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路径探究

2022-03-18黄海鹏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华精神传统

于 冰,黄海鹏

任何一种文明存续都需要通过特定的文化形式展现于世界,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是将“中国故事”传播向世界的重要讲述者,是将中国文化呈现于世界的重要参与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应用能够直接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

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更是世界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当今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洗礼之后,经济发展进入高速轨道,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西方消费主义价值观在社会媒介的大肆渲染下,将人们拽入了消费主义的泥潭,对物质生活的盲目追求导致了许多人幸福感不增反降,对幸福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弱,而提升幸福感的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因此,追根溯源,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幸福观的相关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是多种文化思想共同融合的结果,因此其秉承的幸福观也呈现出多样性的表现。有的认为安贫乐道是幸福;有的认为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有的认为幸福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有的认为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

总体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幸福观最主要的表现是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担当责任为幸福。人们想要获得幸福感,首要条件就是对于精神世界的满足。因此,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武器,关注人生幸福、追求内心精神上的富足,有助于在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凝聚和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实现知行合一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实践,成长的过程正是人作为主体通过实践对自我开展的一种创造。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哲学论断,强调了认识与实践是无法分割的,二者同等重要,高度统一。只有把“知”与“行”有机统一,才能最终达到“至善”的道德高度。这也关涉到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相关命题,是中国传统哲学观中重视道德实践的重要体现。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蕴含的朴素“实践观”对当下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谈及“知行合一”这一理念,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他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把思想转化成为行动”[1]。作为当代大学生更要注重实践的重要性,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溯踪,才能够紧跟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回答好新时代为大学生所出的时代问卷。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提升德育素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无价之宝,是我国健康发展过程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爱因斯坦曾说过:“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而单纯通过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教育是无法培养出既具有高尚思想道德,又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更无法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因此,在素质教育中,特别是在德育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几千年历史中,有孔子的“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墨子的“万事莫贵于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冯梦龙的“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完善的人格”[3]。与此同时,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把传统文化知识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养成包容豁达的精神品格

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很重要一环就在于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不断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并创造性转化为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我们能够在众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发现中华民族所具备的忍耐与包容的文化性格特点,而此种包容却又并非软弱无力,废弃一切,是“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经常以水喻道,《道德经》中就记载“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种隐喻与象征的方式恰是为了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包容精神,一方面确立了存在论的基本意象,让人们能够由此及彼地去领会“道”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又奠定了道德论的基本取向,借助于水的“至柔”的性格来凸显道德的品性。

这种包容精神的内核一直指导着中华民族的现实生活,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采取因势利导、巧夺天工的办法,使大自然为人类造福。这种文化取向塑造出来的古典技术,因其采取顺自然而行的办法,所以不具有征服自然界的进攻性和侵略性。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培养更要注重这种包容豁达精神的指导性,从而指导现代生活,塑造良好人格。

二、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有待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4]。然而,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逐渐失去自己的主体地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多元文化冲击的时代背景下,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容易受外来思潮和腐朽文化所影响,从而无法真正从内心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内涵,无法在联系社会生活时真正窥探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蕴。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有待提升至真正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愿意践行其所倡导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体系。

(二)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需进一步加深

当今社会自媒体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成为了一种更易于文化传播的流行形式,当代大学生是自媒体的主要参与者。在自媒体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过于依赖自媒体阅读会降低文本阅读的能力与意识,而文本阅读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呈现形式。在“碎片化”阅读和“快餐式”阅读流行的当下,“大学生在文化选择时往往会选择容易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5]。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缺乏实践的过程,不能将所了解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多地运用于实践当中,特别是在一些非人文类专业的学科中,大学生往往只是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却较少参加相关文化实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知行合一”的过程中,当缺少对“知”的精读和对“行”的忽视时,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就必然受到影响。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路径

(一)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富有高度的认同感,是以文化人、形塑人格的基本前提。这种对文化的高度认同体现在一个民族是否具有强大的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并不是单纯以传统文化为基因,而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组成的文化有机体。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历史积淀,生生不息所传承的“民族基因”;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在反封建、反殖民斗争中历经磨难,不断进取而传承下来的“红色基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沧桑巨变中,实事求是、不断探索形成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实践基因”。

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关键就是要整合优秀文化资源,要讲好这些“中国故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6]。同时,要创新文化教育模式,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这一有利阵地,形成文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良好互动,要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秀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当中,从而让当代大学生增加对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形成成长与发展的内在文化基因。

(二)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为不同的样态,并与时代任务紧密结合从而创造性地发展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延续,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有着一定的实践价值。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这一伟大目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与斗争,历经了从技术层面、社会革命层面、实业层面到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的反复探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诞生了富有创造性的、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精神谱系,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展现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共同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它是在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7]。在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是重要的时代要求。

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灌输知识的教育阶段,更应该加强对其价值观念与道德取向的塑造。在大学教育中要在日常课程与文化学习中利用好红色文化,无论是哲学理论还是具体故事都能帮助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文化信念,帮助大学生了解和传承革命文化。通过中国革命文化教育让大学生树立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优秀品质;通过中国老一辈革命家鲜活的革命事迹来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三)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实践品格和辩证精神

“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人通过实践使自己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8]”。无论是千百年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旧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文化亦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具有明显的实践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9]”。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很多震惊世界的奇迹,靠的就是锲而不舍、真抓实干的精神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推进,靠的就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踏实作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际上就是人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要实现美好生活、追求幸福,就必须脚踏实地、不懈奋斗。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充分认识到奋斗的长期性和曲折性,不忘“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古训。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能否“以实而为”,是其成长的重要表现。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之路具备丰富的可塑性,由于其自身发展的局限性,认知外界事物时普遍缺乏辩证的方法论,因此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容易停留在表面,无法透过现象看到核心本质,无法从感性认识抽象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时,全世界已经成为了融合流动的“地球村”,以往相对独立的单一文化发展为具有世纪历史意义的世界文化,价值观点、道德体系更为多元,这些都对青年人的心理成长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在世界交往中保持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如何在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相结合,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当代大学生回答时代问题的最优解。辩证思维是“反映和符合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思维[10]”。树立文化自信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紧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养成辩证的思维模式,在对待客观事物,尤其是外来文化的冲击所带来的新鲜事物时,能够避免静止地、孤立地去看待,而是以一种联系与发展的视角,从对象的内在矛盾运动变化中,从其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整体上、本质上完整地认识对象,从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能力。

猜你喜欢

中华精神传统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老传统当传承
拿出精神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