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服务业竞争力发展研究

2022-03-20杨智晨王方方李香桃杨培敏

管理工程师 2022年1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澳门

杨智晨,王方方,李香桃,杨培敏

(1.广东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2.广东财经大学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广东 佛山 528100;3.暨南大学 经济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1 引 言

作为全球经济的开放门户和重要的空间载体,湾区开放的经济结构、良好的交通优势、繁华的国际贸易使其逐渐成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体、象征与重要载体,同时,湾区在引领时代开放潮流、制定国际通用规则、推动全球技术变革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下,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继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以及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它不仅承担着国家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等艰巨任务,还成为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然而在如今经济转型发展、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被日益升高的劳动力成本和贸易成本双重挤压,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如何从设计领域重塑产业发展空间和区域竞争优势,抢抓新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使命与艰巨任务。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面临着沉重的转型压力,如何从“前店后厂”的发展模式转变为新技术创新的模式,服务业将成为这场转型的主角。无论是从第三产业还是从研发投入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仍存在较大差距,尚处于由“工业经济”到“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的演化阶段。设计服务业作为创新产业的重要表达,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价值链攀升的关键环节,以及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设计服务业在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肩负重要的使命。粤港澳大湾区具备相对优厚的设计产业发展基础,以及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软环境和支撑条件,将为设计服务业的欣欣向荣提供了一方沃土。

2 文献综述

设计服务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强辐射等特点,逐渐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焦点[1],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之一,因此,设计服务业竞争力相关问题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不少学者在国家层面上对此进行探讨,其中,张帅等(2019)从三个维度构建9个指标衡量74个国家和地区在2015-2017年的设计竞争力,结果发现我国为“设计竞争力较强”的国家,且力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孙聪和孟醒(2019)则从国际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竞争力指数以及产业内贸易指数等方面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定量研究分析我国设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结果发现我国设计产业虽具有较强的市场占有率及比较优势,但多个行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3];邹宁等(2017)通过分析影响城市创新设计能力水平的内在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构建了反映城市设计竞争力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并选取国内32个典型城市和18个G20国家中心城市开展评估,并对于提升城市设计竞争力水平提出建议[4]。娄永琪等(2018)对中国工程院《设计竞争力研究》课题组构建的国家设计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介绍,采用聚类分析和统计计算方法对G20等国家进行试评价和排名,并为完善我国创新设计体系和发展我国创新设计产业提出建议[5]。

针对国内各区域的研究也不在少数。江振娜(2012)通过构建全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运用AHP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将我国的31个省市自治区的文化产业分为4类并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6];张媛和周焕焕(2020)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设计产业区域竞争力,并提出从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提高居民设计审美水平等方面促进设计产业区域竞争力[7];黄雪飞和潘长学(2019)以钻石理论和产业生态理论为基础,构建工业设计产业竞争力模型,从产业竞争实力、产业生态环境和绩效价值三个层面对武汉地区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产业政策、人才战略、设计投入等方法提出可行性建议[8];徐冰等(2019)采用专家调查法和群组决策特征根法构建工业设计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杭州市工业设计企业作为实证对象进行工业设计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9];秦海英和王述晨(2019)通过建立创意设计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比较天津与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四个城市在创意设计以及其他方面的优势与劣势,从而评价天津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水平并提出建设创意城市设计之都的建议[10];曹小琴和黄雪飞(2017)以波特“钻石模型”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从六个方面对珠三角地区工业设计产业进行分析,并从生产要素、企业、产业、政府等方面提出提升建议[11];杨敏(2020)基于粤港澳三地食品、酱料、凉茶三大行业老字号品牌的不同地理、体制、文化经济背景,从视觉设计力、设计策略、品牌创新三个维度进行系统分析比较,从而探讨粤港澳三地老字号各具的品牌视觉风格特征及设计竞争力之间的差异[12]。

从以上研究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新兴城市群,正显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但是目前学术界尚缺乏对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力的整合研究,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服务业的研究更是欠缺。因此,本文基于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从政策、环境、人才等角度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服务业竞争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运用TOPSIS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区设计服务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

3 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设计服务业具有的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污染性、低能耗性可以使“中国制造”变为“中国智造”,可以实现大湾区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变,也能贯彻打造湾区宜居城市的建设理念。世界经济论坛(WEF)每年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将创新力作为与制度、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稳定性等因素同等重要的指标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由此可知创新与区域竞争力的密切关系。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新兴城市群,正显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不仅拥有老牌国际设计中心香港,又拥有我国第一个“设计之都”深圳,以及广州、珠海、东莞等新兴设计城市,积累了大量优秀的设计资源,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服务业将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大湾区的建设会为设计服务业带来历史机遇,而抓住设计服务业的发展将会为大湾区创新事业带来无限生机。大湾区内广东、香港、澳门设计服务业发展概况如下:

