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的减贫事业:实践历程、基本经验与前景展望*①

2022-03-18杨永伟邢占军

关键词:减贫贫困人口中国共产党

杨永伟 邢占军

(山东大学 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山东 青岛,266237 )

贫困阻碍社会进步,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减贫实践中付出了艰辛努力。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任务。(1)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2月26日。自此,中国共产党的减贫事业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消除绝对贫困并非意味着农村减贫事业的终结,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减贫新征程中化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的重要抓手。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减贫实践,汪三贵(2018)以改革开放为起点,将扶贫开发分为体制改革扶贫、解决温饱扶贫、巩固温饱扶贫、全面小康扶贫四个阶段。(2)汪三贵:《中国40年大规模减贫:推动力量与制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韩喜平(2019)认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减贫实践,可划分为计划经济扶贫、体制改革扶贫、开发式扶贫、扶贫攻坚、精准扶贫五个阶段。(3)韩喜平:《中国农村扶贫开发70年的历程、经验与展望》,《学术交流》2019年第10期。袁红英(2021)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减贫史,是中国人民完成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蜕变的奋斗史。(4)袁红英:《中国共产党减贫实践的百年历程与经验》,《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10期。学界对中国共产党减贫实践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讨论,其所形成的一些分析性概念和理念,如制度式减贫、内生式减贫、保障型扶贫等,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然而,减贫作为中国共产党实践历程中的一条主线,多数研究从不同时间节点将其割裂开来分析,难以对减贫经验进行历史地辩证审视;此外,虽有研究也涉及中国共产党百年减贫实践分析,但对一些减贫阶段,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减贫实践的关注度依然不足,无法形成对减贫经验的完整认知。本文从大历史观的角度系统回溯中国共产党农村减贫的发展历程,科学凝练基本经验,为新阶段接续推动农村减贫提供启示。

一、中国共产党减贫事业探索的实践历程

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从极端贫困状态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跨越。在此期间,农村减贫实践可分为以下四个历史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在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减贫任务目标,采取差异化的减贫策略,实施针对性的经济、社会和扶贫政策。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处于极端贫困状态。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便将农民翻身求解放作为革命的基本问题,开展土地革命,发展农业生产,实施社会救济。在人民群众的拥护下,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摆脱贫困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5)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2月26日。。

1.进行土地革命

进行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民主革命的重要目标。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农村创建革命根据地,带领农民打土豪、分田地,镇压地主恶霸,有效巩固了苏维埃政权。1937年7月,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洛川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发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抗战期间在农村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在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同时,有限度地从事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抗战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顺应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及时出台《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成为农村工作重点。伴随解放战争的顺利推进,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到1948年底,土地革命使解放区约1亿贫民分配到土地,极大提升了农民群众参与革命的热情。

2.发展农业生产

在解决土地问题基础上发展农业生产,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进行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是实行劳动互助。面对劳动力不足、农畜耕具缺乏等问题,1932年2月,中央苏区政府发布《关于春耕问题的训令》,鼓励以贫农雇农为主体,广泛动员其他农民,开展劳动互助。在党的领导下,农民群众积极组建合作社、耕地队,开展大规模的劳动互助运动。中央苏区农业生产互助经验,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得以继承并发展。到1947年底,劳动互助在东北解放区全面普及开来。虽然大多数的劳动互助只是建立在个体经济上的集体劳动,但对解决农民自身温饱、调节战争与生产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开展大生产运动。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敌人的包围和封锁,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动员全体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陕甘宁边区广泛组织大生产运动,为革命胜利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3.实施社会救济

