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号演变史
——大班游戏活动*
2022-03-20福建省厦门市华侨幼儿园苏艳红欧阳佳慧
福建省厦门市华侨幼儿园 苏艳红 欧阳佳慧
一、活动背景
幼儿选择的“电影院”地址在幼儿园的西楼梯一层至二层。幼儿觉得这个场地跟电影院的楼梯式的座位最相似。初期的“电影院”极为简陋,没有设置座位号,“观众”买完票来到“观众席”,却找不到座位,需要“场务”一个一个地引导他们入座。幼儿还经常为此产生争执。大班幼儿对于序数的感知有了一定的经验,但多数幼儿对于物体位置的判定还处于二维向三维过渡的阶段。“几排几座”的突破点在于方向问题,如:“3排4座”中的“3排”是从上往下数还是从下往上数?“4座”是从左往右数还是从右往左数?笔者建议家长周末带幼儿去看电影,实地查看。随后,笔者开展了集中教学活动,引导幼儿了解电影院里的座位号。通过一系列的准备,“场务组”的幼儿讨论后决定制作座位号。
二、活动经过
(一)座位号的原始版
“场务组”的幼儿把座位号做好了。小A和小B开始摆放,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将写着数字的座位号排了五层台阶。突然,小A发现了问题:“这样不行,太挤了。”小B说:“嗯,那我们调整一下吧。”他们保留了“1”号座位号,把其他座位号依次向右移动,拉开间距。然后,两个人左看看、右看看,上看看、下看看,确定间距合适后开始用透明胶布张贴。张贴完毕,两个人都非常满意。
大班幼儿具有运用数学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以自身为测量工具,对地面进行等分,解决了座位的横向间距问题。座位的纵向行距合适吗?笔者发现座位一排紧接着一排,非常拥挤,连个搁脚的地方都没有。由于生活经验有限,幼儿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这是个合适的介入时机,可以以角色身份介入,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笔者走过去,说:“哇,座位号都贴好了呀,真是不错!我也来当观众吧。”笔者选择了中间的座位坐下,小A和小B欣喜地看着笔者,似乎在等待笔者接下来的表扬。笔者皱起眉头,说:“好像有点问题。”小A紧张地问:“啥问题?”笔者邀请他坐在笔者的正后排。他说:“哎呀,我的脚放不进去,你往前移一下,可以吗?”笔者稍稍往前移,还是不行。小A说:“我知道了,前面和后面的座位太挤了,坐在后面的人脚没地方放了。”笔者问他:“有什么办法吗?”小A沉思了一会儿,紧锁的眉头渐渐松开。在小A的指挥下,两人间隔一层设置座位。上下间距拉开后,小B尝试性地坐了坐,觉得这个距离合适,于是他们重新张贴好座位号。
以角色身份介入幼儿的游戏,是最自然、无痕的介入。笔者在具体情境中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更容易引发幼儿积极的思维活动和主动探究的欲望。
“电影院”开业了。“小观众”陆续买票,进入“观众席”,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只有座位号,没有排数,“小观众”还是没办法找到座位。笔者与幼儿当场展开了讨论。
笔者:今天“小观众”为什么又找不到座位?
小A:因为我们的“电影院”只有座位号,没有排数。
笔者:那排数应该是从下往上数,还是从上往下数?
小B:我觉得应该从下往上数。我跟爸爸妈妈去看电影,电影院里的1排在最下面。
小A同意小B的说法。两人又制作了排号,从下往上张贴在每层座位相应的墙面上。
幼儿能迁移、应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游戏中的问题。笔者通过谈话、情景再现等方式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并让幼儿的已有经验得以迁移和应用,促进幼儿不断建构自身的知识经验体系。
(二)升级的座位号
“电影院”的第一次活动并不是看电影,而是表演活动。活动结束后,“小观众”陆续离场。小A和小B一起整理场地。突然,小B大喊:“看,座位号少了很多。”小A问小B:“是不是没粘好?”小B说:“应该是。”于是他们重新制作了缺少的座位号,并找来透明胶布,反复粘了几层,问题似乎解决了。
第二个活动依然是表演活动。活动结束时,地面上的座位号有的移动了位置,有的没了。小A和小B很困惑,向笔者求助。笔者装作不了解情况。这时,一名“小观众”入座,坐得十分不安稳,站起来时他屁股下的座位号移动了,被小A发现了。小A恍然大悟:“我知道了,是被小朋友蹭掉的。”笔者反问:“可是你们已经加固了呀?”小A盯着台阶陷入沉思,小B也在苦苦思考新的办法。眼看似乎没有办法了,两人又向笔者发出求助信号。笔者给了个建议:“我们一会儿回班级,问问其他小朋友是否有好办法。”他们点头同意。
游戏结束后的分享环节,小A把遇到的问题跟全班幼儿分享,寻求大家的帮助。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小C支招:“电影院里的座位号是在椅子的靠背上,我觉得你们也可以把座位号贴在靠背上。”一语惊醒梦中人,小A与小B同意了这个办法。
游戏继续进行,靠背式的座位号却因为保育员的清洗又掉了不少。受“动物电影院”操作墙面的启发,小A和小B打算把座位号加个底板,做成座位号牌。座位号的升级行动开始了。
小A和小B拿上长长的尺子、笔、记录纸到实地去测量。他们用长尺子测量长度和宽度,接着找到了KT板,开始制作。小C看到后,也加入了他们的制作。小A拿着尺子往KT板上随意摆放后就开始测量,小C说:“这样不对,我知道怎么量,我来。”小C把尺子掉了个头,将起点“0”对准KT板的边沿开始测量。三人一起完成了底板的制作。在贴号码的时候,因为有了相应的经验,他们顺利地贴好了第一条座位号牌,继续贴第二条时,小A和小C把两条底板对齐放好,小A指着上面贴好的第一条座位号牌的“1”对应的位置说:“我们把‘1’贴在这个位置不就可以了吗?”小C立刻指着第一条座位号牌的“2”“3”等对应的位置说:“这个放这儿,那个放那儿,跟它一样。”他们用这样的方法完成了升级版的座位号牌粘贴(见图1)。
