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把手教你活用课本素材

2022-03-20李兰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29期
关键词:纪念日红船作文题

李兰

我们常常局促于写作素材极度匮乏,以至于作文越写越干瘪。事实上,我们手边最丰富的资源库,其实是教材。相信很多高中生在历史书上都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

教材中简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过程。虽然只有寥寥几句话,同学们还是会对几个信息点印象深刻:其一,为了便于后人的纪念,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日没有设立在7月23日,而设在7月1日;其二,这个会开得惊心动魄,法租界巡捕还突然搜查会场,以至会议转移到了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其三,这艘游船恰巧是象征革命的红色。

那么,像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历史素材,如何转变为有效的作文素材呢?或许2021年天津的高考作文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2021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的核心词是“纪念日”,它提出了纪念日的几个重要意义:

1.纪念日是时间的路标,告诉我们怎样从昨天走到了今天。

2.记住纪念日可以让日历上简单的数字成为岁月厚重的注脚。(也就是纪念日可以让一些日期变得有内涵、有价值、有特殊意义。)

3.纪念日可以不断提醒我们带着初心奔向前方。

概括一下,这道作文题是在启发我们,纪念日可以帮助我们如何正确地看待过去,如何郑重地对待现在,如何正向地奔赴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恰好是建党百年。不难看出,这道作文题本就是想提醒我们,如今的繁华盛世就是那些仁人志士舍生忘死要去为这个民族实现的梦想;所有的岁月静好都因为有曾经的革命先辈,以及现在的先锋力量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同时,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先辈们已经踏平的那条道路走得更长远,走得更敞亮……如果能顺着这些方向去思考,我们就能把纪念日的意义写得透彻了。

考场活用

带入情景法

黑格尔说:“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仍有余温。”纪念日就是历史温热的脉搏,纵然时代逝去,仍有历史可以回望,有根基可以追寻。

那么,我们的初心又到哪里追寻呢?流水般的时间是否会将初心腐蚀?为了对此做出回答,我曾不远千里去到浙江嘉兴,在那著名的红船上,寻找百年前的初心。红船悠悠,百年风云变幻中不曾褪色;回音朗朗,铿锵誓言仍在耳边回荡,回应着新一代人对初心的追问。“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是“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回答,“把一切献给党和国家”是“布衣院士”卢永根的回答,“要将饭碗牢牢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里”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回答。原来,初心可以这样保存。纪念日的浪潮一遍遍冲洗初心的石头,使其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被泥沙掩埋,让后人能行走在这光荣的长征路上,即使踏着刀尖,也不觉悲苦;即使有泪可落,亦不是凄凉。——天津一考生

分析:考生论点中的“根基”可以解读为“初心”,呼应了作文题中的“它(纪念日)也不断提醒着我们带着初心奔向前方”。到哪里去寻找初心呢?作者运用了建党素材来回答。这里不仅点明了事件,还摹写了细节,营造了一种庄严豪迈的氛围。“红船悠悠”“回音朗朗”“铿锵誓言”调动了多个感官来进行精练的速写,一下就把读者带入到了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极具感染力。

联想对照法

观来时云海,纪念日传递信仰,让吾辈永怀热情,永葆青春。

一百年前,有一群青年,乘着小小的红船,劈波斩浪,抒发人生壮怀;一百年后,有一群青年,乘着时代的巨轮,踏浪而行,挥洒青春豪情。在他们之间,有一座名为“七一”的纪念日作为桥梁,传递党性党魂,让“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化作实践。陈祥榕,在边境寸步不退,无畏牺牲,只为祖国金瓯无缺、寸土不夺。绝域边疆数载守,风刀霜剑严相逼。我想,他冲锋的那一刻,正是前辈的无畏精神通过“八一”建军节的纽带给予了他勇气。纪念战争,是为了珍爱和平;纪念英雄,是为了守卫正义。先辈传承给我们的家国情怀、民族精神,如海上灯塔,可指前路。——天津一考生

分析:这位考生塑造了两个情境中青年形象的对照,其一是建党时挥斥方遒的壮志,其二是现代化建设时为国效力的热情。作者以建党的情境为基点,关涉和联想当下的类似情景,而后产生一种今夕呼应的时空交叠效应,同时形成了一种薪火相传的意境,读来令人心潮澎湃。可见,在对照中使用素材,可以激活素材更多元、更多侧面的内涵价值。

排比切换法

从南湖到中南海,从小小红船到东方巨轮,从石库门到天安门,我们驶过血染的湘江,驶过延河水,驶过黄河长江,驶过金水桥。李大钊说,要做中国的普罗米修斯,不怕天罚,敢于盗火,为苦难的中国照亮前程;毛泽东说,为人民服务……星火能成燎原之势,就在于此。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建国70周年,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这些纪念日,如同参天大树的年轮,如同青铜器的烙印,如同永远鸣响的号角,不仅铭记着赫赫功勋,更为我们拂去岁月的风尘。——天津一考生

分析:这位考生运用素材的方法是在排比句式中不做过多的纠缠,点到即止。作者在论述中的举例是集合了多个纪念日,运用“从……到……”快速切换意象,营造出一泻汪洋的磅礴气势。更可激赏的是,作者笔力超群,从意象的拼接,到地点的切换,再到人物语言的转接,时空交织,气魄宏大,视角纵横。虽没有过多摹写,但意象的组织方式颇具匠心。比方“小小”红船,东方“巨”轮,产生了视觉的参差感;“血染的”湘江、“黄”河、“金”水桥,产生了色彩上的参差感;“参天大树”“烙印”“号角”产生了五官上的参差感。

备考小贴士

学会让“旧例见新颜”

运用课本素材最大的忌讳就是“只见事,不见人、不见情、不见境”。也就是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说到这件事,因为这样会凸显出“旧例”之“旧”的短处来,令人感觉乏味无趣。我们要学会进入到事件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抓住事件最令你佩服的人物、最打动人心的细节、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情境——以这些作为载体来呈现那个妇孺皆知的事件,在引人共鸣的同时造成一定的陌生感——因为每个人的动情点常常不同,对历史情境还原的细节也往往有不同。只有如此陈述事例,才会显现出属于你的个性特征,使得“旧例见新颜”,让阅卷老师不觉陈旧,不觉乏味。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纪念日红船作文题
纪念日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红船
雕红船
红船向未来
一叶红船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题“撞衫”说明了什么?
结婚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