受连年战祸与自然灾害影响,中国共产党将社会救济摆在重要位置。特别在抗日战争期间,随着大量移民难民涌入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施了多项救灾济民的政策举措,形成了多元一体的社会救助体制。一是发放救济粮款。中国共产党根据灾情程度、难民多寡分配赈济粮款,直接解决穷人在灾荒时期的吃穿困难。据统计,1939—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拨发救济粮、救济款分别为7227.4石、809746.8元。(6)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编:《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9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71页。二是组织开荒生产。1943年3月,中国共产党发布《陕甘宁边区优待移民难民垦荒条例》,从政治、经济、公共服务等方面作出安排,吸引移民难民发展农业,提高生产自救能力。三是实行以工代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边区政府办工厂、筑道路、兴水利,组织移民难民通过务工维持生计,保障其基本生活。四是鼓励建设义仓。1944年8月,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命令,劝导人民建立义仓加紧备荒,到1946年边区各地普遍建立起义仓,丰年存粮,灾年放粮,在救助灾难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7)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编:《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9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61页。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发展困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从1949年到1978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立初级社会保障体系,为缓解普遍贫困打下了基础。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党的领导下,土地改革在全国迅速铺开,3亿多农民无偿获得土地。为克服小农户生产资料缺乏问题,中共中央于1951年底通过《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引导农业走合作化道路。农业互助合作先后发展出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组织模式,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为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1958年全国74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组成2.6万个人民公社,超过99%的农户成为公社社员,形成“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8)黄道霞:《五十年来中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发展及其演变》,《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9期。政府统一购销农产品,用以支持城市的工业发展,人民公社按照“保基本口粮和按劳动工分分粮”的办法,在公社内部分配剩余农产品。人民公社体制虽难以有效治理农村贫困问题,甚至一段时期内严重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绝对贫困。(9)周彬彬:《人民公社时期的贫困问题》,《经济研究参考》1992年第1期。

2.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中国共产党带领农民发展公共事业,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为缓解普遍贫困提供了基本条件。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集体动员和劳动力的密集投入,在农村地区兴修水利、道路,显著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二是建构全国性农业服务体系。通过建设覆盖到乡(镇)的农技推广网络和农村信用合作社,解决农业生产的资金与技术约束问题。三是大力推广普及基础教育。以政府与集体共同分担的方式,构建“大队办小学、公社办初中、区委会办高中”的农村教育体系,学龄儿童平均辍学率从1952年的50.85%降至1978年的4.5%。(10)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第85页。四是初步建成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包括以集体经济为基础、集体与农户共担的合作医疗制度;以大队诊所、公社卫生院为机构,以“赤脚医生”为主体的医疗保健网络。到1970年代末,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地区普遍建立,90%以上的人民公社拥有卫生院,赤脚医生规模达180.2万人,农民健康有了基本保障。(11)周彬彬:《人民公社时期的贫困问题》,《经济研究参考》1992年第1期。

3.建立初级社会保障体系

基于国家的财力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起以五保供养制度、储备粮制度、救济救灾制度为支柱的初级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对于无生活来源、缺乏劳动能力的鳏寡孤残群体,由村(社)组织依靠集体积累进行“五保”供养。二是建立集体储备粮制度,主要是应对天灾人祸,为农户提供临时性口粮,有效抑制了小范围轻度灾害导致的贫困程度加深问题。三是当面对重大灾害或突遭意外事件时,国家依托紧急救助计划和民政救济,通过提供救济资金、调拨赈灾资源,对农村特困户与受灾民众展开救济。这些社会保障措施凸显集体与群众责任,强调“生产自救基础上国家再进行必要救济”的原则,为农村贫困人口编织了一张兜底安全网络。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从1978年到2010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实施专项减贫政策,先后经历体制改革带动减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综合性参与式扶贫,促进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

1.体制改革带动减贫

为解决公社体制造成农民劳动积极性不高、农村普遍贫困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构成1978—1985年农村减贫的主要推动力。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土地统一经营为农户承包经营,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二是推动农副产品流通体制变革,放宽农副产品市场流通限制并提高其收购价格,农民经营性收入持续增加。三是放松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管制,鼓励发展乡镇企业,允许农民城乡流动、地区流动和劳务输出,拓宽其增收渠道。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有效释放了农村生产力,大量处在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致富。按照1984年200元的扶贫标准,1978年—1985年贫困人口缩减了1.25亿,贫困发生率相应减少15.9个百分点。(13)《扶贫开发持续强力推进 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xinwen/2019-08/12/content_5420656.htm。与此同时,党和政府在一些地区进行先导性扶贫探索,如1980年安排“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1982年将河西地区、定西地区和西海固地区纳入区域扶贫行动计划,1983年实施“发展少数民族经济贷款”计划,1984年确定18个集中连片贫困区等,为后续进一步开展全国性扶贫开发提供了有益借鉴。

