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阅读因“群文”掀开教学新篇章
2022-03-19尹宏强
尹宏强
高年级小学生积累了一定的阅读基础,阅读思维能力相比中低年级学生都有明显的提升。因而在高年级语文课堂上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是可行的。本文主要结合高年级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现实情况,分析现存的问题,并基于这些问题提出群文阅读教学过程的优化策略。近年来,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备受推崇,其定义也随着实践探索被不断修正完善。群文阅读主要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开展多文本综合性阅读学习活动。
在高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实践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也能发展学生的群文阅读思维、思辨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是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必要举措。但由于群文阅读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种尝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缺乏对具体教学流程和方法的深入挖掘,导致效果偏离预期,没有真正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群文阅读的實施过程进行优化。当前课堂“单一教学”属于精读范畴,教师对群文阅读的材料的选择普遍较为碎片化,让学生在面对大量阅读内容的时候无法用很短的时间提取出本质信息, 无法获得更多语言知识,阅读经验和技巧的缺乏直接影响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但是群文阅读模式开辟了语言教学的新路径,也对教师的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写作指导。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本文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探索建议。
一、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第一,进行群文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短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有一定的阅读量后,学生对词汇、句子等的领悟程度会逐渐提升。如此,学生在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就会更游刃有余。在小学阶段开展群文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但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引导,还可以促使学生参与群文阅读,知识得到一定的扩充。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收获也会更多。
第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有效性。在信息时代,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新知识。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效率不高。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学习变得极其重要,为了保证掌握更多知识,就需要具备很强的阅读能力,语文学科中包含的知识面很广。因此,教师应该对阅读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要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不妨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法。首先应充分重视群文阅读,然后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阅读文本对其进行整合,如此能促使学生在多篇阅读文本中了解知识,便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并发展他们的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三,让学生形成较强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习惯。当前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学生的阅读时间极少。在剩余的教学时间内,教师也只是就所学内容提出问题并纠正错误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方法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不利,而且学生会对阅读失去兴趣。借助群文阅读教学,发挥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增强阅读兴趣,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总之使用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具有多重意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群文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地阅读大量的知识,积累自己的知识量,并且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充分用好教材精读课文,凸显功能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最关键的是要用好教材内编排的课文,因为这是教材编写者精心挑选的,非常符合高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认知和需求。古诗课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较大比重,古诗文不仅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精髓,也能涵育小学生的智慧心灵和品德情操,尤其是古诗文精炼隽永的语言和浓厚的情味哲思,都有助于开拓学生的精神视域。教师在为学生选择群文阅读篇目过程中,可以依托古诗文课程,从诗词作者、体裁、内容、人文内涵以及表达方式等角度切入,精选课内外优质诗词组成群文阅读组合,这样既可以使学生领略到古典诗词的无限魅力,也能同步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从而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例如,在学习李白诗作《望天门山》时,教师就可以将教材中其他由李白所作的诗篇整合起来构成群文组合,如《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以及《独坐敬亭山》等,这些都是李白的经典作品。教师以这些诗文开展语文群文阅读,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李白、了解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和创作特色,也能渗透有效的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对友情、家乡和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从而实现对群文篇章的科学选择,显著增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质量。为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教材内的精读课文,做好讲解,突出精读课文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功能。
以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为例,《祖父的园子》是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同时笔者还选择了《吟唱》《童年的萤火虫》这两篇文章,共同组成群文阅读的选文组合,围绕园子的特别之处设计一系列问题:这三篇文章的写作内容相似,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鉴于此,笔者就将学生的阅读主题制定为“笔端所有的事物都是自由的”,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文章内容了解为什么描写事物可以如此生动的原因,在读、比、议、统中掌握作者在表达自己情感时的不同之处。比如,针对“在我的记忆中,祖父真爱笑”原著节选,笔者为学生布置了如下学习清单:从题目来看,这篇课文写的应该是祖父园子里的事,那么文中是否还写了其他物和事,其他两篇课文是否有这样细致的人和人之间对话以及情感上的交流?在对比阅读中,借助对精读课文的分析,学生逐渐体会到祖父的慈祥、耐心,深入体会作者妙不可言的童年经历,同时能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中表达的对祖父的爱与怀念。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因此,教师需要从教材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综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更好地阅读教材内容,并且对教材内容有更多、更加深刻的了解,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整合不同单元课文,提炼核心议题
