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药线点灸眼部穴区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
2022-03-20贺诗寓潘明甫
贺诗寓,潘明甫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201)
壮医药线点灸作为壮医特色的外治疗法,是将炮制好的药线点燃,形成珠火状,作用于穴位。一方面,以其温热之力,在刺激穴位时使药效通过经络传导直达病所;另一方面,疏通龙路、火路,推陈出新以调整气血,恢复天、地、人三气平衡,使机体恢复正常[1]。眼作为人体重要的五官,有“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藏而决死生”之说[2]。临床通过观察眼部脉络变化推断脏腑状态,壮医则在此基础上,基于眼与三气同步、道路理论的关系,逐步完善并创立壮医目诊的理论体系。通过不断探索与临床实践的反复验证,借鉴彭氏眼针对眼部区域划分定位,划分出壮医眼部施灸区域(即眼区天地人三部),提出了眼部穴区与壮医天地人三气理论的相关性,并与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相结合,推出壮医眼部点灸疗法,在一些病种的治疗上取得不错的疗效。
1 壮医药线点灸眼部穴区的理论基础
1.1 眼与三气同步及道路理论的关系
三气同步及道路理论是壮医的核心理论,壮医把人在宇宙间立体视为天、地、人三气同步运行的统一体,自人体内部来看又当作是一个有限的宇宙单元,把整个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区分为三部,三气同步是指天、地、人三气相互通应,协调机体平衡。壮医重视气机的调控,天气降、地气升,二气交合,互通阴阳,产生人气,人气虽由天地二气化生而来,但是仍受制于天地之气。此三气需经过三道(谷道、气道、水道)进行转化,从而形成人体的气血,通过(龙路、火路)的网络分布,上达天气、下至地气,中至人部,以濡养脏腑器官。整个人体之气、大自然天、地之气,三者息息相通、同步运行、制约化生,只有天、地、人三部之气相互通应,保持畅通同步,气血化生和充养有源,运行、输布正常,排泄通畅,达到气血平衡,人体才能保持健康状态。壮族人民受“相牛相马术”[3]启发,依托三气同步及道路理论基础,把眼部视作人体的小天地,将眼部分为天地人三部区域,通过观察眼部区域变化进行辨病、防病、治病。眼受谷道、气道、水道之精的濡养,龙路火路与眼相通,人体各部位出现异常时,都会在眼部相对反映区表现出来。当阴阳失衡及道路不通时,气血运化失常,精气无法上乘至眼,眼部天地人对应的区域会出现血管脉络异常,或粗或细、或深或浅,提示病灶所在和病情轻重及变化。
1.2 眼与壮医目诊的关系
眼,在壮语里面又被称为“勒答”。壮族先民认为,眼是天地人三气精华所在,三道之精上注于目,二路与目相通,五脏六腑精气皆与目相交,眼部颜色、穹隆、血丝、斑点的变化,可推断疾病发展过程[4]。壮医目诊主要通过观察“勒答”各相应区域血管的形态、色泽、有无斑点等位置、形态的变化来判断疾病发生的部位、性质,以达到快速诊断或预防疾病的目的[5]。壮乡群众以山歌的形式将其编成口诀:“着色深浅辨新久,弯曲频率辨轻重,脉络浑浊有湿毒,脉络散乱为风毒。脉络近瞳属于火,脉络靠边属于寒,黑斑瘀来蓝斑虫,目诊仔细辨分明。”[6]说明了目诊在壮医诊疗中的关键作用。李珪等[7]通过壮医目诊法对102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诊断性试验,通过观察“白睛”(巩膜)和“黑睛”(虹膜)相应反应区的血管脉络的情况,采取六步评分法,再结合B超进行结果对照,灵敏度达90.72 %。宋宁[8]运用壮医目诊对51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眼睛进行观察和诊断,与胃镜结果对照符合率达80.83 %。由此可见,壮医目诊可有效地辅助医者早期初步判断疾病的病位及病性,值得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研究。
