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CT 团辅技术在改善大学毕业生心理僵化中的应用

2022-05-18唐明军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团体辅导弹性

唐明军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湖南 长沙 410131)

0 引言

心理僵化是指个体心理和行为不能灵活地适应变化的情景,缺乏动力性适应的表现[1]。兴起于20 世纪70 年代美国的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认为,由于“回避控制、认知融合、脱离现实、概念化自我、价值不清和行动受限”六大过程,造成了人的心理僵化。心理僵化的个体采用的是固定型思维方式,他们往往害怕失败,拒绝面对困难,喜欢待在舒适区,在改变现状上无能为力,规避挑战;而心理弹性强、心理灵活的个体采用的是成长型思维模式,他们不怕失败,欢迎挑战,把每次困难和失败看成是帮助自己进步的阶梯,认为凡事皆有可能。在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每年都是最难就业季的时代背景下,心理僵化的个体必然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并导致一系列就业心理问题的出现,如自卑、依赖、孤僻、焦虑、迷茫、等待心理等[2]。众多研究也表明,心理弹性与就业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越差,焦虑程度越高,压力越大,并且心理僵化的毕业生会出现认知僵化和行为僵化[3-4]。认知僵化的主要特征为低自尊、低自我效能感与偏离自我价值;行为僵化主要特征为回避与控制[5]。因此,只有精准地消融毕业生心理僵化,重塑其心理弹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

众多实证研究均发现:通过消融心理僵化,扩容心理弹性度,提升心理弹性水平,可以使个体获得更好的发展。ACT 认为心理弹性的修复有两个过程。一是接纳与正念过程:通过接纳放下、认知解离、接触当下、以己为景四个方面的体验性方法,帮助我们从无效的行动模式中解脱出来,转变为有正念觉察的存在模式。二是承诺与行为改变过程:由接触当下、以己为景、澄清价值、承诺行动这四者组成,帮助我们在Being 模式下,澄清内心深处的价值,从而在价值方向的指引下,转变为承诺行动模式。雷天语[5]利用以ACT 理论为指导的团体心理辅导技术打破了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僵化的状态,修复了其心理弹性,有效改善了其学业和社会生活状况。滕秀杰[6]利用以认知行为理论为指导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法提升了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并发现具有长期效果。在国外心理弹性修复的实证研究方案中,涉及的角度比较多。如:有致力于防止和减少儿童危险行为、违法违纪及其他行为问题的方案,如西雅图社会性发展工程;有适用于学龄前阶段致力于提高那些贫困或其它社会弱势儿童能力的方案,如领先计划;还有为达到降低行为问题出现率以及用于提高儿童完成发展任务能力的方案等。

综上所述:就业心理僵化是阻碍大学生就业的最重要心理表现,基于ACT 理论的团体心理辅导技术能有效改善大学生心理僵化状态,其在大学生心理障碍群体中已得到了实证。本研究旨在通过设计专门的基于ACT 理论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以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僵化问题。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第一阶段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高职院校随机选取的3 个班级的毕业生进行整体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47 份,回收有效问卷139 份(男生107,女生32 名)。第二阶段根据数据分析,结合对班级辅导员和班干部的访谈,确定心理僵化毕业生22 名,然后通过面谈,遵循自愿原则,最终有12 名毕业生(男生10 名,女生2 名)进入训练营,另10 名(男生9 名,女生1 名)暂不想进入训练营的毕业生同意作为对照组参与复测。第三阶段在训练营闭营后,训练营的12 名毕业生与对照组的10 名毕业生全部进行了复测。第二、三阶段进行保密,参与者签订了保密协议。本研究通过了学院学术委员会的伦理审查,所有受试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工具

a)认知融合问卷(Cognitive Fusion Questionnaire,CFQ-F)由张维晨等修订[7]。该问卷共9 个条目,采用1(从未)~7(总是),7 点计分法,分数越高,认知融合程度越高。CFQ-F 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α 系数为0.88。

b)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cceptance and Action Questionnaire Second Edition,AAQ-Ⅱ)由曹静等修订[8]。该问卷共7 个条目,采用1(从未)~7(总是),7 点计分法,分数越高,经验回避程度越高。AAQ-Ⅱ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α系数为0.84。

c)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MAAS)由陈思佚等修订[9]。该问卷共15 个条目,采用1(几乎总是)~6(几乎从不),6 点计分法,分数越高,对当下觉知和注意的水平越高。MAAS 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α系数为0.89。

d)心理弹性量表(Conner 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由于肖楠等修订[10]。该问卷共25 个条目,采用1(从不)~5(几乎总是),5点计分法,分数越高,心理弹性水平越高。CDRISC 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α 系数为0.88。

