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通识课程创新教学方式的应用与探讨
2022-03-18熊彪
熊彪
(贵州大学 茶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和谐发展,也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1]。人类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彼此依赖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今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如果无限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但影响社会发展,还会使人类面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挑战[2]。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一位,在新时代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的一条,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高等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中,结合当代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现状与环保能力,对《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知识、课外实践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和优化,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生态文明的内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1 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现状与环保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1 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现状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环境问题是世界性问题,被污染的环境威胁着生态平衡,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目前,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现状有以下四种情况:一是偶尔做过对环境不利的事;二是部分学生的环保行为不能很好地将环保知识运用到其中;三是在生活中有了环保意识但自觉程度较低,对环保细节了解较少、环保热情较低等;四是较好的情况,在生活和工作中环保意识强,自觉且积极参与环保主题活动等。因此,建设和保护美丽和谐的家园环境已势在必行,需要每个人的力量,大学生更应该不断增强环保意识,积极保护生态环境。
1.2 大学生生态环保能力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保护环境的行为是一种利国利民的积极行动,是指以良好的环境态度为前提,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得产生的行动有利于改善环境,如在日常生活中随手关灯、使用环保袋和使用环保洗洁剂清洗碗筷或衣物等都是保护环境的行为。环保能力则是积极主动保护和爱护环境行为的程度,表现为保护环境的行为是经常、偶尔还是从不。拥有美丽和谐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3]。青年一代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是民族未来发展的后备力量,肩负着构建美丽家园、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和重任,承担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责任。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和能力的高低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也影响着构建美丽家园、振兴中华历史使命的完成。因此,高等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来提升其环保意识;利用校园广播的方式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环保意识,努力营造绿色环保的氛围;通过张贴海报、制作视频与举办环保设计、摄影和知识竞赛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环保的魅力,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
1.3 培养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环保能力
1.3.1 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着力提高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环境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行动参与意识,形成“环境伦理教育合力”,环境教育工作者既要拥有广博的环境知识,还要具备较高水平的素质和技能才可胜任环境教育与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既要强调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又要拓宽知识面,注重启发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要经常开展热点问题讨论、促进教学互动。
1.3.2 激发学生对环境的热爱
学生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强调自我教育,提升个人的生态文明素养,强化自身的环保意识,增强自律能力和环保行为能力。一是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休戚与共的关系,做到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和热爱自然;二是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自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三是以不断解决人类发展与自然界和谐演化之间的矛盾为宗旨,以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为目标,形成人—自然—社会协同进步的生态科技观。
2 《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特色内容与要求
2.1 课程特色内容
生态文明代表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然要走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5]。《生态文明教育》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必修课程,以建立生态文明观念,了解全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挑战;突破学科专业局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养成生态文明品格,积极实现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向为教学目标,包含生态文明建设与当代青年的责任、全球环境治理与中国的责任担当、守护中国文明的自然根基、中国近代以来的疫病与公共卫生、新能源、新材料革命与生态文明建设、化学、环境与生态修复、绿色化学与绿色生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循环经济、生态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治保障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特色内容,要求大家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到知行合一,并积极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队伍,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2.2 课程的开设与要求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需制订科学、系统和个性化的教学大纲,指导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生态文明教育》是贵州大学本科学生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按照贵州省教育厅的部署安排和学校的培养目标要求,在高等教育阶段计划安排一个学期讲授这门课程。在《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必须充分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更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该课程不仅可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也是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方式。
2.3 《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教学安排及考核形式
2.3.1 课堂教学
课程教师需具备专业的生态文明素养,课堂以优秀教师的优势资源为载体,以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知识为内容,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体现《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尤其是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6]。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要合理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目前部分高等院校使用的《生态文明教育》教材针对性不足,不同专业的教材编写应有各自的侧重点,在总课时较少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深入讲授相关专业的生态文明知识。课下教师应进行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2.3.2 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理论教学的补充,是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途径。学校领导、教师和校外教育机关组织应组织指导与《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相关的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校内和校外环保活动,既可使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才能和个性,也可使其收获课堂之外的知识,让学生愉快而有意义地度过课余生活,同时培养他们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这样的锻炼不仅巩固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也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有效方式,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会使他们受益终生。因此,组织一场有计划的课外生态文明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生机活力,发挥他们的个性与创新优势,也是学生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良好动手动脑习惯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2.3.3 考核形式
考核的目的在于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检验教学效果,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既考核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程度,又考核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以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爱生命、爱护环境、自觉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积极投身环保实践为目标。该课程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环保意识的提升和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因此,该课程的考核可采取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开放式论文写作和动手设计环保作品的形式,既能考查学生对该课程的接受情况,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结合考勤(迟到、早退及旷课情况)、课堂态度(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组织纪律、劳动态度及服从管理等情况)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体现)等情况综合打分。
3 结语
校园是为社会输出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业。因此,在高校教育中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使学生逐渐形成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观,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门培养和激发当代青年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积极性,勇于承担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的课程。在大学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学校要充分重视环保教育,加大绿色校园建设的宣传力度,扩大环境保护的影响范围,使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认知。教师要切实把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其中,进一步促进绿色校园的建设,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学生认真学习课堂知识,积极主动参与生态文明活动,学校、教师和学生协同联动,创新发展,共同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大学时期是学生认识自我的时期,如果大学生能在大学时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那么将会对其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生态文明教育》课堂中,教师要努力充实相关知识,不断创新和发展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高效学习、收获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