使用群文阅读方式教学,教师可以打破单元内教学的现状,将不同单元的课文按照某一主题进行重新组合,然后找出其中多篇文本之间的关联和差别,并加以整合,凝练核心议题,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例如,笔者将中高年级学生学过的《赠汪伦》《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然后确定了“一样送别,多样离情”这一议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寻找诗歌共同点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深刻体会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友情。
首先,笔者运用多媒体播放《送别》这首歌,引出主课题“送别”,带领学生一起看看古人的送别方式。接着让学生找到他们的共同点,可以从诗题和题眼入手。随后让学生思考“这些诗歌文本中除了说到送别,还写了什么?”然后笔者给学生精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先让他们从回忆孟浩然的《春晓》进入这首诗的学习,让学生深刻体悟诗人所表达的送别之情。然后让学生圈画出描写景物的词语,如孤帆、碧空、长江水,让学生懂得诗人借景抒情,并感受到不同诗人所表达情感的细微差别。在掌握了这种方法后,笔者要求学生将它们迁移运用到剩下的四首古诗学习。然后笔者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对比阅读,分别找出送别对象、送别地点、送别方式、所写景物、对友人的情感,由此来感受多种表达对友人情感的方式。如此,学生也能在对比阅读中逐步提升高阶思维能力。将不同的课文进行整合,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一定的新奇感,然后在学习的时候不自觉地对文章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明确文章之间的不同之处。同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将学习到的阅读技巧运用起来,这样就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对同类型文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那么他们在之后的阅读与学习中就能更好地运用自己所学的技巧来分析文章,达到有效迁移和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精选文本,问题驱动,提升群文阅读实效
为了更顺利地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教师可以选择1+X、课外多篇、课内多篇等多种形式来组合文本。同时,这些文本的选择还应该充分与课标、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要将具有明显异同点的文章放到一起,并提出有效的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群文阅读,这样能让小学生快速发现这些选文的共同点,自主发掘其中的规律。以教材内课文为例,笔者选择五上第五单元的《太阳》《松鼠》及习作例文《鲸》组成选文,组织群文阅读活动,这几篇文章的体裁都是说明文,放到一起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说明文,体会不同风格的说明文风格及其特点。在上课时,笔者给学生呈现群文阅读任务单,列出一系列的关于文本内容的问题,要求学生一起阅读完上述三篇课文,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分别写出它们所运用的说明角度、说明方法以及语言风格。
笔者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太阳》这篇精读课文,要求学生用默读、浏览和快速阅读等方法勾画出介绍太阳的哪些方面?太阳距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学生纷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即“从距离、体积和温度”三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太阳。随后,笔者追问到:“文章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好处?”“太阳对我们人类有哪些好处?”学生根据笔者提出的问题、布置的任务进行详细阅读,从而总结这篇课文的学习方法。然后运用这种方法自主阅读学习《松鼠》和《鲸》,并完成阅读任务:1.作者如何描写松鼠?2.作者用哪些方法来说明松鼠的外形特征?3.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介绍鲸的特点?4.对比分析,这三篇课文在说明方法上有哪些共同点?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上述群文阅读任务,在此过程中学习了多种说明方法,体会到不同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并了解了这些方法的好处,不但促使教师高效地达到教学目的,还让学生对本节课重点内容有更清晰的认知,较好地达到预期的群文阅读教学效果。需注意的是,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和学生交流与沟通,有效地引导学生解决群文阅读探索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能充分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且让学生推荐自己在课下时阅读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的知识面就会被拓宽,那么他们在阅读中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体验。如此一来,他们能从不同的方面分析阅读内容,学生在学习中自然能更好地阅读其他文章内容。
(四)选赏展结合,推动课内外阅读有机融合
课内外相结合,可以确保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意义有一定的了解,选赏展结合,则能帮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要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同时, 随着阅读教学的重心逐渐由灌输式教学向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方向转移,这一趋势也为教师实践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启示。语文群文阅读模式和传统单篇阅读模式存在本质的区别,群文组合的文章数量通常在3-5篇,语言知识容量大,也非常考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与此同时,群文阅读教学也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绝佳契机。
所谓“选”,是指语文教师要寻找多篇文章之间的关联点,让他们能构成一个群文阅读单元。教师除了要关注教材内的课文,还要主动为学生挖掘优质的课外阅读材料,确保课内外的选文都具有一定的共性,即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到,即便是同一类型的文章,也有不一样的表述方式以及不同的表现材料等。例如,教师可以将《爸爸的新鞋》《我的母亲》《班级第一名》《伞的故事》这四篇文章组合在一起,然后结合课文内容提炼出一个精确的主题,让学生在一节课堂上能够学习到从不同角度抒写人间真情的方式,从而大大提高阅读效率。所谓“赏”,就是评赏,既引導学生在感知文本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评价与鉴赏。比如,《生命生命》这一篇文章,和之前学习的内容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感悟过程中懂得珍爱生命。所谓“展”,就是分享,具体是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与学生之间进行深层的对话,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分享出来,建立精神共同体,让学生在参与和聆听的过程中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教学实践表明,将三者进行结合,学生能在课堂上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并且能从阅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帮助学生更好赏析文章内容,也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群文阅读教学有非常大的意义,能提升阅读速度、促使掌握阅读策略和方法、拓宽阅读视野等多重作用。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并充分立足现行的部编版教材,在此基础上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料,做好群文阅读的整体设计,提炼合适的议题,横向打通多篇看似没有联系的文章,促进它们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群文阅读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让阅读能力和素养在不知不觉中提升。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群文阅读教改实验专项课题“群文阅读教学视域下‘1+X’阅读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以小学3~6年级语文教学为例”(课题立项号:GS[2021]GHBZX0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左毓红)
261150052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