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视唱教学初探

2022-03-21方木德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1期
关键词:音准音符节奏

方木德

[摘           要]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音乐教育中视唱教学模式的创新重点是互动教学,互动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的节奏和音准的基础上,分组分工共同完成节奏性的变化,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中职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幼保专业的主要内容是视唱、声乐、钢琴、舞蹈等音乐基础课程,那么视唱课堂教学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中心,通过互动和合作学习来提高音乐整体素养。

[关    键   词]  中职幼保专业;视唱教学;实用性;音乐素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1-0167-03

视唱训练是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学习音乐的实践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是提高学习音乐各项能力的途径,具有强大的实践性、实用性和职业性。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基础,为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提供良好的平台及发展空间,可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最终理解音乐的概念,而且通过表演方式表达和诠释音乐。

一、视唱训练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顾名思义就是音的艺术。音有四种特性,即音高、音值、音量、音色等,视唱训练就是针对音的性质中的音高、音值、音量三种特性进行的有效训练,那么学生首先要清楚这三个概念。我们就是训练学生要把这三种特性用嘴巴表达精准,乃至听完一段旋律能够用笔或用心记起来。所以,视唱训练在音乐教育中起着基础和决定性的作用,没有这个基础成就不了音乐,也无法发展音乐能力。

二、当前中职幼保专业视唱课程现状

视唱分为高音、低音,简谱和二声部等多种类型,曲目包含自编旋律、中外经典旋律和幼儿歌曲等不同风格,为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可注入“听”的训练,从单音到音组再到音程、和弦、节奏和旋律,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与记忆能力。近些年,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和幼儿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更名为“幼儿保育专业”,大部分音乐教师都面临着一定的问题:一是由于中职招生生源的素质以及文化素养较差,学生的整体水平不均匀,再加上教学时主要是按班级授课,不按学生水平划分班级,给视唱教学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二是视唱的训练模式较为传统,教学内容未及时进行创新,而且在教学中只使用钢琴和黑板两种方式;三是教材方面存在教材系统性、科学性不够,如视唱的内容及连贯问题;教材的难易度不适宜,基础性和实践性分不开,实用性和职业性分不开,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新颖性不够等问题;四是幼保专业毕业的学生无法精准地唱出一首新儿歌的简谱,无法胜任一首新歌曲的教学工作。

三、中职幼保专业视唱教学的目的

在传统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培养以及专业方面的指导,使得幼保专业视唱课程在教学方面与学生的现状发生严重脱节。一首新歌曲或乐曲,音乐教师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掌握音准、节奏及音乐风格,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训练幼保专业的学生掌握这一技能,从而为日后的幼儿园教师工作奠定基础。因此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需要积极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教学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四、中职幼保专业视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视唱作为音乐素质训练课的一门基本课程,涵盖范围较广,这对培养学生未来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具有一定的意义。随着当前我国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在视唱教学方面急需创新。

(一)存在课程安排方面不合理现象。现有的课程大部分把视唱课和声乐课、乐理课安排在同一节课,即使有单独课时,周课量也仅有一节课而已,完全达不到训练学生的时长要求。

(二)学生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时,存在被动学习的方式,学习的积极性并未完全发挥出来。视唱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对学习内容进行理解、对比、模仿、穿插练习,并相互检查纠正,达到正确视唱,但在学生上课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采取直接灌输的教学模式,经过反复模仿让学生具备机械的听力水平,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三)“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中,学生听课过程中被当成一个容器来进行知识灌输,但对于学生掌握或消化的知识多少却不甚重视。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跟人吃饭一样,我们要遵循吃进去的东西一定让脾胃吸收和运化,产生气血,形成身体所需的精气神。但在实际的视唱练耳练习中,学生往往较少关注音准的把控、节奏长短的衡量度,包括更深层次的速度、力度及风格的精准表现。

(四)在视唱的整体教学过程中有两种唱法,这两种方法中的哪一种更好,一直是教师争议的内容,教师往往以学生容易掌握为标准,各取所需。

五、视唱教学的五个重要环节

视唱教学的实质是通过默读乐谱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包括节奏的形成能力),独立地将乐谱转化为有声歌唱。那么如何使视唱练耳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即依靠正确、科学、合理的方法,必须抓住以下五个环节。

