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课赛证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功能价值、实现机制与推进路径
2022-03-18燕珊珊
燕珊珊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要推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高教育质量;同年10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实施岗课赛证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是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发展,提升职业社会适应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形式。从学理上探讨岗课赛证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功能价值、实现机制与推进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岗课赛证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功能价值
1.为全面落实1+X证书制度提供了新的实践模型。1+X证书制度是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岗课赛证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为1+X证书制度的全面落实提供了新的实践模型。
第一,岗课赛证融通为职业学校创造了育训并举的新途径。实施1+X证书制度,要求职业学校切实贯彻育训并举的主体职责。传统的职业学校育训并举,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育人的模式来实现的,即职业学校主要负责教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合作办学的企业主要负责学生的实习实训。这种“学”与“做”相分离的培养模式,难以保证育训并举的实际效果。岗课赛证融通作为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融合了岗位能力标准、职业技能大赛标准、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等多项标准,打破了传统职业教育校企联合育人过程中学校和企业表面上各司其职、实质上各自为战的格局,从而把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规范等融入学校的课程标准和教学活动中,使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真正拥有了一体规划、一体实施的操作空间,为职业学校落实育训并举创造了新途径。第二,岗课赛证融通为职业学校重构教学内容创造了新契机。我国职业教育一直存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难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职业学校的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脱节、与企业岗位实操脱节。1+X证书制度的实施,正是为了补足职业学校实践教学和职业培训的“短板”,提升企业参与度。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打破了传统的课程体系,以岗位能力需求标准为导向重组课程内容;以职业技能大赛标准为引领,强化能力培养体系的实践环节;以职业资格证书等级标准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可以说,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全面重构了职业学校的育人标准和育人体系,为1+X证书制度的实施打下了更加牢固的基础。
2.为促进融合育人、深化多元育人提供了新的实施路径。产与教、工与学、理与实的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深化融合是职教发展始终坚持的方向。融合育人、多元育人模式是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从宏观层面看,产教融合、集团化办学、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等顶层设计,为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指明了新的方向;从微观层面看,岗课赛证融通为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
第一,职业教育走多元办学、多元育人的道路,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学术界、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共识,但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协同育人,以何种方式来开展,以什么样的方法论为指导,则莫衷一是。就目前而言,岗课赛证融通是最契合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理念、最能将多元主体协同育人落到实处的模式或方法。一是从主体整合的逻辑看,岗课赛证融通的实施主体涵盖了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职业学校、培训评价组织等,以一个模式带动了众多类型主体的协同联动,能产生非常高的协同效能。二是从资源整合的逻辑看,岗课赛证融通聚合了企业的岗位资源、职业学校的课程教学资源、职业技能大赛资源及职业技能等级培训与考核资源,可以使原本分散的教育、社会资源通过一个模式整合起来形成资源合力。由此可见,岗课赛证融通为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指明了新的方向。第二,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本质是社会化育人、综合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各方主体都要参与到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来,这就需要创设便于各类主体协同开展教育活动的实践路径。岗课赛证融通以课程为载体,融合了企业岗位、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职业培训等多元要素,使得职业学校的课程教学体系成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入口”。随着我国全产业链的转型或升级,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的持续迭代与进步,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持续推进。可见,岗课赛证融通为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
3.为深入推进“三教”改革提供了新的实践抓手。岗课赛证融通作为一种以多元、跨界、整合为特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涉及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实施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建立与之适配的课程教学体系,职业学校推进“三教”改革也就有了新的实践抓手。
