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消毒要避免八件事
2022-03-19
消毒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但不合理的消毒方式不仅起不到杀灭病毒的作用,反而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居家消毒时要避免以下八件事。
过度消毒而忽略日常清洁
家庭防护应以清洁为主、消毒为辅,不要过度消毒。室内应保持通风和环境清洁,外出回家后第一时间洗手。
消毒剂浓度过高
不少人认为,消毒剂的浓度越高,消毒灭菌的效果就越好,但事实并非如此。强效消毒液一般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浓度过高可能会刺激人体口腔、呼吸道、肺部等,甚至有引发器官、组织受损的风险。因此,人们在使用消毒剂时,应按照说明书推荐的浓度使用。其中,使用酒精进行消毒时,选用浓度为75%的酒精消毒效果最好。
将不同类型的消毒剂混合使用
将两种及以上消毒剂混合使用,易产生化学反应,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例如,84消毒液与洁厕剂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如果被人体吸入,会刺激并损伤呼吸道而引发中毒。而且,當氯气浓度达到3000毫克/米3时,能致人死亡。
使用消毒剂时不进行必要防护
消毒液一般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可能对呼吸道和皮肤造成损伤。 因此,使用消毒剂时最好佩戴口罩和橡胶手套,同时防止液体飞溅。
在室内喷洒酒精进行消毒
用于消毒的75%的酒精的闪点约为22℃,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挥发后气态酒精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能引起爆炸性燃烧。因此,使用酒精消毒时,禁止采用喷洒式的消毒方式,可采用擦拭的消毒方式,且不要靠近热源,避免明火与洒漏。
用免洗手消毒液替代流动水洗手
免洗手消毒液含有杀菌成分,有一定的消毒效果,但也有可能造成皮肤过敏反应。如果有条件,尽可能使用流动水洗手,并配合使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清洗指尖、掌心、手腕等各个部位。
物品消毒后不进行后续清洗
消毒剂对物品有腐蚀作用,对人体也有刺激性。因此,使用消毒剂半小时后,应使用清水擦拭物品表面。
消毒剂存放不合理
化学消毒剂多属易燃、易爆、易腐蚀性物质,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每次购买的消毒剂不宜过多。存放消毒剂的容器必须带有封闭的盖子,且单瓶消毒剂的包装不宜超过500毫升。应将消毒剂置于避光、避热且儿童不易触及的阴凉处保存。
(山东 钱伟)
1914501705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