(一)识谱

识谱是视唱的基础,有五线谱和简谱两类。五线谱是由五条平行的线组成,它用来记录音符的高低,音符记在这些“线”和“间”上,不够用时可以在上方或下方加短横线来辅助。在五线谱的教学中,我重点抓住线间位置的记忆教学,因为音符符头的位置决定音的高低,让学生不用每个音都要从下加一线的“do”方向往上或往下数,且一“线”一“间”地去数。教学中,我自创了五线谱“五音”记忆法,即高音谱表记住一三五线的“mi”“si”“fa”;低音谱表记住第四线的“fa”,因为第四线与“fa”(do,re,mi,fa,suo,la,si)的共性是“四”,再記住第二间的“do”,组成“花朵”一词(谐音法),学生易记。当不懂音符出现时,学生马上找出此“五音”中最靠近新音符的其中一个音为参照音(参照物),防止学生按线间顺序(从下往上的线间顺序)数音高从而确定音高。同时,教会学生两线和两间之间是相差三度音,三线和三间是相差五度音,四线和四间是相差七度音等线间和音高规律,学生通过一两次的训练,基本可掌握五线谱的线间规律,识谱又快又准。简谱的音高教学,是七个阿拉伯数字1.2.3.4.5.6.7分别代表do.re.mi.fa.sol.la.si七个基本音级,即教会学生掌握音符的上方或下方加小圆点“.”的数量,音符上方加的小圆点越多音就越高,否则就相反;视唱练耳识谱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音值问题。五线谱的音符形状决定音的时值不同,通过音符符头的空实心变化和符尾数的增减来体现音符时值的不同,而简谱的时值不同是通过七个阿拉伯数字体现,其中,每个数字的时值相当于五线谱中的一个四分音符,在这七个基本音符右侧通过小横线(延时线)的增减来体现音符时值的不同,一条延时线表示音符的时值增加一个四分音符;视唱练耳识谱的第三个教学重点,只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生理发育情况,着手让学生对乐谱和听觉进行有规律的认识,其要点是听觉先于视觉,先感性后理性的特征,所以我从广大学生耳熟能详的儿歌着手,通过选择学生之前所接触过的歌曲,曲调学生均已熟识,在难度层面上只需将乐曲稍作变化,学生容易接受,并且可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的曲谱识别能力。例如,选择《我爱我的幼儿园》的主旋律四四拍子:1234|555-|5531|232-|1234|555-|5531|231-||,这便是一个经典的以音阶为主调的儿歌,又例如《火车呜呜叫》,同样也是四四拍的乐曲,其旋律是5333|5333|5565|4---|4222|4222|5542|3---|5566|553-|2123|5---|5566|553-|2432|1---||,后面的旋律比前面的多了一个“6”音,过渡性不强,降低了学生学习识谱的难度,有利于学生进行音乐方面的学习及知识技能的掌握。

(二)音准

音乐是一种优雅的听觉艺术,每个人对每一门艺术都会有自己的才华与理解,因为人们对音乐有不同的敏感性,如果缺乏区分高低音准和节奏的能力,将无法感受音乐中高低音准和节奏,所以针对音乐的音调和节奏便有不同的看法,这对教学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在整个对学生的教学体系中,教师可以尝试选择学生熟悉的曲调,这样不仅可以练习音准,还可以训练学生对节奏的感知,也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视唱的感觉,使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逐渐进行音乐记忆的积累之后,当学生再一次见到乐谱时读取速度便会增强而且歌曲的旋律学习也会更快,所以我在选取歌曲时,选取了大量儿歌及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因为很多歌曲,例如《粉刷匠》是学生听过的歌曲,所以学习起来不但轻松,也更容易掌握,并且通过大量的熟悉乐曲,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慢慢掌握不同音的不同高度,例如在《小宝宝要睡觉》的乐曲当中,其旋律是:1-2|3--|3-2|1--|1-3|2-1|2--|1-2|3--|3-2|1--||;又如《报春》等旋律是学生所熟悉的,学生容易找到音准的入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低八度或高八度练习,训练学生的音域感,增强学生的音准空间感,对日后训练学生音准有着阶梯过渡作用。

