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18李晓培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课程思政

■杨 洁,李晓培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课程思政”实践源起2014年上海市高校课程的改革,认识始于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做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共行”,成型于2018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强调立德树人贯穿于全部环节,推广于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推进课程思政的主战场是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影响重要。本文意在探讨高职院校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对已有研究与实践成果进行分析总结,为开展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提供有益启示。

一、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要求从以往单纯的思政课教育转变为覆盖各专业、各学科、各课程体系的大思政和大德育,将“课程育人”提升为“全课程育人”[1],让各类各门课程形成“课程思政共同体”,使专业课教师挑起“思政担”,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一)课程观:“课程思政”塑造专业课的灵魂

课程观是课程思政的实质[2],从课程论的视域去探索课程思政的实践,何玉海[3]认为“‘课程思政’是从课程论的视域审视、研究与实施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对“课程思政”中“课程”的理解不能仅从“狭义”的具体课程理解,而应从课程教育活动过程性去探索。对于教育而言,课程是教育活动的介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侧重于课程角度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偏离专业课传授知识的主轨道,并非让专业课成为思政课,而是让思想政治教育如“如盐在水”渗透于专业课程。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课程观,关键是塑造专业课的灵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不同专业拥有不同的价值蕴味,专业课的“盐”主要作用是“提味”,将蕴含在知识技能体系中的人文、科学等精神进行提炼。邱伟光[4]认为课程思政的实施要回归课程本质,注重价值引领。在教学一体活动的过程中,课程教育提质不仅要传播学生基本知识,还要塑造价值理念,将培养知识能力和塑造价值理念有机统一为育人机制。课程思政即给专业课程赋予了“思政”灵魂,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还融合了人文精神、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引领教育。“思政”的引领作用让专业课程进一步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人才培养的过程具有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与资本主义教育“把人训练成为工具”[5]不同,让教育回归到“人”,让教育成就一个更完整的人。

(二)思政观:“课程思政”构建思政教育的载体

“课程思政”作为思政观,是教育理念的体现,有学者甚至认为“课程思政”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很多学者将理念作为“课程思政”的落脚点,如高德毅[2]、邱伟光[4]、唐德海[6]等。在“课程思政”实施中须贯穿思政观点,专业课是“思政”的载体,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于专业课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塑造人才的过程是不同专业教育的共同成果,而需要破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存在的“两张皮”和“平行线”的问题,让专业课教师均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力量。“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指的是课程育人的结果,“怎样培养人”是课程育人的过程,“为谁培养人”是课程育人的方向。课程思政是将中国德育范式在所有课程的全线渗透,纲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不能等同于“思政课”,但并不代表专业课没有立场。专业课不仅要育才,还要育德,培养德技双修的人才。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这意味着专业课教师要与思政课教师同向同行,发挥协同效应。

(三)方法论:润物细无声中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融入的过程润物细无声,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专业课的融入方式,这与灌输式的德育方式有着天壤之别。高德毅[2]将高校课程划分为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两大类别,专业课归于隐性课程,要求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思政课程所占学时远少于专业课程所占学时,相比思政课程“旗帜鲜明”地传授,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更具有润物无声的渗透性。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能强化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提升育人效果。

笔者认为,无论是课程观还是思政观,“课程思政”的最终目的是要在课程实践中得到体现,而非简单的“课程+思政”,实践中更多倾向以课程观的角度去探索。“课程思政”要回归到育人的本质,在“大思政”的格局下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格局。

二、高职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再认识

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院校的专业课在践行“课程思政”上与本科院校应存在差异化,基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的思考和职业教育育人特色,从“高素质”“德技双修”“工匠精神”三者进行再认识考量。

(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思想指向

课程思政为“高素质”提质。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高等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明确指出,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并提出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可见,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须立在改革之潮头,破除“考不上高中去读中职,考不上本科去读高职”的陈旧观念。数量上,现高职教育已占据我国教育领域的半壁江山。如何平衡高职教育质量上与数量上的矛盾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面临从单一专业型向多专业或多领域跨界人才培养转型,需要从更深的层次回归或强化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要旨[1]。课程思政正是将各门课程中思政元素萃取,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知识技能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进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课程思政培育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绝不是在自我专业知识领域的坐井观天,而是具有价值追求的“人”,是兼具人文与科学精神的人才,不仅具备“高技能”,而且要有精神力量的指引做正确的事,具备“高素质”。而只有在价值引领的精神追求下,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才会愿意去尝试知识背后创造的快乐,才能主动探索未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改造世界,成就自我。

(二)德技双修: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育人机制

“高素质”是方向,“德技双修”成为了高职院校重要育人机制。高职专业课程除了要培养技能,还要注重职业道德的培育;而高职院校众多量化类考评“技”在“德”之前,高职院校更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职教20条》明确“德”在“技”之上:“健全德技双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和“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先行者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腾跃民等[7]指出:“以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引导学生行道德”。课程思政如不深入到专业课程,终究是曲高和寡,而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的绝佳结合点就是职业道德。高职院校施行专业课程思政围绕职业道德为主线,在职业能力的塑造中实现学生德性的培育。道德品质的塑造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前提,课程思政发挥思政育人功能作用就是德育的塑造,以德育提高知识技能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觉悟,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三)工匠精神: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特色

