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数学线上学习作业多元化设计的实施策略

2022-03-18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智障多元化数学知识

姚 青

(南京市鼓楼区特殊教育学校 江苏南京 210036)

一、生活数学线上学习作业设计初期问题分析

(一)内容枯燥,缺少趣味性。线上学习作业初期的内容以数学知识、技能为主体,稍许增添了生活元素,但缺乏趣味性。智障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有所畏惧,加上长期的居家生活,面对枯燥的线上学习作业总是无精打采。作业内容与居家生活项目有所脱节,家长需要另找时间指导孩子,费时费力,因此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完成作业的动力。

(二)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线上学习作业初期的形式与线下家庭作业的题型类似:能力较好的学生完成计算、填空、连线、应用题等;能力较弱的学生完成指一指、说一说、做一做的题目。看似形式多样,实则陷入较为单一的浅层次学习。疫情假期中学生交往、活动范围变小,失去了往常多样化的学习情境,缺少感知与体会,内心的焦虑导致情绪波动较大,难以完成静态的作业项目,直接影响到完成率和有效性。可见初期的线上学习作业很难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缺乏灵活性。

(三)坡度陡峭,缺乏适切性。线上学习作业初期的进度不合适,层次分明但坡度较大。例如,整理衣物》一课的线上学习作业:第一项将一双袜子进行配对;第二项将衣服、裤子分类叠放;第三项将父母的衣物分类整理。通过作业反馈视频发现:有些学生总停留在第一或第二项,即使家长反复的讲解与训练也无法进阶到下一个活动。这三项作业看似符合常规教学顺序:配对——唯一标准分类——多标准分类,但层次跨度较大,缺乏适切性。

(四)学具局限,缺乏创造性。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很多居民都选择待在家中不出门,因此有些家庭很难满足生活数学线上学习作业所需要的材料或物品。例如,《时分秒》主题的线上学习作业中,最后一项活动是通过生活中微波炉的使用过程,让学生感受1分钟有多长,可有家长反映家中没有微波炉无法完成作业,原来从健康角度考虑有些家庭已使用蒸锅热食物。线上学习作业中学具规定的局限性,让家长和学生很难想到使用家中现有的可替代物品,这样不仅影响线上学习作业的进行,而且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五)指导简略,缺少选择性。生活数学线上学习作业初期设计中忽略了家庭指导建议的重要作用,写得较为简单和笼统,使得家长理解不准确或者实施时困难重重。例如,《乘法的意义》主题线上学习作业中,让学生数一数每个盘子里的苹果个数,并分别写出加法、乘法算式。家长反复强调一个盘子一个盘子地数,但有些学生无法理解并影响到列式。如果在作业布置时,提供一些详细的操作步骤指导,家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开始步骤进行活动,如果该步骤无法完成就从上一步骤尝试,反之顺利的话可以引导完成下面的步骤。通过快速找到起点行为、先备知识开展活动,增加线上学习作业完成路径的选择性。

因此,在疫情期间布置培智学校生活数学线上学习作业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家庭作业形式,对线上学习作业进行多元化设计,合理安排内容、形式、分层、指导建议等,满足智障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激起其好奇心,从而点燃学生宅家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热情。

二、生活数学线上学习作业多元化设计的原则

(一)目标性——结合学情,体现差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多元化的线上学习作业设计应基于学情,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方式、家庭环境、生活经验等予以充分的考虑,关注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活动目标,让线上学习作业设计的活动指向性更强。活动目标的设计以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为宗旨,注重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相结合,包括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这也决定了线上学习作业设计应具备多元性[1]。活动目标不仅是设计的出发点,也是内容与难度设计的依据。因此,只有围绕活动目标,设计有目标性的多元化线上学习作业,才能够凸显价值,实现预期的设计效果。

(二)实用性——紧贴生活,强化运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生活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理解、思考。[2]在生活数学线上学习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围绕学生居家一日活动设计相关主题,以日常生活活动为载体,与数学学习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鼓励学生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体会数学的实用性。

(三)操作性——经历探索,增添趣味。新课标提到: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将生活数学在线学习作业和运动机能培养结合起来,为智障学生设计出多元化的动手实践或者粗大动作运动等活动,经历边运动边思考边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在运动中理解数学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完成线上学习作业的积极性[3]。

(四)层次性——放缓坡度,降低难度。应综合分析影响学生完成的多种因素,例如,旧知掌握情况、居家生活作息规律以及疫情假期中的情绪、语言、动作发展变化等,注重设计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在线学习作业,调动其学习主动性[4]。放缓坡度,合理把握难易度,增强智障学生完成线上学习作业的自信心。

