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多维解读
2022-03-21郑洁吴琼
郑洁 吴琼
[摘要]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意蕴是丰富而多维的,既从理论层面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实践层面对民族工作的核心统领作用;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辩证法思维,又进一步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深刻解读。
[关键词]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2)03-0009-0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胸怀“国之大者”,着眼于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贯通古今、鉴往知来,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分析了新时代我国面临的国内外严峻挑战,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成逻辑,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科学理论支撑、实践路径指导和伟大目标导向。
一、哲学维度: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辩证思想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辩证统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双重层面的动态发展建设过程,其中深刻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辩证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涵。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文化、疆域、民族精神等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客观来源,决定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性质和内涵。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大一统”思想的主导下形成了自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近代以来,中华各族人民在面对共同命运、共同诉求、共同理想的现实导向下实现了民族意识的高度觉醒,紧密地团结起来取得了民族解放和人民独立,深刻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决定性作用。二是任何社会意识都不会凭空出现,只能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因而它必然具有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和价值,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核心凝聚力和整体共存性,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先进意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但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民的实践活动实现的,要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能动性必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而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发挥作用的程度、范围、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只有充分发挥各族人民的凝聚力,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更好更快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的辩证统一
梁启超先生曾说:“何谓民族意识,谓对他而自觉为我。‘彼,日本人;我,中国人’,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之一观念浮于其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近代外敌入侵之时走向觉醒的。面对西方残暴侵略者这一共同的敌人时,各族群众保家卫国的个体情绪汇聚在一起成为群体意愿,共同的“民族意识”开始苏醒,而这一“民族意识”也并非抽象的民族意识,它来自实践又表现在各族人民的行动之中,将各族人民群众抵抗的心态转化为集体的反抗行为。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千百年以来形成的多元共存的历史文化共同体、多元一体的政治国家共同体、交往交融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以及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的整体性、统一性的认识,是对各民族意识的集合与统一,各民族意识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身份的认同以及对自己所属族群的历史、文化、习俗和民族心理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要始终坚持“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为各民族利益提供了延续发展的前提,各民族意识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组成部分,各族人民必须聚焦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自觉维护中华民族利益。
二、心理维度:增进各民族人民群众的心理趋同
(一)引导各民族树立共识的身份认知
认知是包含知觉、判断、价值、信念和态度在内的系统性认识[3]。个体的身份认知是对自己身份及其背后价值的认识。身份认同、身份自覺、身份自信是形成身份认知的三重逻辑,也是三个不同阶段。一是形成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个人在群体中对自身及对群体在心理上的认同和归属,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外化。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就是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政治框架之下各民族从心理层面形成个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一致性从而产生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忠诚感和依附感。对中华民族成员这一身份的认同,不能仅停留在将这一身份作为区分“他者”“我者”的标志,而是要进一步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实和共同目标,形成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二是形成身份自觉。自觉既是指自己有自知之明,也是指自己主动去做的意识[4]。身份自觉是个体对群体身份认同的基础之上产生的自觉行为。形成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身份自觉是积极主动履行自身所担负的职责和使命的内在要求。各民族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创造者、参与者,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者。每个人都必须要以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拥护,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身份自觉,担负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使命。三是树立身份自信。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自信是在身份自觉的基础上不断加深对中华民族的整体性认识,进而由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身份产生的坚定信心和信念。中华儿女的身份自信来自中华民族底蕴深厚的民族历史,璀璨多元的传统文化,精诚团结的民族精神、百折不挠的民族毅力和坚强有力的政党领导,任何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人,都会产生坚定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二)凝聚各民族建构共同的历史记忆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是披荆斩棘开拓创新的历史、是万国朝拜辉煌鼎盛的历史、是自强不息保家卫国的历史、是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历史、是矢志不渝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创造过享誉世界的辉煌,也经历过天昏地暗的低谷。艰难方显勇毅,磨砺使得玉成。中国在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下激发出巨大民族凝聚力,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带领下以弱抵强打败了武器精良的日本帝国主义,重新开启了一段走向辉煌的伟大征途。正是这样一段跌宕起伏的共同历史记忆,才练就了各民族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吃苦耐勞、高风峻节的民族品质,才有效凝聚了中华民族这一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精神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共同体的共同记忆是集体维系的重要心理纽带,一个集体记忆断裂甚至集体失忆的群体很难维系下去[5]。
