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非金融上市公司金融化与经营绩效研究
2022-03-19潘晓王颖赵鹏飞曾金波
潘晓 王颖 赵鹏飞 曾金波
摘 要:当我国人口、资源优势逐渐减弱,传统实体企业盈利压力日益增大,而伴随我国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更多的公司选择将资源用于主营业务外的金融领域。广西作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其非金融上市公司有不断金融化的趋势,企业本身除主营业务不断优化外,也进一步扩大金融投资。但金融投资相比于传统实业体投资,其面临的风险相对更高,一旦发生投资决策失误,可能导致企业难以正常经营。从长远发展来看,主营业务是上市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若大量资源投入在非主营业务内,无疑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公司主营业务经营与发展。在广西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公司是否进行金融化决策、金融化程度高低,对其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文章结合广西非金融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数据,通过动态分析研究,找出广西非金融上市公司金融化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为广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进行金融资产管理提供有效的实践性指导。
关键词:金融化;金融资产;经营绩效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2)03-0040-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2.03.040
1 引言
自2000年以来,我国政府监管部门逐步开放了限制条件,开始引导并支持上市企业与股东进行金融投资,尤其是随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和实施,大量资金涌入,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与证券市场的发展,2007年我国非金融上市企业金融资产规模呈现出大幅增长。
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资本的趋利性质将导致资金流向金融行业,但容易忽略其中的风险。企业提高金融化程度虽然可以提高资金流动性与收益性,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复杂化,同时企业将资源过多地用于金融以及房地产投资,也对企业实体经济产生挤兑效用,导致企业的发展资金脱实向虚。对于非金融上市公司而言,资金的合理运用能决定公司的未来发展。在公司进行金融化决策时,对公司发展产生“蓄水池效应”还是“挤出效应”?本文将对广西非金融上市公司公布的各项金融资产数据进行研究,分析2008—2019年广西上市公司金融化的变化趋势,并探究广西非金融上市公司金融化的影响因素。
2 广西非金融上市公司金融化程度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表现之一即为企业将自身资本由经营领域转投金融领域,而投资行为最终都会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转化为金融资产。因此,利用金融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可以衡量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水平。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衍生金融资产形成的资产等。但是更进一步思考可以发现,企业持有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以及其他应收款主要是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并非投资增值的目的,所以并不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资本增值。文章所说的金融资产是剔除这些项目后的狭义金融资产,在测量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程度时更应该关注其占比情况。
由此可以得出金融资产持有比例的计算公式:
FAR=FAAsset=TFA+IRE+FDDebt+OE
其中,FA代表狹义的金融资产,Asset代表企业的总资产,TFA代表交易性金融资产,IRE代表投资性房地产,FD代表衍生金融资产,Debt代表企业债权,OE代表企业所有者权益。
图1显示,广西非金融上市公司整体金融化比例在3.43%左右,在2009—2011年,FAR每年持续增长,在2011年达到最大值3.31%,2012—2013年出现小幅度下滑,跌至2.27%。从2013年后,4年内一直呈增长趋势,在2017年达到5.59%的顶峰。之后两年有所下降,但仍旧在4%左右。
综合来看,广西非金融上市公司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偏离实业”现象,以柳工为代表的广西实业企业仍旧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3 广西非金融上市公司金融化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企业金融化经营绩效是对金融化后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以及经营增长等经营业绩进行的综合评判。公司的盈利能力主要是指在正常的营业状况下对营销能力、成本费用管理水平、资产管理水平的整体反映,这里的资产管理水平指的是企业扩张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上、下游收购重组链接产业链的管理,所以在本研究中,将针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与营运能力进行分析。
偿债能力包括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分别采用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作为参考指标。通过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公司利用自有资本的效率,该指标越高,则企业利用自有资本的效率越高,即利用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能力越好。通过固定资产比率分析主营业务投资的变化情况。以2009—2019年广西非金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结合企业可获取的相关财务数据,通过对一定时间内财务指标进行纵向比较分析,从而衡量出发生金融化行为给企业经营绩效带来的影响。
通过选择广西37家非金融上市公司2008—2019年每年的FAR进行分析,剔除未报告金融资产的样本,共得到样本422个。
从表1可以看出:企业的金融化程度FAR的平均值为0.021968,说明广西非金融上市企业的整体金融化水平还比较低,但是其标准差为0.079815,最大值为0.665871,最小值是0.00%。也就是说有的企业金融资产可以占到企业总资产的一半以上,而有的企业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说明不同企业的金融化程度相差很大,且有企业没有进行金融化。其中,中位数为 0.002062,达不到平均值的一半,这说明广西绝大多数非金融上市企业的金融化程度并不高,只有较少的企业呈现较高的金融化程度。
由图2可知,在2009—2019年间企业的股东权益比率与流动比率逐年上升,股东权益比率在40%之间浮动,说明公司抵御外部的冲击能力和利用财务杠杆来扩大经营规模的能力适中;流动比率在1.04左右浮动,说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一般,而金融投资率在研究期间相对于这两个率来说趋于平缓,对长、短期偿债能力的影响没有体现出来。