2.大规模开发式扶贫

198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体制改革减贫的边际效益走低,城乡、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中国共产党调整减贫思路,强调着眼贫困地区既有资源和优势条件实现“造血式”发展,由此进入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一是成立专门的扶贫机构。1986年5月,在党的领导下,国务院组建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93年改称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减贫工作从传统社会救济中脱离开来,成为政府独立的一项职责。二是确立以县为单位的扶贫瞄准机制。在1986年311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的基础上,中央政府于1994年对国定贫困县做出调整,调整后总数为592个。以县为单位使用扶贫资源,促进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升贫困人口生活水平。三是建立扶贫工作的制度化保障机制。一方面,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专项扶贫资金,从1986年的19亿提升至2000年的88.15亿,累计投入636.75亿元。(14)汪三贵、胡骏:《从生存到发展:新中国七十年反贫困的实践》,《农业经济问题》2020年第2期。另一方面,政府各部门开展行业扶贫,中央单位参与定点扶贫,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民间组织积极行动起来,初步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共治”的减贫合作体系。到2000年,贫困人口数量从1986年1.25亿缩减至3000万,贫困发生率相应减少到3%左右,基本解决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15)《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http://www.scio.gov.cn/zfbps/ndhf/2001/Document/307929/307929.htm。

3.综合性参与式扶贫

2000年以后,贫困人口的持续减少,使得贫困分布呈现“县域分散、村社聚集”特征。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主张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着重培育贫困人口的内生参与能力,这成为2001—2010年减贫工作的主要特征。一是实施扶贫资源村级瞄准机制。2001年5月,根据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出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划定14.81万个贫困村,聚焦村庄开展参与式扶贫。二是形成“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模式。以整村推进为主体,加强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教卫等社会事业发展,增强贫困村的发展能力。以产业扶贫与劳动力技能培训为两翼,为贫困人口提供市场竞争机会,助其自主脱贫。三是实施“1+N”多轮驱动的减贫策略。多项减贫惠农政策(如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补贴、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落地实施,为贫困人口编织起多重安全防护网。按照2010年1274元的贫困标准,2001—2010年共计减贫6734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7.4%,有效巩固了温饱成果。(16)《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http://www.scio.gov.cn/tt/Document/1048386/1048386_2.htm。

(四)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

2011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这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特别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位推动,开展脱贫攻坚。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创新减贫工作体制机制,建立“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2020年彻底解决了农村绝对贫困问题。

1.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

根据2011年2300元的扶贫新标准,当年的贫困规模扩大至1.28亿人。(17)《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详解2300元扶贫新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jrzg/2011-12/02/content_2009471.htm。与此同时,经过多轮扶贫开发,现有贫困人口脱贫难度较大,且致贫因素更加多样化。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以“精准扶贫”定位新时代的减贫工作,并在以后多次考察中作出重要阐释,进一步建立健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等减贫工作运行机制,提高了扶贫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针对精准脱贫的实现路径作出规定: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兜底保障脱贫一批。(18)《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光明日报》2015年12月8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解决了“帮扶谁、谁来帮、如何帮、怎样退”等关键问题,为这一阶段减贫工作的有效开展指明了方向。

2.不断创新减贫工作体制机制

根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创新工作体制机制。一是开展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根据2014年国家制定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对贫困人口逐一实施建档立卡,并于当年完成全国数据的信息联网。二是建立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根据“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要求,五级书记层层签立军令状,强化党对减贫工作的统筹领导,完善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等进村入户帮扶政策。三是严格精准扶贫考核评估机制。2016年,党中央首次对省级党委政府开展扶贫绩效考核,各省市县相应针对下级党委政府开展扶贫绩效考核。对于考核发现的问题,视情节性质严肃问责。(19)王小林、张晓颖:《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经验解释与2020年后相对贫困治理取向》,《中国农村经济》2021年第2期。调整完善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弱化甚至取消GDP指标,突出减贫指标的权重影响,成为减贫工作强有力的推进器。