1.3 方法

a)心理僵化ACT 团体干预方案。基于ACT心理灵活性模型及心理弹性修复过程理论,结合其他心理弹性成功修复的实践团体辅导案例,制定出心理僵化ACT 团体干预方案初稿,后经3名心理专家审定形成定稿。干预时间从2020 年10 下旬至2020 年12 月中旬,共7 次,每周一次,每次1.5-2 小时。团体辅导设组织者1 名,助手1 名,均为受过认知行为疗法及 ACT 系统培训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对照组在实验期间不接触与干预方案有关的任何内容。具体干预方案内容见表1。

表1 大学毕业生心理僵化ACT 团体干预方案

b)统计方法。使用SPSS 21.0 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的主要分析方法包括双样本k-s 检验,相依样本t 检验等。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布差异性分析

因实验组成员是根据自愿参加原则组成,为确定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是否服从相同分布,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进行双样本k-s 检验,结果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心理僵化、经验性回避、认知融合、觉知当下得分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k-s 双样本检验

2.2 实验组ACT 团体干预效果

将实验组经过为期7 周的ACT 团体干预后数据与干预前数据进行相依样本t 检验,结果发现:实验组被试经过干预后,心理僵化水平明显下降(p <0.001),心理弹性均值上升约40 点;经验性回避、认知融合程度明显下降(p<0.001);对当下的觉知明显提升(p<0.001);说明ACT团体干预对改善毕业生心理僵化具有显著效果(见表3)。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心理僵化等项目差异性比较(x±s)

2.3 对照组7 周前后数据分析

在实验组7 周干预结束后,同步复测对照组,将对照组7 周前后的数据进行相依样本t 检验,结果发现:对照组被试心理僵化水平未有缓解(p>0.05);经验性回避、认知融合程度、对当下的觉知水平未见改善(p>0.05)(见表3)。

2.4 团体辅导情况反馈

每一次辅导活动结束和下一次辅导伊始,都会要求被试进行反馈(谈感悟、收获和建议)。被试表示辅导活动既能促进心灵成长,又富有趣味。除一名被试在第四次活动时因家庭原因请假外,其他被试都积极、准时的全程参与。

在最后一次活动结束时要求被试填写了反馈表,畅想了整个活动的感悟。“个人成长史扫描”成为被试感悟最深的活动,一致表示:此活动清晰了个人思维的发展和成因,打开了人生关键事件的影响心结。“勇于接纳自我,循序渐进式改变”成为被试最具触动性的认知改变。“积极寻求正性思维,敢于承诺行动”成为被试此次辅导的最大收获。在最终团体辅导活动效果的评价中,被试总体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3 讨论

本研究证明ACT 团体辅导技术能有效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僵化,明显提升大学毕业生的认知解离、觉知当下、以及接纳与承诺的水平。这与以往的研究相一致,如黄轲等[11]对有关心理弹性干预效果的文献分析表明团体心理辅导能显著改善研究对象的心理弹性水平。而本研究的团体辅导方案有效的原因可能主要因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基于ACT 心理弹性修复的两大核心过程结合传统的认知行为技术(CBT),包括僵化认知松动(活动1,2,3)、自我接纳(活动3,4)、赋能练习(活动5,6,7)、承诺行动(活动7)四个循序渐进的部分(僵化认知松动才可能自我接纳,有能量才会付诸行动)。上述四个部分既涵盖了ACT 治疗过程的认知解离、接纳、关注当下、以己为景、价值观澄清、行动承诺等核心过程,也融入了CBT 的核心信念改变技术,就业技能、自信心训练技术等,也许这样更有利于旧信念的改变和做出行动承诺,这也与滕秀杰等[12]的研究相一致。另外,改变的依序渐进性和活动的趣味性也增强了被试的参与积极性和改变的主动性。二是将多种有效技术融入一项活动中,能更加便捷高效地改善大学生心理僵化状况。如个人成长史扫描是把ACT中的正念和以己为景相结合,并引入CBT 核心信念改变的传记分析技术和两个我对话技术。正念和以己为景技术对提升大学生心理灵活性具有显著效果[13]。而传记分析和两个我对话技术是用现在我的成年人思维对过去的事件进行重新解释,并通过询问过往生活中重要影响事件的相关人,引入支持负性思维的相反证据和事件,这样更有利于认知解离和自我接纳,提升心理灵活性,而旧核心信念的改变将更有利于团体干预效果的长久维持。

本研究中存在的需进一步研究之处:一是本研究团体辅导虽取得了显著的干预效果,但团体组成成员仅12 人,缺乏大团体干预的实证研究。二是本次研究中引入了核心信念改变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在三个月后的回访中被试仍保持了良好的心理弹性,但由于本次研究缺乏以“核心信念改变技术”为变量的对比研究,无法证实“核心信念改变技术”是效果保持的重要影响因子。三是认知、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时间慢慢累积的过程,其改变也应是一个长时间一步步渐进的过程,如何在形成的始点斩断其渐进过程,如何让其在改变的征途中自我循序渐进的坚持下去,这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团体辅导弹性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