1.3 眼与中医五轮八廓学说关系
中医的五轮八廓学说是将五行和八卦的划分规律与中医的脏腑、阴阳、易经理论相结合,阐述了眼与脏腑的关系并用于辨证论治的学说,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
五轮是风轮、水轮、血轮、气轮、肉轮。《灵枢·大惑论篇》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提出了五脏与眼睛的对应关系,虽并未提及“五轮”二字,但可初见雏形。后代医家不断完善该理论,宋朝时期,《太平圣惠方》言:“夫肝气通于目,目者肝之官,眼有五轮,以应五脏。”将眼分为五轮,五轮应于五脏,风轮属肝,对应黑睛,水轮属肾,对应瞳仁,血轮属心,对应两眦,气轮属肺,对应白睛,肉轮属脾,对应眼睑。每一轮都分属于对应的脏腑,观眼可见内脏之疾,可指导临床辨证论治。
八廓学说是将眼周白睛分为8个方位,《证治准绳》记载的“八方分位配属法”中,白睛的每一廓都有其相对应的互为表里的脏腑,各司其职,这与壮医目诊有相似之处。
五轮八廓学说是基于中医的“整体”观念,强调局部经络的传导与全身脏腑有密切的关系,如脏腑功能失调则会通过眼睛反映出来。彭静山教授以“五轮八廓”学说为理论基础,创立了“彭氏眼针”,将眼周划分为八区十三穴,取穴方法为双眼平视正前方,以瞳孔为中心做水平线及垂线划分4个区域,4个区域各引一条平分线,最终形成以瞳孔为中心的眼部8区,并将8区与人体脏腑功能进行对应,即1区为肺、大肠;2区为肾、膀胱;3区为上焦;4区为肝、胆;5区为中焦;6区为心、小肠;7区为脾、胃;8区为下焦[9]。通过针刺眼周对应区域的穴位治疗疾病,临床疗效显著[10]。
2 壮医药线点灸眼部穴区划分
综上所述,壮医三气同步及道路理论、壮医目诊和中医五轮八廓学说,三者虽由壮、汉两个不同民族提出,却不谋而合,可见眼部外显症状反应脏腑疾病是有理论依据的,是先民长期观察实践的结晶。刺激眼部相应区域可调节人体脏腑功能,使天地人三部协调并进,三道两路畅通,维持人体动态平衡,这为壮医通过眼部治疗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而细究壮医古籍,古时的壮医医家大多是通过目诊对疾病进行初步诊断,尚未有使用眼部施术治疗临床疾病的记载。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借鉴彭氏眼针区域划分,用于治疗上焦病症的区域(如3、4区的上焦、肝胆)大致分布在黑睛向目外眦的白睛区域,用于治疗下焦病证的区域(如8区下焦)大致分布在黑睛向目内眦的白睛区域,中焦区域(如5、7区中焦、脾胃)对应黑睛。因此,结合壮医三气同步理论对眼部进行天、地、人治疗区域的划分、归类、整合,制定出使用壮医药线在眼部进行点灸治疗的施灸范围,即以黑睛为中点,黑睛区域为人部,黑睛近至目内眦(白睛区域)为地部,黑睛近至目外眦(白睛区域)为天部,病位所属区域分别对应人体上、中、下三焦(见图1)。通过药线的温热、药效之力,对反应点进行刺激,通过经络传导的作用疏通人体三道两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可取得不错的疗效。
图1
3 典型病例
3.1 腰痛案
曾×,女,27岁,2022年2月18日因“腰痛2 d”就诊。病史:2 d前提重物后出现腰部疼痛,呈刺痛,体位转变困难,无法久坐久站,无双下肢放射痛及麻木感。刻下症见:痛苦面容,腰部活动受限,无法弯腰,夜寐欠安,二便调。查体:腰部肌肉右侧紧张,右侧L4~L5棘突旁压痛明显,腰椎前屈30°,4字征试验(-),直腿抬高试验(-),VAS评分7分。口唇色稍暗,脉稍数,舌暗红,苔薄白。目诊:右眼白睛8点下肢区域、左眼白睛4点直肠区域出现脉络迂曲增多,12点脊柱区域脉络散乱,较粗。中医诊断:急性腰扭伤-气滞血瘀证;壮医诊断:核尹-阳证。治疗:①取壮医药线(小号直径约0.25 mm)。②取穴:双眼地部、人部区域。③操作:点燃药线,将圆珠状的火星对准右眼地部、人部区域皮肤,轻手法局部刺激3壮~5壮。患者述自觉腰部刺痛减轻,继续予药线局部刺激左眼地部、人部区域皮肤3壮~5壮,患者诉腰部刺痛明显缓解,腰可前屈70°,可触及膝盖,但体位转变时仍有疼痛。嘱患者次日再行治疗;共治疗3次,腰痛症状消失,腰部肌肉紧张明显改善,右侧L4~L5棘突旁压痛(-),腰椎前屈90°,可触及膝盖以下,VAS评分2分,好转痊愈。