第一,岗课赛证融通丰富了职业学校“双师”内涵。岗课赛证融合育人对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的师资建设,要求教师树立“准确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的态度,成为具有较强岗课赛证四项能力和融合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一是教师要切实以“获得岗位技能”为基础,保持走进企业、贴近产业,更新技术技能知识;二是教师要以课程体系为核心载体,加强课程资源要素整合,大力开展课程改革,提升课程育人质量;三是教师要积极参与证书培训,掌握证书培训体系内涵和相关证书的认证能力,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证书认证工作;四是教师要积极组建大赛指导团队,掌握行业竞赛体系,提高指导学生竞赛的能力。教师在落实融合育人、多元育人的过程中,通过深化对岗课赛证融通的概念认知,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成为具有较强岗课赛证融合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第二,岗课赛证融通重塑了职业学校课程教学形态。岗课赛证融通的专业教学形态,既不同于传统的一元化课堂讲授式教学,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育人,是在原本的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两项全新的教育元素。相对于传统的“岗课”“课证”“课赛”等融通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岗课赛证四要素融合为载体的课程体系构建将“岗、赛、证”的面向对象、主要内涵与特征、评价体系等整合建课,突破岗课赛证四要素的生成逻辑、目标、价值取向不同所产生的整合难度,理清学生职业能力成长的层次性,形成多层次、多场景的教学模式。
第三,岗课赛证融通充实了职业学校专业教材的内容。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要依据。在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下,参与教学的人员和教学内容发生了明显变化。岗课赛证四要素可以给教材改革提供改革思路与实施路径,教材编写人员不再只是高校教师,专业教材要紧跟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引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内容,引入竞赛项目,增强教材内容的时效性,以有效破解过去教材改革中教材编写人员单一、教材内容偏重理论、缺乏真实岗位实践性内容和典型案例等问题,提升教材编写质量。
4.为健全多元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提供了新的突破口。职业教育的跨界性、整合性、技术性等特征要求职业学校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岗课赛证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通过整合多元办学主体和产教两大领域的教育资源,为我国职业教育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第一,岗课赛证融通为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多元化评价标准创造了突破口。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技术性和社会性以及学生学习成长的终身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应积极引入行业企业等第三方评价,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多方面成长。岗课赛证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促进了职业教育与产业、与社会的有机融合,有效打破了我国传统职业教育“关起门来”办学的格局。通过将企业岗位工作内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与培训内容、职业技能大赛标准等多元教育要素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不仅为我国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多元化评价标准提供了可能,也为职业学校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评价创造了操控空间。第二,岗课赛证融通为构建多元主体参与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创造了突破口。一般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企业已经参与人才培养,具备了评价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资格和条件,但同样是作为职业教育重要利益相关主体的行业组织、职教培训单位、竞赛组织、行业主管部门、第三方评价机构等依然游离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评价之外。岗课赛证融通则不同,它是以专业课程改革为实践载体和抓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合岗课赛证多元素,使行业组织、职教培训单位、竞赛组织、行业主管部门、第三方评价机构等主体都能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也为多元社会主体参与高技能人才评价创造了新的突破口。第三,岗课赛证融通为完善人才培养评价过程提供了环境与支持。岗课赛证融通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更丰富的评价过程与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标准,可以使多元评价主体根据不同的场景对学生培养质量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化评价。
二、岗课赛证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现机制
1.以“岗”促教,构建新的实践教学机制。岗位能力标准是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改革的核心依据。实施岗课赛证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首先要牢牢抓住企业岗位能力这一核心要素,以“岗”促教,以“岗”促改,构建新的实践教学机制。
第一,瞄准企业岗位工作任务,构建“岗教互通”的实践教学机制。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内容是决定职业学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岗课赛证融通,瞄准企业岗位工作任务,构建新的实践教学内容,需要把握两个要点:一是依据企业岗位工作任务确定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职业学校要在校企“双元”育人的基础上,在构建专业实践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贴近企业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境和工作任务,始终做到与企业岗位工作任务高度匹配和统一。二是将企业岗位工作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规范及时融入专业实践教学中。当前正值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全面兴起的时代,产业生产和服务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不断涌现并加速迭代。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需对企业岗位工作形态的变化时刻保持高度敏感,学习前沿科技成果和技术工艺,并及时将其融入实践教学内容中,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时代性。第二,对接企业岗位工作实际,构建新的实践教学“双元”联动机制。企业岗位与专业课程的融通,离不开学校与企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双元”联动。职业学校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精神和工作要求,改革调整专业教学体系,与企业建立起良性互动、协同高效、优质有序的实践教学机制。一方面,职业学校应根据实际办学条件,以生产性实训的标准来规划和设计实践教学,激发企业共同开发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及开展实践教学的内在动力,形成相应的联动机制。另一方面,职业学校应建立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教师入企实训与企业导师入校兼职并举,同时把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在生产一线,不断拓展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锻炼的途径,把“中学结合、学做合一”贯穿于专业实践教学过程的始终。
