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互动,激活课堂
2022-03-21安芳明
安芳明
[摘 要] 目前,互动教学法在各学科教学中都有广泛应用。研究与实践证明,合理运用互动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为此,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对互动教学法的定义及本质进行探究,并就互动教学法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现状及运用对策展开论述,以供借鉴参考。
[关 键 词] 互动教学;中职语文;教学问题;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1-0052-03
互动教学与以往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有很大不同,互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强调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运用科学正确的思维与方法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互动教学法重视教师、学生两大主体在情感、语言、行动以及思维方面的和谐互动,旨在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体与集体之间全面、立体交叉的教学互动氛围,进而产生教学共振。
一、互动教学法定义与特征简述
(一)师生互动定义
美国社会学家米德最早提出“互动”这一概念。他认为,互动是一种基于符号和语言的相互作用过程。米德提出:“人类的社会互动就是以有意义的象征符号为基础的行动过程。”[1]对于互动,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互是教师打破封闭更加开放,打破孤立实现交互;动就是产生能动行为,这种能动行为对自己、对他人都会产生影响。
师生互动是在互动的基础上衍生出的一个概念。简单来说,师生互动就是指在课堂有效教学条件下,教师与学生基于平等的师生关系,为了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和任务,运用教学手段,在合理设计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所发生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对话活动。
师生互动关系的建立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在运用互动式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把握自己的主导地位,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双主体教学原则,采取有效措施让教与学相互作用、互相协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提问、合理的案例、及时的指导促进学生思维转动,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并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觀能动性。互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讨论、多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与认识[2]。
(二)师生互动本质
1.师生互动是双向的平等互动。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在教学中产生,正常、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平等且相互的,并非是先入为主地将师生关系定义为主客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需要进行双向的沟通交流,且将互动产生的积极作用传递给双方。同时,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是信息与知识的传递,还是思想与情感的融合,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有助于推动师生共同发展。
2.师生互动是精神互动。所谓精神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以语言或非语言为媒介,围绕态度、思想、人格、知识等进行沟通、对话与交流,并在这一互动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师生之间的互动指向性很强,大部分互动都是指向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以及思想价值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有多种形式,如问答、对话、合作、指导及讨论等[3]。
3.师生互动是一种双向建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就是一种建构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同作用于教学资源的活动。师生互动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深度协作、相互对话、不断探讨与磋商,最终完成有利于师生发展的活动。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师与生都是主体,教学资源为客体。教师基于教学资源向学生传输知识与技能,学生给予回应,并通过自己在互动过程中的言论、行为、思想观点等给予教师一定的影响,让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改善行为,并调整教学策略。
基于上述的讨论分析,可以将师生互动的本质总结概括为:基于关系价值和关系认知,整合理解与反思,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师生合作创造经验的话语实践。
二、中职语文课堂中互动教学的不足简析
从本质上来讲,互动并非一种教学方式或教学行为,而是一种教学关系,是课堂中包含着现象、人物、问题、过程等诸多元素的一种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对互动教学的本质认识不清,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一)互动教学形式简单
部分师生认为,互动就是问答。调查发现,在许多中职语文课堂上,师生将互动教学仅仅表现为“一问一答”。教师给学生诸如“该定义理解了吗?”“这个知识学会了没有?”这类简单的提问,然后学生回答,这样一次互动教学就已经完成。但实际上,互动教学不只是简单的一问一答,互动教学有着丰富的内涵。“问答”实际上只可视为师生互动的一种存在方式,只有当问与答的过程与经验、知识、探究、理解融为一体时,问答才是互动。有效的互动教学,应当是充分发挥问题的桥梁、叩门砖作用,启发学生思维,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让学生更为深刻地探究与揭示知识或经验。[4]
(二)互动教学深度不足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是不可缺少的,许多教师都会主动与学生互动。但调查发现,在中职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浅尝辄止、深度不足。简单来说,中职语文课堂上的互动是在教师的可控范围内开展的。如师生就某一问题共同讨论时,教师觉得学生的言论走向以及课堂纪律都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才会给学生留一些时间进行交流、争论。但当学生争论更加激烈、课堂似乎变得一团糟时,教师就会主动结束这场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基于某些因素,在互动的过程中突然掐断与学生的深度交流,然后以教师的权威给予学生指导。这些现象表明,教师对互动教学策略运用得不够得当,教师不愿意在课堂中实施真正互动。
(三)互动教学形式化严重
调查发现,中职语文教师在运用互动教学策略的过程中还存在形式化严重的问题。所谓形式化,就是指师生互动时追求等级,注重外在模式,按照死板的模式或程序进行问答,互动教学不够灵活,无法起到启发、推动作用。具体的表现有:在语文课堂中,教师按照当前某些课程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与小组合作,但对小组合作成就不重视,对学生在探讨过程中提出的一些观点、意见不重视。教师追求全体学生都参与互动教学的指标,忽略互动教学的深度,频繁通过一些简单的提问制造全体互动的假象等。
(四)互动教学不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随着互联网、多媒体、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发展,中职语文教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子白板、多媒体等逐渐走进语文课堂,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得力工具。但与此同时,中职语文教学也因这些新工具而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在互动教学中,教师过度依赖现代教学技术,将互动过程机械化、程序化。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与学生互动,给学生展示课件、展示问题等,然而这些课件中没有学生参与的痕迹,都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及对学生的理解准备的辅助教学内容。教师表面上是在与学生互动,但实际上忽略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语文课堂教师把控着教学节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与学生互动的时长,学生参与互动仅是为了响应教师[5]。
三、中职语文课堂中互动教学法的运用策略探究
(一)转变师生互动理念