(三)激发各民族形成一致的情感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理念”[2]。从心理维度进行解读,树立共同体理念就是激发各民族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致情感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重要的心理途径。情感认同是主体的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判断判定出其存在与自身的内在一致性。共同的情感认同可以将其称之为“共情”。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共情能力对个体的人在社会或共同体中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同样,各民族一致的情感认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激发各民族形成一致的情感认同能够激发各族人民在潜意识中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层次认同,拉近各民族间的亲密关系,树立起无形的牢固屏障,从而将“情”化为“行”,将个体情感升华为集体一致的情感认同,引导各民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共同目标共同努力。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也必将推动各民族更高程度的情感认同,二者形成良性循环,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站在更高更远的世界舞台提供坚实保障。
三、实践维度: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
(一)夯实安全根基: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
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有机整体,由多个要素、多个环节所构成,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协调,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稳定发展。解决好安全稳定问题是实现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工作的协调推进,只有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把好安全稳定的关卡,才能夯实安全根基为开展其他领域工作创造空间。当前,我国迎来了第二个百年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国际社会中不稳定因素依然暗流涌动,国际形势依旧波谲云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6]。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各族干部群众必须牢固树立起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从思想上重视国家安全问题,尤其是涉及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旗帜鲜明地与一切民族分裂主义与非法宗教活动作斗争,做到广泛性、全民性,加大力度开展网络反恐斗争,有效利用互联网这一意识形态宣传阵地,领导主流舆论占领高地,揭露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罪恶本质,使其遭到各族人民群众孤立,决不给“三股势力”可乘之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安全屏障。
(二)夯实政治根基: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大、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的坚实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召开统战、民族、宗教、扶贫等领域的重大会议,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从顶层设计层面为民族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制定的脱贫攻坚等多项惠民政策的引领下,独龙族、毛南族、布朗族等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先后实现整族脱贫,独龙族甚至实现“一步跨千年”的跨越式前进,整个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贫穷落后局面逐渐改善,创造了中国乃至全人类历史中减贫事业的奇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光辉成就深刻昭示:只有我们党,才能团结各民族、凝聚各民族、繁荣发展各民族。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根基,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优化民族事务治理相关的各方面制度安排,进一步把党对民族工作领导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我国民族工作的实效。
(三)夯实物质根基: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中国步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节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亟须落实的重要任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夯实物质基础是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环节。我国民族八省区普遍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还拥有藏戏“阿吉拉姆”、藏族“热贡艺术”、新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贵州侗族大歌、朝鲜族农乐舞、彝族舞蹈阿妹戚托、青海花儿等独具千秋的文化资源,实现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紧密结合民族地区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战略中的区位优势,牢牢把握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物产资源充沛,文化底蕴丰厚的特色优势,加大当地旅游产业开发,促进民族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促进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要顺应新时代科技化信息化发展的浪潮,运用好“互联网+”模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新疆昭苏县女副县长贺蛟龙”“四川甘孜藏族小伙丁真”效应。国家应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地区的政策、资金支持,补齐“短板”,将“短板”转化为“潜力板”,引导民族地区贯彻新发展理念,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使民族地区把握好“一带一路”倡议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机遇,更好地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国内国际双循环。
(四)夯实文化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辅相成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工程需要物质、精神双向发力,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史发展脉络中生成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也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核心价值理念的高度浓缩。共同价值观念能够坚定各族人民理想信念,成为抵抗西方思想渗透的有力武器,中华民族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才能凝聚共识建立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民族共同体,同心同德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要将其置于突出位置,做好“立”和“破”两方面工作。“立”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与国民教育工作、新闻媒体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工作实现全方位“立体”衔接,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举行升国旗、入党宣誓等政治仪式,强化各族群众在心理、情感上的认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破”就是要发挥好舆论监督、思想教育、法治保障等手段,针对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加大整顿力度,在全社会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激浊扬清,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氛围,引领各族人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五)夯实社会根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2010年相比,流动人口增长69.73%,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意味着我国各民族人口伴随着城镇化和市场化仍在持续跨区域流动,越来越多的民族群众开始打破原有固化思维走出世居之地,将目光投向生产力发达、就业机会多、基础设施完备的中、东部地区工作或经商。在此趋势下,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成为亟须解决的任务。其一,通过构建全方位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让各族人民群众能够交得了知心朋友,结得成美好姻缘。其二,发挥好基层阵地作用,纵深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其三,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快捷性、广泛性、易操作性的特征使其成为人民群众接受信息最为普遍的渠道,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新平台。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必须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一阵地,通过多样化的新媒体方式引导人民群众多看向民族关系的光明面。
四、价值维度: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旨归
