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高校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22-03-18姚明超
■秦 琪,姚明超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一、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内涵
(一)“治未病”思想的含义
“治未病”理论源于人民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所产生的具有前瞻性的预防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个方面[1]。其中核心理念在于“防”一字,主要原则为预防疾病发生,疾病发生后预防进一步的恶化。“治未病”理论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资源,是我国最早期而具有科学性的预防医学思想,是中医防治疾病中的经典理念。
(二)“治未病”思想与心理健康教育
“治未病”理论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其内容是构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以学生为本,“治未病”思想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是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性的探索,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占有独特优势。将“治未病”理论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对于医学生成为既具有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又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专业人员有其助力,是高校开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是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落实好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切实需要。
二、中医“治未病”思想对高校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一)中医“治未病”思想有助于医学生自我心理的防治
研究[3]表明,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休学退学辍学的首要因素,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向。
医学生由于课程专业性强、学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出现心理疾病的概率更高,校园生活中关于自我认知、人际关系上的影响也容易导致焦虑、迷茫、抑郁的负面情绪。因其专业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要求的特殊性,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状况对社会也存在直接的影响。在这些现实际遇下,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何更加行之有效,已经成为医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医学生凭借专业优势,能够更快、更好地对心理状况自查自测并进行心理调适,“治未病”理论则有助于医学生提早认识到心理情况的矛盾及偏差,积极管理情绪,悦纳自己,发掘自我价值,塑造健康人格,达到医者自医的效果。
(二)中医“治未病”思想有助于医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
新时代视域下,中医药文化随文化自信的不断深入而日渐拥有了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医学生的课程内容不仅需要西方临床医学知识,还应有中医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系统、科学的学习,提升医疗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应有之义。
“治未病”理论能够帮助医学生分析心理现象、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并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诊治,在心理领域上更加具有专业性、科学性、有效性,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理念、内容、方法上的优化。加强“治未病”理论的学习,是紧贴医学专业实际、改善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专业技能在中西医结合要求下协调稳定发展的基本要义,也是落实国家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有效措施[4]。
(三)中医“治未病”思想有助于医学生医德素质的培养
“医乃仁术,无德不立”。医学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医学院校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医德素养的塑造,将“仁和精诚”的核心理念与现代医学人道主义精神相融合,使医学生能够继承和发扬好医学的道德情怀。
“治未病”理论的应用能够对病患及时提供心理医疗服务、适时采取心理困惑疏导、实时进行心理问题治疗、即时防治心理疾病复发,改善病患良好、积极的心理状态。行医施治过程中的人文关怀精神与党和国家对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相关要求高度契合,同时也与中医文化中对于医德的要求一致。通过“治未病”理论的学习,能够让医学生汲取中华医德的优秀内涵,传承好“杏林春暖”“橘井泉香”的职业信仰,为其提供职业道德上的启迪,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品格操守,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打下夯实基础。
三、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高校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治未病”理论融入高等医学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时,应充分抓好专业教学、公共课堂、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咨询服务等渠道,坚持育心育德相结合,协同联动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
(一)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融入“治未病”思想
1.以“未病先防”构建心理健康预防体系
学校党委应注重顶层设计、加强科学规划,构建兼顾理论深度和普及广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构建具有过程性、阶段性目标的分划式和具有结果性、愿景性目标的总体式相统一的工作管理机制,构建全员育人的服务意识和运行模式。
医学生的心理情况有同有异,应着重分析、梳理、整合,可采用教育部心理量表或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表、大学生人格问卷等科学心理测试工具进行心理普查,及时全面地了解每位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动态掌握学业状况、职业发展、家庭情况、人际交往等信息,并建立心理档案,筛选排查出心理亚健康的学生进行早期治疗;通过个人回访、团体辅导等形式进行定期排查和不定期调查,并做好周报表、月报表和随时报表,形成线上线下动态档案,通过数据交叉比对、分析研判,构建出长期反馈、精准关注、定期跟踪、及时约谈的心理健康预防体系。同时需做好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创建有效沟通的途径,调动好医学生的自发性,充分发挥好主观能动性,达到“未病先防、自我疗愈”的效果。
2.以“既病防变”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高校需组建层级协同型危机干预体系,发挥资源配置中的优化集成作用,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特征,解决心理治疗模式单一、渠道狭窄的问题,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可行性。
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心理辅导室、训练室等场地建设,配置相关仪器设备,打造舒适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在软件设施建设上,整合校内网络资源,开通全天候求助热线,搭建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平台,采用心灵沟通信箱等多种方式,提高危机干预的覆盖面和及时性。结合好心理老师、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朋辈心理咨询员之间的联系,形成工作队伍,对心理危机群体实行陪伴关怀、动态管理,构建现实问题帮助、道德价值引领、身心素质能力拓展有效融合的心理健康工作长效机制,达到料在机先、阻截传变的效果。