2.以“课”促改,构建新的“三教”改革机制。专业课程在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职业学校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的关键载体。教师、教材、教法三大要素是围绕专业课程来形成教学体系的。职业学校要基于岗课赛证融通构建新的“三教”体系,通过课程改革促进和深化“三教”改革。
第一,以课程改革为统领,构建协同创新的“三教”改革体系。课程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载体、以教法为实现形式的教学单元,具有统领教师、教材、教法三要素的作用。职业学校开展“三教”改革,应注重专业课程开发建设的学科逻辑,树立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三优标准,即优秀教师、优质教材、优良教法,并以建设专业“金课”、名课为目标,统筹规划优秀教师培育、优质教材编选、优良教法创新三项工作,构建“三教”一体化改革创新机制。在构建协同创新的“三教”改革体系过程中,鼓励一线教师主导实施教学方法创新,建立健全一线教师参与专业教材编订及选用的工作机制。通过建设优质的教材、优良的教学方法,鞭策教师自我提升,从而实现以课程改革推动“三教”协同创新的目的。第二,以课程改革为依托,构建实践导向的“三教”改革体系。在岗课赛证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岗、赛、证三者与实践密不可分。岗课赛证融通的本质,就是以实践为导向重塑职业学校的课程教学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职业学校实施岗课赛证融通,要准确把握其实践导向的本质,围绕实践开展教师培育、教材编选、教法创新等各项工作。在教师培育上,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着力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升教师的实操技能;在教材编选上,增加实践知识的比重,以及与企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内容、标准和方法衔接;在教法创新上,重点关注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借助新技术、新手段优化现有的教学。
3.以“赛”促学,构建新的学习激励机制。职业技能大赛是近年来国家提出的评价职业教育教学效果的新手段,对职教改革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考验众多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生提升专业水平。
第一,以“赛”促教,赋能教师教学改革。比赛“基于教学、高于教学”,相当于为一线专业教师们出了一道新“课题”,督促其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成效。职业学校实施岗课赛证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者要充分认识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对赋能教师教学改革的重要作用。通过举办并宣传大赛,引导和激励一线专业教师提升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职业学校建立与职业技能大赛相适应的常态化资源投入机制和教学改革机制,使教学始终与职业技能大赛良性衔接、高度融合,以职业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效能提升。第二,以“赛”促学,赋能学生主动学习。在我国传统的职业学校学生评价体系中,学生所取得的学习成果,通常只有专业考试这一种评价手段,局限性很大。良好的竞赛体系与制度进入人才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健康的竞争意识。由于比赛广泛公开、参与者众多、关注度高,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和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有价值感。同时,鉴于比赛的竞技性,职业学校通过支持学生参与比赛,营造新的学习激励机制,能培养学生投入学习、奋力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
4.以“证”促训,构建新的人才评价机制。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引入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主要目的是借助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入校园,并随之建立实践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促使职业教育教学向着更加注重实践和实用的方向改革。职业学校实施岗课赛证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需以“证”促训,构建新的人才评价机制。
第一,以“证”改评,构建新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当代产业生产正在朝着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企业高技能型岗位对专业人才复合能力、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也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朝着综合化、复合型的方向迈进。岗课赛证融通,本身蕴含着培养职业学校学生复合能力的诉求,学生要在学校期间初步获得企业岗位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职业学校实施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应当抓住引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利时机,依托证书内容培训与考核,重新构建人才培养目标,将高技能人才培养定位从过去的培养专门型人才转向培养复合型人才。第二,以“证”促训,拓展新的人才培养评价维度。在我国传统的职业学校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与实践评价常常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起到帮助在校学生形成专业实践能力的作用。岗课赛证融通是在校企“双元”育人的基础上,融入职业技能大赛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培训等元素,突出实践导向,有效丰富了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内涵,大大拓展了职业教育办学与育人的边界。职业学校实施岗课赛证融通,要在引入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及时推动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改革,拓展新的人才培养评价维度,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考核结果作为人才培养评价的重要内容,重新确立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彰显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类型特色。
