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新”背景下高校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的思考

2022-03-18高一鹏田昀鑫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四新一流学科

高一鹏,田昀鑫,刘 水

近年来,以注重质量提升为核心的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站在一个更新、更高的发展起点上,“双一流”和“四新”建设的明确提出和加速推进,既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尤其是强化内涵建设提供了新理念和新引领,也为我国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注入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动力和生机勃勃的新活力。基于“四新”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的结合,探讨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的思路和内容的现实意义进一步凸显。

一、“四新”建设——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新视野和新理念

(一)“四新”建设的时代意蕴

“四新”建设是高校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统称。与以往我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教学改革一样,“四新”建设率先从工科提出,发端于2017年初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的“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与会代表通过充分交流深入探讨了新工科产生的背景、内涵特征、改革方向、建设路径等,达成了十点共识即“复旦共识”,之后又进一步有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2018年起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相继推出。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1],以文件形式进一步固化了“四新”的概念,明确提出要在我国高等学校中全面推进“四新”建设。至此,“四新”建设的研究由个别学校的改革试点,陆续推向全国范围高校的全面探索。

随着“四新”建设探索和研究的逐步深入,高校对“四新”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四新建设的时代意蕴进一步凸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以体现时代发展的新理念为指导,面向科技革命、扎根中国大地、推动学科和产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和新经济发展、面向未来发展需求、培养时代新人。“融合”和“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四新”建设最基本的特征。新工科建设直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正在改变产业的国际国内竞争格局;新医科建设服务健康中国行动,着力实现从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全覆盖;新农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瞄向绿色生态、践行“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以现代生物科技改造传统农林专业;新文科建设用中国理论、中国范式、中国标准、中国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加大现代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融入,加强学科专业与社会的结合,用中国理论科学阐释中国制度、中国道路,壮大和弘扬文化软实力。“四新”建设是我国顺应时代和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革,在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理念、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的最具影响力的改革与创新。

(二)高校学科专业及其关联性

关于学科,各类教育有明显不同的阐释。对基础教育而言,学科一般为“教学科目”的简称,没有层级之分,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就高等教育而言,学科一般都从知识分类或学问分支的角度来理解。将知识关联程度较为密切的学科汇集在一起就形成学科门类,学科门类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变化的风向标。2011年、2020年,伴随着文化发展繁荣和新技术革命的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相继批准增设了艺术学[2]和交叉学科[3]2个学科门类,学科门类总数达到14个。每个学科门类又都由多个一级学科构成。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学科,分别布局于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其学科建设内容又因隶属研究机构还是高等学校而有所不同,主要区分是在人才培养上,研究机构仅有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没有本科教育;而高等学校中的学科,一般都是与其关联度较高的某本科专业的主干学科,即每个本科专业一般都以若干个学科为主干学科。所以在考察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时,必须对其支撑的本科专业一并考察,才可能完整掌握该学科建设情况的全貌。关于高等教育中的专业,潘懋元等认为,“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4],课程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专业。高等学校的学科与专业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区别主要体现为内涵不同、目标不同、构成要素不同。与此相对应,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宏观而言,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均包括学科和专业发展规划的科学制定、结构布局的调整优化及专业化师资队伍打造、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创作、社会服务与国际交流合作等建设。微观而言,学科建设高度重视学术水平的提高,突出体现为研究方向、学术团队和学科平台“三个要件”,特色研究方向的凝练、专业化人才高地的培育、高层次科研创新平台的打造至关重要;专业建设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目标,着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课程和师资、实验和实践基地建设和教材、图书、教育教学软件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设施等教育资源的建设等。学科建设侧重于学术研究,以出高水平、前沿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在一定科学和知识领域形成有鲜明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学术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学科将高水平的师资、研究性为主的教学、高水准研创基地和学科前沿知识、最新研发成果等,通过各个教育环节注入专业建设并反哺教学,对其相关专业改革的深入、专业视野的拓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牵引和示范作用。实践证明,近年来相关高等学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以优势学科牵引专业建设”等研究与实践,有效推进了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幅度提升,高标准实现了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的双向双赢,引领和带动了所在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跃升。

