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草原的风扬起冬奥冰雪

2022-03-19王璐

中国三峡 2022年1期
关键词:石井冬奥三峡

◎ 记者 | 王璐

坝上地区,茫茫草原。五级季风贯通秋冬,冻雪入春不化。

雪迹之上,一排排风机捕风生电,汇入全球首个风、光、储多能互补直流电网,涌向百余公里之外的冬奥场馆,为即将到来的冬奥会蓄势赋能。

在赵建勋的设想里,自己之于奥运盛会,不过是亿万普通观众之一。如今,这段“距离”被眼前的风机和笔下的值班日志拉近了。

赵建勋所供职的三峡石井风电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尚义县石井乡,总装机99 兆瓦。

风机,是张家口坝上草原上常见的风景,也是北京2022 年冬奥会首次实现100%绿电供应的“底气”。

2021 年6 月1 日,三峡集团与北京冬奥场馆达成3000 万千瓦时交易电量,占当期总交易约4 成。

“一下和世界盛会这么近!倍感自豪,又有压力。”赵建勋坦言。

这是实实在在的压力——一提溜,十几斤重的工具包扛上肩;一迈脚,踏上43 公里送电线路、40 公里风场巡检路。

捕风,并不浪漫。

接下冬奥保电任务后,三峡石井风电场加密巡检频次,小到几毫米的零件、电缆与网络安全设备,大到风机核心组件,短短几个月内接受了全面“体检”。

80 米的风机塔筒,一天爬上爬下十几次,连体工服上沾满油污与草屑。风机零部件成千上万,一处数据异常对应多种可能,需要经验丰富的检修员第一时间奔向现场,一点点地排查,找到极为细微的线路或元件“隐患”。

难题可能出现在任何一个环节中。

时值隆冬,草原动辄零下30 摄氏度。积雪齐膝,运输车辆打滑,无法上山。

接到检修任务后,三峡石井风电场工程师任海裕、李建辉、高长春与兼职安全员李翔一行4 人,揣上几袋方便面,一大早走进冰天雪地。

运输工具,是一张临时搭的铁皮“雪橇”;“雪橇”上,垒着重达百斤的风机组件。

丘陵地带,沟壑颇多。行至雪深处,一步下去就是一个坑,迈一步还要艰难“拔腿”出来。一行人前要找出风机最短路径,后又得护着“雪橇”,平日里二十几分钟就能抵达的风机,就这样花了2 个多小时。

到了风机下,劳保鞋里早已灌满雪,雪化了又冻住,像踩在冰块上。脚冻麻了,手上不停。“这么多年下来,已经对冷有了抗体。”任海裕开玩笑说。

如果说“捕风”是内部“小队作战”,那么“生电”则要同兄弟单位“组团合作”。

时至深夜,中控室一片繁忙。十几台屏幕上监控数据不断更新,伴随着不时响起的调度电话应答声、键盘敲击声。

三峡石井风电场工程师王东兵负责监控数据、沟通电网调度、汇报值班数据,从晚6 点上班到早8 点换岗,一刻也不得闲。时过半夜,人最容易疲惫,却也只能“站起来溜达溜达,再回到座位上”。

为保证冬奥绿电稳定供应,三峡石井风电场需配合张北柔性直流工程开展调度实验。

实验通常在深夜进行,一宿对接调度指令20 几个,进行大大小小操作几十项。

尚义石井风电场巡检 摄影/徐强

调度电话响起时,每个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提高嗓音,保持最好的应对状态。“别看一次通话只有短短两分钟,要清楚电站所有细节,迅速准确执行指令。可以说,这两分钟是对运维能力的最大考验。”王东兵说。

专注,是新到厂的大学生梁皓在中控室中感受最深的状态。不论是一处数据监控,还是一次协调调度,这群“老风电人”都拿出百分之百的专注尝试、沟通、合作,最终解决问题。

冬奥保电期间,三峡石井风电场进行53 台风机高质量运维,配合华北电网完成近十次供电试验,超额完成了年度生产任务。

“作为一线运维人员,我们非常自豪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奥运。为此,我们加强设备巡检、精益运行管理、增加人员配置。例如,在电气检查增加了细节,对风机安全稳定系数增加了设置,做好准备,迎接冬奥。”三峡石井风电厂经理范培培说。

“让张家口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在一句广为流传的浪漫诗句背后,有一组略显单调的数字——16 人,平均年龄28 岁,53 台风机,43 公里输电线路,365 个日夜,时时皆然。

绿电一路向东,涌向华北电网。

“95”后胡晓峰记得,不久前和同事一起,在数据与检修中过了一个新年。

跨年进入倒计时,调度报告也要上传系统。

就在“新年快乐”在祖国各地的屏幕中流动,万家灯火点亮城市夜空时,胡晓峰面对屏幕,一字一字敲下:“三峡石井风电场:风速,7米每秒。温度,零下20 摄氏度……”