按语: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软组织突然受到外力过度牵拉或腰部姿势突然改变引起的急性损伤,目诊见患者右眼白睛8点下肢区域和左眼白睛4点直肠区域脉络迂曲增多,方向脉络散乱,较粗,色鲜红,因“着色深浅辨新久,弯曲频率辨轻重……脉络散乱为风毒”,认为患者为初病邪气未散,感受风毒在腰,腰部疼痛剧烈,为急性发作期。病位在腰,腰部属于地部及人部范畴,肚脐以上分属人部,肚脐以下分属地部,刺激地部使地气上升,通过龙路、火路与脏腑相连接;人部作为天部与地部的枢纽,是上下气机交汇的门户,因此刺激人部区域,可调节人部脏腑(脾胃)运化功能,辅助地气上升,沟通上下,促使天部清气下达地部祛邪止痛。故刺激双眼地部、人部区域疏通龙路火路气血运行,可达缓急止痛之效。
3.2 眩晕案
胡×,女,38岁,2022年2月18日因“头晕1周”就诊。病史:1周前头晕不适,持续发作,伴视物旋转,恶心,无呕吐,休息后未缓解。刻下症见:神疲,口唇色淡,前低头俯视,卧下侧身时出现头晕,双眼胀痛,颈肩部紧绷酸胀,无双上肢麻木乏力,纳食差,夜寐欠安,二便调。查体:血压:114/76 mmHg,左侧颈部肌肉紧张,左侧C2~C3横突压痛,压颈试验(-),臂丛牵拉试验(-)。脉滑稍数,舌淡,胖大有齿痕,苔白腻。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中医诊断:颈型眩晕-痰湿痹阻证;壮医诊断:活邀尹-阳证。治疗:①取壮医药线(小号直径约0.25 mm)。②取穴:天部区域。③操作:点燃药线,将圆珠状的火星对准左眼天部区域皮肤,轻手法局部刺激3壮~5壮。患者述颈肩部酸胀减轻,眼部胀痛消失,低头俯视未见头晕,令其卧下侧身仍有头晕。续予药线局部刺激右眼天部区域3壮~5壮,患者诉双眼倍感明亮,低头俯视及卧下侧身无头晕出现。嘱患者次日再行治疗,共治疗3次,患者头晕症状消失,左侧颈部肌肉紧张明显改善,左侧C2~C3横突压痛(-),好转痊愈。
按语:患者因头晕就诊,此次发病因长期伏案劳作所致,以头部昏沉、视物旋转为主,颈部肌肉紧张,局部按压出现疼痛,考虑颈椎关节紊乱刺激局部椎动脉痉挛引起供血不足的颈源性眩晕。病位在颈,与脑相关,根据病位取穴,头颈位于人体上部,在天部管辖范畴,天部其气宜降,地部气机宜升,天地两部之气交合,形成人气,任何一部的气机升降失常,气血无法上乘于头部,均会出现头晕、神疲乏力、恶心等症状,刺激天部区域,恢复气机升降,使三气同步,病症消失。
4 小 结
壮医三气同步及道路理论衍生出了壮医目诊方法,壮医目诊通过观察眼部区域络脉变化对人体脏腑病变进行初步诊断,这是壮医最早结合眼部进行疾病诊疗的方法,目前壮医鲜有采用眼部取穴施术治病的报道。壮医药线眼部点灸是在壮医三气同步、三道两路、壮医目诊等基础理论上,结合中医五轮八廓学说,并通过借鉴彭氏眼针取穴原则将眼部划分为治疗区的天部、地部、人部,再采用壮医药线施灸于眼部对应区域进行疾病的治疗。该方法的出现丰富了壮医外治取穴内涵,既往对眼部取穴施术多采用针刺方法[11],对施术技术、针刺深度、角度等均有较高要求,眼针疗法如若操作不当,存在损伤眼球的风险,因惧怕风险和畏针心理导致患者对眼针疗法普遍接受度不高,从而限制了眼针疗法的推广使用,而壮医药线眼部点灸作为中医眼针的一种改良治疗方式,较眼针的操作技术要求更低,更具安全性,且疗效确切。本研究阐明壮医药线眼部点灸疗法的理论依据与取穴原则,并运用病案说明如何辨证取穴治疗,使壮医药线眼部点灸疗法的理论与操作更符合壮医理论的继承性、创新性与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