图1
在第一次座位号掉了后,笔者并没有急于介入,因为笔者认为幼儿有能力通过观察发现问题。第二次座位号又掉了,小A敏锐地发现了原因,但由于对电影院环境的相关经验不够丰富,两个幼儿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笔者想通过集体中的同伴力量,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可能隐藏着“宝库”,可以通过他人的经验分享获得解决办法。在游戏分享环节,小A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同伴各抒己见,特别是电影院里的座位号是在座椅背面的信息让小A和小B十分欣喜,他们找到了解决方案。小A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快速张贴第二条底板的“1”号位,小C通过观察类推出其他座位号的位置。
大班幼儿已经逐步认识到标准的必要性并尝试使用。在测量座位号牌的底板时,他们使用了标准的长尺,小C能运用正确的测量方法——从顶端开始测量。
(三)座位号牌的升级
之后的游戏中,新做的座位号牌又有了新的问题——因为楼梯是下面宽、上面窄的,一样长度的座位号牌贴上后,最上面座位旁边的“消防通道”变得十分狭窄(见图1)。笔者暗示“场务组”的小A和“安保组”的幼儿去检查,但他们没发现问题。
“消防通道”这个概念对于幼儿来说十分陌生。因为没有相关的经验,幼儿没能发现“观众席”座位占用了通道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这是幼儿的游戏,笔者应该如何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呢?
笔者到“售票处”,以检查门票的理由,把靠近人行通道的号码调整到最上面。不久,靠近人行通道的座位坐了“小观众”。笔者观察“场务”小A的反应,他还是没察觉。笔者又使了个“小伎俩”——请保育员故意从人行通道经过,小A还是没发觉。笔者就让保育员再走一趟,并拍下录像以备不时之需。小A还是没发觉问题。看来只能在游戏分享环节通过这段录像引发幼儿的思考了。
游戏分享环节,笔者引导幼儿观看录像,幼儿终于发现楼梯上面的人行通道太窄了,进而发现楼梯的结构是下宽上窄的。录像非常直观,能有效地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发现问题。
小A他们又忙碌起来。小A说:“每一层的安全通道是一样的才行。”他们将座位号牌摆放好,在第一排的尽头,小C用指头画了一下:“要做个记号。”小A去拿笔做记号并测量第一层安全通道的长度,然后把每条座位号牌摆放好。幼儿逐层测量并做记号,然后把座位号牌多余的部分裁掉,他们从裁掉的座位号牌中发现越上面的座位号牌裁掉的部分越长,因为越往上楼梯宽度越窄。游戏前,他们将整改后的座位号牌随意摆放,发现由于没做标志(排数),不能迅速将座位号牌放到相应的位置,于是又开始着手画上标志(排数)。
幼儿数学概念的建构是幼儿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整个座位号的创建过程中,幼儿在真实的场景中亲身感知、动手操作,不断积累知识经验。
三、活动分析
座位号演变的活动,价值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幼儿在活动中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有用和有趣。首先,活动中幼儿发现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了解并安排“电影院”座位,就是运用序数。其次,活动中幼儿发现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游戏中创设“观众席”座位的过程,就是在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二,在生活游戏情境中促进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学科知识并不是一种要求儿童去吸收的外部知识,而是学习那些与儿童的实际生活有联系的知识,这些知识应该是儿童目前生活经验的一个有机的部分(杜威,1990)”①。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经验,但往往是比较零散的、偶发的,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功能就是帮助幼儿梳理和建构。在“电影院”游戏中,教师敏感地捕捉到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让幼儿在具体的游戏情境中去操作、去实践,从而逐步完成相关数学知识经验的建构。
第三,活动聚焦学习过程,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活动中,面对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幼儿能用自己的方法去努力尝试、反复操作、投入坚持、感知探索,最终解决问题。整个游戏过程呈现了他们精彩的学习过程和难能可贵的学习品质。
活动的困惑点在于对“消防通道”这个知识经验的推进。该如何找个合适的切入点引导幼儿发现问题?笔者采用了“小伎俩”——调换电影票和拍摄保育员故意往返人行通道的录像,这样的手段是否合适,是否太有意而为之?还是笔者应该再耐心地等待更合适的时机介入?
注释
①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