一”逐步推进,形成学校课程改革的“十个一”(一流好品格,一身好体魄,一生好习惯,一个好兴趣,一种好思维,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项好才艺,一门好外语)目标,“我是教……的,我是教人学……的,我是用……教人的”便成为全校各学科教师的共识。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范梅南教授写的《孩子怎样感受我们的“在”》中的一句话:“一位好老师并不是碰巧去教数学或诗歌而已,他本身就体现着数学或诗歌。”无独有偶,王崧舟教授在《美在此处》里也有这么一句类似的话:“我并不是在上课,我就是课;我并不是在讲语文,我就是语文……”两位教育大咖的看法如出一辙,岂是巧合?大道至简,“学科立人”这一看似朴素的价值观、简单的方法论,却直指要害。如此,我开始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更要用学科知识去滋养学生的生命,让每一朵生命之花生根发芽,自由绽放。

携手揽星河

教育是美的相遇!遇见,是内心的坚守,是职业的专注,更是追寻远方的使命。毋庸置疑,此书留给我们的不只是可以借鉴学习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还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改革精神和内蕴于心挥之不去的教育情结。阅读此书,能感受到充满温度的文字不断扑向你,感染你,照亮你,犹如携满天星河,奔向你我。正是这样一本书,它不仅让教育的理想变得由远及近,触手可及,而且精心为读者烹调了一道道课堂教学大餐,让你的胃口变成一个美好信息的“收集场”,从中汲取向善向美向上的能量。

常言道,文如其人。如此,则书亦如其人。一个人要具备怎样的学术积淀才能写出如此举重若轻的文字?掩卷而思,“余”味绵长。我想,笔下的万顷波涛,定是源于胸中的万千丘壑,正是因为余教授这么多年来对教育教学的潜心研究与积极探索,让他有了不一样的知识与智慧的厚度,也才有了在这本书中厚积薄发的力量。愿更多一线教师能够阅读此书,探寻核心素养如何落地,并从中觅得一份属于自己的教学秘籍。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滨江小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

2123500511373

猜你喜欢

教授育人学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科新书导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刘排教授简介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