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观的现状分析及引导
2022-03-19王金
王金
摘 要: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过去四十多年,在这四十多年中,我国经济从迅速发展到逐渐平缓。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所能提供的岗位和需要的人才自然也是不同的。可见,大学生就业是否顺利和外部经济环境有一定关系。文章基于经济新常态背景,围绕大学生都有哪些就业观、如何对大学生就业观进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等问题开展论述,旨在对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大学生就业;就业岗位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2)02-0084-02
DOI:10.13939/j.cnki.zgsc.2022.02.084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每年都有相应的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特征,经济发展速度趋于平缓,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也不像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那样多。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一些人员离开原来的岗位,失去原本拥有的工作。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问题之一。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的因素除了外部的环境之外,和大学生本身的就业观也有一定关系。就业观是指大学生对就业前景、就业方式、就业定位、就业选择方面的价值观和态度。在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要想顺利找到工作,就要对自身的就业观及时做出调整和改变,努力适应当前经济环境的实际需要。
1 经济新常态对就业的影响
1.1 新增就业岗位减少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从快速发展到趋于平缓,以往经济发展需要依靠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劳动力成本低,只要引入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展生产就不是难事。目前,经济增长状态在世界经济“新常态”的发展中逐渐趋于平稳,与此同时,从规模速度型粗放的增长状态转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状态。外需不足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对廉价劳动力的需要也在减少, 同时我国的人口控制和资源管配让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成本上升,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改变,我国劳动力已经不占优势。经济增长速度变得缓慢,使得我国就业岗位出现上下浮动,没有太多崭新的岗位,而原有的岗位人员更迭频繁[1]。
1.2 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增长需要依靠创新来驱动,这就使得劳动力市场急需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且专业技能的人才。然而,我国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受过专业的职业教育,缺乏专业技能,这部分人由于不符合劳动市场的实际需要,只能被劳动市场淘汰。我国大学生虽然接受过高等教育,却也不具备专业技能,不具备创新能力,这就使得我国大学生不能够符合各个岗位的实际需要。
2 大學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
2.1 “我高兴”的理想化择业取向
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有着自己选择工作的标准,对于就业岗位带来的福利比较关注,比如公司年假有多少天、工作制度是否弹性、单位所在地交通情况如何、在工作中有没有发言权、老板的包容度等,相反对于就业岗位的上升空间和发展前景并不太重视。至于自己能够为工作岗位做出多大贡献,很少考虑,不愿付出,只想得到。
2.2 慢就业方式
目前,很多大学生在家里是独生子女,被父母宠爱着长大,事事依靠父母,缺乏责任感和担当,对于即将走出校园,寻找工作,独当一面,心理明显还不能够适应。这就导致一些大学生走出校园后,没有立即开始找工作,走上工作岗位,又或是在找工作过程中,遭遇了一些困难和阻碍,停止了对工作的找寻。这种间隔一年或者更长时间再找工作或是创业的方式就是慢就业方式[2]。
2.3 “高期望”带来的矛盾就业心理
目前,一些大学生对于工作的要求比较高,既希望工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希望工作具有上升空间和发展前景。有些工作比较稳定,比如公务员、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但这些工作发展前景不够广阔,上升空间不大。还有一些工作,比如私企,私企的工作具有一定工作强度,具有良好的上升空间和发展前景,但却不一定是稳定的。从目前来看,大学生一方面想从事工作压力小的工作,另一方面又不甘心,渴望通过自身努力获取到更高的经济利益,但又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觉得从一点一滴做起太难了,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能力和就业岗位的需要,想要的太多,得不到心里就会感觉到不舒服。
3 大学生就业观存在问题原因
3.1 大学生心理不成熟
大学生由于经历的事情比较少,从小到大忙于学业,没有经受过挫折,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并不强。大学生缺乏见识容易被他人言语左右,对未来满怀希望,不了解社会竞争的激烈。在进入大学后,学生放松了许多,学习任务也不像之前那样繁重,认为自己能够在大学中学习到一些社会经验,认为做一个社会人比较容易。一些大学生在走出校门后仍然没有做好即将参加工作的心理准备,还很贪玩,害怕找到工作就不自由了,而不积极地去找工作。还有一些大学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对于未来比较迷茫。也有的大学生把找工作想象得比较容易,低估了找工作的难度,导致碰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不敢向前,失去信心[3]。
