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心理学课程中设置心理卫生内容的逻辑和结构

2022-03-18周鹏生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心理卫生群体个体

周鹏生

(西北民族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124)

0 引言

2020 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至今仍然呈现出不断反弹甚至恶化的特点。由此引发的心理卫生问题开始从后台走向前台。心理卫生(或者称之为精神卫生)①问题既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心理疾病一旦从个体走向群体就成为社会问题,据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估算,从2011 年至2030 年,中国因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经济产出损失将高达4.5 万亿美元[1]。

既然心理卫生问题属于社会问题,社会心理学不可能不反映心理卫生内容。当前有关社会心理学课程研究更多地指向教学方法[2]、课程思政[3]、教学改革[4]等方面。而在社会心理学内容方面,李元来[5]指出,本土化研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成为一场学术自觉运动,社会心理学课程应当回应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那么在社会心理学课程中,设置心理卫生内容的重要性如何呢?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建构呢?本文拟从心理卫生研究的地位出发,探讨在社会心理学课程中设置心理卫生内容的逻辑和结构,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1 国家和个人层面对心理卫生的重视程度

1.1 从国家层面看心理卫生的重要性

从国家层面来看,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于2013 年5 月1 日实施后,2016 年6 月4 日国务院发布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 年)》,指出要着力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维护公众身心健康,并在全国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诊断、登记管理和随访服务等工作。据统计,截至2020 年9 月底,全国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达到620 万[6]。可见人数的增长非常迅猛。

2016 年8 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重视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7 年10 月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强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在2019 年公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2021 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更是强调,要以常态化疫情防控为重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我们认为,这是开展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研究的顶层设计,是社会心理学课程重视心理卫生内容的重要依据。

1.2 从个人健康生活层面看心理卫生的重要性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分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四个层次,并且后面的层次是以前面的层次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更高级的层次[7]。心理健康是健康资源的一种。健康资源是指能促进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等各方面完好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只要对人类健康有直接或间接促进作用的,都是人类和个体需要的健康资源。心理健康同样是一个人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内在资源。从总体上来讲,人的健康资源包含心理健康和社会良好适应,而这两个方面与个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从实践的角度,可将个人心理健康分为消极的和积极的两个方面。消极的心理健康侧重于对那些不健康心态的预防,而积极的心理健康则侧重于心理健康的促进,是培养个体拥有抵制和战胜不良社会刺激、改造恶劣条件、改善人际关系的能力,形成健全的适应社会的人格。个人健康管理层面还包括精神健康。精神健康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追求积极的心理健康就要关注人的社会文化属性。

2 社会心理学课程中设置心理卫生内容的逻辑

心理卫生在心理学体系中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地位,那么在社会心理学课程中如何理解心理卫生内容的逻辑体系?我们认为,心理卫生研究应当以健康为出发点,以心理健康为核心,并探讨心理卫生的影响因素,探索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2.1 心理卫生研究应当以健康为出发点

社会心理学是扎根于“田野”的,而与“田野”息息相关的就是人的健康问题。当前的共识是,健康是指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8]。这就是说,健康包含了躯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健康,而不仅仅是身体健康。健康实质上不仅是各器官功能的平衡,而且是各方面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把健康作为出发点,实际上是遵循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标志着心理卫生研究是把人放在第一位,把人作为我们所关心的最重要的对象。把健康作为出发点,也是价值干预的恰当表现,个体对健康的认知、态度聚焦在健康价值观上,因而对健康的探究是以干预健康价值观为目标的,目的是提升个体的获得感、幸福感。但目前对健康的探索大多数仍然局限于对健康现状的描述,缺乏对不同族群、不同地域健康理念、健康养生等方面的多层面探索。

2.2 心理卫生研究应当以心理健康为核心

心理卫生研究中,心理健康作为研究的核心是应有之义。心理健康不仅指个体的各种心理状态保持正常或良好水平,而且自我内部以及自我与环境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状态。世界是运动变化着的,由此我们更推崇“正常就是一种适应过程”的观点,不应把“正常”看作是凝固不动的,而应将“正常”视作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心理健康者能不断学习有效的技巧应付紧张状态。社会在进步,心理健康的标准也在发生着改变,因而“正常”的判断只能随着标准的改变而变化。

在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有很多研究涉及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内容,例如偏见、越轨等。从之前的研究可知,心理健康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是社会心理学蓬勃发展的动力所在。虽然心理卫生研究数量逐年递增,但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心理卫生研究的核心团队尚未形成。因此仍然需要研究者更多、更深入地从事心理卫生研究。

2.3 重视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促进途径

心理健康首先是个体的心理健康,由此人们探讨最多的是个体方面的影响因素。而影响心理健康的个体因素有身高、自尊、人际敏感、人际关系能力、人格特质、职业等,还有不同年龄段的影响,如城市农民工子女、大学生、空巢老人等。而环境方面的因素,一般有家庭、学校、社会、工作场所等。目前对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中,缺乏的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在心理健康中作用机制的探讨。如,身高心理效应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个体心理健康的独特作用是如何运作的,人们尚不清楚。社会发展如此迅速,自然环境(如雾霾、极端的天气)近年来经常出现,然而在社会变迁和灾难性气候对民众心理健康影响方面,研究尚未深入开展。