净资产收益率在2008—2019年只在2008年表现为负,为-1.03%,并不高。之后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正增长较为明显。在2012年后,净资产收益率呈现下降趋势,维持在6.66%左右,未出现负值,虽在2017年有所增长,但未突破10%。
在趋势变化上,净资产收益率与FAR在总体趋势上符合,在净资产收益率较低的情况下,FAR出现下降趋势,可见非金融上市公司的金融活动在企业资本活动中处于同向运动。广西上市公司中分别有化工、电力、机械等行业板块,对固定资产投入要求较高,在2008—2019年期间,固定资产从2008年的46.09%持续下降,到2019年已降至31.81%,十年期间降幅为30.98%。在总资产逐步上升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比重降低,而金融投资率在2013年与2019年增长速度较快,说明公司对主营业务投资没有减少,且广西非金融上市公司金融投资活动对主营业务投资没有产生“挤出效应”。
综上所述,根据2009—2019年各项数据显示,广西非金融上市公司金融化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的主要在营运方面,金融化程度越高,公司对资本的运作能力越强,且在资金链出现问题时,公司可以通过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回笼资金。在偿债能力方面,没有发现明显的关联性,在主营业务投资上,金融化没有表现出挤出效应。
4 研究结论及建议
在广西非金融上市公司金融化对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中,发现公司的金融化对经营业绩的影响不明显,有可能是出于广西非金融上市公司的金融化仍处于初级阶段以及广西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导致金融化的数据相比于公司的其他数据还较小,说明金融化发展还有极大的空间。同样的情况下对于个别公司的考察,又发现金融化活动对于非金融上市公司来说起到的是正向促进作用,值得其他公司借鉴。另外,在研究金融化进程中广西非金融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许多老牌上市公司因市场变化、投资决策与战略布局的改变,已经连年亏损,基本失去造血功能,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非金融上市公司主营业务难以维持经营,没有多余资金进行金融投资,金融业务难以开展。而且广西非金融上市公司金融化活动可选范围较小,主要还是经营投资性房地产、参股银行、参与证券股权交易并参与代理委托理财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大部分资本市场处于非强势有效的市场,盲目性较大,比较缺乏效率,且广西金融发展水平总体较低,严重影响广西上市公司的金融性投资行为和投资效率。最近几年股权融资、区域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上市公司发展较快,但广西大部分上市公司仍处于发展不成熟不稳定期,投资效率较低。所以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金融化进程不应盲目过度,需要结合市场与公司本身情况考虑,合理运用资金。
面对高速发展的金融市场,企业可以将产融完美结合,利用金融这一有力工具,服务于实体产业,适度多元、延伸布局。企业不仅要加速布局产业链中具有高成长性、高壁垒的战略环节,改良产品格局和研发管线,还要通过设立金融化布局,从而为战略转型升级奠定良好基础,深化资本运作,实施产融结合、实现外延扩张、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广西区政府应当利用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通过支持广西上市公司有效提高金融化程度,促使广西实体企业“走出去”项目为主要目标,解决项目搭建和运营中的金融需求,为广西制造业和服务业“走出去”提供持久动力。助力企业从境外融资,进一步加大实体企业融资渠道,搭建连接东盟和境外国家的区域性跨境结算平台,推进人民币对东盟国家货币区域银行间交易平台,为企业跨境贸易投资结算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邓超,张梅,唐莹.中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38(2):1-7.
[2]张闫,周金荣.广西区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研究[J].时代经贸,2016(9):11-13.
[3]朱容成,黄盈莹.公司金融化与企业业绩的实证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9(9):81-83.
[4]颜玉霞. 上市金融企业高管薪酬与公司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J].科教导刊, 2010(20):77,81.
[5]王红建,曹瑜强,杨庆,等.实体企业金融化促进还是抑制了企业创新——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7(1).
[6]付春明.广西资本市场发展探析[J].区域金融研究,2009(4):49-51.
[7]張荣艳,章爱文.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行为关系研究——以广西中小企业为例[J].中国证券期货,2013(2):33-34.
[8]莫磊,王秋霞.广西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历程、绩效与改进[J].商业会计,2015(8):17-20.
[9]徐玲,宋云雁.梧州市民营上市企业经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7(22):85-88.
[10]许罡,伍文中.公司金融化投资之谜:盈余管理抑或金融套利[J].证券市场导报,2018(8):20-28.
[11]徐经长,曾雪云.金融资产规模、公允价值会计与管理层过度自信[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7):5-16.
[12]戴赜,彭俞超,马思超.从微观视角理解经济“脱实向虚”——企业金融化相关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8,40(11):32-44.
[13]彭俞超,韩珣,李建军.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金融化[J].中国工业经济,2018(1):137-155.
[14]王红建,李茫茫,汤泰劼.实体企业跨行业套利的驱动因素及其对创新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6(11):73-89.
[15]孙国茂,陈国文.金融业利润增长对制造业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4(4):45-57.
[16]梁海,陈政,凌伶,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广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20,579(10):34-4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会计类学科建设与专业教改研究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KJ23)。
[作者简介]潘晓(1983—),女,广西南宁人,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通讯作者:王颖(1988—),女,河南驻马店人,讲师;赵鹏飞(1995—),男,山东泰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曾金波(1998—),女,广西钦州人,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
3454501908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