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地方理工科高校双创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2022-03-19单子丹曾艳红王焱
单子丹 曾艳红 王焱
摘 要:文章以双创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利用MDM-ANP模型,明确学生专业素养、思想素质、专业师资队伍及思政课程融入四个指标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提出高校从人才培养、课程内容、师资力量三个方面提升教学效果的策略,以期为高校双创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新文科;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教学效果评价;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2-0001-03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讲话的重要指示精神,顺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势,2020年11月教育部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新文科教育正式启动[1]。为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哲学社会科学新格局、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新文科建设通过学科重组、文理交叉、新技术融合,构建具有世界水平的中国特色文科人才培养体系,为解决新时代文理交叉融合人才培养问题提供新思路。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交叉学科,与新文科建设理念不谋而合。对于地方理工科高校而言,双创教育若想在新文科背景下取得显著成效,必须要构建有针对性的双创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以推进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全面深化双创课程教学改革。
目前,国内学者对双创教育评价的研究多集中于创新创业教学过程评价、创新创业整体规划评价、创新创业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如周彬等人运用CSE模型,以需要评定、方案评定、形成性评定、总结性评定为评价指标,建立双创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徐小洲利用VPR模型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三维三级评价[2]。张燕丽利用统计学中的联合分析技术,根据学生课中、课后的数据建立评价模型[3]。崔铭通过改进BP神经网络对高校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进行评估研究[4]。齐书宇基于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管理能力四个维度,运用AHP方法来分析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5]。佩德里尼(Pedrini)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从学生的认知变化、情感变化以及行为变化进行评价[6]。尼克拉斯(Niklas)把开展创业活动的时间和收入作为评价指标,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实验研究来探索创新创业的教育效果[7]。可以发现,地方理工科高校对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并不多,尤其缺少在新文科背景下的双创课程教学效果研究。鉴于此,本文结合新文科教育使命及地方理工科高校办学特色,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基于人才培养、学科交叉融合、师资建设三个维度的MDM-ANP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模型,以明晰当前我国地方理工科高校在新文科背景下双创课程的不足之处,找準提升双创教学效果的发力点,全面优化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新文科背景下地方理工科高校双创课程存在的问题
地方理工科高校以理科教育及工科教育为优势,是应用型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但是该类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对学生通识类、人文类课程的教育。面对新时代人才需求及新文科建设要求,地方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实践能力与人文素养割裂
当前部分地方理工科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重视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相对忽视了对学生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引,使得双创教学与人文教学未能更好地融合。此外在课程内容制定方面,部分高校没有立足于当前国际局势与我国国情,同时也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二)理科课程与人文课程分离
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理工科高校对人文类、通识类课程重视程度逐渐降低,使得该类课程存在开设时间较短、课时不足等现象。这部分理工科高校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期间,或者文科课程与双创课程完全分离,或者人文课程与双创课程融合形式刻板生硬、文理内容分布不均,使得人文课程教学定位不明确、特色不突出,存在被边缘化现象。这就导致双创课程对重大理论、社会实际问题及热点问题回应不充分且延迟,学生不能以更宏观的视野对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对解决方法进行探索,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视野及创新实践能力发展。同时人文课程作为高校学生素养教育的基础课程,双创课程与人文课程的分离将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和批判思维的形成,同时也会导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在高校教育中的流失,不利于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三)办学资源与师资队伍不完善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创新创业课程开设时间也较短,囿于地理位置、外部环境以及办学定位,部分地方理工科高校仍存在办学资源较匮乏的情况。一方面表现为双创课程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优,部分地方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任课教师队伍由辅导员、经管学院的教师与理工科教师构成,缺乏文科教师与创新创业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师资力量的薄弱、教师创业经验的缺失以及专业能力的不足,导致双创课程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上差强人意,地方理工科高校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另一方面体现在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来源不足,校企合作力度不够,地方高校缺少来自企业的优质项目,无法整合高校与社会的创新创业实践资源,使得高校创新创业平台闲置,不能为学生提供创业服务与实践资源。
二、新文科背景下双创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根据新文科建设的本质特征、核心任务及地方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特点和要求,从人才培养、学科交叉融合、师资建设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如图1所示。
(一)人才培养评价
新文科注重培养具有极强跨界发展能力、高度国家意识的综合型人才,因此高校人才培养评价指标要素主要包括学生的思想素质、专业素养以及实践能力。思想素质包括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理解,以及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升自己对行业、社会、国家的认知与思考。专业素养考察学生对专业课程基本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专业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实践能力则是指学生将所学知识外化的实践操作及成果转化能力,如学生在创业竞赛、课程实训、毕业实习等科研类以及社会类实践中的表现。
(二)学科交叉融合评价
新文科背景下创新创业课程需要构建“文科+技术+思维”的知识、能力、思想“三位一体”的学科交叉体系。创新创业课程作为一门内容涵盖广、专业要求高、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融合型课程,需要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包括时事政治类课程、人文通识类课程以及学科专业类课程。因此,对学科交叉融合效果评价主要从思政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通识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数字技术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三个方面进行。
(三)师资建设评价