3.建立“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经过精准扶贫的创新探索,现已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融合的大扶贫格局。(20)《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hengce/2021-04/06/content_5597952.htm。在专项扶贫中,通过逐年加大专项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重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项目、就业创业培训、以工代赈等,提升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能力。在行业扶贫中,各行业部门基于自身职能,加强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特色扶贫产业、改善教育住房卫生条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贫困人口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在社会扶贫中,继续完善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同时,创新实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鼓励引导民间组织投身减贫事业,满足贫困人口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在“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中,各行各业发挥专业优势,民营企业、民间组织与个人热情参与,构建起跨区域、多部门、全社会协作推进的贫困治理体系。

二、中国共产党减贫事业探索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幸福生活不懈奋斗。伴随农村减贫实践历程,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丰富的减贫经验。提炼并概括中国共产党减贫经验,对于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减贫规律,为新阶段续写减贫辉煌篇章具有重要借鉴。

(一)始终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减贫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对贫困问题的关注既是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构成其在生产关系基础上描绘人类远景的直接动因。马克思主义将贫困致因归结为私有制,认为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彻底铲除贫困根源。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减贫理论。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推动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转变,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进行社会主义的减贫探索。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全面小康、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三步走战略”。(21)韩保江、邹一南:《中国小康社会建设40年:历程、经验与展望》,《管理世界》2020年第1期。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明确“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施扶贫开发战略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党的十六大确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发,亲自部署脱贫攻坚战,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在共同富裕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

历代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减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制度安排,根本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减贫理论的继承发展。具体来说,中国共产党的减贫思想围绕“变”与“不变”展开,成为指导减贫实践取得成效的思想基础。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目标指引下,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减贫策略,完成阶段性减贫任务。中国共产党的减贫实践,既是党在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背景下,不断调整优化减贫方式的过程,也是党基于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追求更大减贫目标实现的过程,从而体现出显著的变化性特征。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无论处于何种时期、采用何种减贫方法,都秉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减贫历程,从带领农民当家做主到聚焦缓解普遍贫困,从解决农民温饱到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体现出党在改善民生方面一以贯之的做法,即不断满足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实际发展需求。

(二)始终坚持党对减贫工作的坚强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除了坚定的人民立场以外,自身并无特殊利益关切。中国共产党的这种先进性,必然会将减贫工作贯穿始终。从革命、建设到改革,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推动实现改革发展成果的人民共享。在不断追求人民幸福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执政为民,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开拓进取,走出一条“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有活力”(22)刘芳:《世界社会主义视野下的中国经验》,《理论学刊》2020年第4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减贫之路。中国共产党减贫实践充分证明:只要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共产党对减贫工作的坚强领导,能够发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与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将减贫工作纳入革命、建设和改革大局中统筹安排,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例如1990年代,通过大规模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以及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等体制机制,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扶贫资源向贫困地区流动,为农村减贫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国共产党还具有严密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无论革命时期的大生产运动、建设时期的合作化运动,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扶贫开发与精准扶贫,从中央制定政策到地方贯彻实施,各级党组织对辖区内的减贫工作负总责,大批党员干部下基层、访贫苦、抓实干。与此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坚持顶层设计与地方创新相结合,将减贫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积极寻求多种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帮助贫困人口解决生活困难,彰显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三)始终坚持依靠人民来推进减贫工作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真正英雄,是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中国减贫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既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更离不开贫困群众的主动参与。无论革命时期党领导的土地斗争,还是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减贫探索,贫困人口不仅是减贫对象,更是参与主体。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地区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是在农民积极参与基础上得以有序展开。(23)白增博:《新中国70年扶贫开发基本历程、经验启示与取向选择》,《改革》2019年第12期。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减贫理念,除了直接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还要依靠人民推进减贫工作,发挥贫困人口参与减贫实践的主动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群众动力是基础。”(24)习近平:《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0年第9期。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是中国共产党减贫实践得出的重要经验,为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减贫事业提供了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推动减贫,体现在:一是通过赋权,为贫困人口提供发展机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致力于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推动广大贫苦农民翻身解放。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彻底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农民平等获得土地所有权,为减贫提供了坚实保障。改革开放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放活农户生产经营权,通过激发劳动积极性解决自身温饱。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肯定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同时,进一步区分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农户根据意愿转让经营权,拓展收入渠道。二是通过赋能,增强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积极的社会政策,改善贫困人口在健康、教育、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条件,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保障家庭有效发挥再生产功能。以此为基础,中国共产党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和参与式扶贫项目,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创业,通过发展生产实现自主脱贫。