三峡人走过的冬奥足迹

◎ 策划 | 马冠朴 王璐2020年12月15日,三峡集团正式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发电合作伙伴。“清洁能源 赋能冬奥”,从冬到春,从夏到秋,这一年,我们在“冬奥时节”,奉献清洁能源,描绘绿水青山,经历了许多难忘时刻,也收获了感动与成长。

2021 年2 月

冠军有约!三峡集团“迎冬奥上冰雪”活动启动

2 月4 日,三峡集团庆祝北京2022 年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冬奥倒计时装置揭幕。

2 月6 日,三峡集团冰雪运动协会在北京举办“迎冬奥上冰雪”启动活动。

2020 年12 月

官宣!三峡集团成为北京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

12 月15 日,北京冬奥组委成立五周年之际,三峡集团正式成为北京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发电合作伙伴。

当天,北京冬奥宣讲团走进三峡集团,介绍北京冬奥筹办进展,普及冬奥知识,讲述冬奥故事。

2021 年4 月

结缘冬奥!数十万尾珍稀鱼类回归江河

4 月10 日,北京2022 年冬奥会开幕倒计时300 天之际,在世界最大水电站——三峡电站所在地湖北宜昌,一万尾“子二代”中华鲟被放归长江。

北京2022 年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 天之际,三峡集团在世界第十一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所在地四川宜宾、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先后举办放流活动,约50 万尾珍稀特有鱼类被放归江河。

2021 年12 月

火种来了!

北京冬奥会火种展示活动在三峡集团举行

12 月15 日,在北京冬奥组委会成立6 周年暨与三峡集团签约一周年之际,冬奥会火种展示活动在三峡集团成功举行。

2021 年6 月

绿电进场馆!三峡集团以3000 万千瓦时绿电助力北京冬奥

6 月1 日,三峡能源河北尚义石井风电场与北京冬奥场馆达成3000 万千瓦时的交易电量,助力冬奥场馆100%绿电供应。

三峡集团与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各赞助北京2022年冬奥会20 万吨碳减排量。

2021 年7 月

三峡工程迎奥运!

“冬奥进三峡”主题活动在三峡坝区举行

7 月16 日,北京2022 年冬奥会开幕倒计时200 天之际,奥运代表走进三峡大坝,感受大国重器风采。

冬奥赛道,清洁能源“更”出色

◎ 文 | 王璐 绘图 | 程向菁菁

2021年7月20日,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表决通过,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加入“更团结”。

三峡集团清洁能源建设者们不断超越自身,在绿色发展赛道上,不断书写“更快”“更高”“更强”“更深”“更远”“更团结”的卓越新篇章。

川滇交界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

2018年,在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中国运动员武大靖以39秒584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

2019年,白鹤滩主体工程建设高峰年,全年完成512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创同类工程年度混凝土浇筑量世界纪录。

西藏措美县哲古分散式风电项目

2016年,美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David Wise在奥地利某项赛事中,以14.2米创造了世界最高起跳滞空纪录。

喜马拉雅山北麓,世界海拔最高风电场——三峡集团西藏措美县哲古分散式风电场10台机组并网发电。这里地处海拔5000米至5200米之间,风机机位最高海拔5157.8米。

温哥华2010年冬奥会,中国女子冰壶队夺得铜牌,取得历届奥运会最好成绩,让五星红旗首次在冬奥集体项目颁奖台前升起。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2020年,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为1118亿千瓦时,打破了南美洲伊泰普水电站于2016年创造并保持的单座水电站年发电量世界纪录,成为中国水电引领世界的重要标志。

三峡水电站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浙江省安吉县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

为北京冬奥会“量身打造”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全长1975米,垂直落差超过121米,是国内首条雪车雪橇赛道。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省安吉县,依天然山岭而建,总库容1611万立方米,最大发电水头756米,位居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第一。

2022年2月,预计来自世界各地2892名运动员将齐聚北京冬奥会,竞逐109枚冬奥金牌的终极归属。

2017年,跳台滑雪世界杯挪威站比赛中,奥地利运动员Stefan Kraft在空中“漂”了253.5米,创造了世界最好成绩。

三峡集团积极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截至2020年底,已为全球近50个国家和地区建设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奉献清洁能源。

2021年,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广东阳江离岸约30公里处成功安装,迈出了深远海海上风电探索重要一步。

广东阳江 三峡引领号

我和奥运有个约

工程界的“第三十四种结构”

王武斌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3 年 1 月 24 日,我和孙志禹博士作为三峡集团内最早参与北京奥运建设的两个人,开始了三峡人参与北京奥运项目建设的历程。我在国家游泳中心(以下简称“水立方”)项目共干了 4 年 3 个多月。