3.以“愈后防复”构建心理保健服务体系
医学生在接受心理疾病治疗后,有一定概率再次复发,学校需建立专业化、系统化、精准化、完善化的心理保健服务体系,保证心理健康工作的“固正驱邪”。
依据高等医学院校优势,附属医院心理卫生科可与各个医院精神科建立“校医合作”的良好关系,促进与心理医院的联动,让其成为心理保健服务体系的引擎之一。在患病的学生需要专业干预时,做好有机衔接,优化要素配置,强化协调保障,进行常态协作,做好转介、治疗和愈后工作机制,解决心理障碍的负性变化,同时注重加强学校与社会、学生家长的联系,加强心理保健共同体的建设,完善“学校-医院-家庭”共同参与的心理保健网络,打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为患病学生搭建及时、科学的健康通道,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
(二)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现“治未病”元素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注重专业课和思政课育人功能
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高等医学院校需科学规范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要求,构建“必修为主,选修为辅”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
在开设必修课的基础上,加设如心理疗法、积极心理学、中医情志与养生等选修课程,学校对这些课程进行统一规划,根据医学生各个年级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心理素质培养路径,利用学科支撑优势,将“治未病”理论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同时,加强教学方法,注重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将思政课老师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使其外防邪气、内提正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
2.开展心理健康文化活动,提供心理教育的多样化渠道
医学学科专业性强,课程设置较多,学校应将相关专业优势和“治未病”理论相结合,采用“医教合一”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创设健康良好的文化环境,适当为医学生调适、减压。一是立足中医药文化特色、突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引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中医故事话剧表演、中医心理知识竞赛、“治未病”理论交流会等主题活动;二是依托专业优势和“治未病”理论相结合,举办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征文活动、手工制作活动等,为同学们打造舒缓学业压力、疏通负面情绪的渠道,提供丰富课余生活、激发医学灵感的平台,激发其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学习的热情;三是组织医学生学习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五禽戏及素质拓展训练,提升身体素质,锻炼心神情志;四是定期组织医学生到精神科观摩实践,接触实际案例,实现心理健康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学习的融合,提升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对自身和他人心理问题的关注度与识别力。
3.建设心理健康资助平台,提高心理服务的规范性管理
注重工作队伍的联合,了解医学生的急难愁盼,结合医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具体问题对症下药。比如,心理老师进行心理辅助后,由专业老师提供学业辅导,由就业咨询中心缓解就业压力,由辅导员进行谈话或联系家长共同关爱,由心理委员、朋辈咨询员陪伴开导,以此组织一张全面性的心理治疗网,协同消弥医学生的负面情绪和现实困扰。而对于有抑郁症、焦虑症,或有自杀自残倾向等患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医学生,要严密观察,定期提供心理疏导,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将学生转诊至专业的医院进行心理治疗[5]。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打造全面、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资助平台。
(三)让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具有”中医药“特色
1.培育“中医药”人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培训
高校应配齐建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并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分梯次的培养培训工作,注重将中医心理理论和西方心理学两手并抓,双管齐下;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积极性;加强教师个人修养和教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胜任力,使专职教师职业化、兼职教师专业化、朋辈服务准专业化;挖掘中医药心理文化资源,发挥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技能,在课程教学、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等工作上,充分发挥“学校-学院-班级-宿舍”的四级网络作用,形成全员育人体系,开出治病良方,熬出育人药汤,大大提升工作成效。
2.引进“中医药”专家,参与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工作
中医药文化中的心理理论内容在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等医学院校应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坐诊,增强工作的专业化和学理性,推行中医药心理理论体验项目,举办中医药专题讲座和团体辅导的活动,进行中医药心理知识和心理教育的融合实施。如三因制宜思想有助于医学院校按照“因时、因地、因人”的标准,建立起全面科学有效的工作体系;五行学说的整体观注重各个因素之间的链接和转化,能够推进管理工作的良好循环发展;辩证施治思想有助于具体工作的开展,根据每位患病学生的实际情况、严重程度及性格差异,对症下药进行心理治疗。
3.培养“中医药”行为,发挥典型引领和朋辈教育作用
高等医学院校需超前谋划,注重中医药典故和理论对校园文化的浸润,在校内推进中医药故事、中医药名家的传播,选树推广“道德模范”等先进个人和团体事迹,着力于对医学生精神成长和价值追求的率先垂范作用,正确引导对名利、得失、成败的认知,培养自信自强、自尊、自爱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夯实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让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并举前进,协调发展。
朋辈咨询员具备与医学生同龄同生活的条件,在面对患病同学时,最有可能成为对方的知心人和带路者,沟通认知、情感、行为和价值观[6]。高等医学院校应以此作为突破点,加强朋辈咨询员与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成员的联系,这有利于朋辈咨询员及时进行精准帮扶、及时采取动态跟踪、及时向校方反馈,为医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心理教育模式和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
四、结语
“治未病”理论中的防病、防变、防复的思想,蕴含了极具价值的心理健康资源,符合心理治疗的科学规律。高等医学院校应以“治未病”理论为机理,系统设计体制机制、项目活动、工作队伍、条件保障,汇聚起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合力,使多种有益因素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使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理念内容和工作队伍达到转变和优化。
概而言之,高等医学院校应以“治未病”理论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桥梁,把握医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需求,优化课程内容,建强专业队伍,搭建工作载体,形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心理健康教育保障的“防病、防变、防复”的多层次工作体系,让医学生在育业中育心、育心中育德,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心理品格,打好心理健康的底色,系好人生中“第一粒扣子”,为使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医学人才提供健康内在的有效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