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遗存和口述史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19苏静
苏静
一、走访南京大屠杀历史遗存,加强爱国教育
现行教材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叙述较为简略,如:人教版历史教材将其纳入必修1第16课《抗日战争》日军的滔天罪行中;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正文中没有涉及,而是在最后的“学习拓展”中提到“松井石根是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之一”。
1.走访南京大屠杀历史遗存在教学中的必要性。
学校坐落在南京市,对于研究南京大屠杀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1985年建成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对南京大屠杀研究的深入,由政府或民间团体共建成23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南京大屠杀相关史事的掌握情况,笔者向高一年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共回收570份有效问卷。调查显示,80%的学生去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祭拜过遇难同胞;65.48%、35.05%、57.35%、60.18%的同学知道下关集体屠杀、草鞋峡惨案、汉中门惨案、燕子矶集体屠杀。74%的学生仅知道纪念碑的存在;只有38%的学生知道3处及以上纪念碑的名字。由此可知,南京大屠杀遗存的教育意义未被充分发掘,只停留在表面。
2.学生走访南京大屠杀历史遗存的可行性。
纪念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纪念碑可以发挥警示和教育后辈的作用。离学校最近的有两处遇难者同胞纪念碑。一处是北极阁遇难者同胞纪念碑,在进香河路与北京东路交汇处;另外一处是太平门遇难者同胞纪念碑,在太平门外,白马公园马路对面。通过实地走访,学生进入真正触摸历史和感悟历史的情境中。
在学生实地走访之前,提供关键词,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热情,进而引发思考,追根溯源。
北极阁附近遇难同胞纪念碑关键词:崇善堂、横山宏章、伍正禧。
太平门遇难同胞纪念碑关键词:松冈环。
通过实地走访,学生可以直观阅读纪念碑的碑文。结合碑文和关键词,学生可自主学习,理顺以下发展脉络。
北极阁附近遇难同胞纪念碑
1938年春崇善堂收敛尸体
1985年8月12日玄武区政府立碑
1990年12月13日 日本明治大学教授横山宏章进行“南京大屠杀现场寻踪”行动
2015年12月13日 伍正禧老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曾参与收容尸体的组织)来此悼念遇难同胞们
太平门遇难同胞纪念碑
1937年12月 侵华日军第16师团33联队第6中队等部队在南京太平门附近将1300余军民杀害
1999年8月 松冈环女士在南京召开大屠杀史研究成果交流会,发表了《通过参加南京战的日本士兵日记和证言看日军在太平门的集体屠杀》
2002年12月 松岡环著《南京战·寻找被封闭的记忆——侵华日军原士兵102人的证言》中文版出版
2007年12月13日 民间团体联合建成南京太平门丛葬地纪念碑
2014年4月5日 纪实电影《南京——被割裂的记忆》中文版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首次上映
3.学生走访南京大屠杀历史遗存的体验性。
成长在新中国的年轻一代衣暖食足,幸福平安,他们难以感受身边充斥着战火和刺刀的恐惧,那么爱国主义教育的抓手在哪里呢?因此,要打牢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就要了解历史。学生通过实地走访探寻,不仅有身临其境的精神体验,还可以提高历史探究的实践性,主动挖掘历史,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度依赖教师、过度依据教科书的现状。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00后”要扮演怎样的角色是时代交给他们的课题。第一,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有不少国际友人基于人道、正义、和平、博爱之心,超越了国界,用实际行动修补着因历史问题而产生的裂缝。第二,理性地辨析爱国情怀,不要被轻易煽动或挑起爱国情绪,要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国家观念,甚至国防观念。
二、探究南京大屠杀口述史,再现历史事实
