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的发展进程与后疫情时代下中国道路选择
2022-03-19沈义宸
摘 要:从周秦汉唐到当下,地摊经济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其贯穿着华夏几千年的市井文化,充满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在疫情的冲击下,凭借着风险低、门槛低、资金套现容易等竞争优势,地摊经济迅速升温,不仅为普通群众基本生活保底,也为疲软萧条的市场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文章以摊贩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进程为出发点,探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地摊经济对经济的影响,寻找其存在与发展的社会经济根源,理解后疫情时期国家放开地摊经济管制背后的行为逻辑。在此研究基础上,剖析现状,提出推动摊贩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方案。
关键词:地摊经济;摊贩文化;规划策略;规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2)04-0058-02
DOI:10.13939/j.cnki.zgsc.2022.04.058
地摊经济作为非正规经济的典型代表,是个体劳动者借助公共空间进行交易、获得收入的一种途径。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凭借着易进入、灵活性高、风险低,地摊经济带动了城市消费活力,拓宽了销售渠道,带着人间烟火气,跨越千年,又重新被人们所重视。在如今后疫情时期,地摊经济又该如何发挥优势,为宏观经济兜底?又该如何继承与创新管理方式,走好后疫情下地摊经济在中国发展的路?
1 地摊经济的历史进程及管理模式
1.1 先秦时期——地摊经济的萌芽
根据《吕氏春秋》记载的两个故事——郑人买履和买椟还珠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先秦时期鼓励自由贸易。根据《钱律》《关市律》等文献可知,秦朝在市场经济贸易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两点措施:其一,政府保护合法的商品交换,明码标价是基本要求;其二,统一度量衡,规定法定货币。
1.2 周朝时期——权贵的交易
据《礼记·王制》中记载,在当时“衣服饮食,不粥于市”,根据这种说法,足以证明当时的“市”受众仅限于权贵而不是基层百姓,换而言之,便是官商垄断,普通百姓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东西,可以推测出普通人参与度不高,市的受众局限。
1.3 隋唐时期——出现最早的“城管”
隋唐的坊市制度对今天而言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将居民区与商业区严格分开,保证了居民生活质量,给予了伦理关怀,这种坊市分开的方式有点类似于今天西方国家的城市规划,虽然购买商品颇有不便,但是居民生活环境还是比較令人满意的。
(2)用法律和制度来管控贸易的时间和地点,对市进行监控,形成比较规范的非正规经济管理制度,大体与2011年颁布的《个体工商业的若干规定》内容类似,鼓励临时摊点有序设立,城管对摊贩进行管理。
2 后疫情下政府鼓励地摊经济背后的行为逻辑
2020年,李克强指出地摊经济是就业岗位的来源,是人间的烟火。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很多工业停滞,不少工人失业,家庭收入呈负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末,城镇失业率大概在6.8%上下浮动,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按照该比例计算,再加上遗漏的人数,总体失业人口可能在3500万左右。群众可支配收入减少,未来收入预期变小,消费程度受到冲击,经济的乘数效应也随之减少。而作为民生经济的细胞,地摊经济凭借着自身的优势,为居民基本生活兜底,对于国民经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高大上不同的是,据不完全统计,地摊经济交易摊贩与交易对象大多数为恩格尔系数高于45%的人群。买家追求性价比高,卖家看重地摊交易可以短时间收回成本获得收益。地摊经济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基层百姓基本生活问题,增加了就业人群,进而可以稳定社会秩序,使经济能够平稳地发展。
地摊经济是对正规经济的一种补充。和正规经济不同的是,地摊经济营业时间覆盖广,灵活性强,方便了居民生活,满足了供需问题,弥补了正规市场的不足,对稳定就业的作用不容忽视。地摊经济试错成本低,创业门槛低,风险小,为创业提供市场和个人决策参考,可以称得上创业的试验田。
从人文关怀的角度细细思索,便能发现地摊经济的又一可爱之处。让待业人群、大学生等弱势群体通过自己的劳动,使自己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给他们带来的不仅仅只是经济上的帮助,更多的是在这个城市的归属感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而贯穿了华夏几千年的地摊经济,市井气息浓郁,文化内涵深厚,能给大家带来城市生活最初的回忆,保留了中华地摊文化特色。典型代表有浙江舟山520幸福街、上海外滩、潮汕夜市等,这些地摊经济群因地制宜,将产业结构和当地特色相结合,也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3 地摊经济未来发展新模式优势及存在问题