(四)始终坚持构建和完善减贫治理体系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减贫历程,始终伴随的是减贫治理体系、机制和方式的变革创新,具有发展性与反思性特点。在减贫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聚焦影响农村减贫的约束性要素,通过协作动员机制明确了减贫治理目标,不断提升减贫治理效能。(25)符平、卢飞:《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脱贫攻坚的组织动员》,《社会学研究》2021年第3期。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完善减贫治理体系,推动各种减贫政策落地实施,从而为减贫事业提供了可靠的机制保障。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完善减贫治理体系,体现为一个持续的历史进程。从治理主体看,中国共产党主导减贫工作的同时,注重凝聚全社会力量投身减贫实践,实现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的转变。特别是1980年代以后,党和政府不仅主动与国际减贫主体进行合作,学习其先进的减贫理念和技术,更是积极引导国内市场力量、社会组织参与减贫实践,最终建构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推动的减贫治理格局。从治理方式看,中国共产党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贫困状况,一方面不断推进减贫对象的瞄准聚焦,实现“漫灌式扶贫”向“滴灌式扶贫”的转变;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将减贫工作与社会保障、生态保护等工作结合起来,注重不同政策叠加在减贫实践中的溢出效应。从治理目标看,中国共产党将减贫工作全面嵌入革命、建设和改革之中,带领农民从翻身解放、改善生活、提高收入到全面发展,使得减贫实践超越了反贫本身,逐渐向提升村庄治理水平、建构可持续生计的方向转变。

三、中国共产党续写减贫辉煌篇章的前景展望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减贫道路上取得的阶段性胜利。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6)《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农民日报》2021年2月22日。,这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对此,中国共产党需要在减贫策略和制度方面进行适应性调整,在创新中探索符合实际的减贫治理之道。

(一)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效机制

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农户虽然摆脱绝对贫困,但仍然处在社会发展的“锅底”。一些群众由于脱贫时间晚、自身发展水平低,在遭遇重大疾病、自然灾害、市场波动、意外事故等风险事件时,如若缺乏必要干预措施,极易落入返贫陷阱。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层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开展减贫工作的底线目标。

首先,不断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以脱贫攻坚普查和建档立卡数据为基础,以户籍、低保、医保等方面部门数据共享为依托,建立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系统,重点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保持追踪监测。在科学确定监测指标基础上,完善农户主动申请、行业部门比对、基层干部调查互为补充的返贫人口精准识别机制。对于返贫监测对象,通过完善多部门联动的应急帮扶机制,科学研判返贫致因,采取短期救急与长期帮扶相结合、事前干预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的措施,及时进行针对性帮扶,协助其走上正常的生活轨道。

其次,继续拓展脱贫人口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加紧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的弱项短板,完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脱贫人口农房定期体检制度,推进脱贫地区水利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后续帮扶工作,加强产业扶持与后续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引进适合当地群众就业需求的劳动密集型项目,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推动搬迁人员的社会融入。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严格规范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强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示范引领带动,健全特色产业利益联结机制,使脱贫人口不仅合理分享扶贫产业(项目)的发展收益,而且能有效参与产业发展过程,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体系衔接

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以后,脱贫地区同全国一道,开始将“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减贫工作自然嵌入其中,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实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做好工作体系方面的有效衔接,在乡村全面振兴的整体框架内开展相对贫困治理,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推动减贫实践的必然要求。

首先,加强领导体制衔接。适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需要,建立强而有效的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纳入领导工作范围,明确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在坚持“高位推动”的过程中,全面落实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共抓乡村振兴。建立集中统一、运转高效的决策议事协调工作机制,层层传输压力、压实责任。优化驻村帮扶制度,建强村级党组织,统筹各级选派力量,因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确保党的领导落地、衔接政策落地。

其次,加强工作体制衔接。及时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工作力量、组织体系等方面的过渡衔接,制定出台工作衔接规划。以工作衔接规划为载体,通过贫困影响评估,找到最有利于欠发达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公共政策和帮扶项目,实现重点帮扶项目建设的通盘考虑、一体化推进。进一步完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效考核制度,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效果纳入考核范畴,突出考核评估的“指挥棒”作用。

