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除“系统割据”建立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

2022-03-19戚壮

中国信息化 2022年2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部门体系

戚壮

在信息化发展如火如荼的形势下,作为自然资源业务基础力量所在的基层,依然因系统割据之苦而无法获益于信息化发展。笔者根据自身多年从业经验,探索破解问题之道,研究问题背后逻辑,希望得到有关部门重视并将问题解决,以期建立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来提升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

(一)新的形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特别是“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原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之不相匹配而急需提高。我国明确提出要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抢占数字化发展先机,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形势带来了信息化的新发展,而新发展则需要新技术来支撑。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人们开始对数据重要性认识加深,普遍认为数据是信息化的灵魂。而大数据技术正是以资源互联共享为基础的,通过融合多维度的数据来实现对事物更为深刻的认知,特别是大数据所带来的预测效果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由此大数据技术更是被普遍认为是当前新技术的核心。

(二)新的要求

根据中央精神指示,自然资源系统需要用信息化来提高自然资源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保护能力、保障发展能力、维护民生能力。而要想做到这些就需要依靠大数据技术这种强力工具,因此深化大数据技术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共识。这一点在部、厅信息化建设方案中多有提及。

根据大数据技术的特点,我们可以判断大数据技术对数据完整性方面要求很高。没有数据可能导致信息系统变成空壳摆设;而数据不充分则有可能导致错误判断进而酿成重大事故,于是大数据技术应用前提就是要有完整的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

自然资源数据大数据体系的完整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该部门要有自己完整的业务数据;另一方面,该部门能获取完善的外部数据。在这两方面里,自身完整的业务数据是第一位的,而在此基础上才考虑按需选取外部数据。在内外数据融合的基础上,大数据技术应用效果才能展现出来。

总之一句话建设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成为深化大数据应用的基础,而自然资源业务本身数据完整性是建立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的基础。

2019年,随着全国机构改革大幕拉开,新的自然资源部门诞生。以原来国土资源系统为班底的信息化将很难支撑新部门的工作需要。笔者所在的自然资源部门开始建设智慧自然资源平台,希望通过在整合国土、规划、林业等部门业务基础上来建立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从而推进本地区自然资源信息化水平提升。但是我们根据自然资源业务体系,按图索骥搜寻自然资源数据时,笔者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们梳理出来自然资源业务管理数据并不完整。而经过梳理问题发现,问题的成因正是条块部门的“系统割据”。

(一)问题的定义

“系统割据”指的是基层部门的上级单位和所在属地方政府从纵向和横向同时对该部门进行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导致该部门自身业务数据不完整。

笔者所在的自然资源部门是地市级的,目前我们在建设市级自然资源全生命周期数据时发现:用地选址阶段数据被留存在市级工改系统,报批阶段数据则留存在厅里系统,地矿和林业数据则留存在部里系统,建设市级自然资源数据体系几成奢望。同时,由于多方系统建设,反而形成了新“数据孤岛”。

(二)问题的探索

信息化建设原本要实现数据共享,如今却出现“系统割据”的现象,这让笔者感到困惑。在后来信息化建设中,笔者通过多方渠道了解破解“系统割据”办法:少数采取系统对接的方式,大多则采用“数据重复录入”的办法来保持业务信息化的完整性。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虽并不根治问题,但是却让笔者注意到数据输入的意义。

众所周知,信息系统一般就是分为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共计四个部分:存储和处理一般由计算机系统来完成,输入和输出则是由人操作外部设备来完成,这一点尤其在输入部分体现得更为明显。

这里笔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信息系统虽然可以批量处理数据,但是在实现批量输入数据方面则能力有限,所以通常情况下系统的数据积累就是依靠日积月累的人力录入来实现的。这个现象的成因虽不得而知,却给予笔者一个新启发:信息化系统应用的最终应该落实在信息系统的输入端,得输入者得信息化。由此笔者发现“系统割据”产生的原因一定和输入端有关系。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1.条块部门各取所需,基层部门“输入端”被长期占用

条块部门都需要基层部门的数据来提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他们本身的需求是合理的,而且相互侧重点不同也并不冲突,但是他们在推进信息建设时总是有意无意地去抢夺基层“输入端”,数据都进入了外部系统中了,所以本部门就留不下数据了。

目前,业务开展缺乏自主性,基层工作人员频繁在上级系统间填报数据,到最后却一番辛苦竟为他人做嫁衣。业务处室数据都被存储到了上级系统。在这样的“系统割据”下,基层信息化建设所需数据出现断点而不完整,数据的不完整导致建设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基础不复存在。

2.基层信息化发展意愿不足,甚至主动放弃

基层信息化投入较大,但是见效慢甚至是效果隐蔽。在当前将经济建设摆在首位的情形下,地方决策者普遍需要落地见效,所以一般很难愿意主动推进信息化建设。笔者所在的单位因为信息化应用反应平平,导致决策层态度越发冷淡。

另外,很多基层为了省事,多希望完全使用上级下发的系统。在当前业务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今天,系统就是业务,用别人的系统等于就是拱手上交业务。这种情况造成越依赖上级系统,越不肯发展信息化,于是信息化水平越差,也无法接受上级安排的信息化建设任务,于是又不得不使用上级系统,久而久之惡性循环!

问题的解决办法在信息化实践中都曾有所涉猎,只是无人总结并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在此笔者将这些总结成对策:要破除“系统割据”建立完整的自然资源数据共享体系,就是要建立网络模式而非终端模式的信息化体系。

网络模式是和终端模式相对,终端模式是指终端节点不存储和处理数据,只是单纯地为主机输入数据;而网络模式则是让网络节点具备完整的功能,这些网络节点只是通过网络协议与其他节点通过协议进行通信。

所谓网络模式的信息化体系就是将基层部门视为独立的信息化建设主体,上下级信息化数据互通完全通过接口来实现对接。也就是说,基层部门要开发自己的信息系统来存用数据,上级部门按需发布应用接口规则并指导基层部门根据规则调整系统进行对接。这样可以保持基层业务数据在完成上报的同时还能保留下来,为基层信息化深入建设留下完整的资料。

上级部门要树立开展工作要先建数据标准的思维,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一定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和维护数据标准,在开发信息系统要注重系统接口的预留,获取基层的数据要用对接方式而不是让基层工作人员直接输入数据。

自然资源基层部门不应该充当上级部门的数据采集终端节点,应该根据上级部门的业务工作标准并建设自己的信息平台,实现自身业务信息化,积累完整的业务数据。在推进信息系统应用中,利用与多部门之间共享的数据资源来完善自身数据体系,进而建立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信息化为推动力的经济在快速发展,倒逼政府部门必须开展信息化提升自身服务经济的水平以适应形势变化。笔者认为唯有以建立以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为基础,进而实现政府多部门多层次联动,方能满足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而实现这一目标就从破除“系统割据”开始。

作者单位:宿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3288500589203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部门体系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基于项目化+翻转的物流信息系统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信息系统管理在社会中的应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信息系统运行质量评估的研究与实现
年终总结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