(五)综合性——注重发展,鼓励创新。坚持从创新性的角度出发设计生活数学在线学习作业,保证学科知识的有效融入,同时保证作业的综合化,满足智障学生的学习需求[5]。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动作、感统等方面的训练,促进整体发展,提升综合能力。

三、生活数学线上学习作业多元化设计的策略

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生活数学线上学习作业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信心,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如下多元化设计的策略。

(一)生活数学线上学习作业内容的多元化设计。一方面牢牢把握数学学科知识,将重难点作为主要作业内容,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学生居家生活气息浓的作业内容,能够实现知行合一,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6]。

1.内容联系生活现实。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生活数学课程中,许多内容都可以在智障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找到背景。以执教的六年级为例,从他们身边熟悉、有趣的事物中选取内容,拟定出10个主题,设计生活数学线上学习作业40篇,涉及学生的衣食住行:我的假期我做主(洗碗、运动、秋、春天、庆祝三八妇女节——帮妈妈做件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打扫卫生、整理衣物、穿衣服、叠被子);使用家用电器(电视机、洗衣机、电饭煲、电吹风);我是自理达人(洗脸、洗脚、洗头、洗澡);魅力南京(鸡鸣寺、玄武湖、夫子庙、中华门);交通工具(地铁、公交、汽车、电瓶车/自行车);认识社区(小区里的路、逛超市、逛公园、健身器材);可爱的动物(陆地动物、海洋生物、飞禽、两栖动物);好吃的食物(水果、蔬菜、粮食、肉类);开学准备(洗手、佩戴口罩、抗疫知识、校园安全)。这些线上学习作业内容与智障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易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数学知识的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利于理解数学知识、体会数学作用。

2.内容关注数学现实。在疫情假期前所积累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能够成为学生的“数学现实”,这些现实应当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数学的素材。例如,《打扫卫生》线上学习作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设计:(1)拍手律动: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咕噜咕噜。(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导入,自然过渡到新的方位学习。)(2)模仿做动作,回答问题:①模仿家长将小手放在桌上物品的左边或者右边,提问:小手在XX的哪边?(复习旧知的同时引入新的游戏方式,减少对后面新知学习的干扰。)②小手放腿上,小手藏起来,提问:小手藏在了哪里?(此时学生已有了上、下、左、右的数学现实,教师顺理成章地引导出“后”的位置概念)。小手伸出来,现在小手在身体的哪面,小手在身体的前面。(动作的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前”的位置概念,通过已有的数学现实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前、后的意义以及前、后、左、右之间的关系。)(3)以第一视角观察家长与自己相对位置。(4)以第三视角观察家中物品相对位置,听指令摆一摆。(5)结合主题:打扫卫生,家长运用方位词在学生扫地、抹桌子的过程中进行语言引导,提示还需要加工清理的地方,避免运用手指指示。线上学习作业设计中,选用这些数学现实,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还能够更好地揭示相关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构建数学认知结构,更好地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7]。

3.内容体现其他学科现实。生活数学的许多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其他学科知识也就成为学生的“现实”。因此,多元化的设计生活数学线上学习作业,不仅要考虑数学目标,而且也要注重学生其他学科的现实与发展,从而拓宽线上学习作业的覆盖面,扩大智障学生的体验纬度[8]。以《洗碗》线上学习作业为例,学生之前在生活语文课中认识了大、小、长、短四个生字,生活适应课中掌握了擦碗的技能,基于学科现实设计了“通过操作实践,能够比较出两个物品之间大小、长短,并进行排序”“能够正确拿出字卡并模仿说一说:大、小、长、短”“能够用大拇指和食指对指取出字卡”“在家长的语言提示下,经历完整的洗碗步骤”等,包含了生活数学、生活语文、语言沟通、精细动作、生活适应五个领域的多元化线上学习作业内容,接下来就需要多元化线上学习作业形式去承载、组织与实现。

