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时评学写作(一)
2022-03-20李妍
李妍
随着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改革,师生们对时评越来越关注。从时评中,可以吸纳深刻的见解,积累作文的素材,借鉴文章的构思,学习语言的表达。多读专业评论员的时评,有助于激活思维,深化识见,学会构段谋篇,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我们分别选取两篇时评文章片段,探讨一下从时评中可以学到的写作方法。
时评语段一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人生信念,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生命哲学。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摘编自《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适用主题:劳模精神;大国工匠;敬业风气;精益求精……
语段分析
这段文字文风简练,引用素材多元,句式整饬有气势。但真正吸引人的,是其在矛盾与悖论的表达中语言的深刻性。句式体现在“从来都不是……而是””并不是……也不是……而是为了”,其中运用了否肯技术。否定的是大众普遍对于工匠的看法,肯定的是自己独特的新颖认识。后者的肯定判断以前者的否定判断为基础,这就使语句在短暂的表述空间内,又破又立,形成比照,能使语句在对比的基础上形成某种判断张力,从而有利于形成深刻的表达效果。
仿写片段
规则与道德,不是此消彼长,更不是冰炭难容。和谐社会,应该是始于规则,而归于道德的。规则是明亮的道德。規则,并非是冰冷缺乏温度的,并非是要将人物化为社会管理中的一个点、一粒棋,以求整齐划一。
规则本身,旨在引导美德回归。你看,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礼让、先来后到要排队……一切井然有序。在遵守规则的同时,在害怕处罚、曝光的戒惧心理下,人们知耻明理,学会谦让,尊重生命,敬畏公平与正义……公序背后,其实是人民良俗、善念、美德的外化。
和谐社会,归于道德。道德,是温润的规则和法律。而道德,不会凭空而降,不从坐而论道中来。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雨果的《悲惨世界》中也有经典台词:“万一仁慈高于法律呢?”看来,遵从了一定规矩与标尺的道德,能唤醒人们内心的善念,使人崇德向善。
评点:本段论述规则与道德的关系:和谐社会,始于规则,归于道德。法以规范公序,德以培育文明。
认识的深度往往来自于比较。否肯技术之所以能产生深刻感,秘密就在于形成了鲜明的比较。否肯技术的经典句式是“不是……而是……”,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判断的内容主要是一种认识、观点、态度或情境,而不是事实层面上的选择对象;二是否肯技术的句式在“不是……而是……”的基础上,可以有很多变化样式,比如“不该……该、不可以……可以、不在于……在于、并非……而是”等,我们可以灵活变通。
时评语段二
“心有高标,方可致远。”文物保护也好,文化建设也好,最需冷静审慎、长远考虑,最忌大干快上、好大喜功、拍脑门决策。盲目地傍剧扬名,还只是近年来一些地方文化政绩冲动的一个小缩影。
从像孙悟空、西门庆这样虚构的小说人物被过度利用,到以“最大炒饭”“最大月饼”等世界吉尼斯纪录为噱头拉升城市关注,浮躁、庸俗、功利、短视等问题让文化政绩的泡沫越吹越大。许多真正记录着城市变迁和文明历史的古建筑,却被摧毁在无情的推土机下。倘若假古迹遍布中华各地,俗文化充斥时代心灵,我们所期待的文化振兴岂不是要大打折扣?
——摘编自《莫让浮躁侵染了文化“琅琊榜”》
适用主题:文化振兴;文化自信;文物保护;传统文化继承发展……
语段分析
如何有理、有据、有气势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这一段,先提出论点“心有高标,方可致远”。写论据时,多对偶,语言简练,整饬对称,用“从……到……”的句式可以把时代变迁、社会百态这类跨度较长的叙述,写得有时空纵深感,有感染力。再用反问句式“倘若……不是……”加强语势,用词精练,引人深思。
仿写片段
逐梦星空,问鼎九天。从嫦娥奔月到敦煌飞天,从鲁班制载人木鸟到万户自制火箭飞天,我们的祖先以其绮丽的想象与不懈的探索精神灌溉着后人。建国后,这种精神在民族的大地上迅速生根发展,成长为郁郁葱葱的大树。
回眸中国航天路,从“嫦娥奔月”到“祝融驭火”,从“天和筑穹”到“墨子传信”,从“北斗联网”到“悟空”金睛闪亮,让宇宙间的微暗物质无处遁脱……每一次腾空而起,都是一个国家民族坚持不懈的进步。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如今漫游这浩瀚星河,你会发现,它处处闪耀着中华民族的荣光。200多颗卫星服务民生,折射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太空空间站有我们英姿飒爽的中国宇航员的身影,而女性宇航员的身影更是为这苍穹增添了一抹瑰丽的色彩。
星辰大海的征途上何以看见飘扬起的五星红旗,遍布的中国身影?是一代代航天人披荆斩棘,科研人坚韧不拔,在险境中探索真理,引燃航天梦,探索浩瀚宇宙。
评点:如何凝练生动地写出中国航空发展并表现赓续航天精神的主题呢?可以用“从……到……”的句式,串联起航天发展史,加强时空纵深感。再以设问强调航天精神的伟大,突出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心怀信仰,在强国的“星辰大海”中砥砺前行的主题,有层次,有力量。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