前文简单提及,中职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方面的许多问题都是由师生对互动教学的认识不准确、不深刻而引起。对此,中职语文教师与学生应通过多种途径深入认识、深刻理解师生互动,建立正确的师生互动理念,为互动教学法的运用打好基础。
1.建立平等的师生观。研究与实践证明,要想在中职语文课堂中实现师生有效互动,就必须建立平等的师生观。师生应认识到,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在一场学习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同为主体。尽管教师在经验、资源、技能及知识等方面优于学生,但是教师并不能以此为资本掌控学生,教师不能在教学活动中站在制高点与学生交流沟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师生平等的主体地位,认识到教师与学生在话语权上是平等的。另外,要想实现有效的互动教学,教师还需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受传统观念、应试教育制度等的影响,教师总会无意识地将学生分成不同等级,如优秀学生、三好学生、后进生、差生等。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又无意识地对优秀生、三好生给予更多关注,在课堂中与这部分学生频繁互动。这样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不利于学生的同步发展,也不利于互动教学的实施。对此,教师要及时转变错误的教育观,真正理解并做到“交往的过程不是为了达到某种共识而泯灭个性的过程,相反,真正的交往是以人格平等、相互尊重为基础的主体间关系”[6]。
2.建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以往,灌输式、填鸭式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而这类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主体的发展。在运用上述教学方法教学时,教师把控着教学节奏,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很少有自主探究的机会。在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时,教师要摒弃这一错误的教学观,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通过问题、语言、情境及任务等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值得注意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不仅是指教师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让学生的知识有所增长,更指教师要兼顾学生心理、人格、个性、情感、精神及能力多方面的发展。在设计互动式教学方式时,教师要从学生出发,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设计与教学,将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建立发展、多元的教学评价观。长期以来,教师、学校及家长、社会都根据学生考试成绩衡量、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并对学生的能力、态度等做出定性评价。无可置疑,成绩是对学生学习状况、学习能力的一种反映,但仅仅以成绩为衡量标准,则不利于学生创造性、主体性等的发展。在进行互动式教学时,教师应改变以往单纯以成绩评价学生、定性学生的做法,根据互动式教学理念与特征要求,建立发展、多元的教学评价观,以此促进语文互动教学高效实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激励、表扬、肯定为主。中职生对学生的热情普遍不高,大部分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能力抱有怀疑态度,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出消极、厌学情绪,对教师的提问敷衍或充耳不闻。针对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帮助学生消除消极情绪,树立学习信心。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互动主体,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
如对于语文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从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创造力,或学生近期明显的变化着手进行评价。让评价更有利于学生,也更有利于互动式教学的开展。
(二)采用多樣的师生互动方式
1.问答式互动。教师与学生的问答式互动一般以教师提问、学生应答为主。在应用问答式互动策略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问题设置在关键处。在问答式互动教学中,问题是核心,起着抛砖引玉或承上启下等重要作用,因此问题的所在位置、提问时机等必须恰到好处。一般来说,问题要设置在教材的关键处、学生认知的模糊处。如在教学《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教师可给学生设置以下几个连续性问题:“‘我’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母亲怎样管‘我’,教育‘我’?”“‘我’的母亲教导我做怎样的人?”“从文中我们学到了什么?”胡适先生的这篇文章是一篇回忆母亲的记叙文,文章通过记叙母亲的二三事,写出了母亲如何教“我”做人。因此在讲解这篇文章时,教师先围绕题目给学生抛出“‘我’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把握文章思路;然后教师继续向学生提问:“文中作者说母亲是慈母也是严父,给了我很多教导,那么作者的母亲是怎样教导作者,给了作者怎样的影响,让作者成为怎样的人?”教师围绕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探究,逐步理解文章的内涵与关键,把握文章中心的同时让学生有所思考与成长。
二是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前文简单提及,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略性格内向或语文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设置问题时也对这部分学生有所忽略。对此,教师要及时转变错误做法,在设置问题时站在全班学生的角度合理设置,让问题面向全体学生。设计问题时,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语言能力、语文基础、个性特征等设置不同类型与不同层次的问题,确保问题的全面性与有效性。
2.情境式與案例式互动。在语文互动教学中,教学情境与教学案例不可缺少。良好的教学情境与教学案例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且科学合理的情境与案例也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有效的学习思维,降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在采用互动教学法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同样需从学生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有趣、真实且具有讨论空间的情境,利用该情境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同时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思维,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设计情境时,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个性特征等,借助多媒体、互联网为学生设计视听结合的情境,确保教学情境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科学选择案例,合理控制案例的难度以及数量,让教学案例能充分发挥作用。由于中职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较低,因此教师选用的案例不宜过难。
综上所述,互动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培养,十分适用于中职语文教学。但目前中职语文课堂中的互动教学停留于表面、形式化严重。对此,中职语文教师应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研究深化对互动教学法的认识,并基于具体的学情、教情树立正确的师生互动理念,探索多元的师生互动方法,将互动教学法的作用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闫立兵.多媒体互动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创新策略研究[A].2021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21:147-148.
[2]缑芳宜.中职生作文互动教学的方法探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5):22-23.
[3]安琳琼. 试论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效率的策略[A].《新课改教育理论探究》第三辑[C],2020:96-97.
[4]范瑞雪.浅议中职语文中的互动式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47.
[5]杨军.如何有效构建中职语文教学的互动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6):175-176.
[6]解娟.中职语文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科幻画报,2018(7):82-83.
编辑 司 楠
2080501186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