(三)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的音的长短关系,是乐曲中音符和休止符时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的音乐学家阿尔夫曾说过“节奏第一”,因为节奏相对于音乐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在教学中,节奏训练需要学生准确理解普通音符、虚线、分段音符和静音的时间值(音的长短),并体验各种时间值和长度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并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养成计时的能力,并且通过长时间的音乐学习积累,可以更好地对音乐进行自己的表达,还能通过“动量音乐教学法”将情感音乐转化为理性音乐。在学生个体节奏基础训练中,强抓“一拍”的练习,前半拍唱本音,后半拍唱“哒”,把“看不见”的半拍用“哒”表达出来,让学生找到衡量半拍的“参照物”,本能地把控时值的长短,学生容易做到。本方法可以让学生用手打拍,嘴巴唱节奏并以慢速强化,使学生的嘴和手协调、精准,达至熟练。在学生的整体节奏训练中,可以按节奏型把学生分组进行训练,让每组学生根据不同的节奏进行不同的演奏,目的是训练学生的集体协调能力。在整体训练时控制相应的节奏以及多节奏的歌曲,同时也可将节奏改为节奏曲来进行比赛,还可让一组学生依据节奏变化画出节奏,这样经过几次小组轮班,利用不同的物体来敲击出不同的音乐,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节奏,体验并且在节奏游戏的过程中从被动到主动接受。

(四)强弱

对于强弱方面的训练,应该从节拍入手,通过不同的压力以及规律进行,首先在教学方面学生需掌握各拍子的表现功能。二拍子:特点是强弱拍交替出现,力度对比鲜明,如《卖报歌》《娃哈哈》《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等;三拍子:强弱弱的交替,在音乐中有起伏、优美、流动的特点,常用来表现欢快、喜悦的心情,如《小白船》《雪绒花》;四拍子:比二拍子稍慢些,徐缓,如《在那遥远的地方》《摇篮曲》;六拍子:比起三拍子更具有流畅、动荡的特色,如《愉快的梦》等;混合拍子:是不等数拍子的强弱力度交替出现,用来表现猜疑、徘徊、悲伤、激动不安的情绪,有时也用来表现宁静、舒适的情绪。

(五)节奏与节拍的关系

在视唱教学中,我们要厘清节奏和节拍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让学生掌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快、更好地掌握视唱規律。节奏和节拍共同组织音符按长短的变化和强弱的循环反复,让音符有序地进行。节奏快,节拍就快,节奏慢,节拍就慢,它们对音乐情绪的诠释、内容的呈现和形象的塑造都具有重要的框架意义。节奏与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1)调节情态变化。节奏节拍的变化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使得情绪产生变化;(2)诠释情绪情感的关键。节奏节拍速度的快慢,可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3)诠释人的情绪和性格特点的手段。节奏与节拍的力度变化,符合人情绪的起伏变化。总之,节奏和节拍通过速度、力度的变化,制造了“不确定性”,塑造了音乐形象,符合“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变化规律,诠释了音乐的美感。

六、鼓励合作创新

有时复杂的教学任务需要团队之间的良好合作,进行团队合作学习,团队间应有明确的分工,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针对音乐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但无需对学生的节奏错误进行细致的纠正,关键是要让学生集体合作,营造学习氛围,通过视唱方面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要及时弥补教学方面的问题,使学生在练耳和声乐学习中准确运用所学的视唱知识,并且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出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更要为学生的音乐实践积极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中职幼保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首先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并且教师需要依照自己的能力对教学进行及时的改进,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模式及训练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相应的音乐技能。其次要积极创新视唱练耳教学模式以引领学生学习,并且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视唱练耳训练是一个从简单到深入的渐进过程,需要反复思考和实践,不能急于灌输学生学习音乐。由于视唱练耳课程是音乐方面最基础的课程,所以要将该课程上好、学好更需老师和学生在整个上课过程中积极配合。

参考文献:

[1]刘芳.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24).

[2]周丽秋.学前教育师资声乐审美感知力的培养[J].艺术教育,2017(14).

[3]邬永仪.幼儿游戏教学中中职学前教育舞蹈创编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7(8).

[4]岳雄福.浅析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S1).

[5]古丽加娜提·艾力.学前教育音乐教学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

编辑 马花萍

2074501186290

猜你喜欢

音准音符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通过陶笛提高小学中段学生音准有效性的探究
节奏
一串快乐的音符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美妙音符
轻快漫舞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音符草
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