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生态理论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研究

2022-03-18李惠范文娟李巧鸣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心理环境发展

■李惠,范文娟,李巧鸣

(1.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2.扬州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一、引言

“生态学”其本义是研究生物所处环境和住所的学问[1]。一般认为,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的生存条件、生物以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2]。随着生态学的发展,生态学逐渐衍生为一种方法体系,在教育领域,沃勒(Waller W.)首次将生态理论引入,美国学者克雷明(Cremin L.A)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概念,英国学者埃格尔斯顿(Eggleston J)《学校生态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生态理论的系统形成[3]。

教育生态学是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将教育与周围环境视为生态系统,通过研究分析系统内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探寻教育生态系统基本规律的学科[4]。学者高涵、周明星认为:教育生态,即教育生态主体与教育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和谐就是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再如《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是在环境中进行的”,因此教育生态理论视域下,教育活动是由人和环境相互作用而完成的,教育主体和教育生态环境密不可分。作为教育子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同样不可能离开一定的教育生态环境而存在。不仅要满足教育生态环境的诉求,培养符合大环境需要的人;又反作用于整个教育生态,从而推动教育的深层次发展。从深层逻辑来看,教育生态理论视域下,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创新创业教育主体及其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应包括事理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心理环境,构建和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已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于突破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桎梏,生成和谐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的发展困境

(一)地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之初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合称,并非是一个整体概念[5]。随着学界对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关于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对“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概念的正式启用,创新创业教育才作为整体概念逐渐被学界所采纳,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创新教育更重视全局掌控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创业教育更重视的是如何实现受教育者的自我价值;两者是互相制约又互相推进,具有紧密相连的辩证统一关系”[6],“创新为‘里’,创业为‘表’”[7]。狭义上的理解认为,“是关于创造新的职业工作岗位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是真正解决当代大学生走上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之路的教育改革实践活动”[8]。广义上的理解认为,“是关于创造一种新的伟大事业的教育实践活动”。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对创新创业教育狭义上的理解功利性较强,更加倾向于是就业教育的延伸,虽然广义上的理解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创新创业教育功利化的缺陷,但并没有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探寻创新创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很大程度上混淆了就业教育、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等概念,创新创业教育的事理生态环境异化,造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位的泛化。

(二)忽视地理环境作用导致同质化

地理环境是人类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地理环境也影响着不同区域内教育的发生与发展[9]。从应然角度来看,作为区域社会“创新创业教育中枢”的地方高校,应有鲜明的区域化定位,创新创业教育应与地理环境相互适合、功能相互耦合。然而已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很大程度上依赖自上而下的政策性驱动,缺乏主动性。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割裂了与地方特色的关系,没有主动与区域特色发展相结合,盲目跟风,机械地照搬某种模式,没有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地域环境、文化资源三者之间相耦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导致地方特色和优势无法得到发挥,出现“千人一面”“千校一面”的同质化倾向,所谓的创新创业人才实质是与培养初衷背离的;另一方面,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地方与高校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导致创新创业人才供给与需求失衡的结构性矛盾,引发地方发展缺乏创新创业人才支持和高校创新创业培养输出无用武之地的双重困境。

(三)人文环境发展与教育发展脱节

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实验室等实践园通过提供办公空间、基本设施和行政服务等措施,成为了高校助推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虽然这些硬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创新创业的成功率的提高,但在这些实践园的运行和发展中,存在着硬件条件硬、软件条件偏软、人文环境跟不上的现象,“错误地把孵化器定位于‘优惠政策+物业管理=孵化器’”[10],而对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中的人文环境建设缺乏重视。从短期看这种强化硬件物理环境的做法会起到一定效果,能快速孕育一批项目,但从长远看人的创造性不同于具体技能技巧的传授,它通过人文知识的内在精神和现代化的科学知识的熏陶和教化潜移默化地生成[11]。割裂了人文环境,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无法系统养成,缺少人文环境引导,学生创新创业的理念可能会因功利化倾向而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所以,必须改变创新创业实践园的打造就是为创新创业人员提供固定办公场所的短视认知,将创新创业的人文环境融入到物理环境之中,形成环境育人的长效机制。

