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运用探析

2022-03-18■胥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根据地理想信念红军

■胥 静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南充 637131)

革命先辈为民族振兴、人民解放用鲜血和生命镌刻了一幅又一幅画卷,谱写出了震撼世界的伟大壮举。这些伟大壮举、一幅幅生动的画卷都是优秀的育人的红色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强调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艰苦而辉煌的奋斗的历史见证,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青年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者,肩负了时代责任。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育人资源。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青年大学生感悟伟大的革命精神,思而后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踏上长征路。

一、川陕革命根据地基本概况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1932年12月第四方面军转移到四川、陕西边界地区,以南江、通江、巴中为中心,于1933年成立了中共川陕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时间不长——虽然只有两年多,但是在中国红军战士和老百姓的领导下,相继进行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等,并且都取得了伟大的成绩。因此,川陕革命根据地给后代留下了大量的红色文化资源,并且内容是十分的丰富,都具有重要的育人意义。

川陕革命根据地主要由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等组成。例如,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由展陈馆、爱国主义教育广场等部分组成,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主题是“陕南红了半边天”,纪念馆分成了7个单元分别展示了当时红军战士和老百姓的革命活动。川陕革命纪念馆内存有革命时期用的器材、生产生活用的工具、大量的石刻标语和文件资料,这些物件都形象地展现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建设,展示了人民无所畏惧、勇敢果断以及开拓了重要的红色交通线等革命历史事件。

再比如,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由十大区域的景点构成了整个将帅碑林的主体建筑群,由碑林长廊、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川陕苏区红军将士纪念碑、刘伯坚烈士像园等组成。碑林长廊中的碑上镌刻着红军的肖像、简历等。在碑林长廊中不仅可以了解红军详细的成长历程、任职情况、参加革命的经历,而且碑林长廊为我们研究红军革命史和党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还有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目前为止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是规模最大的、安葬红军烈士最多的红军烈士陵园,一共有25048名红军烈士长眠于此。

除此之外,川陕革命根据地还有大量的石刻标语。当时的石刻标语是一种特殊的宣传方式和手段,是红军在那一段历史时期的伟大举措。根据资料记载,1933年到1935年,在苏区一共有15000多幅石刻标语。这些石刻标语形式多种多样、通俗易懂,涉及到了各个方面,例如经济、政治、文化等,从不同的方面展现了党和中国红军的战略思想,更加反映出当时老百姓和红军一起为了明天而努力奋斗的场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石刻标语是当时穷苦的老百姓精神上的一种寄托,同时也是这些石刻标语让当地的百姓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川陕革命根据地除了留下了大量的物质文化资源以外,还有精神层面的资源,这种精神层面的资源可以称为“革命精神”。精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非物质文化的资源,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亲身实践去感悟,通过物质文化资源,感受党和红军以及老百姓为了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革命精神。

二、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中的意义

(一)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比喻成人身上的“钙”,强调人缺乏理想信念,就会得一种病——“软骨病”。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不同的场合强调理想信念对青年大学生的重要作用。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指引人生不断前进的灯塔,也是能够冲突困难、黑暗的强大动力。青年大学生只有坚定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毅力来完成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为之而奋斗。然而,有一部分的青年大学生每天在学校里面过着碌碌无为的日子,逃课、睡觉、成为“留学生”、成为“特困生”,每天沉迷于网络世界,不知道自己以后到底要干什么,不清楚自己以后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部分青年大学生正是因为理想信念的缺失而失去奋斗的目标。

