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教育公平:送教上门供需失衡与调适之道

2022-03-18陈全银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上门师资儿童

陈全银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 贵州铜仁 554300)

一、问题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送教上门作为特殊学校教育、随班就读、资源教室之外的特殊教育安置形式,对于特殊需要儿童尤其是中重度特殊需要儿童的控辍保学有着积极意义,是践行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与“零拒绝”“融合教育”等命题话语的价值取向一脉相承。近年来送教上门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务院2017年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十七条明确提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学校就读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通过提供送教上门或者远程教育等方式实施义务教育,并纳入学籍管理。”《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进一步明确指出:“对不能到校就读、需要专人护理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采取送教进社区、进儿童福利机构、进家庭的方式实施教育。以区县为单位完善送教上门制度,为残疾学生提供规范、有效的送教服务。”据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送教上门在校生高达20.26万人,占整个特殊教育在校生23.00%,且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各地区深入贯彻落实送教上门的相关政策,聚焦送教上门的内涵建设,提升送教上门的服务质量,送教上门实践模式呈现百花齐放,例如:云南省玉溪市“送教上门+特教班”融合教育新型精准化安置模式、送教上门5S学习支持模式及海淀模式等等,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送教上门实践模式。随着我国对特殊教育质量的高度重视,必然要求送教上门工作由“送教”演变为“送好教”,破除既有的“送温暖”“走形式”等质量观,推动送教上门从“需求侧拉动”向“供给侧推动”发生转变,基于供需失衡的视域探索送教上门质量提升路径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二、送教上门供需失衡的现状阐释

送教上门的供需均衡主要包括送教师资结构与送教学生的匹配、送教内容与学生能力补偿协调、送教形式与学生发展规律互适及送教效果与学生实际发展一致四个方面。然而审视我国的送教上门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失衡,难以因应送教学生的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师资结构失衡、送教内容失衡、送教方式失衡及送教效果失衡。

(一)送教师资与送教学生的失衡。所谓送教师资与送教学生的失衡具体指送教师资数量难以匹配送教学生的需求量及送教师资的人员结构与送教学生的需求面向不契合。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特殊教育学校共有专任教师6.62万人,特殊教育学生88.08万人,师生比高达1:13.3,当期发达国家的特殊教育学校的师生比为1:4,可见我国特殊教育师学校的师资还存在很大的师资缺口。就送教上门而言,我国送教上门教师不仅要承担特殊教育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还要担任2名特殊儿童及以上的送教服务,在对西南地区送教上门实施现状的调研发现,74.7%的残疾儿童少年每月仅接受1—2次送教上门服务,86.8%的特殊需要儿童每次接受服务的时间都在2小时以内[1],家长希望增加送教上门次数并延长服务时间,满足特殊需要儿童更多的发展需求。目前,我国送教上门学生的主要残疾类型为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及多重残疾,残疾程度为重度、极重度占了绝大多数,其生活自理、社会适应、语言发展、学业成就等各方面的能力水平较差,需要不同专业背景人员对其进行教育、康复、医学多元的服务,审视现有的送教师资的结构相对单一,以各地特殊教育学校和个别普校的专任教师为主,缺乏具有特殊教育专业背景的一线教师、专业的康复人员和医疗人员[2],即送教师资的人员结构与送教学生的需求面向不紊合。

(二)送教内容与学生能力补偿的失衡。良性的送教上门供需系统中,送教上门的教学内容既能够弥补特殊需要儿童的能力缺陷,又能促进特殊需要儿童的长远发展。然而,审视现有的送教上门却存在送教内容与特殊需要儿童个人发展需求之间的错位、缺位等痼疾。一是送教内容的错位,换言之该送教的内容没有送好,送教内容缺乏针对性及应有的深度。特殊需要儿童涉及自闭症、听力障碍、脑瘫、视力障碍、智力障碍等多种类别,每一类孩子都有独特的需求,送教上门学生更因其残疾程度偏重、残疾种类叠加,其需求更是呈多元化,自闭症儿童强调“康复训练”,视力障碍儿童则亟需“休闲娱乐方式”与“学科知识”的补偿教育。从障碍程度而言,轻度障碍的送教儿童更需要“教育康复训练”,中重度障碍的送教儿童则更加注重“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然而,由于严重的师生比的失衡,特殊学校教育教学与送教服务工作的冲突,加之送教学生需求的复杂性,致使送教内容缺乏针对性。此外,囿于送教时长较短、频次较低,特殊教育教师难以制定完整的教育教学计划,送教内容的连续性受限,送教上门服务内容的深度大打折扣。二是送教内容的缺位,即该送教的内容没有送教,具体表现为部分送教内容的缺失。鉴于送教师资结构的单一,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核心能力聚焦在特殊教育教学方面,康复训练、医学技能的能力不足,无法为送教上门儿童提供精准的康复训练。

