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新课标对学科教学(数学)教育硕士培养影响研究

2022-03-18张海湘杨雪花王美云王沐蓉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硕士课程标准新课标

汤 琼 张海湘 杨雪花 王美云 王沐蓉

一、新课标对教育硕士培养影响的研究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经历了6 个发展时期,不同历史时期制定的政策对课程的理论建设与实践有很大的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总目标,优化课程标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2013年教育部启动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2018年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学内容、学业质量标准等方面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注重课程改革与高考综合改革统筹衔接,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注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新课标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实施3年以来受到社会赞同,很多省份开展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为培养具有教师职业背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国家设置了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学科教学(数学)教育硕士(包括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以下简称教育硕士)为中学数学教师的主要来源,其培养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中学数学教育的质量。高中数学新课标在教学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对中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高校也在这些方面对教育硕士的培养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变化较小,与高中课程改革不同步,特别是培养方案改革相对滞后。例如,高中数学的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对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要求有所提高,一些教育硕士本科时学过这部分知识,但因长期没有应用,很多人对其掌握的较薄弱;还有一些来自工科、管理类等其他专业的教育硕士,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课程没有学过,在以后教学中对这部分知识把控不准。新课标提倡的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人工智能背景下大数据分析思想等现代教学理念,在教育硕士培养中体现较少。

2009年5月,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颁布《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确定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总目标为“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中小学教师”。2017年国家教指委公布了新的指导性培养方案,将培养目标修订为“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教育硕士专业素养做了开创性的研究,在课程设置与实施、培养方式、师资力量及培养特点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见解。[1][2]叶澜从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研究教师专业素养的组成结构;[3]薛天祥研究了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与实施的问题;[4]段丽华等从课程内容、组织、实施等方面提出了突出教育硕士专业特点的方式方法;[5]杨明全等分析了教育硕士课程安排存在的问题;[6]郭志明研究了美国教师专业化中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发展历程;[7]王秀珍以我国2003年新课程改革为背景,提出从课程目标、安排、实施等方面对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8]李琼提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看待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9]高延龙在基础教育新课改背景下提出了如何凸显教育硕士的培养特色,加大与发达国家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经验交流;[10]Candy Jennifer 调查了美国四所大学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异同点,为我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信息;[11]赵垣可等从科学教育理念、教育能力等方面诠释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12]黄珊珊等分析教育硕士对数学课程标准知识的掌握现状,发现其课程标准知识的整体水平并不理想,大部分人对国家课程标准只知其表面,不能真正理解其内容,教育硕士应重视国家课程标准,从多方面理解和掌握其理念及要求。[13]

数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数学教育一直被高度重视,数学教师素质培养是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问题,学科教学(数学)教育硕士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数学教师的储备力量,对其培养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2018年中学开始实施2017 版新课标,国内对教育硕士培养影响的研究较少,对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方面关注度不够,矛盾逐渐凸显,直接影响中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现行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在向教育硕士传授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养,提高中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性、高素质人才。

二、教育硕士培养策略

(一)完善培养方案,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更具时代特色,选择空间扩大,体现个性化和差别化,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模块式的课程结构,为不同基础、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可能。既体现统一要求,又具有弹性的结构特点,因材施教,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有利于个性化发展,实现课程价值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为教师的创造性工作留下极大空间。

教师不仅要关注“怎么教”,还要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关注“为什么教”及要达到的“标准”。通过完善学科教学培养方案,引导教育硕士领会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增设综合数学、新课标专题讲座等,结合学生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校内外双导师引导其领会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今后走上教学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二)加强现代数学思想的培养

新课标增加了选修课程,为那些希望在人文、社科、理工科及部分经济类等方面有所发展的学生提供了机会,设置供他们选择的富有拓展性和挑战性的专题系列,课程组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更好地提高其数学素养,培养他们的探究、创新能力。

在研究生学位课程教学中加强现代数学思想的培养,结合讲授、案例分析、主题研讨等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在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数学课程与教材研究、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等学位课程教学中,注重引导教育硕士形成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结合需求更好地运用现代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具体做法:第一,开展主题研讨。如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定位、地位与联系,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统一性、连贯性,高等数学对初等数学的拓展等。第二,开展专题讲座。如高等数学、高等代数、微积分在初等数学中的应用,高等几何中仿射变换、射影几何观点在初等几何中的应用,微积分中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级数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等。第三,在校内外实训和实践中,注重引导研究生多观摩中学课堂教学。结合现代数学发现并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三)增加数据科学内容

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引领科技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需思考如何利用大数据启发中学生对数据科学的探索,为提高中学数学教育的实效性助力。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的数学知识,是大数据时代数学应用的主要方法。新课标中与此有关的主要内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整理调查数据、绘制统计图表等;处理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简单随机事件及发生的概率等,为中学生将来进一步从事或使用数据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结合现代数学相关课程的开设,培养他们利用信息技术基于实际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概率与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数据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教育硕士对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应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蕴涵的信息;了解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要明晰一方面同样的事件每次收集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学思想掌握数据分析的主要过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提取信息、构建模型、进行推断、获得结论;在课程讲授和主题讲座中利用各种软件,将概率统计内容、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如统计推断、数据拟合等,利用Excel、Matlab、SAS 等软件辅助教学,更好地掌握数据分析方法,为今后的教学与数据科学相关内容打下良好基础。

教育硕士是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如果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对新课标的理解及对理念的把握与贯彻,可进一步推动教师教育的发展以达到社会对现在及未来发展的需求,提升数学教师整体素质,将更有利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结合双导师制完善学科数学培养方案,引导教育硕士领会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和实践中加强现代数学思想的培养,将加强数据科学等方面开展研究,推动落实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政策实施,有利于更好地推行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

猜你喜欢

硕士课程标准新课标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