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的策略与研究
2022-03-21陈剑
陈剑
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发教育资源,让学生有全面发展的机会,闽清县城关小学专门开辟了劳动实践基地——“开心农场”,把学科教学活动向劳动实践基地延伸,把劳动教育渗透到学科课程教学中,为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时应遵循的原则
所谓劳动教育,主要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劳动的意义,养成劳动习惯,同时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情感,用正确态度看待劳动。开展劳动教育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遵守一些原则,从而确保劳动教育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实践性原则。
对于小学生而言,实践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渠道,开展劳动课程也是如此。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学校应结合课程具体内容,为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并提供充足的工具,从而为学生学习劳动技能奠定基础。
2. 开放性原则。
与普通课程相比,劳动教育课程更为灵活多样。基于此,劳动教育应具有开放性,在活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拒绝死板、枯燥的模式。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
3. 安全性原则。
劳动课程的一个关键原则便是安全原则。劳动课程多以实践活动为主,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因此,教师应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认真做好安全知识宣讲工作,并在活动中随时关注学生行为,制止存在风险的行为和动作,确保劳动教育活动顺利完成。
二、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有助于加强创造性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开展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融合,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打破了学科界限,帮助学生更好地将他知变成我知,由外部转向内化,更好地吸收各科知识的营养,触类旁通,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小学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可行性策略
劳动教育和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是当前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笔者结合学校关于劳动教育的实际情况,探究促进劳动教育和学科教育融合的几点策略。
1. 多方位宣传,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促进劳动教育和学科融合时,注重氛围营造有重要作用。学校应充分重视劳动教育工作价值,将劳动教育和学科教育融合,并与学校少先队活动挂钩,从而确保劳动教育开展落实的时效性和多样性。同时利用先进技术与家长构建流畅沟通渠道,积极宣传劳动教育的深远意义,极力争取家长的支持,从而形成学校、班级、家长的“三维合力”,切实有效推进劳动教育工作。
2. 充分利用各方力量,引导学生热爱劳动。
在促进劳动教育和学科相融合的过程中,学校应综合利用各方优势,扎扎实实深化和创新劳动教育建设。首先,应持续推动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力求使实践基地内部划分更为科学合理,可以支持更多的学生参与人数,并推进“以点带点”(以学生带学生)和“以面带面”(高年级带低年级)教学模式的实施,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其次,将校内活动向校外进行拓展,将社会实践作为第二课堂。最后,将学校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和家长联手为学生营造动手机会和操作平台,从而为劳动教育和学科融合发展夯实基础。
3. 开发校本教研促进劳动教育与课堂结合。
想要切实保证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紧密融合,学校应结合办学特色,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实现资源整合和充分利用,并以此為基础,在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同时,提倡鼓励各学科教师合作研究,大胆创新尝试,从而确保劳动教育和课堂教育实现有机结合。
四、闽清县城关小学内部的劳动教育实践具体阐述
闽清县城关小学顺应教育体制变革,积极探索劳动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策略。为培养学生劳动情怀,结合实际情况,学校从本地区特色农业生产实际出发,综合各方面优势,开辟出一块学生实践劳动教育基地——开心农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劳动实践和学习种植知识的契机。具体来说,开心农场的劳动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实际观察蔬菜生产和动物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力。
结合劳动教育目标、本地区的农业特色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学校有选择性地安排学生和教师共同动手,种植了些许蔬菜,并在农场中养了几种动物,这为日后的观察实践活动提供了支持。例如,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涉及动物和植物的描写,单纯依靠文字和教师的语言讲解,学生仍无法充分想象,而利用农场则可为学生带来实际体验。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农场中观察蔬菜和植物,或者观察动物的特点,这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也能大幅度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数学课中会涉及资源分配和资源划分问题,此时教师可带领学生来到农场,用学生可见的事物举例,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科学课上可引导学生实地分辨植物,通过不同植物特点和状态差异,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体验到“科学”的乐趣。另外,借助农场,美术课有了直接的观摩写生对象;劳动课有了充足的实践场地,可以支持学生开展“劳动最光荣”等活动,同时结合学生自主管理菜地的活动,借助蔬菜生长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各种协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2. 种植物收获处理过程中,积极拓展教育影响空间。
农场内种植的植物,除了在种植和成长过程中可以为劳动教育和学科融合提供支持,在收获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教育。学校注重在植物丰收阶段科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体会劳动价值。例如:组织全校学生和教师分批次观赏丰收美景,真实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将部分蔬菜拿到市场上出售,并实际体验蔬菜从采集、叫卖、出售、结账等一系列过程,从而使他们明白劳动的价值;引导学生把部分蔬菜赠送给需要帮助的人,并回应接受馈赠者的感谢。这种真实的体验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多少回都无难以媲美的珍贵经历。
通过劳动教育的开展,学生在树立劳动意识、锻炼意志品质、激发创新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学生感悟到了“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可更深层次地理解学科知识。因此,积极探究劳动教育和学科融合的策略,不仅可助力学生掌握更多知识技能,还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清县城关小学 责任编辑:苏少伟)
1883501186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