(三)送教方式与学生发展规律的失衡。送教上门方式指涉为了完成一定的送教上门任务,送教上门教师在送教过程中采取的途径、手段和方法的总和。方式失衡也是送教上门供需失衡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凸显在送教方式与特殊需要儿童的肢体发展、认知特点、学习规律等方面的不契合。一是送教形式与送教上门儿童的学习方式出现脱节,送教上门儿童的学习模式更倾向于、自主性、实践型的教学,然而我国送教上门服务过程中送教上门教师占据了绝对的“主体”地位,归咎于送教上门教师对于特殊儿童教育教学具有显著的优势,而送教上门儿童及其家长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基本素养相对缺失,送教上门教师与送教儿童更多呈现的是“指令与服从”的关系,表现为送教上门教师给出相应的指令,学生则根据相应的指令做出相应反映。此种送教形式忽视了送教上门儿童的主体性、参与性,使得送教上门学生在送教过程中始终处于“失语状态”的被动地位,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送教上门儿童对送教内容的掌握。二是,单一的送教形式与送教上门儿童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不匹配。目前,我国送教上门形式不断创新,呈现出线上送教与线下送教的共存的送教综合体,具体表现为电话送教、远程视频送教、网络APP课程送教、线下送教等形式,然而就某一区域或某一特殊学校而言,采用的送教形式较为单一,各种送教上门形式未能有机结合,难以发挥集群化的优势。高质的送教上门服务,送教上门教师应充分了解不同培训方式的适用对象、优势与不足,结合送教上门身心特质灵活选择及运用不同的送教方式,凸显出送教上门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送教上门学生多样化、差异化的送教需求。

(四)送教效果与学生实际发展的失衡。送教上门的初衷在于弥补特殊需要儿童,尤其是中度及重度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着力解决送教上门学生面临的实际难题,挖掘其潜能,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自然,送教上门的效果主要透过在送教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等应用与生活中的融入程度得以体现。送教效果与学生实际发展的失衡主要表现为送教上门学生对送教内容的掌握水平未达到送教上门的预期水平。总体而言,送教上门学生对送教知识与能力的整体把握度偏低,造成此种结果主要由送教上门学生特质、送教时长及频率、家长配合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如前所述,送教上门学生主要以中重度残疾儿童为主,受自身缺陷的影响其学习能力与普通儿童相比存在显著差距,对于送教上门提供的教学及康复服务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吸收加工。同时,由于送教上门师资存在的失衡问题,送教的频次较低、时间较短无法给予送教上门学生序列化的教育康复服务指导,无法进行及时的跟踪及调整,导致学生在内化知识与技能异化时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及指导。送教上门服务质量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送教上门儿童的家庭支持,现有的送教上门服务质量不高除了受师资失衡、送教内容失衡、方式失衡影响之外,送教上门学生所在家庭由于繁重的经济负担而无法兼顾孩子的治疗与教育是目前在家教育最大的困难[3],导致家长的低参与度及配合度不高,送教服务所传达的内容无法得到有效延续。

三、送教上门供需均衡的调适之道

送教上门服务供需失衡的存在是历史的必然性,而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均衡状态是相对的、偶然的[4],供需均衡是一个螺旋递进的动态过程,遵循着“不均衡——均衡——新的不均衡——新的均衡”的运行逻辑。“供给侧改革”发轫于经济学领域,近年被逐渐引入教育学领域,尤其是在推动教育的精准供给,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引领。供给侧改革强调有效化解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错位的矛盾,使得供给体系更好的与需求端相匹配[5]。立体多元是送教上门供需均衡的结构特征,送教上门师资结构集群、送教上门的内容的精准供给、送教上门方式的多样实施三者之间的有机衔接是提高我国送教上门质量的重要基础。鉴于此,为实现送教上门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深度匹配,送教上门应秉持“以需求侧推动供给质量提升,以供给创造更高质量的需求”的理念,以送教上门师资队伍建设、送教上门内容研创、送教形式的挖掘为着手点推进送教上门的精准供给。