三、岗课赛证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推进路径
1.以岗位能力需求为起点,重构专业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岗位能力需求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南,也是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建设的起点和依据。岗课赛证融通,企业岗位是首要要素,引领着“课”“赛”“证”三者融合的方向。职业学校实施岗课赛证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首要任务就是围绕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确立合理的专业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
第一,锚定岗位胜任能力确立专业课程目标。确立岗位胜任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目标,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课程建设工作中的具体化。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通常由多个门类、多个模块构成,每门课程目标的确立都应围绕岗位胜任能力培养的总体课程目标而定。在具体课程目标制定上,职业学校要做好与企业的联动,由一线专业教师与企业岗位技术专家共同分解岗位胜任能力,再根据岗位胜任能力的结构与学科知识结构来搭建专业课程结构,以此决定课程门类或模块,从而形成完整的以岗位胜任能力为依据的课程目标。第二,紧扣岗位能力标准课程目标确定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标准对接是职业学校课程内容编排的基本要求。岗位是职业的载体,职业学校要紧扣岗位能力标准按照一定的专业学科逻辑选编课程内容,组织课程结构。职业学校建设专业课程内容要本着“够用、实用、应用”的原则,按照“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操作”的要求来进行规划与设计。在专业课程内容设计中,职业学校要组织一线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岗位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和调研,与企业技术专家细致梳理职业岗位技能标准涉及的各方面内容,并把相关岗位能力标准内容系统化、规范化、知识化,使其能够适应学校日常课程教学的需要,确保每项课程目标都有相应的课程内容进行支撑,构建起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
2.以专业课程改革为抓手,积极推进“三教”改革。岗课赛证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具有多元性和多维性的特征。职业学校实施岗课赛证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打破学科体系结构,聚焦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为“三教”改革加持类型特色,赋予“三教”改革三要素新的时代意义和育人价值。
第一,依托课程改革,培育新型“双师”教师。实施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师的学识、素养和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学校需要依托课程改革,建设一支新型的、适应岗课赛证融通的“双师”教师队伍。一是职业学校创新教师培育的制度和方法,积极派遣专业教师到优质高等院校观摩学习职业技能大赛的办赛经验,并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参与职业技能大赛,使其有机会、有条件将职业技能大赛的相关标准和内容融入专业课程建设,提升自身的学识视野和专业水平。二是职业学校建立校企人才交流互动机制,让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协同开展技术创新、课程开发、实践教学等工作成为常态,便于教师增长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实操技能。第二,立足课程改革,打造新型优质教材。岗课赛证融通既丰富了教材内容,同时也加大了职业学校建设新型优质教材的难度。一是职业学校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学校教材建设与企业的协同联动,对照企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规范、工作标准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及时对常规专业教材内容进行更新,保障教材内容与企业岗位工作需求的高度匹配。二是职业学校加强与兄弟院校、行业组织、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等主体的合作,及时将职业技能大赛比赛项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中涵盖的技术技能内容融入专业教材,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方法融入教材中,丰富教材内容。第三,深化课程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专业课程教学,本身具有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需要专业教师构建更加灵活、更加现代、更加系统的教学方法。一方面,专业教师要以系统性思维科学地分析和组织教学内容模块,采用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灵活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专业教师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课程教学形态,开发适于进行碎片化学习、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教学方法,突破时空限制,及时把最新的职业技能大赛信息及企业岗位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传授给学生,增强教学实效性。
3.以职业技能大赛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技能大赛是岗课赛证融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职业学校教学水平的支撑和着力点。职业学校要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大赛在促进学生素质提升和能力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承办、举办好职业技能大赛。