(三)“四新”建设与学科专业的契合

高教界同行对“四新”的认识逐步深化,特别是从时代性、融合化、国际视野、中国特色等多个角度切入,对其内涵的理解与发掘更为深刻和务实。“四新”建设的战略意义在于它融合科学、技术、产业、社会、文化诸方面的优势,把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升级中最先进的理念、方法、手段、环境融入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中国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之中,促进了文理融合、科教融合、校企融合、产教融合和网络、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结合工科、医科、农科、文科各自不同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办好适应新时代发展变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及其学科专业、培养“经济社会全球化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奋斗者和接班人”正在成为每所高等学校深化内涵发展的战略选择与行动实践。

学科专业建设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平台等具有共性的要素建设。相应的“四新”与一流学科专业建设之契合也要通过这些要素加以体现,特别要把时代特征、国际视野、中国特色和“融合”的创新理念植根于一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平台的打造与建设之中。“四新”源于突出人才培养的本科专业建设,是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创新人才的一种专业发展理念,但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密不可分的关系,又使得“四新”建设的根本虽在专业,但最终会落实到学科建设,将有力促进面向科技发展、产业升级需求的我国各学科进一步的融合创新,并伴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建设与提升。

(四)“双一流”建设的推进实施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决策,启动并开始推进“双一流”建设,其后相继推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教研〔2017〕2号)、《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教研〔2018〕5号)等重要文件,其中“一流学科建设”作为“双一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家正式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层次之高、投入之多、重视程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2017年,教育部等三部门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137所高等学校成为具有首批一流学科的院校。2019年,教育部启动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等,明确提出要用3年时间,遴选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各1万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和2020年共在全国高等学校遴选出8 03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从国家到地方,高校正在积极培育和强力推进的“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为“四新”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和更高标准的实践检验平台。

二、一流学科专业建设——提升内涵品质的新引领和新担当

面对国家及各省大力推进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的新形势和“四新”提出的新背景,如何按照预期目标和“四新”理念建设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及一流课程,使其在我国高等学校内涵建设和发展中发挥骨干、示范和引领作用,是摆在相关学科专业带头人和所在高等学校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任务,其主要着力点是实现“五个一流”。

(一)打造一流的学科专业团队

一流的学科专业团队要求团队每位教师都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修养,都能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和科研育人;具备与自身学科专业直接相关的“四新”教育教学理念,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以科学研究反哺教学,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开展具有自身特点“课程思政”的本领,教学效果普遍良好。学科专业队伍既能高水准开展本学术分支基础理论或应用性科学研究,又有较强的团队协同研究与创新能力,有若干活跃在国际国内学术前沿、强烈教育教学改革意识的一流专家、学科专业领军人物和科研创新团队以及优秀教学团队;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年龄、学位、职称、学缘、海外经历结构合理,有促进各年龄段、各种专业和学术背景教师健康成长、专业化水平持续提高的有效机制和良好环境。

(二)进行一流的人才培养

一流的人才培养应能自觉融入所在高等学校的“三全育人”体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在思政教育、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等方面成果显著;推进“四新”背景下切实可行的课程结构和教学体系、内容、方法、手段改革,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政策、制度、机制等的激励和引导都能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科学完善,持续改进机制行之有效,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认可。特别重要的是能够实现“以教育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为教育教学创设符合时代要求的互动式、智能化、开放性、多样性智慧教学环境。同时,应建有在同类学科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国家级一流人才培养基地和一流课程,培育并形成一流教材和优秀教育教学成果。特别从本科开始,就要重视科教融合育人,建立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这是一流学科专业区别于非一流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特质。

