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项目管理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2022-03-19范立
范立
作为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通信工程项目建设在国家发展数字经济,实现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化,保障經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起到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随着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持续推进与不断完善,积极建设、加快运用数智化技术赋能项目管理成为通信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必由之路。
本文首先阐述了数智化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分析了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及面临挑战,论述了数智化项目管理手段应用策略和案例分析,最后对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随着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化发展的深入推进,各大企业纷纷积极战略布局,激发数据要素、创新驱动潜能,不断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创造、传递并获取新价值、新业态。在此过程中,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数智化项目管理体系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崭露头角,通过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精细化、项目决策精准化、组织协调高效化、管理运营智慧化,推动了企业数智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项目管理是一项通过综合运用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和概念,通过将资源有效地进行充分调配从而使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和进度都得以有效管理,是从项目前期的谋划准备到施工协调再到工程验收的全流程管理,涵盖了各个领域和环节。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智化项目管理体系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于项目运营管理全过程形成的新型项目管理模式和组织形态,是先进数智化技术和管理科学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数智化项目管理的深入应用,可突破传统项目管理瓶颈、创新管理理念,充分发挥技术要素、数据要素的使能作用和乘数效应,提升企业整体数智化管理水平,满足精益化运营管理需要。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指针对通信工程项目的策划、组织、实施、监督、控制、协调等全过程或若干过程进行有效管理,重点关注质量、进度、造价、合规、安全五个要素的管理情况。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具有管理精细化程度要求高、组织协同能力要求高、时效性和灵活性要求高等特点,给项目管理者提出了诸多挑战。
(一)精细化管理及精准决策能力偏弱
通信工程实施经常涉及多个专业、多个单位,致使项目管理的难度系数增大,每一个流程环节都有可能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进度、造价、合规、安全”。因此,通信工程项目管理需要面向项目全生命周期及各参建单位,基于系统产生的海量数据和智能化分析,对建设过程中“质量、进度、造价、合规、安全”五要素进行实时监控,定制化、智能化的管控每一个流程,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同时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同时通信工程项目管理需要为决策层提供更为精准的趋势判断、问题分析、风险识别能力,从而有效缩短决策周期、降低决策成本。
(二)组织协同及资源共享能力不足
通信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需要从业人员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并运用到后续的工程项目中。面对众多的人员、繁杂的物资、海量的数据,如何实现全局协作的强大合力,建立与数字化、智能化项目管理高度匹配的组织体系,形成明晰的组织分工和数智化人才队伍,确保项目管理各主体的高效协调运转,提升整体执行效能。
通信工程项目在其实施的过程中,每个工序和系统的活动都具备了很强的衔接性,如果仅仅是简单依靠各个部门的独立的监督和管理就难以顺利地完成整体工程。如何打通工程项目管理中涉及的计划、工程、采购、网络、财务、审计等不同环节,确保各环节协同工作、资源共享和数据流通,真正实现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资源能力的高效利用,也是通信工程管理面临的重大挑战。
(三)传统项目管理缺乏时效性和灵活性
随着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深入,通信工程行业积极地研究和应用新技术,持续推出创新型业务以满足客户的新需求,实时性高,实施周期短是当前通信工程项目的重要特征,因此传统项目管理方法已无法满足当前的通信工程项目发展的需求。且在传统项目管理体系中,许多管理例程是按照标准和固定可执行程序进行固化建模,可能与实际情况不匹配,缺少灵活性。