(一)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居于“五个认同”之首,它首先定义了“我是谁”的最基本问题。在“他国”存在的语境之下,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中国人”“中华民族的一员”就是共同的身份标识。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是各个民族对自己与国家间关系的确认,表现为对国家的归属感、政治效忠、责任意识、自豪感,以及爱国主义的情怀[7]。中华民族从来都不是缺乏爱国精神的民族。越是在面临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人民的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感越是坚韧。古有岳飞抗金、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捍卫了祖国统一和国家领土完整。近有林则徐、邓世昌、陈独秀、李大钊、陈延年等无数社会各领域、各阶层的有志爱国者,用鲜血和汗水守护着这片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热土。新中国成立后,研发“两弹一星”的23位元勋、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等诸多伟人都用思想和行动的高度统一实现了爱国主义最深层的践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排除万难的精神支柱,早已深深熔铸于各族儿女血脉之中,始终深深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觉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二)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国的“家底”。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主要表现在对中华民族历史和现实概况的清楚认知,对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高度认可,拥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并且自愿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成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与家庭成员的关系”[8]。中华民族是各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间是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面临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多元文化思潮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民族认同造成了冲击,坚定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能够让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更加稳步前行,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好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巨大优势,各族人民群众必须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旗帜鲜明地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做坚决斗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就能筑起隐形的“铜墙铁壁”,任何敌对势力都无法破坏中国人民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三)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文化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中共同创造的文字符号、宗教信仰、法律道德、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历史积淀下来的历史记忆[9]。文化认同是构成共同体最基本的要素,也是推动共同体发展的关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是认同问题,而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其最根本性的原因就在于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增强了对共同体的归属感。中华文化认同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包含着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文化符号等要素,能够整合、凝聚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力量,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外在表现,二者具有双向互动性。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牢牢把握增强中华文化认同这一主线。
(四)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百年筚路蓝缕,苦难铸就辉煌。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在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诞生以来,就主动肩负起实现人民解放、民族独立的艰巨任务,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无数共产党员用血肉为全体中国人民铸就起一条走向解放和独立的道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以及新时代的伟大征途中不断奋勇前进。中国共产党百年执政的丰功伟绩众目昭彰。面对1998年抗击洪水、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2020年疫情防控阻击战等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扮演着各族人民最坚实的守护者角色。“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10]。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带领亿万人民群众打赢了污染防治战、脱贫攻坚战、扫黑除恶战、疫情阻击战,极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就要自觉做到“感恩党、热爱党、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层情感认同,并实现由“知”到“行”、由“行”到“情”的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铸就核心力量。
(五)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找寻到的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道路,也是唯一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近代以来,面对内忧外患的中国,社会各阶层纷纷为挽救“大厦将倾”的旧中国寻找出路,但皆以失败告终。终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犹如黑夜中燃起的一丝光明,向堕云雾中的中国人民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道路。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先进知识分子以高度的敏锐性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开天辟地建立起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寻求解放和独立的斗争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建立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社会主义道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伟大决策,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征程。
近代史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告诉我们,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承袭着几代共产党领导集体的不懈探索,凝聚了无数人民群众的奋斗和牺牲。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必将铸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高瞻远瞩,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并且随着实践发展不断深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新时代民族工作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提供科学指导,为更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1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9:1.
[2]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
[3]陈福国.实用认知心理治疗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30.
[4]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218-219.
[5]李静.共同的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途径之四[J].中国民族教育,2020(12):22.
[6]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1-05(1).
[7]周平.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J].学术探索,2009(6):35-40.
[8]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1-06(1).
[9]吴宁,刘钰.构建国家认同的要素探析[J].理论与评论,2021(4):44-50.
[10]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1-02-25)[2021-09-24].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1-02/25/c_1127
140240.htm.
[11]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责任编辑:籍雪梅
340950190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