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空心病”现象及其社会心态透视
2022-03-18■于越
■于 越
(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近几年,微博热搜上偶尔出现的“某某高校学生跳楼自杀”“某某高校学生给同学下毒”“某某高校清退一批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等新闻逐渐引起大众的关注。为什么本应积极向上、为美好未来努力奋斗,处于人生最美好年纪的大学生会出现这些问题?在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成功、成才的愿望越来越迫切,这就导致社会弥漫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气息,大学生长期受到影响,再加之部分高校商业化、功利化的教育,不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来自父母的殷切希冀的压力,一部分人出现了迷茫、焦虑、心情低落的消极情绪以及无目标、无兴趣、无意义的生活状态。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徐凯文医师形象地称这种现象为“空心病”,实质上是一种大学生价值观缺陷所致的心理障碍[1]。
通过“空心病”现象透视大学生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但是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应针对这些问题,寻找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路径,使其破除心理障碍,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
一、大学生“空心病”现象的表现及主要成因
(一)大学生“空心病”现象的表现
患有“空心病”的大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第一,具有与抑郁症和焦虑症相似的表现,平时常常会感到情绪低落、焦虑迷茫、缺乏兴趣、快感消退;第二,即使人际熙攘也备受孤独,害怕失望和受伤,习惯把自己包裹起来以自我保护,不与外界沟通;第三,认为做任何事情都毫无意义,在生活和学习中无目标、无信念、无动力,极度缺乏价值观;第四,极其在意他人对自身的看法,深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为了维持优秀的自我形象常常心力交瘁、疲惫不堪[2];第五,道德观念模糊、意志力薄弱,缺乏责任意识,知行相悖;第六,具有厌世情绪、自杀意向或者暴力倾向,对药物治疗和传统心理治疗不敏感。
(二)大学生“空心病”现象的主要成因
对于大学生“空心病”的主要成因,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1.浮躁变质的社会环境
经济转型发展带来的行业变革和经济结构变化产生了经济不平衡、不稳定问题,加之重大疫情灾害以及动荡的国际关系,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阻碍。首先,严峻的社会经济情况以及民众对不明朗经济走势的担忧,使得人们对财富的关注与日俱增;其次,经济环境变化、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导致生活成本、个人开支持续走高。在经济焦虑时代,受急功近利、浮躁不安的社会环境影响,财富和地位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在文化发展方面,网络流行文化受到热捧,传统经典鲜少有人问津。快文化时代鱼龙混杂,不乏无意义、反价值观、影响恶劣的糟粕混入精华之中,若不加辨析,全盘接收,则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又缺乏有意义、有价值的文化支撑,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从而产生心理障碍。
2.功利低质的学校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在进行教育评价机制的改进和完善,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仍然较为深刻。追求分数、科研成果、名号称谓、考研率、就业率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商业化、功利化模式,漠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以及“五育”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此外,学校为大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3]。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基本知识和能力没有掌握到位,自我认知和价值观树立还未成型,就及早进行专业内容的学习、安排专业实践,为就业做准备,这就会使一部分大学生无法融入学习生活、无法完成学业要求,从而感到自我怀疑、焦虑并对未来产生迷茫。在他们产生不良情绪后,没有及时发现、干预和解决,长时间积累、加重,导致了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3.沉重压抑的家庭期望
当下这一代大学生是在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时出生并成长起来的,从小在父母的保护和呵护下,过着安稳、幸福的生活,极少经历重大困难和挫折。父母对其付出全部的心血、将自己的期望都依托到他们身上,希望他们能够成功,考取名牌院校、找到满意工作,比同辈人更优秀,这种沉重的期许伴随着学生的整个求学历程。在此期间,家长往往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心理需求和切身感受,一味地把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强加到他们身上,甚至有的家长以父爱、母爱为由对其进行道德绑架,无形间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形成压抑的家庭氛围。在这种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往往会形成自私、冷漠、功利、脆弱的性格,易受到外界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徐凯文医师指出,在以往他所接手的大学生重大心理健康问题中,很大一部分的成因都包含家庭的影响[4]。
4.混乱错位的自我心理
很多大学生患有“空心病”时感到做任何事物都毫无意义,缺少生命的动能,反复思考并发问“我究竟为了什么而活”。从心理学的自我决定理论角度来解读,这一现象的实质是自我认同危机以及自我价值的归属危机[5]。首先,大学生普遍缺乏自主性动机,这与他们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价值观尚不成熟有关,无信念、无动机支持其前行。其次,现在的大学生过度依赖外部认同,忽视自我认同。他们极度重视外界对自身的评价和反馈,依靠教师、家长和同学的表扬、奖励来定位自己的价值,无法进行清晰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一旦脱离了外部激励,就会陷入自我怀疑、缺乏自信,甚至极度自卑的困境之中。最后,部分大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自主、胜任和关系)没有得到满足。在与他人交往时,总是抱有防备、疏离、怀疑的心理,不愿敞开心扉,展示真实自我,从而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感受到无力、疲惫、压力,陷入无边的孤独。