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工匠精神成为了高职思政育人重要结合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及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职教20条》明确:“宣传展示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事迹和形象,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强调:“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国家在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要求传承工匠精神,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德技双修的育人机制均要求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始终。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就是要求专业课教师将思政教育的意识和观念传递到专业课程的教育之中,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而思政课程是具有宏大爱国情怀的体现,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并非按部照搬思政课程的教学作风,而是在发挥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下,走出高职特色,与思政教师“联合作战”,准确定位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前提下的职业价值观、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培育。

三、高职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再设计

对高职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再设计关键是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近两年对“课程思政”课程的落实下,许多高职院校均有不同程度的探索与实践。

(一)设计具备校本特色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

高职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是要摒除功利主义思想,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的作用,同时尊重不同专业课程的价值逻辑,挖掘不同专业课程的文明禀赋,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不同的专业课“课程思政”的目标不同,各自独立,统一的标准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关于不同专业课的不同要求,但根据不同学校、课程的特殊性开展再设计,各高职院校以不同形式发布了依据自我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施行原则如下。

第一,发挥职业教育课程育人特色。发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双元”主体育人的职业教育育人特色,从“双元”主体中挖掘其中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让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专业课“课程思政”的任务。“双师课堂”“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均可成为“课程思政”的主要源泉,一方面可在企业深度参与专业育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另一方面与“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近距离接触可让学生从多角度关注大师们的职业生涯成长因素,提升“课程思政”的内涵。

第二,结合学校特色打造育人理念。立足学校特色,校本资源是丰富的课程思政内涵,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冠军精神”、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李冰精神”“大禹治水精神”等都是你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具有学校特色的专业育人理念。

第三,关注不同地域的产教融合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面向,地域内的精神文化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资源。河南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以大别山精神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结合旅游专业进行专业课程的专业传授和革命精神宣导。

第四,注重以不同类型专业课程方式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高等职业学校要结合高职专业分类和课程设置情况,落实好分类推进相关要求”。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的实施主战场,让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提升专业课程的人文性。

(二)设立具有专业核心价值观的课程标准

课程应当遵循国家权威机关的公认核定的要求,《纲要》理应成为高职专业课的课程思政的制定标准。在高职专业课原有的课程标准中以三维目标确定(即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强化素质目标,并把素质目标的内容细化,加入富有涵养的专业课程的核心价值观。例如药物化学课程中树立核心价值观:药物旨在救人,不在求利[8],除了强化素质目标,还对已经设立的素质目标设立考评机制。

(三)打造具有“课程思政”主线的课程内容

课程思政需要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贯通,将思政教育以隐蔽渗透的方式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在专业内容中讲出“思政味道”。与思政课相比,高职专业课往往采用小班授课,课堂关注学生思想动态有着极大的优势。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渠道的内涵体现在课程内容的德育价值的涵养程度。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以碎片化的思政元素梳理出一条课程思政主线,在职业教育、学校特色、不同地域和专业课程的前提下形成一种属于专业课程显著特色的德育方式。

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注重人文情怀与社会关怀。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挖掘思政元素应保留原专业课程的育人资源,而不是将原课程进化成思想政治课程,要注重专业课程的价值理性和精神境界。以“商务英语阅读”课程为例,课程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培育世界公民意识。

自然科学专业课程,注重建构科学思维能力和培育科学精神,追求和认识客观规律。实现对真理的追求是自然科学的核心之义。高职院校的自然科学专业课程富有职教性,以实践为导向,与职业能力相关,教学过程重视“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实一体化,要求与现代产业更迭速度同步,需要培育科学专业精神。以“数据库设计与实现”专业课为例,要求在课程内容设计过程中培育严谨的科学素养,在每一个实操的学习情境中依据规定的任务和时间节点完成,及时排查数据库开发的失误细节。

课程思政改革进程并非一蹴而就,在国家政策的推进作用下,要求各门课程在短时间内实现课程思政的“植入”,两大类课程建设难以在短时间形成真正协同效应。专业课程践行课程思政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好分工的问题,易导致“硬性灌输”的局面,导致专业课之间的相互支撑力度不足,甚至同质进阶型专业课会出现课程思政内容差异性不高的问题,会引起学生反感,无法达到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的目的。

(四)实现德育融入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种,单一化的评价必会导致标准化的教育,“课程思政”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宜采用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以“育人”为目的的改革需要贯穿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精神,该方案要求破除“五唯”,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领会方案将“健全职业学校评价”把“德技并修”放在评价职业学校的首位的重要意义。

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对教师的课程评价要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的德育实绩,把教师践行“课程思政”的态度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量化指标要纳入“课程思政”的设计理念、标准、内容、教学过程考量;对学生的课程评价难以量化考量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但仍须加入素质考核,可以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习惯、情感、价值等进行动态考评,保证评价数据的可信度和实效度。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课程思政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