(三)提高农村老病残等群体的综合保障水平

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是减贫实践的核心目标。然而在农村社会中,“老病残”群体具有天然弱势属性,如人力资本匮乏、市场竞争能力低下等,往往容易被区隔在社会发展之外,长期面临贫困风险冲击。因此,提高农村老病残群体的综合保障水平,破解其在社会结构中持续固化的难题,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减贫工作的重要内容。

对于无(弱)劳动能力的老病残群体,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残疾人康复救助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分层分类及时给予专项救助或临时救助。加大财政投入,推动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残疾人康复机构向乡镇农村地区倾斜延伸,提高服务质量与保障水平。对于分散居住的农村特困老人、重度残疾人,鼓励地方政府以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为其提供必要的走访探视、生活照料等服务。

对于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老病残群体,采取生产扶持、金融扶持、就业扶持等措施,支持其通过自身能力实现增收发展。例如,依托乡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采取党建引领、能人带动、企业参与等方式,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将其纳入产业链条。对于具有发展愿望的残疾人,通过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帮扶、资金支持等方式,拓展其就业创业空间。积极推动帮扶车间的提档升级,通过对接技术要求低、劳动强度小的产业项目,促使农村老病残群体在家门口实现灵活就业。

(四)拓展社会力量开展驻村帮扶的制度空间

与行政力量集中统一实施帮扶不同,以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为代表的社会力量从基层视角切入,通过进村入户锚定脱贫农户的能力建设,强调精细化、多元化的帮扶工作。作为脱贫攻坚“超常规”治理举措,向贫困村派出第一书记与工作队,必然伴随脱贫攻坚的结束而进行优化调整。拓展社会力量开展驻村帮扶的制度空间,发现行政视角的帮扶盲区,填补驻村干部调整带来的帮扶真空,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减贫工作的重要切入点。

一方面,大力倡导民营企业开展驻村帮扶。推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向“万企兴万村”行动转变,优化村企结对关系,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开拓市场销路、村企共同入股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帮扶、商贸帮扶、就业帮扶、消费帮扶,完善企业和村庄的利益联结机制,辐射与带动脱贫农户的发展致富。对于积极参与驻村帮扶、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的民营企业,全面落实税收减免、信贷支持、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援建基础设施、捐资助学、医疗与生活救助,直接改善农村地区,特别是低收入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做好企业驻村帮扶服务保障工作,对企业驻村帮扶给予指导,及时提供村庄、低收入农户等相关信息,编制帮扶项目规划,协助企业解决实践中面临的一些困难与问题。

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开展驻村帮扶。地方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向有急切需求的村庄和重点难点领域倾斜,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帮扶过程的跟踪监管,并对帮扶效果进行科学评估。搭建社会组织驻村帮扶的信息服务平台,定期发布一些村庄的发展规划、发展需求,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相关信息,从而实现社会组织资源供给与村庄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健全帮扶类社会组织的驻村帮扶管理机制,降低注册要求,简化备案管理程序,落实税收支持政策,为帮扶类社会组织开展驻村帮扶提供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场地租赁等配套服务。

四、结语

中国减贫事业的发展,本质上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指引下,不断推进农村地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善治实践。伴随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持续奋斗,减贫事业走过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实践历程,解决了困扰中国千百年的绝对贫困,形成了一整套值得珍视的宝贵经验。系统回溯中国共产党减贫事业的实践历程,不同时期根据减贫形势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彼此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减贫实践,“既赓续着上一阶段的减贫实践成果,又孕育着下一阶段减贫实践的开始,形成接连不断、统筹渐进、螺旋上升的减贫历程”(27)王太明:《中国共产党减贫的实践历程、基本经验及未来转向》,《经济学家》2021年第7期。。在这种背景下,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减贫实践,一方面,需要以一种历史性思维细致审视整个减贫实践过程,辩证解读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减贫成就与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在现阶段减贫形势发生变化的基础之上,结合减贫实践业已形成的宝贵经验,续写中国共产党减贫事业的辉煌篇章,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猜你喜欢

减贫贫困人口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福建省农村金融减贫的路径研究
理解发展和减贫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扶贫,我们在行动
中国的减贫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