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语文素养的“阅读链接”有效使用
2022-03-21叶文中
叶文中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就出现了“阅读链接”栏目,安排于精读、略读课文之后,其中三年级5次,四年级11次,五年级8次,六年级9次,共计33次。之前使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从四年级上册开始有“阅读链接”栏目,一共出现20次。两版教材对比,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出现 “阅读链接”的年级更早,链接次数更多,链接内容更丰富,链接导向也更明确,能更好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笔者对三至六年级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阅读链接”进行全面梳理,发现33次“阅读链接”虽然各自有着不同的链接意义和价值,但都导向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语文素养。本文以统编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为例,谈一谈如何使用导向语文素养的“阅读链接”。
一、文本补充,导向丰富语言积累
与“资料袋”相似,“阅读链接”提供的材料大多是和课文内容有关的篇章或片段,是语文学习的有益补充,有助于指导学生理解、品味多元的语言形式,丰富语言积累。
《牛和鹅》这篇课文叙述了“我”和伙伴们对牛和鹅的不同态度:欺负牛,惧怕鹅。文章用了近十个自然段的篇幅来写“我”被鹅追赶、袭击,吓得惊慌失措;作者在第三自然段用几个“敢”字带出了“拍牛背”“摸牛肚子”“触牛屁股”“扳牛角”一系列动作,语言描写朴实直白、细腻丰富、充满童趣。课文后面链接散文《牛的写意》选段,从眼睛、蹄印等不同的角度写出了牛的品性。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拓展学习“阅读链接”,一方面可感受牛的善良、仁慈、勤恳踏实,进一步感知课文主旨;另一方面选段文字语言风格与课文不同,像诗歌一样优美隽永,如“牛的蹄窝里的积水像一片小小的湖,会摄下天空和白云的倒影”,指导学生仔细品味,可以丰富语言积累。
二、拓展实践,导向培养语文思维
“阅读链接”从不同的写作角度提供材料:有的课文采用正面描写,链接提供的材料则是从侧面来描写的,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学习不同的写作角度;有的课文是散文,链接提供的却是诗歌或观察日记,引导学生赏析评价,体会不同的文学体裁;有的课文后面链接的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有限的课堂学习向无限的课外创造性语文活动延伸。教师要用好“阅读链接”,引导学生分析、评价、创造,培养语文思维。
《燕子窝》是课文《蟋蟀的住宅》后面的“阅读链接”。两者之间具有相同之处:都是对动物(蟋蟀和燕子)进行连续细致的观察,采用拟人手法表达,文章生动有趣。不同的是:《蟋蟀的住宅》以一篇文章的形式展现长期观察蟋蟀的情况,而《燕子窝》则是用日记的方式展示观察结果。在学习完《蟋蟀的住宅》后,可带领学生学习《燕子窝》,拓展阅读,认识观察日记的要求。同时可与前一篇课文《爬山虎的脚》后面的“资料袋”的观察记录对比,比较、发现观察日记和观察记录的联系和不同,为本单元的习作作准备。
《西门豹治邺》一课后面的“阅读链接”是语文实践活动,将课文改编成剧本,并让学生演一演。在学习完课文,充分感知人物形象后,可指导学生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和行文格式,组织讨论改编的要点:如何通过人物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凸显人物特征?怎样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将叙述性的语言转换为人物之间的对话?如何设计相对应的表情、动作来表现人物内心或性格?指导学生利用改编剧本这种创造性活动,发展语文思维,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同时为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怎样表演课本剧”做好学习铺垫。
三、比较阅读,导向提高审美能力
统编版语文教材安排的“阅读链接”比重明显增加是一种导向,提示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扩大阅读面,形成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大部分“阅读链接”提供的材料都是与课文内容相似或者语言形式相似的篇章或片段,教师可开展以文本主题为中心的比较阅读,发挥“群文阅读”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学习、比较不同作家充满个性的表达方法,提高文学审美能力。
课文《绿》是一首现代诗歌,表达极具特色,作者艾青用极富感染力的文字,将诗人的体验与景象的描绘融为一体,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课文后面链接的是作家宗璞写的散文《西湖漫笔》片段。教学课文时,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充分感受《绿》这首诗的独特表达,再让学生读课后链接的片段,比较异同。引导学生体验两种文学体裁都写出的绿的色彩之丰富、范围之广泛、情感之喜欢;了解《西湖漫笔》是作者用文字真实描绘看到的景象。而《绿》以虚写实,更注重的是表达作者独特体验,让学生体会散文与诗歌不同的文学之美。
老舍先生《猫》一文后,链接了夏丏尊和周而复关于猫的描写。教师可指导学生设计表格,阅读、比较三位作家笔下的猫不同的特点,了解三位作家虽然选取的写作角度不同,但同样把对猫的喜爱融于字里行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生活画面,让学生明白写作就是很个性的事情。
四、深化主题,导向提升人文素养
统编版语文教材编写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为双线来组织单元内容,倡导双线统一、齐头并进,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中,是语文课的一个特点。“阅读链接”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关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课文《梅兰芳蓄须》讲述的是艺术家梅兰芳用各种方法拒绝为日本人演出,不惜虚度生命、蓄须明志,文章高度赞扬了梅兰芳的爱国之情。课文后面链接《难忘的一课》则充分表达了台湾人民对祖国深厚的热爱之情。对于“阅读链接”,教师可适当介绍背景(台湾光復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再引导学生抓住反复出现的句子“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感受台湾人民浓浓的爱国心、爱国情。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文主题是“伟大品格”。课文《黄继光》后链接《祖国,我终于回来了》。学习完课文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阅读链接”通过典型的事例,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感受人物的伟大品格,升华情感体验,深化主题教育。
语文教学提倡“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阅读链接”是课内外阅读的桥梁。基于此,教师要研读教材,明确每个“阅读链接”导向,与课文学习相结合,科学、有效使用,提升学生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
194650051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