(二)生活数学线上学习作业形式的多元化设计。智障学生的自主性弱,计算、填空等形式的题目不利于提高线上学习作业完成质量,因此采用多元化的作业形式,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例如,《叠被子》主题设计了操作式作业,让学生运用重叠的方法叠被子,通过做一做、叠一叠、说一说、指一指等操作活动感知、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并发现两个图形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谁的汽车可以开》主题设计了游戏式作业,通过玩开汽车的游戏,引导学生观察车牌号,尝试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感知单双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与意义。为了鼓励学生在家中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以《家中的运动》主题设计了运动式作业,学生通过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练习数、认、读、写百以内的数。《使用家电——洗衣机》主题设计了探索式作业,学生在家长的引导下,通过对洗衣机使用的探索过程,练习对深、浅颜色的衣物分类;以认识水位、洗涤时间来巩固百以内数的认识;感受一遍快洗的时长,并按照时长制定计划,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小区里的路》主题设计了综合式作业,以帮助社区铺路为情境导入,通过画图形、涂色、剪图形,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图形按规律铺路,并数一数路上圆形、三角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的数量以及图形排列的规律等游戏活动。让学生认识图形特征、应用新知拼贴图案发展创造性思维,并与数数和找规律的旧知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运用。《城市中的景点》主题设计了云端式作业,疫情后期趋于平稳时人们的生活不再局限于家中,建议家长利用周末带着孩子去景点逛一逛,寻找景区中的数学知识,及时发到班级群里考考其他同学。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不仅拓宽了学生眼界、丰富了多类型的学习材料,而且也拉近了彼此交流的距离。有的学生拍摄一张灯笼的照片并提问:“你会运用乘法知识计算出有多少个灯笼吗?”有的学生拍摄荷花灯,考考大家三盏荷花灯之间的位置关系。多元化的线上学习作业形式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趣味性,有助于培养智障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实践能力与数学思维。

(三)生活数学线上学习作业分层的多元化设计。考虑到智障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无论是认知水平、理解能力还是数学学习基础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性,线上学习作业采用“一刀切”的设计方式,难以发挥其巩固数学知识、丰富宅家生活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对线上学习作业进行横向分层与纵向分层相结合的多元化设计,有利于更好地关注班级整体发展,把握每一名学生的发展进程。

1.横向分层。横向分层是以全体学生发展为横轴,同一个主题与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分层的线上学习作业活动项目。例如,《运动》线上学习作业设计中,考虑到学生运动能力的差异较大,安排了“高跪——半跪——交替半跪——半跪站立起——蹲姿”等进阶式的内容,组织学生分组、分层循序渐进地开展粗大动作运动,边做边数进而达到巩固百以内数的认识。增加多元化层次的活动,例如,配对环节除了袜子还可以对家中物品进行款式、颜色、大小、功能等方面的配对练习;衣服、裤子的分类环节,可以先配对,再指认命名,最后进行分类活动;第三项可以先对父母衣物进行分类,再对衣物按照上下装进行分类,这样难度减小、坡度变缓的同时也提高了作业的适切性。

2.纵向分层。纵向分层是指以学生个体阶段性发展为纵轴,40份线上学习作业是根据学生自身学习数学的情况,遵循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设计,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能够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实质性变化。例如,一名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近2个月的生活数学线上学习作业活动,已逐步从大、小碗的配对,到区分衣物的大小、长短,接着对交通工具的分类,后续发展到正确数出动物、水果的数量。通过纵向分层使得个体学习坡度小,学生能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家长也能清楚数学学习各阶段的目标,便于家庭的配合指导。

(四)生活数学线上学习作业资源的多元化设计。新课标中提到: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生活数学线上学习作业中应采用家中的生活用品(牙膏、牙刷、毛巾、纸巾、碗、扫帚、洗发水)、电器(洗衣机、电视机、电吹风、电饭煲)、个人衣物、床上用品等素材;挖掘环境与工具,例如,社区中的超市、医院、公园等区域;发挥社会教育资源,例如,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另外鼓励学生、家长创造性地使用家中可替代的资源。例如,《好吃的食物》主题中让学生寻找家中可以进行数数练习的材料:毛豆、花生米、红豆、红枣……琳琅满目的材料让线上学习作业趣味性更浓,学生不仅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而且在寻找材料的过程中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五)生活数学线上学习作业指导的多元化设计。生活数学线上学习作业完成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降低家长辅导作业的难度,才能提高线上学习作业的成效,因此需要设计多元化的指导形式。可以采用文字指导,例如,《好吃的水果》主题中提供了以下的步骤要求:拿实物摆一个数一个,照样子摆出一盘;用以上方法摆三盘;一盘一盘地数,写数表示出数量;用一个一个地数的方式数出总数;试着把加法算式写完整;引导说一说相同加数是几。步骤详尽、一目了然,家长实施起来容易许多。一些操作活动中,文字表述有偏差,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或者视频指导的方式,让能力较好的学生独立完成,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教师在设计生活数学线上学习作业时,应当根据智障学生实际情况,并结合具体内容,灵活运用多元化的设计理念,从线上学习作业的内容、形式、难度层次、资源、指导等方面出发。不断增强线上学习作业的多元性、创新性、有效性,调动智障学生完成生活数学线上学习作业的热情与兴趣,使其更好地完成数学学习,提升在线教学的效果。

猜你喜欢

智障多元化数学知识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为智障儿童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