(三)开展一流的科学研究

一流的科学研究主要体现在全国同类学科专业中具有明显科研创新优势、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包括相应的研究基地、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特色智库等。无论开展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应居于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并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自然科学类学科的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应处于科学前沿,原始创新能力较强,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新知识、新理论;应用研究应能够解决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关键性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问题或能够实现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能够为解决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供有效支撑。同时,要积极探索和拓展科学研究范围,推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创新与重点突破。团队部分成员应有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和素质。艺术类学科专业要以“弘扬优秀文化为己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5],推进艺术与教育、艺术与科学、艺术与技术的融合,开展对我国文化发展繁荣有重要推动作用的科研创作、设计制作、展览演出,并产出相应的有影响力的高水准作品和成果。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科完成的“2022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创作设计”,就是研创水平与社会声誉俱佳的科研创作成果。

(四)实施一流的社会服务

一流的社会服务应该是更高水准和更有意义的服务,可以包括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中外人文和学术交流,举办有影响的重要会议论坛和文化交流活动;发挥具有自身特色优势智库作用,为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与战略规划制定建言献策;服务民族团结、脱贫攻坚、支援边疆等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普及、行业人才培训、全民终身学习等社会公共与公益服务。一流的社会服务应以一系列的实事作支撑,应有内容具体翔实的典型案例,要在促进学科链、人才链、产业链精准对接上下功夫,争取做出更多的具有自身学科专业特点的开拓性、突破性社会贡献。

(五)推进一流的自我改进

一流的自我改进要强化学科专业的自我评估。学科专业评估历来是国内外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时至今日,只要随便在手机上浏览微信上的信息,就可在不经意间看到各个高校或学科专业排名的信息。因此,任何学科专业都不可避免地置身于上述环境之中,都或多或少受到这些信息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这是不以这些学科专业负责人或团队成员的意志为转移的。各类学科专业评估的指标体系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所以其评估结果也很不相同,从而对这些学科今后建设的主要方向也相应地产生了不一样的影响。

学科专业评估大体上分两类,一类是被动参加的评估,另一类是主动参加的评估。创建一流学科和专业的高等学校主动参加的评估一般都为相对科学严谨的评估,此类评估采取“全面的公共数据获取与学校及学科专业填表相结合”的办法获取信息,常能更客观地反映学科建设的规律和要素,对学科健康发展引导作用较为明显;被动参加的评估,一般无需高校填报信息,只是由评估机构依靠部分公共数据和评估部门从非学校渠道收集获取信息,评估仅侧重学科专业建设某些方面,虽然欠严谨也欠全面,但对学科专业建设某些自身不易发现的薄弱环节改进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实践证明,一流学科专业的评估应以主动的、自我的评估为主,其他并非主动参加的评估为辅,最重要的是要进行与时代同向同行、具有中国特色且符合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发展规律的评估。评估要始终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原则,在具体操作中要更加注重全面的评价,更加注重代表性的评价,更加注重案例式的评价,更加注重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如对在校生要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评价,对毕业生的跟踪评价既要深化专业学习成效的评价,也要注重职业发展的评价;对教师的科学研究,不仅要考察该学科专业科研项目的数量、层次,更要明晰其科研项目特别是科研成果的含金量,更加注重通过代表性论文、代表性专著和专利等体现的学术创新和应用成效,因而被评学科应能对其代表性成果的原创性、前沿性、突破性创新内容和学术贡献心中有数,进行清晰的阐述或提供极具说服力的证据;学科专业及其师生开展的社会服务,要真想、真做、真有实效,要注重其服务对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性、融入度和贡献度,其中对社会服务典型案例的剖析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

三、结语

本文从阐述“四新”建设的时代意蕴、高校学科专业及其关联性、“四新”建设与学科专业的契合等问题出发,从一流学科专业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要素建设的实施和切入,对“四新”背景下高校一流学科专业建设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未来在“四新”与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结合可持续机制形成路径研究上,还有深入探索的内容和空间。

猜你喜欢

四新一流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超学科”来啦
彭州市:“四新”创建廉洁城区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浅谈勘察设计企业促进科技成果产品产业化的几点思考
“四新”驱动:从制造到“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