水立方的建筑结构模型来源于水泡理论,这种空间是多面体构成的多次超静定结构,在工程界已有的 33 种结构中是找不到的,因此中建CIDI 的傅学怡教授称这是“第三十四种结构”。这样一个新型结构,没有设计规范,没有施工标准,需要我们通过科研建立理论模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我们和浙江大学董石麟院士、清华大学钱家茹老师的团队合作,解决了一系列难题,并制作了 1∶3 的钢结构局部模型在清华大学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证明水立方结构在 8 级地震时全部构件不破坏,9 级地震时才发生局部破坏、但整体结构仍然不会倒塌,远远好于常规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后,从监测数据看,借助自然界存在的水泡现象构建的水立方实际结构的稳定性、生存力比模型试验结果更可靠。

评估技术工作成功的标准是“无声”

胡国庆

中国三峡建工有限公司向家坝溪洛渡建设部升机部

2021 年3 月1 日,我正式参与到冬奥筹备工作中,在冬奥组委技术部场馆处担任项目专家。冬奥会场馆运行团队的技术业务领域,是负责场馆内技术设备与服务的部署交付、运行保障及技术支持,通过为场馆运行提供成绩、信息、通信、音视频、无线电管理及网络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服务与保障,来满足赛时客户群的技术需求。我们在赛前对场馆整体通信网络进行规划建设,赛时对场馆内各领域通信网络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保障。赛时我们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成绩服务。我们会为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媒体、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特权转播商等国内和全球相关方,提供全流程的计时记分、成绩处理和成绩分发服务。而在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内的无线电使用及管理,也是技术业务领域的工作内容。

评估技术工作成功的标准是“无声”,是解决方案、服务、运行的按时交付,是以一种“无需讨论”的方式符合商定的服务水平运行。我们技术团队的所有成员,将为达到“无声”交付的目标而努力,实现技术于无声中护航奥运。

三峡精神支撑我前行

田智浒

三峡集团数字化管理中心应用系统部

我是去年三月份参加冬奥会筹备工作的。当时,冬奥组委发函给集团公司请求支援技术人员,主任便打电话征求我的想法,我看了冬奥组委的条件后,发现我都满足,就把这事和妻子一商量,花了两三分钟就确定下来了。在参与冬奥筹备工作之前,我从2007 年起一直做金沙江四座水电站工程管理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工作。参与到冬奥筹备工作后,我意识到这份工作与我以往的工作有很大不同,也遇到了很多挑战,首先是我们团队人员流动性很大,相互之间磨合时间短;第二是经常要和外国友人以及不同单位的工作者交流需求,面临的沟通和协调压力特别巨大;第三,由于冬奥是一项国际性赛事,我们的用户来自不同国家、地区,文化背景十分复杂,诉求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程序页面的每个说明文字都要反复核验。

这样一来,我们每天的工作都很饱满,平均下来团队的每个人每天都要在场馆内待上11 个小时。为了保证冬奥会的顺利举行,2022 年1 月3 日到3 月13 日之间,我们团队基本上就不会有任何休息了。我想,能支撑我前行的是一种对行业的热爱,和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三峡人身上都有的。

我和花滑冠军面对面

梁思彦

中国三峡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全媒体采访中心

2020 年12 月15 日,中国三峡集团签约成为北京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官方合作伙伴,开启了服务冬奥的新征程,我作为三峡集团宣传战线上的一份子,讲好三峡与冬奥之间的故事,便成为了我的一项新的工作内容。

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三峡集团举办了主题活动,我采访到了受邀出席活动的花样滑冰世界冠军佟健。在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和大奖赛中,庞清/佟健组合多次获得双人滑冠军。他畅谈三峡集团与冬奥会之间的“冰雪奇缘”,分享了他眼中的三峡集团和冰雪运动,他说:“三峡人默默无闻地守护着大国重器,做了许多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我觉得这是一群值得敬佩的人。”听到世界冠军这么说,我也为自己身为一个三峡人而感到无比骄傲,同时与世界冠军面对面交流,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奥运健儿的挺拔身姿与昂扬风采,这是运动带给一个人的健康与自信。值得一提的是,佟健还是三峡集团冰雪运动协会的名誉教练,他的加入也进一步激发了三峡人关注冰雪运动、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

逛冬奥云展厅,赢三峡好文创

三峡大坝模型

冰箱贴

生物多样性保护徽章

环保帆布袋

长江生态环保系列徽章

多功能头巾

三峡个性化徽章

清洁能源走廊徽章

纪念邮票

(本页面文创产品为非卖品)

猜你喜欢

石井冬奥三峡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
那口石井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泉州府录立海防碑浅谈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简析日美交锋中美国的政治妥协:从桂太郎—塔夫脱备忘录到石井
春到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