口述史作为一种语言化的历史教学方式是对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通过有效的语言描述将其展现出来,本质是为了更加接近历史真相或是历史事件的本源,让真实的历史通过口述的形式再现出来,使历史场景、历史事件变得更加真实生动,更能有效传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南京市政府有组织地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进行普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了进一步提升南京大屠杀口述史研究水平,2012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幸存者)口述史分会正式成立。截至目前,已经出版了系列丛书:《和平之旅——东瀛友人口述史》《被改变的人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生活史》《守望历史——四十年来南京大屠杀记忆传承口述》。这些书籍的出版,可为课堂教学提供现成的资料。
教材中对南京大屠杀的叙述多为伤亡人数、战争惨状,批判日军暴行,很少关注亲历者战争前的生活状况和战争中的经历。从《被改变的人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生活史》中,分别选取军人视角李高山和百姓视角王秀英来回看1937年的南京。
李高山1925年生人,籍贯广东茂名市高州县,父母早逝,11岁到广东军第一五四师三营三连当勤务兵,1937年淞沪会战开始,被从广东调来打仗,但到达上海时,前线已从昆山撤离,统一撤到南京。日军从中华门形成包围。书中有这样的描述:
“第一次屠杀大约是在晚上十点钟。日本人在龙池巷这个地方找了一间公馆,现在叫龙池庵。然后把我们这些被俘的军人一起押进去,把人拼命往门里推。日本人把我们关进去以后就把门锁死了,把机枪架在窗台上开始进行扫射……当时楼房里面几个房间有木板隔墙,因为人多,大家同时向一个方向倒下去,就把木板压塌了,露出一个上二楼的楼梯……我们向上爬,日本人听到声音,就拿来汽油,浇到一楼的尸体上,烟就开始向二楼上窜……从台子上抓着墙滑下来,有点擦伤,我们一起跑的总共六个人。”
“第五天的时候,我们被两个带着白袖章的日本宪兵发现……我们六个单个排成队押下来,又带到第一次那个集体屠杀的公馆里……当日本人开始打第一个人的时候,我掉头就跑,进到一楼的一户人家,藏在人家的床底下,这样我就没有死掉。”
——《被改变的人生——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口述生活史》
教师通过展示以上口述史材料,放大历史细节,让一众在战争中努力生存的人物“活”了起来,让学生感受亲历者带给我们的战争悲痛,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历史不是冰冷的文字记载,而是有血有肉有温度的过往,通过历史见证人使学生意识到,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战乱时,少年亦出征,李高山老人是幸运的,还有众多的军人、群众为国为家牺牲,甚至未曾留下姓名。
战争中活下来的人更是艰难,他们面临的不是糟糕的生存环境,缺衣少食,而是对死亡的恐惧,还有对未来的迷惘。同时,他们也是坚强的,生活需要勇气,重新揭开愈合的伤疤回忆那段历史,也需要勇气。南京大屠杀,不只是一个家庭的痛、一座城的哀,更是一个国家的殇。
三、反思与感悟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学生通过走访南京大屠杀历史遗存和阅读幸存者口述史,满腔感慨。
学生分享1 我们今天呼唤和平,更多地应该是作为一个个体“人”而呼唤和平。我们反思南京大屠杀其实也是在为今天敲响警钟,铭记灾难的痛苦,铭记历史的沉重,这样才能真正活得像一个人,才不至于对死亡、对劫难漠然。
学生分享2 我不希望当我们谈起那段历史时仅仅抱有一种伤痛、悲悯的心情,我们更应该从那段历史中收获点什么,比起单纯地感伤那段沉痛的历史,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实践起来才是我们更应该做的。
学生的分享让我看到了学生从个人、从民族角度的思考。爱国,是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因此,走访南京大屠杀历史遗存和引用南京大屠杀口述史资料,告诫学生纪念碑既是告慰那些遇难者的亡灵,也是警示中华儿女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历史不容遗忘,当下的美好生活是靠国家的强大支撑起来的。作为学生,更应该努力生活,将来即使是一个平凡的人,也要在自己的学习、工作领域发光发热,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休戚与共,要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正如碑文所载:永志不忘藉勉后人,奋发图强,振兴中华,国运其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后浪的奔涌!
注:本文系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历史课程中关于追寻南京大屠杀遗存实践研究》(批准号:L/2018/221)的阶段性成果。
308550102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