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适应新文科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要求,故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专业师资,评估标准主要包括高校各学科专职教师的数量、专业教学水平及专业技术运用能力等[8]。二是实践师资,如一线企业管理人员、商界精英以及知名成功校友等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三是创新创业指导师资,该类教师具有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对各学科发展前景及趋势有较为客观且长远的判断。
三、新文科背景下双创课程教学效果MDM-ANP评价模型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影响因素是复杂且相互关联的,MDM-ANP模型先采用修正式德尔菲法(Modified Delphi Method,MDM)定性分析指标体系的关联度和重要性,再利用网络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充分解构各准则层及指标层元素间的相互影响,定量分析指标权重及总体优先级,其基本内容如下。
(一)专家小组选取
选取来自黑龙江省所有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任课教师组成的德尔菲专家小组,向其发放意见问卷调查表,收集并统计专家意见。当每一项问卷结果分歧均小于5%时,则视为专家组对该项调查结果达成一致,若分歧大于5%,则对该项调查进行重复问卷,直至分歧小于5%。
(二)指标关联度及重要性
根据已确定的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形成9*9的指标关联度表,并进行专家问卷调查统计,以确定两两指标的相互影响关系。再利用1~9标度法制作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对调查结果采取几何平均数的处理方法,将各项共识值四舍五入以使数据整数化,构造两两元素在不同比较准则下的判断矩阵。
(三)ANP结构模型
以指标要素间关联度及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ANP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该模型结构分为控制层和网络层,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基于如下逻辑进行分析:若A对B有影响,则箭线由A指向B;若无影响,则A、B间无箭线;若A、B间存在相互影响,则用双箭线连接AB。
(四)结果分析
运用网络分析法软件yaanp进行数据处理,各一级指标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学科交叉融合,对应权重为0.412599、0.327480、0.259921。可以看出各一级指标权重相差不大,说明这三个指标在提升新文科背景下双创课程教学效果中都极为重要。二级指标中排在前四位的是学生的专业素养、专业师资队伍、学生的思想素质以及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对应权重为0.160352、0.159301、0.144005、0.120537。说明在新文科背景下,地方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应重点提升人才培养的专业素养与思想素质,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四、新文科背景下地方理工科高校双创课程建设的策略
通过运用MDM-ANP模型对新文科背景下地方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笔者认为高校可从人才培养、课程内容、师资力量三个方面进行策略改进,以提升双创课程教学效果。
(一)立足学科建设,优化人才培養
新文科建设强调,高校须以全球科学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征程为背景,以把握新文科建设的本质特征为核心要义。为促进双创课程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协调统一与共同提升,地方理工科高校双创课程应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优化人才培养过程。首先,高校应立足于社会发展趋势,着重培养学生将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相融合的创新精神,将智慧技术融入专业素养的创业能力。其次,为实现知识与技术的紧密结合,高校应重视学生跨学科的知识储备及实践能力,通过掌握“专业+”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技能的有效融合与应用。同时通过人文课程的融入,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后,为杜绝“纸上谈兵”式人才培育,高校还应培养学生结合现代新兴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外化与综合应用能力,如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创新创业竞赛、创业实践、企业实训等活动。
(二)融入人文教育,创新课程内容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
年”奋斗目标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创新创业课程应直面机遇与挑战,将发扬光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人文教育融入课程建设。新文科背景下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强调继承与创新并重,人文与技术齐驱。在课程内容制定方面,高校不仅要继承原有理科、工科的优秀理论与实践教育,将理论与实践循环推进、双管齐下,还应立足于我国社会及经济发展现状,将时代背景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促进双创教育人文化、中国化、时代化。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方式,重视理工科高校人文类课程建设,寻求创新创业课程在人文社科领域新的突破,以实现学科建设理论与机制的创新,提升课程软实力。在学科技术应用方面,高校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如5G技术、AR/VR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将新理念、新技术融入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新兴技术提升双创课程硬实力。
(三)迎合人才需求,强化师资队伍
为满足新文科建设及新时代发展的人才需求,地方理工科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抓好课程、人才、教师三方促进再深化。一方面优化创新创业课程教师选拔过程,结合新经济新产业的发展要求,立足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强化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行业产业实践背景和经验,制定新文科背景下师资选拔标准。另一方面高校还应优化教师组成结构,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寻求与社会企业的合作机会,招纳优秀企业人员,建设一支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同时提高拥有跨学科背景教师的比例,形成多学科联动、多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此外,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高校还应积极研究设计教师培训项目,探索灵活有效的培训方法,制定多层次教师培训制度,提高任课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定期开展创新创业讲座、校际交流、专题培训等方式,完善教师创新创业理念,开阔创新创业教学视野。
以新文科背景下地方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培养文理兼备的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目标,遵循新文科建设本质要求,紧跟人才需求走向,本文通过构建创新创业课程效果评价体系,利用模型计算明确双创课程建设立足点,并提出相应的课程建设策略,以期对地方理工科高校双创教育应对新文科建设、新时代要求、新国情挑战起到一定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彬,郭禹辰,王雨竹,等.基于CSE评价模式的创新创业课程评价体系构建[J].中国多媒体與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3).
[2]徐小洲.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VPR结构模型[J].教育研究,2019(7).
[3]张燕丽,黄淑伟.基于联合分析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效果评价[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
[4]崔铭,吴亚光.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评价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
[5]齐书宇,方瑶瑶.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设计[J].科技管理研究,2017(24).
[6]Matteo Pedrini,Valentina Langella,Mario Molteni.Do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Programs Impact the Antecedents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An Analysis of an Entrepreneur-ship MBA in Ghana[J].Journal of Enterprising Communities People & Places in the Global Economy,2017(3).
[7]NiklasElert,Fredrik W.Andersson,KarlWennberg.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on Long-term 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2015(111).
[8]单子丹,安宁,项朝霞.高校双创教育效果评价反馈机制及应用策略初探——以“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