(1)街边固定的自动售货机,流动的智能售货亭。目前日本街边已经出现了不少类似自动售货机,优势在于比较便捷,减少人力资源成本,运营成本小,并且不污染环境。缺点便是无法保证货品是否能够得到有效补给,消费者也无法通过看清售货机内部商品是否符合他们心意。
(2)不定期或定期的城市市集模式,这个在中国的农村比较常见,类似于早晚集或者是城中村。缺点在于不能及时给消费者提供商品,具有滞后性。在这种模式下,多为一次性交易,商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安全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产品的售后问题比较棘手,流动性强导致政府无法进行有力的管理。优势在于对非正规就业者能够进行帮扶,商品性价比高,经济适用性强。
(3)将地摊经济与当地的特色文化、城市面貌产业结构等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路线。在解决了一些人就业问题的同时亦能拉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可以销售当地手工艺、小吃、老字号和特产,丰富娱乐和休闲,将地摊经济与旅游、景点有机结合,构建品牌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宣传当地名俗文化,成为一个活字招牌。据预计,截至目前,中国摊贩大概有1.8千万,占非正规就业的15.9%,以广州为例,广州摊贩在28万~39万,其中72%销售者售卖具有广东特色商品。
4 解决方案
针对影响居民生活的问题,可以借鉴宋朝的坊市制度,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按照销售内容划分固定摊位,像烧烤店、卖唱、杂耍等能对居民带来“四个影响”的摊贩禁止其在生活区摆摊,对于不会干扰居民生活的允许其在居民区销售。在城市划分出绝对禁止摆摊区、相对禁止摆摊区和诱导开放摆摊区。比如人行横道、马路作为绝对禁止区,以免给他人生活带来不便。
摆摊应该有时间限制。虽然没有必要像唐朝对市的开发放时间有较为苛刻的限制。但是如若不分昼夜开放摆摊,必然会带来安全隐患,社会治安得不到保障,地下交易在混乱和无人监管的情况下会恶性发展。
创新地摊经济运营方式。可以用短视频平台进行宣传,吸引顾客前来。利用支付宝、微信等电子支付方式,简化支付方法。政府可利用社交软件智能管理,降低管理成本。甚至可以与企业经济、股份经济互为依托,与互联网经济融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数字化地摊经济。
制定摊贩准入原则。与正规的经营许可证不同,可以建立摊位经营资格,以大学生、待业人员等弱势群体优先的原则,建立摊位诚信制度,一个身份证对应一个摊位资格。政府进行集约管理,制定宽松适度的经营原则,运用积分管理制度,積分被扣光者吊销资格证,并纳入诚信黑名单。
加强风险调控。以当地居委会为监管的主力军,维护治安等问题。开放举报通道,让群众对摊贩行为进行监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商品售后服务的问题。面对突发状况,加强应急处理能力,保证人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5 结语
从先秦的自由贸易,到度量衡的统一,再到坊市制度的建立,中国商业发展史上,地摊经济历史悠久,已然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地摊经济门槛低,风险小,利润有保障,可以为失业者提供就业途径,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维系社会稳定,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但是依然不能忽视其管理难度大、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卫生问题得不到解决等难处,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地摊经济之间的矛盾依旧需要人们来解决。想要让地摊经济真正地为所有人造福,管理者要严格把控准入原则和贯彻落实积分准入制度,商贩们在利用公共空间时要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做到如上几点,相信地摊经济会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佳佳,韩平.地摊经济的内在逻辑与数字化演进[J].专家论坛,2021(3):10-12.
[2]袁如意.疫情防控常态化视角下的地摊经济[J].中国市场,2021(6):86-87.
[3]张辉.流动商贩的管理:保障经营权利与提升城市治理[J].中国纤检,2021(2):124-126.
[4]许若奇,于文波.后疫情时代地摊经济空间模式及其合理规划策略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0(12):72-73.
[作者简介]沈义宸(2002—),女,汉族,江苏盐城人,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340250190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