3.1 广东品质创新双驱

广东作为最具创新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是拥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数量最多的省份,能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其制造业发展成绩显著,已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区域工业体系,无论产业结构还是产品质量,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创新设计服务业与先进的制造业生产相互融合,使设计产业在广东展现出无限的潜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必将带来1+1>2的效果。

图1 2017年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在全国分布情况

广东省目前工业设计企业超过2000家,工业设计相关政策也在逐渐规范,各类设计大赛使创新设计氛围更加浓厚,带动了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每年都在增加,有效推动了工业设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广东部分院校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开设设计类特色专业并拥有完整的培养方案和精准的就业方向,以满足大湾区对于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与国外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支持学生到海外留学,支持人才深造。自2011年以来,政府相继颁布有针对性的政策,有效地规范行业标准和促进人才培养管理。

3.2 香港社会活力充沛

香港设计中心是由特区政府发起组织的非营利性组织,于2002年成立。该机构创立之初就提出了“创意城市设计驱动,为香港成就设计愿景”的主题口号。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促进了香港文化创新产业的发展。香港在外观设计、视觉及平面设计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根据相关数据有效统计,2018年香港特区在申请专利类型及比重中,外观设计专利占到了近50%的比重。

此外,香港设计中心每年在香港举办设计营商周等活动,吸引全球超过12万人参加,大大推动了创新中心的发展。在专利活动方面,香港的专利申请数目在2011年至2018年有所浮动,但是专利获批数量却是逐年增加的,这说明了香港设计业的诸多成果质量上升,量变转化成了质变。拥有发达设计产业的香港,其高校开设设计及其相关专业以支持设计人才的培养。香港在创意智优计划中,重点提到了对设计创业行业人才和企业的培育,创设了上千个设计及与设计相关的就业计划和培育了上百家设计企业。

3.3 澳门多元文化交融

澳门独特的中西合璧文化使澳门呈现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加上其开放程度高,重视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设计服务的需求,进而显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创意设计”是澳门的文化产业四大领域之一,在文化产业的总机构中,设计产业占比超过50%,2017年的“创意设计”服务收益增长幅度15.8%,达到20.9亿元。在人才培养方面,澳门政府出台了支持设计产业发展的补助计划,对培育澳门本土设计师,推广澳门本土的品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21年以来澳门的设计产业百花齐放,设计公司都拥有出色的专业人才,其设计作品颇有独特的风格,与内地传统的中国文化相融合会产生多元文化设计价值。

4 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服务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设计

4.1 建立指标体系

在选取指标时,综合国内外相关城市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研究的成果,选取政策、环境、人才三个指标作为设计服务业竞争力的二级指标,并选取设计相关政策颁布数量、国家级工业中心数量、文化创意就业人数相当于本地区就业人数占比、外观设计专利占比、设置相关专业高校相当于本地区高校比重等五个指标作为三级指标,由此构成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服务业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

表1 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模型

4.2 采用的分析方法

4.2.1 层次分析法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对竞争力评价模型中的各指标进行主观权重分析,避免了真实信息的过度损失,使得指标权重更符合实际判断[13]。AHP分析步骤如下:第一步,对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专家学者和学生分别将确定的指标重要性按照托马斯·塞蒂的“1-9标度法”进行赋值(见表2),并构建出判断矩阵;第二步,根据反馈信息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用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来测算一致性指标;第三步,先分别算出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并求出其s次方根,最后通过归一化处理,对五个指标进行主观赋权。用此方法分别求出5个通过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的权重后,算出各个指标权重的算数平均数,得出主观权重向量。

表2 托马斯·塞蒂的“1-9标度法”

4.2.2 TOPSIS法

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是一种较常用的综合分析评价研究方法,能充分利用收集的指标数据得出合理的结果并有效地反映各评价方案之间的差距[14]。基本方法是先建立一个归一化后的原始矩阵,从矩阵中找出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同时计算出两者之间的差距,最后评估各评价方案与最优和最劣的相对接近程度,以此作为各方案的评价优劣程度的依据。本文将AHP法得到的主观权重应用于TOPSIS的赋权中,改良了正理想解与负理想解的欧氏距离的计算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和归一化后,获得标准化矩阵Z。

(2)确定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

最优方案Z+由z中每列元素的最大值构成:

最劣方案Z-由Z中每列元素的最小值构成:

(3)计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最劣方案的接近程度。

其中,Wj为第j个指标的AHP权重。

(4)计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贴近程度Ci。

0≤Ci≤ 1,Ci越接近于1表明评价对象越优,根据Ci大小进行排序,给出评价结果。

4.2.3 障碍因子分析

为了进一步地剖析阻碍服务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利用障碍度诊断模型测算各指标的障碍度[15]。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wi为指标的AHP权重;Iij为指标偏离度,Iij=1-zij,zij为指标标准化和归一化后的数据;Oi为指标层指标的障碍度。

4.3 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2018》《香港统计年刊2018》《澳门统计年鉴2018》及《粤港澳大湾区设计年鉴2019》,同时收集广东省统计数据中心、香港政府统计处、澳门统计暨普查局公布的就业人数,并对粤港澳大湾区各大高校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5 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服务业竞争力测度分析