第一,完善职业技能大参赛办赛办法。一是保障充足的赛事资源。这就需要职业学校完善职业技能大赛办赛机制。在办赛的资源保障方面,职业学校不能仅靠一己之力,而要打开校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联合兄弟院校、行业组织、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等主体共同投入,通过企业岗位工作项目入赛、邀请兄弟院校师生参与等方式,调动合作单位的参与积极性。二是严格赛事流程。职业学校要多向成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的其他学校“取经”,在自主办赛的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建立适合本校教情学情的参赛办赛办法,并形成常态化机制,推动赛事举办流程规范化、资源保障系统化。三是保证参赛信息的公开公正。职业学校要扩大大赛的参与度,提升大赛的权威性。第二,推动职业技能大赛赛事资源普惠化。岗课赛证融通中的职业技能大赛要发挥出实实在在的育人作用,就要面向全体学生,走大众化的道路。为此,职业学校要努力推动职业技能大赛赛事资源普惠化。出于赛事举办和参赛需要建设的场地、设施、设备、资源,应做到向全体师生开放;鼓励全体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进出赛事场地开展实践训练。赛事的奖励和成果要多元化、普惠化,对在赛事举办和参赛中表现有亮点的师生都应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激励,以提升大赛的参与度和师生认可度。第三,促进职业技能大赛赛事训练实战化。职业技能大赛的水平和权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赛事项目是否贴近企业实际生产和服务,赛事训练是否贴近企业岗位工作实际。职业学校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必须注重赛事项目和赛事训练的实战性,与行业企业共同合作开发赛事项目,从生产和服务工作中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场景、核心任务作为赛事项目。职业学校要在生产性实训基地或赛事模拟仿真训练基地开展赛事的训练,并尽可能吸纳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工艺、标准,发挥职业技能大赛的标杆、导向和引领作用。
4.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落脚点,构建育训并举的人才培养体制。引入、开发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岗课赛证融通的基本内容之一。职业学校实施岗课赛证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把高质量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发和引入摆在重要位置,促进人才培养育训并举,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开发和引入高质量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学校、行业组织、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发的主体。职业学校作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发的主体之一,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主动与合作单位依照国家职业标准、借鉴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共同研制有关职业技能等级的各级各类标准,开发出充分满足行业产业技能需求、企业行业产业生产实际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证书开发工作完成之后,职业学校应当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科学遴选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此基础上,职业学校要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标准和要求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从而优化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使学校教学体系与相关证书的引入、培训、考核各环节相适应。第二,提升职业学校职业培训能力。职业学校引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实现育训结合、综合育人。因此,借引入相关证书的契机,职业学校要大力强化学生职业培训,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真正发挥出育训并举的育人作用。一方面,职业学校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建设场地充裕、设施完善、功能完备的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同开发职业培训教学资源,保障每位学生都能得到系统的职业培训。另一方面,职业学校提升实践教学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面向全体在校学生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办法,支持教师入企挂职锻炼,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到校兼任实训导师,营造强调实用、实战、实践的校风,从软件层面提升学校的职业培训能力。第三,加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管理。职业学校通常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的常规考点,相关证书考核工作的严格与否,不仅关系到证书的声誉,也影响着职业学校育训并举的最终成效,必须高度重视,严格监督和管理。一是加强考试纪律管理,制定严格的考试要求和纪律。考试纪律不但要严密、细致,不留死角,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关照到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二是加强考核过程管理,健全考核工作流程。成立专门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监督工作小组,强化保密制度建设,严密监督证书考核的各个环节,推进考核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严格化,确保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评价的高质量。
5.以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一体化设计为突破点,促进多要素的全方位、全过程融合。第一,职业学校应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依托“课证融通”“赛教融合”等教学成果,对岗课赛证四要素的链接、整合进行一体化设计,在此过程中要明确学校、企业各主体责任,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第二,职业学校应确保对“岗”的需求认知准确而且有代表性,对“赛”和“证”的选择要具有品质和规格的保证,按照系统建构、对接融合、模块序化、学测一体的方式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第三,职业学校在师资队伍上应整合四方人员,消除制度壁垒,建立联合有效的推进制度和实施方案,避免各元素推进的重复与冲突,构建多元结合的工作格局。同时,职业学校还要重视岗课赛证学习成果的相互转化,逐步健全工作考核、激励与评价机制。第四,职业学校应严格遵循岗位标准、课程标准、竞赛标准的整合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积极链接产业、教育、竞赛、证书四大系统,将学生能力培养综合化、一体化,向企业和社会输出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总之,岗课赛证融通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模式。职业学校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形成适合自身特色的岗课赛证“四位一体”、深度融合的有效机制和推进路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