(一)聚焦送教上门师资建设,打造高水平师资团队。专业的、高品质的送教上门师资团队是提供送教上门服务供给品质的基础,供需均衡视野下我国送教上门师资存在“量”和“质”的双重失衡,难以满足送教上门学生的现实需求,为此加强送教上门师资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弥补现有送教上门师资量的不足,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凝心聚力采用特殊教育教师、普通学校教师、康复训练专业人员、社工等协同合作方式[6],充实送教上门师资的结构及数量。教育部门应健全送教上门师资的稳定机制,合理处理好权责利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规定送教上门教师在送教上门中的工作职责,但同时也加强送教上门师资的利益保障,在工资待遇、职称晋级、评优评选方面向其倾斜,激发送教上门教师从事送教工作的内生动力,确保送教师资队伍的稳定性,迎合各类特殊需要儿童的送教需求。针对送教上门师资专业素质不强的短版,应坚持“内外并进”的成长机制,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作为送教上门的重要主体,应以校级为单位定期紧扣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开展研讨,解决在送教过程中遇到的同质性难题,并分享在送教过程中的经验。另一方面,邀请国内同行的知名专家进学校、进社区进行专题讲座,普及送教上门工作的基本常识,及推广科借鉴性经验。再次,积极创造送教上门教师外出培训的平台,各区县可定期开展培训,对标送教上门教师的知识与技能设定培训内容,鞭策送教上门教师由新手型向专家型迅速转变。

(二)聚焦送教上门学生需求,创设精细化送教内容。送教内容与送教上门学生的身心特征、个人发展、缺陷补偿及潜能挖掘等的契合度是衡量送教上门均衡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精细化的送教内容针对性更强,也能更好的满足送教上门学生的个性需求。全方面把握送教上门学生的送教需求是确保送教上门内容精细化的重要前提,为此送教上门教师应坚持“量化”与“质性”相融合的理念,选择适切的评估方法对送教上门儿童进行全面评估,通常可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行为分析法、量表评估、检核表等多途径、多层次了解送教上门学生及家长的送教需求、个人发展规划。不同类型的儿童的测评方法不一,对于语言发展受限的送教上门儿童多用问卷调查、行为分析、检核表的方式,语言发展良好的送教上门儿童则可使用访谈法、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于智力障碍儿童儿童则可以使用检核表及行为分析法。基于前期对送教上门儿童的综合性评估,区分送教上门儿童存在的聚项化问题及个性问题,分析研判出每一位送教上门儿童的送教需求,厘清送教上门儿童的内在需求,使得送教上门儿童的需求准确化及精细化。送教上门教师根据送教上门儿童的内在需求、学习水平及发展阶段有选择性的选择送教内容,确定送教上门的重点难点。具体而言,送教上门教师可立足于感知运动、语言发展、生活自理、社会适应、情绪与行为、学业成就等六个方面分模块打造精细化的送教上门课程内容,强化各模块的区别与联系,丰富送教上门内容的优质供给。

(三)聚焦送教上门方式创新,开创送教上门新模式。良性的送教上门供需均衡系统,在培训方式应该是知识讲授与技能培养、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不同送教方式的有机融合。送教上门方式的革新首先要破除送教上门教师与送教学生地位失衡的状态,积极促进送教形式与送教上门儿童的学习方式的有机耦合。送教上门教师要注重与送教上门学生之间的互动,坚持送教上门学生为核心地位的教育理念,送教上门教师在进行送教上门服务之前要对送教上门学生的具体实际做深入的了解与调查,切实提高送教内容与学生需求的适切性。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送教上门教师一方面要根据送教上门的具体目标、送教内容的特质,将知识讲授、技能训练、模拟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送教方式相结合,强调送教上门学生在送教过程的主体性、参与性及实践性,提升送教上门教学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还要结合送教上门学生的学习特征、发展阶段,开创适宜送教上门学生的新模式,以促进不同送教上门学生的深入学习,引领不同送教上门学生的高层次需求。例如,开创线下与线下相互融通的送教上门服务综合体,随着“互联网+教育”的理念不断深入,佛山市启智学校借助各方专业力量将自主开发的送教上门课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开发送教上门电子课程、图形操作课程APP,形成送教上门课程网络框架,从而为不同类型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学生提供相适应的课程[7],线上与线下模式的深度融合解除了线下送教上门在空间及时间上的约束,能够随时对送教上门儿童进行跟踪指导。

猜你喜欢

上门师资儿童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上门可行 诊疗不可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生意上门
美上门:“爱美丽”是个刚需
送祸上门
“假”师资培训之平台,析专业发展之成效——论参与体育师资培训的体会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