5.1 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服务业竞争力的指标权重

对5位粤港澳大湾区的专家学者和45位相关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收回了43份调查问卷,其中35份通过一致性检验,视为有效调查问卷(专家5份,学生30份),根据他们对各个评价指标的评分,分别计算出平均值,对两者的数据按比例(专家∶学生=7∶3)计算各指标的综合得分,并根据AHP得出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服务业竞争力的指标权重。

从二级指标层来看,环境竞争力和人才竞争力能表达更多的信息量,而政策竞争力所表达的权重稍弱。从三级指标来看,文化创意产业就业率和设置相关专业高校与总高校数量占比最大,权重共占65%以上,说明积极鼓励相关专业高校的建设,保障文化创意产业就业氛围是提升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服务业竞争力重要抓手。

表3 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

5.2 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服务业竞争力TOPSIS分析

根据AHP得到的指标权重,利用TOPSIS分析对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服务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到竞争力评价指标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设计竞争力评价指标结果

从总体评价结果来看,广东的设计服务业综合得分指数最高,其次是澳门,香港的设计服务业竞争力最低,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广东设计服务业竞争潜力相对较高。广东有16所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的开设,能够有效地构建大湾区创新设计圈的基础,设计市场需求广阔,就业机会增多。专利占比是衡量创意竞争力的标准之一,香港在此方面展现出较大的优势和活力。在相关政策方面,广东颁布政策数量较多,政策体系基本形成,政策软实力总体较强,相比香港和澳门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这可能与内地“大政府,小市场”,港澳“小政府,大市场”的制度特征相关;在设计人才培养方面,广东较多高校设置了与设计有关的专业,满足为设计产业培养专业人才的需求,人才就业占比高,有利于给设计服务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澳门从事文化创意产业人员较多,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够刺激设计服务业的创新发展。

5.3 障碍因子分析

对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服务业竞争力分析的目的不仅在于对三地的设计服务业竞争力水平进行评判,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制约三地设计服务业竞争力发展的障碍因子,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各地发展状况进行调整,从而高效地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设计服务业的发展。根据障碍因子分析方法得到广东、香港和澳门各评价指标的障碍度,如表5所示。

表5 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障碍度分析结果(%)

从障碍因子分析结果可知,制约广东设计服务业竞争力发展的主要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就业人数比例和外观设计专利占比,但广东的工业政策颁布数量和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数量都占有明显的优势。香港在外观设计专利占比上有强大的优势,但是工业设计政策数量和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数量存在明显不足,这一点澳门情况类似。澳门独特的文化优势让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创意产业就业,但澳门高校在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较为落后。对广东、香港、澳门三地的障碍因子进行分析后,发现广东存在的问题是设计人才就业率不高,人才创新程度不够,而香港和澳门政府则应当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设计服务产业市场进行规范,提高自身设计企业的竞争力,争取成为国家工业设计中心,集聚设计人才。

6 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从政策、环境、人才等角度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服务业竞争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运用TOPSIS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区设计服务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障碍因子分析法找出制约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服务业竞争力发展的因素,得出以下结论:广东设计服务业竞争力综合得分较高,其整体上竞争潜力相对较高,但在设计人才就业、创新等方面短板较为突出。香港在设计专利申请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国际接轨,但政策软实力相对不足。澳门为设计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对于设计人才的吸引力较大,但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待提高。

针对有关结论,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第一,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解决广东设计服务产业就业率低和创新力不足的问题。政府应该为设计人才提供良好的就业市场,做到公平就业、确保“以才供业”,凭才能高低去就业择业,并且成立设计服务业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原创设计研发、设计高级专业人才培养、设计服务平台建设等。企业应积极关注国家就业优惠政策,不断优化人才管理机制,设立人才培养方案,鼓励积极参与广东“省长杯”“广东设计周”等重大活动以推动设计服务业的文化交流。

第二,加强港澳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协调市场与经济、法治、科技的关系,更好地为优化设计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助力。设计服务业本身具有多元复杂性,实施适当的政府宏观干预可以保持产业的良性发展,例如颁布针对设计产业相关优惠政策。此外,相关高校应结合澳门的多元文化背景和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澳门设计服务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同时,针对香港设计服务业就业相关问题,企业应加强对设计人才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采用弹性福利策略吸引人才,使企业能够有效留任人才。

第三,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推进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促进区域间设计服务业的合作交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是粤港澳深化合作的战略机遇,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将会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政策是设计服务业的规矩,科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是设计服务业的外驱力。因此,立足于“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统筹协调粤港澳三地的资源要素,将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相结合,共同营造良好的设计产业发展氛围,充分利用政治、市场条件,发挥各区域的优势,将各城市间的资源优势进行整合,创造1+1>2的互利共赢局面,为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提升设计服务业水平创造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澳门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回溯与思考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澳门回归日
发生在澳门的几场微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