川陕革命根据地不管是从物质文化资源还是非物质文化资源中,都显示出中国红军战士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理想和信念。为了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当时的苏区人民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同时也有不少的战士和人民付出了生命。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处于四川省通江县,现为我国最大、最早的红军烈士陵园、全国唯一的红军为战友修建的陵园,这里有25000多名红军烈士长眠。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第一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名为“铁血丹心”的石刻雕塑,从石刻雕塑中可以表现出红军战士和人民群众积极投身革命事业、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壮举和热情。还有红军烈士集墓、无名烈士纪念园等,身处于此给人以感叹、震撼、严肃之感。无名烈士纪念园,白色的墓碑上没有名字,只有一颗闪闪发光的五角星,看到此处让人不禁感叹是什么让红军战士长眠于此。是信仰、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为了新中国、是为了劳苦百姓的美好生活!红军战士努力奋斗、敢于牺牲自我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更应该铭记、传承和弘扬这样的革命精神,更应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厚植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国家的深厚感情。习近平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儿女的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发展不断努力奋斗。”[1]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思潮的不断涌入,青年大学生在甄别有效信息时还不是太确定,这时需要外界的方式进行干预和帮助。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资源中具有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以利用其中的重大事件、伟大人物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石刻长廊等重要红色文化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激励他们把爱国主义落实到行动,不是喊喊口号而已,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习近平同志在江西考察工作结束时讲到:“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2]。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建党到2021年,这100年间,靠的就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经过了百年的沧桑巨变,我们党还是时刻把艰苦奋斗铭记在自己的心中。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博物馆等展厅中每一份文件、每一幅图片、每一件工具,都全面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光辉历史,展现了红军战士和人民百姓艰苦奋斗、奋勇拼搏的精神。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同样也是靠中国红军战士和劳苦百姓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而来的,给中华儿女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有一部分新时代的大学生是在家长的蜜罐中成长的,缺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有些学生离开家庭进入大学在生活上面的自理能力比较差,在学习上怕吃苦,遇到困难和问题就放弃、悲观失望。有些在工作上也缺少艰苦创新的意识,只记得自己的得与失,缺乏集体意识和团队的精神。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六个上面下功夫,其中一个就是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因此,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堂中,用其中的育人资源,进行针对性的显性和隐形的教育,从思想上、情感上、价值上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培养。

三、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的运用

(一)加大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资源是难得可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当地政府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科学的挖掘以及保护。把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有效利用工作作为一项工程进行打牢,努力夯实基础,同时加以整合红色文化资源,使之成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资源的基地。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不断加强对红色资源的研究,建立红色资源网络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和资源共享,构建党史资源的多层次平台。对当地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精神价值等进行统一的表述和进行大量的宣传,因此需要构建由党史、文博、学校、宣传媒体等多方面组成的多层次平台,互相协调、支持和配合。

(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关键还在于思政课教师。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更应该以上率下,走在学生的前列,成为学生的领头人。教师是知识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和传递者,而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习近平总书记描述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目前青年大学生所处的时期是最为关键的时期,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成为青年大学生沃土耕耘者,在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为他们掌握好人生方向的总舵。

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和高职院校思政课相结合,怎样把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和课堂中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人、物、重大事件了解清楚,还要将川陕革命根据地中蕴含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系统的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需要更加地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呈现出完美的课堂。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由专职思政课教师和兼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外聘老师等)组成,但是目前来看高职院校部分思政课教师存在唯考试、应试教学等问题。为了考试而教学,思政课堂没有一点生机和活力。有些思政课教师未能接受到新的热点和新闻,没有将最新的案例和课堂相结合,导致学生接受当前的时政热点比较缓慢。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更应该加强建设。

(三)创新教学方法

把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并不是进行空洞的说教,也不是进行照抄照搬模式。而需要思政课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再进行“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思政课教师需要通过革命的真实事件进行时空对话,通过革命先辈身上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时空对话,从而让青年大学生从思想上、行动上去感悟和体验,自觉地做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和继承者,坚定理想信念,清楚自己身上的历史使命,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

思政课教师在进行创新教学方法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学情,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例如,可以利用好抖音、快手、微博等学生常见的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可以采取情景式教学、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式。以网络为平台,建立红色网站,将重要的事件、任务等发布在网络平台,给学生创建一个自由学习红色文化资源的平台。

(四)搭建社会实践平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中还应当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不可替代、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搭建红色社会实践基地的也是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经过了反复地实践而总结出来。因此,红色文化资源也是实践的产物,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提供了教育实践平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学校要和红色基地签订实践基地。高职院校思政课要把课堂搬进红色文化基地,从课堂走到课外,充分地发挥红色基地的重要性。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等进行社会实践。学校还可以成立红色文化宣讲小分队,大力地宣讲红色文化,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主动地收集红色文化资料,增强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亲密性,发挥学生在红色实践教育资源中的纽带作用。让学生成为学生的讲解员,分成不同的小组、不同景点的讲解,促使学生们更加地了解革命精神。

总之,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我们应当加大力度开发和保护红色文化,使之成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而高职院校部分思政课堂形式比较单一,成为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的课堂。因此,把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资源引进来,将思政课堂走出去,既能做到大力弘扬和传承红色基因,还能做到思政课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并使之成为国家栋梁。

猜你喜欢

根据地理想信念红军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