心理卫生研究应强化问题导向,开展心理健康促进研究,进一步构建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例如肥胖症、厌食症除了是一种疾病,同时也是个体心理问题,更是公共精神卫生问题。以瘦为美的文化模式、人格特质、人际关系困扰等因素共同影响着贪食或者厌食行为的产生,从而导致肥胖症、厌食症。因此首先要开展心理咨询的本土化探究。如何促进心理健康,有不同的途径,例如书法练习是心理疾病(如神经症等)的一种可行治疗手段[9]。另外,要开展成瘾行为的预防。烟瘾、酗酒等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的公害。以酗酒为例,对酒的成瘾行为还可带来大脑结构可逆性或持久性改变,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脑萎缩[10]。

3 心理卫生在社会心理学课程体系中的内容建构

3.1 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决定着心理卫生的研究内容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及变化规律。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互相影响以及如何与他人互相关联的科学。对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们的认识在不断拓展和变化之中。根据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理解的不同,对社会心理学课程研究什么样的心理卫生内容理解也不尽一致。

从已有的社会心理学课程理论体系来看,早在美国心理学家泰勒(P.S.Taylor)等人第10 版《社会心理学》(2004)第15 章内容中,就专门设置了“社会心理学与健康”一章,从健康行为、压力与疾病等5 个方面论述了心理卫生问题。在影响力较大的迈尔斯(D.Mayers)第11 版《社会心理学》(2016)中,论述了社会心理学在临床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导致临床诊断偏差的原因(事后聪明与过分自信等)、伴随行为问题的认知过程(抑郁、孤独等)、有助于治疗的社会心理方法(打破恶性循环等)、社会关系对健康与幸福感的促进(亲密关系与健康等)。在布兰斯科姆(N.R.Branscombe)等人在第14 版《社会心理学》(2019)中,在第12 章“应对逆境并实现幸福的生活”中探讨社会压力的来源和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社会群体改善心理健康。国内章志光教授《社会心理学》(2008)和侯玉波教授的第4 版《社会心理学》(2018)中均探讨了心理卫生方面的内容。从上述列举可见,基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一般是重视心理卫生研究的,至少会对社会心理学与健康的关系进行关注,但更多地将目光放在个体心理卫生方面,重视个体差异。

从心理卫生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关系来看,心理卫生研究应当渗透在对研究对象的探讨之中。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我们对疫情的认知出现偏差及其原因分析,是社会认知的研究内容。在疫情肆虐的背景下,盲目地抢购生活用品,是社会影响(从众、服从等)的研究内容。为了大家放下小家逆行而上的白衣天使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内容。当一个人的健康码变为黄码甚至是红码时,所经历的歧视正是社会偏见、刻板印象的研究内容。作为公共卫生事件,如何引导公众群体正确认识病毒及疫情,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过分恐慌,这也是社会心理学中群体心理研究的内容。

3.2 心理健康应该作为心理卫生内容的核心

在社会心理学的心理卫生体系内容中,心理卫生首先需要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健康标准和心理健康标准问题。不同族群具有的健康标准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异。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是如此。借鉴人类学家的分类,人们认为存在着以下三种心理异常的情形:一是在精神医学领域是正常的,而在不同文化或地域中则是异常的[11];二是依民族文化标准是正常的,而依精神医学标准则是异常的;三是无论从精神医学标准还是从民族文化标准来衡量,都是异常的。如对于肢解、杀人、活埋等行为,不会被认为是正常行为。

其次是对测量工具的检验,要具有针对性并且及时进行修订。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例。SCL-90 编制的目的在于评定个人是否存在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所针对的主要是预期或已有心理症状的个体。而国内将SCL-90 应用于正常的人群进行集体测试,这就混淆了测试的目的。此外,SCL-90 作为一个参照测验,对有心理症状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能较好地评定他们的心理症状严重程度,但对很少有心理症状的人却缺乏相应的区分能力。因而,SCL-90 适用于筛查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或者某人可能有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而不适用于比较正常人群之间平均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

第三,不仅要继续重视个体的心理健康,更要重视群体的心理健康。群体心理健康其实属于所谓的“公共精神卫生”问题。当公共事件如地震、泥石流、手足口病等突然爆发时,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最需要关注的。仲学锋[12]曾论证了作为公共精神卫生问题的群体行为,如地震、误入传销组织后的行为异常等。谢天[13]指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旁观者亚群体、目击者亚群体、幸免者亚群体会因焦虑问题而陷入危险的境地。丁倩[14]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探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民众信谣、传谣的动态过程和群体性动力因素。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疫情持续扩散的过程中,群体往往会呈现出比个体更加明显的自私化倾向。文军等人[15]称之为群体“自私危机”。某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将出现当然还有其他的诸如与精神疾病相关的公共卫生事件。

