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效果观察

2022-03-18刘癸生

健康之家 2022年23期
关键词:肺功能

刘癸生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施治在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6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参照组为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患者,研究组为接受中医辨证施治的患者。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症状评分低于参照组,肺功能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治在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安全可靠。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医辨证施治;肺功能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发病原因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咳嗽、喘息、咳痰等症状,常年不愈,极易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对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造成严重的影响。在中医学理论中,人体肾、肺、脾等脏器功能的失调,同时受到风寒外邪侵袭,导致慢性支气管肺气肿的发生[2],内外兼治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随着中医在现代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临床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中医的治疗需要依据辨证理论,从疾病分型、药物种类等方面来进行指导。本研究观察了中医辨证施治在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中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6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参照组女性患者10例,男性患者23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8.67±13.67)岁。研究组女性患者11例,男性患者22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59.34±13.3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参照组

实施常规西药方案治疗:应用第二代头孢菌素药物预防感染,同时给予止咳、化痰、解痉等对症治疗,发病严重时进行低流量吸氧。連续治疗1个月。

1.2.2 研究组

予以中医辨证施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的病情分为肺肾阳虚型、表寒内饮型、痰热内壅型及痰湿阻肺型。肺肾阳虚型患者选择肾气丸加减[3]治疗,组方:熟地黄24 g、山药20 g、杜仲15 g、茯苓14 g、熟附子12 g、桂枝12 g、山萸肉12 g、泽泻12 g、桃仁10 g、五味子6 g。表寒内饮型患者给予小青龙汤[4]加减治疗,组方:麻黄12 g、浙贝12 g、法半夏12 g、五味子12 g、桂枝12 g、白芍12 g、甘草6 g、细辛3 g。痰热内壅型患者选择麻杏甘石汤[5]加减治疗,组方:生石膏25 g、鱼腥草24 g、金银花24 g、款冬花15 g、浙贝14 g、连翘12 g、炙麻黄12 g、黄芪12 g、杏仁10 g、桔梗10 g、桃仁10 g、甘草6 g。痰湿阻肺型患者选择二陈汤+三子养亲汤[6]加减治疗,组方:半夏15 g、橘红15 g、苏子9 g、莱菔子9 g、白茯苓9 g、白芥子6 g、甘草(炙)4.5 g。将上述中药加500 ml水进行煎煮,留汁300 ml,每日服1剂,分早晚服用。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后,患者咳嗽、喘息、咳痰等症状消失,肺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咳嗽、喘息、咳痰等症状明显减轻,肺功能明显改善为有效;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喘息、咳痰等症状进行量化,按无、轻、中、重分4个等级记分,无记0分,轻记1分,中记2分,重记3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症状表现越严重。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FVC、PEF。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1.0软件完成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症状评分低于 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肺功能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当前阶段,我国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国民的身体健康[7]。经临床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遗传因素[8];二是与周边环境污染有密切联系,人体吸入各种有害气体及粉尘,或有常年吸烟的习惯,均可诱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三是呼吸道病毒或细菌的反复感染[9]。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疾病症状表现为持续性的咳、喘、痰、肺鸣音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尤其在冬季发作严重。西医临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多采用抗生素及对症药物治疗,虽然可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病情控制效果有限,且需要长期用药,不仅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还易产生耐药性[10]。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经过数千年的沉淀,其医学理论越来越完善,近年来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中医学认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发病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由脏腑虚亏或体虚而发病,外因由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而发病。患者久病与体虚相互影响,邪实而正虚,在治疗上也需要内外同治,标本兼修[11]。辨证论治是中医的基础理论,根据患者不同的辨证,针对不同的病症开展治疗,效果更为理想。本研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的主要证型包括4种,即肺肾阳虚型、表寒内饮型、痰热内壅型、痰湿阻肺型,针对不同辨证配伍了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肺肾阳虚型患者选择肾气丸加减治疗,方中熟地黄有补血益精、生肌补脏等作用;山药可生津、益气、补中;杜仲常用于肾气不足的治疗,且有消炎、强筋、补肝肾的效果;桂枝、茯苓、桃仁等能够活血祛瘀;熟附子用于肾阳不足的治疗效果良好;山萸肉对于人体免疫力有提升效果;泽泻有清热利湿之效;五味子有助于镇咳祛痰等。全方用药可积极应对患者肾阳不足之症,提升患者自身抵抗能力,消除疾病症状。表寒内饮型患者选择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方中麻黄的主要功效在于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浙贝能够散结清热、解毒化痰;法半夏有化痰、止吐、燥濕等效果;细辛、白芍与桂枝合用能够温化脾胃、散寒解表。小青龙汤是解表方剂,能够温化寒饮,对复感风寒,外寒内饮者的治疗效果显著。痰热内壅型患者选择麻杏甘石汤加减治疗,方中生石膏、金银花具有非常好的清热泻火效果;款冬花可以润肺、止咳、化痰;连翘性寒,有解毒清热之效;炙麻黄能够散寒、宣肺、发汗;黄芪能够补气固表;杏仁、桃仁等有助于止咳;桔梗对于胸闷、咽痛、咳嗽痰多等有较好的改善效果。麻杏甘石汤主治邪热壅肺证,有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之效,应用效果良好。痰湿阻肺型患者选择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均为经典方剂。二陈汤可化痰燥湿、和中理气,三子养亲汤可化痰温肺,两种方剂合用,方中半夏有燥湿降逆之效,在痰饮中阻的治疗中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橘红能够理气化痰,对咽炎、支气管炎等患者较为适用;苏子可以平喘、止咳、化痰,对于久咳的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莱菔子在咳嗽多痰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够起到较好的化痰降气效果;白茯苓能够健脾燥湿;白芥子的主要功效在于通络、温中、止咳、化痰、理气、平喘。诸药合用,能够更好地对应患者的痰湿之症,起到减轻疾病症状,促进通气功能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治疗后研究组症状评分低于参照组,肺功能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可见中医辨证施治能够显著提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的治疗效果,且临床症状、肺功能改善幅度更大,并有更高的用药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虽然具有高效和安全可靠的优势,但用药后见效相对较慢,对于急性发病、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建议先予以西药进行对症治疗,于短时间内控制临床症状,再进行辨证治疗。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施治在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党秀芳.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9):27-29.

[2] 郑合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西医治疗[J].医学信息,2021,34(16):57-59.

[3] 李岩,郭洋.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1,28(8):38-40,47.

[4] 朱光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5):78,77.

[5] 邢清建.中医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临床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35):32-34.

[6] 罗丽萍.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4):115-116.

[7] 卢立恒.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4):95-96.

[8] 梁森,李金.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30):15-17.

[9] 史纪增.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6):21.

[10] 郑云成,龙攀峰,王世月,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治疗价值[J].名医,2020,(10):323-324.

猜你喜欢

肺功能
胸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肺福康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CAT评分的影响
普伐他汀在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家庭延续性护理对COPD患者缓解期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上海市虹桥街道居民肺功能调查
血必净中药制剂临床用于ICU重症肺炎的药理价值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不同疗程胰岛素强化治疗对AECOPD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