(四)心理环境构建相对滞后

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推动认识并转化为行为,进而发展为信念[12]。创新创业情感是创新创业的内生原动力,而产生良好创新创业情感的基础是稳定的心理环境。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心理环境主要呈现出两极分化式困境。一方面,随着创新创业大赛种类的丰富,参与到大赛之中学生逐年增多,但也出现了为了比赛而比赛、为了比赛而创新的现象,同一项目过度开发,一个项目参加多项比赛,学生和指导教师疲于应对比赛规则流程,使原本有激情的学生产生懈怠心理,积极的心理环境被功利化的目标破坏,进而对创新创业失去原动力;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广谱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和心理辅导,对创新创业的风险缺乏足够的认知,在遭遇到失败后,心理预期和实际结果落差过大,挫败感得不到及时地调整,容易导致心理环境的崩塌。

三、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优化策略

(一)优化事理环境,平衡教育生态

当前想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突破发展过程中的瓶颈,获得持续发展的源动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事理环境研究。因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13]。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归根结底就是要回归到人的本身,正如冯友兰将哲学概括为“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14]。这里笔者认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事理环境应有三点认识,第一,要真正进入教育思考,让受教育者能体会、品味乃至顿悟;第二,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刻板教条的现成知识技能说教,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短训,不能突击,更不能速成;第三,创新创业教育是体验、熏陶的过程,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而不仅是成为企业家或者老板一样的人。这就意味着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需要平衡生态位,不仅要立足于大多数学生开展“面”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基础知识、意识和能力,并引导其内化为基本素质,使学生立足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而且要强化“质”的教育,进一步引导有创新创业能力、意愿的学生真正走上自主创新创业的道路,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探寻地理环境,开创教育特色

地理环境是人类从事社会生产实践不可脱离的物质和空间——能量前提,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必要条件[15]。而教育活动是人类实践最为基本的维度或发展方式之一,这就决定了教育活动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的必然[10]。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创新创业教育离开了与其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区域地理环境,创新创业教育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与价值。因此,要将地理环境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教育的内容不仅着眼于创新创业教育自身的发展,更要立足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要,逐步完成由教育内容的相对单一向全面教育的转变。

创新创业教育要结合区域地理环境发展,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与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鲜明的地域性,不仅表现在高校与地方区域的行政关系,更体现在发展的历程中,两者之间应产生高度的联动效应,进一步要求在确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区域地理、产业的需求,充分利用区域地理环境优势,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发展。与此同时,要坚持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将学科逻辑和社会需求逻辑相结合,围绕区域转型升级,与区域特色相结合,开设与需求相关的课程,实现课程多元化和需求的协调,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发展之间的耦合机制,依托区域发展需求,培养与地方产业群相关的创新创业人才,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凝练和放大创新创业教育自身优势和区域发展特色,实现教育的供需平衡,破解“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同质化问题。

(三)融合人文环境,形成良性互动

人文环境是创新创业教育赖以生存发展的命脉和根基,加强人文环境与物理环境的融合有利于弥补创新创业教育中功利化倾向的缺陷,使人不至于沦为技术和物质的奴隶,真正做到有灵魂的卓越。人文环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释放出自身创造力,这与创新创业教育相比不是简单的文化传递过程,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唤醒灵魂深处的创造力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这就决定了两者的不可分割性。

高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实践园建设的硬件条件的同时,还应注重从“人”的角度出发,建立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提升对文化认同感,唤醒学生的灵魂,使创新创业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是影响创新创业教育人文环境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关注显性教育传业授道解惑的同时,更要关注其内在素养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能力。人文环境的构建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还需要家庭、社会多方面参与,要进一步营造更加宽松的教育环境,以学校为辐射中心,引导更多的人对创新创业教育怀有真切的情感,宽容创新创业过程中遭遇的失败,从人文环境减轻创新创业者的心理负担。

(四)稳定心理环境,实现持续发展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稳定的心理环境是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苏格拉底有过这样的论证“勇敢而不谨慎,岂不是一种莽撞?一个人若是没有理性,勇敢对他是有害的;但他若有理性,这对他岂不是有益了?”由此我们得到的启发是,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心理环境应具备两个维度:一方面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双创激情,并在激情中学会理性分析、把握机遇;另一方面培养学生面对失败的乐观精神,从理性的视角审视失败带来的价值,在失败中学会成长。

因此,首先应进一步加强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更有针对性地传授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心理知识,让学生在掌握相关心理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自主解决创新创业时遇到的心理问题,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其次,提高心理辅导的前瞻性,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机制,改变传统事后心理辅导的方式,将心理辅导贯穿于创新创业的整个过程,既引导学生保持创新创业的激情,又能使学生用理性的态度面对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失败。最后,应建立服务于创新创业的心理评价系统,利用专业的心理量表测试,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特点,并对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创业方向提供针对性指导,并加以适当的心理训练,逐步形成稳定的创新创业心理环境。

猜你喜欢

心理环境发展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心理感受
环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