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分析

2022-03-19张幸福

课外语文·上 2022年4期
关键词:答题技巧现代文阅读初中语文

【摘要】语文作为三大主科之一,一直是学生的重点学习科目,在考试中占据较大的分值。其中,现代文阅读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现代文阅读考查方式多样,考查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许多学生在这方面丢分严重,难以提高语文综合成绩。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和备考提高初中生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成为中学语文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課题,本文立足于实际教学经验,简要地阐述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阅读方法以及答题技巧,以帮助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和学生进行高效科学的学习备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2)07-116-03

【本文著录格式】张幸福.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分析[J].课外语文,2022,21(07):116-118.

在初中语文考试中,除了字词字音、诗词默写、作文的考查,占据最大篇幅的是现代文阅读,不难发现,现代文阅读在语文考试中是除作文之外分值最高的考试板块,其占据的比重还在逐步增加。因此,掌握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对提高语文考试成绩来说至关重要,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明确阅读目标,养成阅读习惯,掌握基本答题步骤和阅读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系统的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在平时的练习中多加运用,在中考时才能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一)掌握文章大意和上下文关系

在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查中,最常见的考点是考查概括文章大意和上下文的关系,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文章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对文章大意要有准确的把握。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文章段落层次的划分,训练学生划分文章结构的能力,形成一种对文章段落思想分类梳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逻辑。比如,在小说阅读中,通常根据不同人物、不同事件进行分层,或者根据时间发展、环境描写进行分层;在说明文阅读中,对事物的来源、特点、作用、描写等进行分层;议论文的文章层次比较分明,文章大意主要来源于主论点和分论点,根据论据和论证对文章进行分层;在散文阅读中,文章逻辑比较散乱,需要通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对不同描写角度进行分类梳理。

(二)关注重点词语和段落

在记叙文阅读考查中,常见的考查题目是关键词和关键句子的含义和作用,这是一个常见而且重要的考点,考查方式比较简单,通常在分析上下文关系和全文基调的过程中,就能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应确保少丢分甚至不丢分。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应该多加重视关键词语和句子,并牢记其作用类型。句子在开头,其作用多半是设置悬念和引出下文;在中间段的作用可能是承上启下;在结尾段是总结问题,升华主题。如果是考查分析一个词语的作用,则可以联系词语所在的句子,以及上下文关系进行分析,从词语的褒贬含义、语言特点、情感基调等方面考虑,准确把握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分析不同文章的写作特点

在中考现代文阅读中,出题人往往会选择几种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考查,需要学生对不同文章的写作特点和答题思路区分清楚、准确把握。比如,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要求学生在看似毫无关系的段落中找出一条或多条互相联系的主题线索。说明文的最大特点就是说明事物的特点,要求学生掌握说明方法的类型以及运用手段。小说阅读的最大特点是对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故事发展进行分析,需要学生准确把握小说写作的六大要素。在议论文阅读中,其最大的特点是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论点的考查,需要学生明确论点,区分论点、论证和论据的关系。这些文章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写作特点和阅读目标,只要引导学生牢记不同文章的写作特点,根据阅读公式进行套用,就能形成对文章特点的准确分析。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现代文阅读,学生拿到试卷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文章进行快速的通读,以此对文章内容进行初步的判断和理解,划分出大致的段落层次。在浏览全文后,再根据题目问题的要求定位到相关段落,进行细致的阅读,用自己的语言将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概括出来,进行答题。根据实际教学经验,一般主观题的答案都能在阅读文章时找到,只要学生能概括出相应的关键词,并进行展开解释,就能得到相应的分值。在平时做题时,应多训练学生对关键词语的提炼能力,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准确把握并进行简单概括。

在现代文阅读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科学的答题步骤,养成良好的阅读答题习惯。第一步是对文章进行通读、浏览,大致了解文章的思想和类型。第二步是审题,搞清楚题目要求是什么,分析这一题目的答题目标,认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和作者表达的思想,再回到对应的文章段落进行精读,分析段落与题目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答。通过对答题公式的掌握,站在命题者的角度出发,不要答非所问,在最后组织答案进行书写时,要注意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逻辑有序。

(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记叙文阅读是现代文阅读题目中考查得比较多的类型,因此要求学生掌握的答题技巧也较多。本文只分析几类比较常见的题目类型,以供参考。

1.分析某个句子的修辞方式及其作用

记叙文中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设问、反问。比喻的作用是生动形象、简明扼要地对事物进行描写,突出事物特点;拟人的作用是给事物赋予人的行为和思想,达到生动描写事物的效果;排比的作用是增强气势,使文章结构清晰,节奏鲜明;夸张的作用是用强烈的对比突出事物的特点和本质;反复的作用是强调某种情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设问的作用是自问自答,引人思考,承上启下;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表明文章态度。

2.分析某个语段或语句的作用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答题。第一,结构上的作用。位于文章开端或句首,起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位于句中,起承上启下,过渡文章的作用;位于句尾,起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第二,内容上的作用。指写出了××,表达了××,深化了××主题或强调了××思想感情。第三,语言上的作用。语言上言辞优美,引人入胜,生动活泼。