针对上述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节以通信工程数智化项目管理系统为例,展示了数智化技术手段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实践情况。该系统是适用于通信工程建设领域的一体化数智化综合管理平台,以工程项目分解结构为基础,以项目建设流程为主线,以计划、投资为纽带,以进度、成本和资源管理为核心,同时以企业决策层和各级管理层、项目实施层为服务对象,充分利用了数智化技术,能够达到丰富项目管理手段、加强管理力度、增强管理时效性及灵活性,最终达到灵活互通、落实落细项目管理目标。
(一)管理精细全面、决策科学精准
项目管理数智化转型需要企业各部门通力合作、强化协调、促进创新,以数据共享为抓手,优化制度流程,夯实数据基础,以数据流动打通端到端流程,打破“数据孤岛”,消灭“断头路”,实现数据闭环,提高管理效率。
数智化项目管理将项目立项申请、立项决策、项目创建、批复、制定、分解、跟踪、反馈等全面生命周期、全流程数智化闭环管理,通过拉通计划、采购、工程、资产数据,对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物资信息数据采集、治理、建模、分析、实现造价成本智能预测和跟踪诊断,提高工程造价的精准度,实现投资效益评估闭环管理,智能辅助决策,助力提升投资效能。通过大数据智能化分析,提供决策支撑,达到全面精细化管理施工进度、成本和质量,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目的。
数智化项目管理在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进行项目管理的同时,更加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的具体建设状况以及项目的特点,构建完善了数智化项目管理体系,项目经理可以有效地把每一个子项目变成一个“选项”,针对各个项目特点进行定制化、智能化的管控。此外,项目管理系统可以通过联系各子项目之间的关系,激发出更敏捷的工程服务模式。系统通过项目管理一体化模块,有效提高了集中化管理效能,可以智能化完成项目各项管理流程,例如自动关联工前准备的质监申报、开工报告、现场的周日报管理、后续的工程质量反馈以及安全检查。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数智化、精确化管控,大幅度提升了项目管理的整体效率。
(二)组织高效协同、资源集约共享
现代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参建的人员越来越多,涉及的物资越来越杂,对项目管理者的组织协调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配备大量具有专业型和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
数智化项目管理是通过将专业的项目管理、知识管理和流程管理相结合,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从而达到项目可视化、创造可视化、效率最大化和后续的项目经验可重复性分享。在使用系统的同时,项目管理人员的经验知识和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将得到固化。例如管理人员在进行成本造价控制的过程中运用财务计划和成本会计方式进行管理,通过标准化的知识管理,即知识沉淀、知识挖掘、知识应用、反馈经验,然后再次进行知识沉淀,最终形成了科学标准的通信专业成本计算和清算制度,为后续项目管理提供支撑。
数智化项目管理可拉通采购、财务、网管、资管等跨域数据,结合大数据和AI技术手段,实现工程物资的领用以及现场的物资调拨的智能化管理。物料管理聚焦三大方面:计划驱动、电子下单、站点签收。通过工程计划驱动排产,确保现场急需的物料会优先供货而不影响工期,远期所需的物料只按计划备料而不发货,以减少现场库存压力。计划驱动虽然不能压缩物料的供货周期,但通过精准发货提升供货效率,可有力支撑客户交付目标的达成。设计人员完成站点设计后,站点物料清单上线到系统,工程经理滚动更新交付计划时,可根据施工队伍和本地库存等资源约束条件合理安排配送与安装调测计划,最大程度上减少货损或窝工,实现工程物资日清日毕,账实一致,确保站点计划的顺利执行,同时可促进资源集约共享,降低建设成本。
(三)运营自动敏捷、管理高效灵活
通信工程特有的时效性特点决定了工程管理也需要高效敏捷。数智化项目管理推动管理流程全面数智化、在线化转型,重构传统流程中的低效环节,使用项目管理全流程沉淀的数据,结合大数据AI技术建立标准工期模型,辅助管理人员确定逻辑关系和关键路径,实现关键节点智能预警,作业冲突智能规避,进度方案智能推演和优化,提升管控效率,确保项目的管理效率和响应能力显著提升。
计划管理模块,项目可以自动分解成具体可执行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参与成员可以通过评论实时反馈工作情况,相关负责人及管理者可以实时跟踪项目进度。可以实现智能化控制每一个环节,缩短无效的工作时间,保证每一个环节都高效有质量的完成。
质量管理模块,深入运用智能监控及AI技术,实现施工现场全过程多维度数智化呈现,现场完工图片、视频远程智能质量检查,一键报告,视频远程质量验收等提供端到端线上质量管理解决方案。该方案实现质量检查模板结构化、质量检查与进度管理融合、自检与整改贯穿、质量检查报告一键生成。将客户质量标准和检查要点固化为质量检查模板,施工队伍按照已固化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模板在线自检,确保质量要求百分百落地、质量检查点不遗漏。通过系统进行质量自检,施工队伍按质量模板完成检查条目并成功提交则可直接生动质量自检报告,有效提升质量管理效能。
系统在线文档模块,实现了与客户及合作伙伴间的文档交互,尤其能够帮助提升管理效率。项目启动期,项目组与客户共同确定文档模板和文档交付计划,将文档交付需求整合到项目交付计划,实现站点竣工文档与站点作业进度绑定,确保施工队伍按时按质输出文档。通过应用系统文档模块,可有效缩短实际项目单个文档审批周期。
外包管理模塊,能够实现精准派工、便捷结算,支持项目管理层基于合同配置数据和项目计划实现精准派工。合作伙伴通过系统反馈进展和提交质量自检报告之后,即可在线发起外包结算;系统自动进行大数据分析,支撑项目管理层快速审批外包结算申请,大幅提升了管理效率。
未来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应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架构将不断进行数智化转型,并最终广泛应用于企业运营管理全过程,形成的新型管理模式和组织形态,满足超大规模企业精益化管理需要,突破规模效率瓶颈,支撑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279150170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