与一般群体行为相关的心理变量就是相对剥夺感。研究已经发现,群体相对剥夺感对集群行为等结果变量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16]。艾伯勒(C.Eibner)等人[17]发现,经济相对剥夺感与不同族群的个体心理障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有意思的是,当相对剥夺感下降 25%之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也降低了9.5%。同样地,在对5925 名中国大学生的测试中发现,大学生的相对剥夺感越强,其抑郁程度越高[18]。由于我们的需要及其满足还普遍地具有社会尺度,因而相对剥夺感仍然普遍存在。

3.3 心理卫生研究要将提升个体和群体健康水平作为最终目标

作为学科体系的内容,心理卫生研究不仅要呈现相关的研究成果,还要将提升个体和群体健康水平作为最终目标,对我国公众的心理健康观念提升起到引领作用。

首先要探讨心理卫生服务的可及性。《精神卫生法》、心理卫生机构、心理咨询室等如何解决供需矛盾,如何站在供方、需方和第三方等利益相关的各方来探讨心理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问题。研究发现心理卫生知识宣教能够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从而改变对精神疾病的态度[19]。我国某些地区基层已经探索出有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经验,例如山东青岛市李沧区通过搭建基层、行业、专业三大平台,运用科学化、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手段,不断完善正面引导、心理疏导、危机干预三项机制,打造了“人人可及”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如果能够将这些心理卫生服务经验进行理论提炼,将对全国心理卫生服务的水平提升到一个相对较高的层次。当然除了一般科普外,对心理咨询的态度也影响着服务的可及性。当前群众对心理咨询的接纳程度比较低是一个普遍问题,除了考虑需求侧,还要思考心理卫生供给侧的问题。

其次是探讨中华民族文化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儒家文化作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它在我国心理健康服务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儒家文化在中国心理健康服务过程中,将对心理健康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人格、应对方式以及服务态度和行为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20]。道家文化思想不仅揭示了许多有关客观世界与人生的大智慧,也指出了一些为人处世的原则及修身养性的方法。要有效推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就需要在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建设由专业与准专业人员构成的社会心理服务队伍,明确社会心理服务法律体系定位,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管理网络,才能达到心理健康促进的目标。

最后,要考虑如何构建本土化心理卫生公共性建设体系。《精神卫生法》文字表述中,没有一处涉及“群体”,而在《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中,虽然已经提及“特殊群体”,但总体上更多的是个体精神障碍预防,对于不同群体的心理卫生预防提及得很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事。有的地区探索对精神障碍患者开展社区矫正,积累了对特殊人群开展心理卫生帮扶工作的经验,但总体来说工作成效仍然显得不够明显。杨锃等人[21]曾提出需要直面多重制度的约束,如管控制度等,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将人群区分为正常人与病人的二元逻辑时代已经过去,需要从多维的网格中构建心理卫生体系。在普及心理卫生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考察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需求。如老少边穷岛地区在经济脱贫的同时,还需要心理帮扶,实现精神脱贫,扶真贫的同时要扶“人”和扶“志”同行。特殊群体也需要引起人们关注,如特殊大学生[22]。在不同阶层的需求中,老年人、智力残疾人更需要心理卫生服务。老龄化时代占人口总数接近20%的老年人问题越来越成为当今心理卫生研究的主题。伴随智力残疾人的严重情绪和行为问题是普通人的几倍,但仅有约十分之一的人得到了初级的心理卫生服务,因此应重视早期干预等综合性的服务。

4 结语

尽管在问题导向的研究中涉及心理健康的研究比例逐渐增大,但并不代表心理卫生问题已经受到重视。心理卫生到底在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中占什么样的地位?基于前面的论述我们认为,心理卫生内容应该是属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讲是解决其他社会问题的重要条件。基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从个体视角关注心理卫生,这一基本点为社会心理学提供了方向。心理卫生内容在我国社会心理学课程中是占据一定地位的,尽管仍然借鉴精神病学或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成果,但毕竟有大量实证证据的支持,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卫生研究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持续展开。

从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来说,公共性是需要经常考虑的一个要素。公共性可理解为代表公共利益或者全局利益,或者是无条件代表大多数人的意愿。研究群体心理的社会心理学更应该走近城乡居民,为群众的身心健康服务。有人曾将心理学研究对象确定为公共性的存在,并认为公共性应当是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方向[23]。梁漱溟先生曾于20 世纪初说过:“心理学之无成就与人类之于自己无认识正为一事。……是其翻转向内而认识自己,非待文化大进之后,心思聪明大有余裕不能也。”[24]当今社会正在进入小康水平,不能不说是“文化大进”,因而与中华民族文化相关的社会心理学必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注释:

①精神卫生与心理卫生均翻译自“mental hygiene”一词。当代WHO 所采用的“mental health”包含精神健康的内涵。有人认为医学界更多采用“精神卫生”,而心理学界更多采用“心理卫生”,还有人认为精神卫生应该包括心理卫生,认为心理卫生主要指向个体心理发育的各阶段。

猜你喜欢

心理卫生群体个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常见精神心理卫生问题漫谈
高校女大学生的围经期卫生保健
角色认知与心理卫生对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研究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基层部队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