3.某段描写方式的作用

可以分为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其中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通常是交代时间背景,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交代背景、作者思想与文章的关系。对人物的语言、外貌、心理、动作等描写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表达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感情等。

(二)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在现代文阅读中,对议论文的考查也比较重要,主要围绕论点、论据和论证结构三个方面来出题,把握了这三个方面的答题技巧,在考试中就能比较占优势。

1.文章的中心论点以及论点的提出方式

在回答这种题目时,要注意论点是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总结性的句子,可以出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中,并不局限于开头点明论点。有时候文章并没有明确地提出中心论点,但是全文都围绕着某个关键词在展开议论,这个时候就需要对文章论述的问题进行概括,而这个问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2.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常用的议论文论证方法主要有4种:举例论证,讲道理,比喻论证,比较论证。举例论证的作用是用举出具体例子的方法说明论点,证明论点是成立的,增加说服力;讲道理是道理论证,论证更加具有概括性和深度;比喻论证指用比喻的方法进行证明,作用是使论证生动易懂;对比论证是运用两个事物,或者时间先后的对比,突出强调某个观点内容。

(三)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说明文在现代文阅读中所考查的比例较小,且考查难度较简单,主要是围绕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进行考查,只要记住相关内容就可以掌握答题方法。

1.考查说明顺序

说明文通常按照3种说明顺序展开说明,第一种是按照时间顺序,特点是有时间词语作为标志,主要用来说明具有时间性的事物。第二种是按照空间顺序,特点是有空间方位词作为标志,主要用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空间方位关系。第三种是按照逻辑顺序,如果全文没有明显的时间名词和方位词,是按照逻辑顺序写的。

2.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初中所学的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使内容更具有真实性,增加说服力;打比方使内容生动形象,突出事物特点;分类别把复杂的事物分成几个部分来说清楚;列数据是用直观的数字表现事物的真实性,增加具体细节;作比较是用具体的事物和抽象的概念或事物进行比较,使事物的特征在比较中明晰,利于读者理解。

说明文中某个自然段的作用。遇到这类题目,可以围绕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以及说明方法的作用两个方面来解答,如引出下文,承上启下等。

(一)词语句子解析

在现代文阅读中,对某个词语或者句子的解析是比较常考的题型,要求学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来对文章句子进行解读。比如,当问到指示代词“这”“那”“其”指代的含义时,答案通常在这个指示代词所在句子或段落的前面一个句子或自然段。当问到某两个词语是否能互相交换位置或者用另一个词语代替某个词语时,答案一般是“不能互换”或者“不能更换”,再加上具体的原因,答题步骤是回答“能”与“不能”,再回到文章中,根据词语的具体含义、所在句子的语境、词语的表达倾向等方面阐述“不能替换”的原因。

(二)思想感情方面的问题解读

在现代文阅读题目中,对文章作者思想感情方面的解读一直都是学生答题的重点和丢分点,不同文章对人物的描写和思想感情的表达是不同的,有些文章的情感表达会比较强烈和明显,学生一读就能感受并表达。有些文章的情感比较含蓄,需要学生在文章段落中分析线索,并逐句深入探究。事实上,在学生没有思路时,可以套用这类题目通用的答题模板,即这篇文章通过对……的描写,运用了……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怎样的情感,揭露了……的道理。举例来说,在课文《荷塘月色》中,有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如果单纯地看这个句子,能看出这句话的重点就是心里不宁静,至于为什么不宁静,需要根据上下文阅读和文章写作背景来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知道作者心里不宁静是因为要抵抗美国救济粮,表达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由此也可以推断出,作者去荷塘并不只是为了赏月,也为了寻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脱,这些文章写作背后的背景知识和作者经历,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积累相关知识,才能在现代文阅读中,准确把握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这类题型的得分率。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现代文阅读在中学语文考试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是新课程改革后的课程标准决定的,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的教学目标决定的。中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考试大纲有深入了解和准确掌握,掌握基本的阅读目标和答题步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或不同题目进行专题细化训练,加强日常常识积累,训练答题技巧,让学生养成清晰的答题脉络,做到答题有逻辑、有计划、有思想、有积累,最终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 唐佳梓. 谈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分析[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20).

[2] 吴劲萍. 初中语文现代文中考阅读题的答题技巧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6).

[3] 陈玉兰. 浅谈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J]. 课程教育研究,2019(26).

[4] 鲍芳. 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J]. 读书文摘,2016(31).

[5] 于凌俊. 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37).

[6] 杨瑞云. 浅谈初中语文现代文中考阅读题的答题技巧[J]. 语文课内外,2018(5).

[7] 付长晔. 浅谈初中语文现代文中考阅读题的答题技巧[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7(10).

[8] 亢建英. 谈初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的教学要点构架[J]. 学周刊,2021(12).

[9] 王辉. 基于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初探[J].中文信息,2017(12).

作者简介:张幸福,1972年生,甘肃兰州永登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3240500316552

猜你喜欢

答题技巧现代文阅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简析如何有效进行初中地理教学
谈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解答策略
小学英语复习的方法与技巧
关于中考记叙文阅读的一般考点及解题思路的几点说明
谈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