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乐于学习
2022-03-21章进锋
章进锋
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融合教学新思想,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策略,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学习,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接下来,笔者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谈一些认识与做法。
一、引导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动手操作环节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操作活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只有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才能充分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把知识点掌握得更牢。因此,教师要遵循小学生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在设计动手操作环节时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身边感兴趣的事物,为他们提供用心观察、动手操作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数一数、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拼一拼,使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例如,进行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准备一个纸箱子,让他们在理解了什么是表面积的前提下,通过观察纸箱子,充分明晰各个面之间的特征和关系。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等操作活动,发现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其实就是求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之和,而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是一样的,于是推导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不仅掌握了表面积计算公式,而且由于经历了整个推导过程,对其由来了如指掌。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既学得有趣,又记得牢固。
虽然我们身在农村,教学资源相较于城市显得不足,但是我们充分利用了身边资源,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学痕迹。接下来,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类设计活动,比如让学生给某品牌的饮料设计包装箱,把数学教学活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既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动手能力,数学思维的发展亦落到实处。
二、设计开放练习,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农村的学生缺少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练习资源,因此,课堂练习的设计便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强、争胜的心理,适时恰当地安排一些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参与以竞赛或游戏形式呈现的课堂练习,这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
例如,进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相关内容的教学。在学生掌握运算定律后,笔者让他们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参与内容为“看谁把对方出的题做得又对又快”的课堂练习。具体为,学习小组间互相设计一些与“乘法分配律”有关的练习题,交由对方解决并计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一题多解的情况发生,笔者便分层次提出要求,学困生只要求用一种方法解答便可获得积分,而学优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同时可以将思考过程简单地书写出来,从而获得额外的积分。学生获得了展现自我的机会,激起了他们的竞争意识,达到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思维,发展智能,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
三、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又把它和生活剥离开来,认为数学学习是独立存在的,让数学学习变得枯燥乏味、生涩难懂。
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位置”时,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抱怨这么简单的内容为什么学生总是出错。其实,对于刚刚进入小学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空间观念还处于萌芽阶段,如果仅从书本中的文字或图像理解“位置”知识,错误的产生便在所难免。此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们自己排排队,观察自己的前后同学,他们马上就能够理解“谁的前面是谁”这句话的关键点在于“谁是观测点”。
又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百分数(一)”单元中的“单位1不同的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相关内容的教学。学生们对于书本中的例5的理解非常困难。例题中一出现“某种商品”这个词,学生们的“畏难情绪”就表现出来了,更何况这个商品的价格还是未知的。其实这类型的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特别是在商场的各种商业活动中。要如何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学会优化教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这个“某种商品”与它的价格具体化,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们认为这个问题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常见问题,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再将具体量与例题中的问题相结合逐步突破,不论是先降价再提价、先提价再降价,还是降价再降价、提价再提价的问题,在具体量的帮助下,第二次价格的变动都是在前一次价格的基础上进行的。此时的问题就不再是困难的数学题,而是简单的生活常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强烈。
四、参与合作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合理的学习任务与角色分工,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还能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间可以相互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表达出自己的个性思维,同时也可以看到别人的优点,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全面,进而感受到合作乐趣。
讨论是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相互启发和补充,使问题得到解决。相比城市中的学生,农村学生更不善于表达,因此需要教师的充分引导,让学生知道知识是通过自己的思考、理解、再创造而获取的,从中体会到数學学习的乐趣。
五、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教师要不断深化新的教学思想,根据教学实际,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练代讲,以导代教,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新授课的知识起点不能太高,教师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精心设计课前导入环节,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搭桥引路,使他们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增强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一)”例4时,笔者对例题进行修改并作为准备题:“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3/25,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学生解答后,笔者把“3/25”改回“12%”,即成为百分数解决问题的例题,学生感受到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便不陌生、不害怕,学习兴趣被激发,十分自然地接受新知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作者单位:福建省大田县吴山中心小学)
154350051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