3.2 家庭传递的就业观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心愿,普天下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寄予了极高的期望,为培养子女成才付出了许多。在父母眼里自己的子女是最优秀的,最出色的。许多父母都认为子女上了大学,就应该找到好的工作,就应该有不错的发展。这些父母的观念在无形中导致一些大学生对自己过于自信,对工作的期望太高,一些工作想要从事又做不好,一些工作能够从事又看不上。最终在就业过程中,不愿降低标准,高不成低不就。还有就是很多大学生从小受到父母宠爱,被父母养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经受不住挫折,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难适应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即使找到工作,也因为不能吃苦、不愿付出,工作干到一半就放弃了。
3.3 传统思想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些大学生感觉当官是比较光荣的,比较倾向于报考公务员,宁可挤得头破血流也要报考公务员。还有一些大学生认为职业有贵贱之分,认为坐在办公室工作的是白领,从事技术工作的是蓝领,而那些从事保洁这类工作的人员没有社会地位,从事的职业要看起来比较体面,让自己有面子才行。这就导致一些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宁愿留在竞争压力比较大的地方,做一个小职员,也不去真正需要人才的地方就业。
4 就业观教育
4.1 重视艰苦奋斗的心理建设,开展职场模拟
针对大学生怕苦怕累、对于就业的认识过于简单、想当然等问题,应当提前做好大学生心理建设工作,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解决大学生对于就业的困惑。对于大学生具备理论素养、实践能力薄弱问题,应当开展职场模拟,让大学生提前感受职场的氛围。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应当让大学生认识到人生当自强,明白困难是生活的一部分,困难背后蕴藏着宝藏,不经历困难,又怎能有一番作为。还要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对于人生有正确的认识等。在大学管理期间,严格考勤,让学生有责任感,当学生就业观有问题要多和学生谈心和引导,通过谈心和引导,纠正学生的就业观。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专业的知識,还应该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运用,通过模拟职场或实训教学的建设,将学生置于一个真实的环境,提高对专业知识的认知程度、加强技能水平和职场心理建设[4]。
4.2 正确认识自身能力,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
针对大学生对于就业期望过高,在工作的选择上出现的高不成低不就问题,应当帮助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价值观。对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迷茫,应当培养大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一个人只有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发现自己,给自己正确定位,才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认识自己应当包括:弄明白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自己的不足在哪里等。在择业方面,应当让学生明白职业没有等级和高低贵贱之分,每一种职业都应当被尊重,你的能力决定你能获得多大报酬,取得多大成功,要想取得高报酬,首先要提升自己,让自己配得上高报酬,在最初时应当降低对职业的期望。等到自己能力上去了,再寻找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工作。此外,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应当多参加一些社团,以此来锻炼自己,培养自己融入社会的能力。如果有条件最好参加一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就业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理想,更是为了给自己和家人好的生活,所以要告诉学生就业的意义,鼓励学生先就业再择业,用真心诚意做好每一份工作。
4.3 强化家庭教育,培养终生发展观
家庭是孩子生长的土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一言一行和父母有很大关系。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作为父母不仅要给孩子创造物质条件,还要注意给孩子提供精神食粮,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才的前提是成人,作为父母要注意对孩子的一言一行加以引导,让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大学生的就业观对大学生未来如何就业、从事哪种职业、工作不顺心怎么办等具有很大影响,大学生年纪还小,许多事情都需要家长在旁边指点迷津。家庭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正确而及时的家庭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就业观的关键因素。作为家长需要让孩子明白:未来只能依靠自己,不要想着依靠家庭的力量,在就业中要适当降低期望,多关注工作的发展前景和上升空间,一时的成败并不要紧,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发展和成长也是一辈子的事等[5]。
5 结语
大学生的就业观对于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具有重要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可以提升大学生就业增长率,帮助大学生找到理想的工作。目前,我国所处的经济环境无法改变,那么作为大学生就要努力提升自己,改变自己,成为被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杨海光.大学生就业观的引导与教育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4(2).
[2]余彬.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初级阶段大学生就业观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5).
[3]王鑫.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J].教育观察,2017(9).
[4]汪立夏,苏红,赵敏.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工作思考与建议[J].教育与职业,2016(7):66-68.
[5]周定财.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不公现象及其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16(17):46-48.
3102501186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