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冬奥防疫“黑科技”

2022-03-19

中国信息化 2022年2期
关键词:气溶胶黑科技核酸

新冠疫情对于北京冬奥会来说是最大的考验之一。“安全是办好冬奥会的重中之重。而说到安全,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是来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所以,没有防疫安全,就没有成功办奥。”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这样描述疫情防控对于北京冬奥会的重要性。

北京冬奥会期间,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根据统计,截至2月16日,从首都机场入境的涉奥人员超过18000人、行李超过了48000件。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依然实现了北京冬奥区域阳性病例“零增长”。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2月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盛赞称:此次北京冬奥会,闭环管理非常成功,可以说是全地球(整颗星球)当中最安全的地方,或者最起码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之一。

北京冬奥会防疫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完善的防疫政策和防疫措施,以及全体防疫工作人员的奉献和付出,当然也离不开科技的助力。借助科技手段,北京冬奥会铸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的智能盾牌,实现了疫情精准防控,保障了赛事顺利安全运行。

让我们看看北京冬奥会期间都有哪些防疫“黑科技”吧。

被称为“数字哨点”的“多验合一智能终端” 是专为冬奥会防疫工作打造的核酸采样核验终端,它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服务于各个比赛场馆和闭环管理的酒店。数字哨点可以实现身份识 、智能测温、验证通行权限、验证健康上报、实时记录各哨点出入人员通行轨迹等多重功能,还能跟踪采样进度,协助核酸检测实现应检尽检,大大节省了查验时间,提升了通行效率。与“数字哨点”配合工作的还有前端设备“IDA翻译机”(智能数字助手),这是人、机、物三个世界的翻译官,通过它可以构建数字空间,能够保障冬奥期间运动员和支撑涉奥闭环管理的工作人员,实现应检尽检。

冬奥组委公共卫生处的规定,测试赛闭环内的人员每24小时就需做一次核酸检测,“数字哨点”这套系统可以让管理人员在后台实时了解场馆内工作人员的核酸检测情况和健康监测情况,并对未在规定时间内做核酸检测的人员自动以短信形式进行提醒,提醒他们及时到核酸采样点进行检测,真正做到场馆内核酸检测不漏一人。

“智能防疫员”是一款智能安全服务机器人,顶部有一块约手掌大小的屏幕,在屏幕面前,参会者无需摘掉口罩,只需轻刷一下有效的身份证明,比如,身份证、医保卡、老年卡、护照等,一秒内即可实现身份识别、智能测温、健康宝、核酸检测等共计8个查验环节。

背后的“数智公共安全管理系统”支撑着“智能防疫员”的运行,它是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的全新一代智能化、数字化公共安全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有线+物联网”双网络和政务云系统部署,后台直接对接市政云平台,相关数据不会存留,有效保障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智能防疫员”通过感知设备和计算功能,把相应信息传到系统上,由系统发到需要查验的相关数据库,再传回信息,这一系列“动作”都在一秒内完成,同时可以保证人体温度检测精准度在0.2℃以内。

在境外病例输入引发的多起疫情传播中,气溶胶、物体表面等环境传播是重要途径之一。气溶胶直径小于100微米,传播距离达1米以上,可被直接吸入肺部。为了监测空气中的气溶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等科研人员联合研制出公共空间生物气溶胶新型冠状病毒监测系统。相对于常规方法,监测系统的灵敏度高了一个量级。

该生物气溶胶新型冠状病毒监测系统分为两部分:便携式生物气溶胶采样器作为前端收集装置,将在需要检测的场所内工作,开展空气样本采样;自动化全集成高灵敏病毒核酸检测系统则设置在实验室,分析采集到的样本并生成检测报告。生物气溶胶采样器中间是一个经过特殊设计的空腔,进风口吸入的空气会在其中形成气体“旋涡”。仪器启动后以每分钟超过400升的流量,将空气气旋引导至采集管中,空气中的气溶胶等颗粒物会被甩进采集管中。采集管中装有病毒灭活液,一旦气溶胶内含有病毒将被灭活,以保证采样及后续检测人员的安全。病毒核酸检测系统采用微流控平台结合新型核酸提取与扩增技术,使新冠病毒的检测灵敏度达到20拷贝/毫升,比常规方法灵敏10倍。

在冬奥场馆,经常会看到一支身高140厘米左右,肚子圆圆,脖子长长,脑袋顶个小风扇,不停往外喷着“白雾”的机器人队伍。这便是助力冬奥疫情防控的雾化消毒机器人。根据介绍,一个机器人一分钟就能消杀3 6平方米,一次能装16升消毒水,通过头顶上的四向喷头喷洒药剂,单次续航可以长达4-5小时。机器人底盘上装有视觉传感器和激光雷达,相当于两只小眼睛。通过使用激光雷达扫描前方路况,视觉传感器在比较复杂的环境里可以识别路况,轻松避开障碍物。只要提前添加好消毒液,到了設定的时间,机器人就能自己启动执行消毒任务。而工作人员,只需要一台手机就可以控制它了。

紫外线消毒机器人是雾化消毒机器人的得力助手,它们主要工作是在开放式空间进行消毒,它的消毒覆盖范围约250平方米。据悉,紫外线消毒机器人和雾化消毒机器人都是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资助的项目成果。

在北京冬奥会,有一款被称为“腋下创可贴”的智能体温计,大概只有手指肚大小,是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小、精度最高的可穿戴式连续智能测温仪,其中测温的芯片只有米粒那么大。“腋下创可贴”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一种可变量程的温度传感器,即通过温度传感单元来获取人体温度信息,再经过数字换算,输出一个数字信号来反馈人体的即时温度。只需用创可贴或皮肤贴,将智能体温计固定在腋下的皮肤上,再用手机下载App将该设备绑定,体温数据变化便会在手机页面清晰展现,24小时内可自动测量、自动上报。

相关人员只需要贴在皮肤上,然后下载一个应用进行绑定,就可以对体温进行实时的监控,每3秒会采集一次体温数据,同时自动将数据上报到后台当中。一旦出现任何体温异常(超过37.3℃),就会第一时间向防疫人员报告,非常有助于精准并且快速地进行防疫。“腋下创可贴”的精度达到了0.05℃以内,充一次电就可以用10天。

1271501705249

猜你喜欢

气溶胶黑科技核酸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还能开窗通风吗
气溶胶传播病毒概率有多大
核酸适配体在多肽研究中的应用
那些仍受青睐的经典“黑科技”
VR是“黑科技”,还是科技的未来?
气溶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