二、“空心病”现象下的大学生不良社会心态呈现
从心理学角度对社会心态进行概念界定:社会心态与特定社会变迁过程相联系,是一段时间内出现在社会群体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包括情绪、行为、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认知的总和。“空心病”现象背后是大学生消极社会心态的呈现,从大学生视角切入,感知社会变化以及变化之后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并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重点,才能有效防止“空心病”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产生严重、甚至无法挽回的后果。
(一)追捧功利主义: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认为,我国一些大学培养出的学生具有高智商、高情商、世俗且老道,懂得利用体制、通过配合来不断牟取自身利益、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人就像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在度过了以学业为主的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阶段,刚迈入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生并未形成正确、成熟的价值观,而是处于三观成型初期,这时的大学生最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他人和事物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产生“分数至上”“利益最大化”等功利性观念,将其作为学习和生活的信条和准则,追求以最少的付出甚至不付出来换得回报,渴望通往成功的捷径,甚至使用不符合道德标准、违法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学习上,他们倾向于选择学习难度相对低、实用性强并能短期内为其带来优势和回报的内容,而对于不能立即产生经济价值的思政类课程则以消极情绪对待。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大多数具有高智商、高情商、高逆商,对于成绩、荣誉、头衔、入党、奖学金等外在条件和外部奖励过分关注。他们似乎将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获得成就感以及自我满足上,一旦他们所渴望并为之奋斗的东西都得到时,内心会由短暂的满足转变为空虚。以功利思想、利己主义为行动准则的大学生,在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追求自身利益至上,当目标达成时,其思考和行动的支撑动力便逐渐削减,便陷入了丧失生命意义、缺乏人生价值的空虚状态。
(二)经受社会焦虑:浮躁的负面情绪者
大学生属于青年群体,正处于为学业、未来的事业打拼的年纪。绝大部分大学生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但社会现实中的物价上涨,就业压力,职场竞争,不均衡、不平等的教育医疗资源分配,让他们感到巨大的压力,当下的脆弱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从而产生焦虑情绪。在诸多焦虑类别中,生存焦虑在大学生中是最普遍、最严重的。在大众追求高学历、高薪资、高标准的“小资生活”的背景之下,“大学生社会焦虑”频频出现在网络上和热搜主题中。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本科学历不再在人才市场中耀眼夺目,再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前所未有的加剧。一些国企的人事部反映,每年招聘时都会存在众多高学历、名牌大学毕业的人才争夺少量岗位的现象。并且,如果大学生停止学习就会跟不上迅速变革的时代而被淘汰,这导致一部分人存在知识焦虑,其解决方法就是时刻把“终身学习”当作自己的任务并持续践行。大学生也容易在身份地位转化过程中产生身份认同危机,从而造成身份焦虑、地位恐慌。
(三)缺乏理想信念:迷茫的价值虚无者
理想信念是人类的精神之钙,是支撑人们精神世界的支柱。缺乏理想信念的大学生就会罹患“软骨病”,在平时生活中盲目、浮躁、傲慢、功利,遇到挫折困境时则一蹶不振、消沉、焦虑、自甘堕落。
现有研究分析表明,患有“空心病”的大学生往往以父母和老师的期望为理想,以父母对于其生活、学习、工作的安排为信念,他们所谓的热爱和目标并非始于自己的意愿,而是受到外界和他人的影响。这一部分大学生缺乏自发的崇高理想和为之奋斗的坚定信念,缺少对自我的准确认知与评价,他们甚至不明确自己为什么而活,对于未来真正想要从事的工作、成为的人才更缺少深入思考和清晰定位,并不知晓实际的自我发展诉求,所有的这些表现都符合价值虚无主义的特点。价值虚无即个体对奋斗目标、生命价值、理想信念、人生信仰的虚无化和否定化,其主要表现为意义世界的失落、理想信念的缺失、价值体系的崩塌以及幸福感的降低[6]。当大学生以成绩、荣誉、奖励为导向的目标实现以后,之前的价值和信念支撑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现实环境了,他们便陷入了迷失、慌乱、不知所措的状态。并且,按照他人逻辑和期望生活,意识不到真正自我需求的人,更容易受到外界恶劣行为或错误思想的影响,从而走上人生歧途,走入意义世界崩塌的境地。
三、消除“空心病”背景下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路径
通过大学生“空心病”透视其不良社会心态,以改进并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培养积极的社会心态。中共教育部党组于2018年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促进心理育人工作,始终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构建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着力培育大学生健康心态。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受到周围社会环境以及外界社会心态的影响。因此,社会各界必须全方位联动,净化社会环境,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干净、文明、积极向上的环境条件。
首先,高校应该大力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环境。学校不仅要为大学生提供舒适便捷的学习环境,同时要发展特色校园文化,明确办学特色,创建积极文明的校风、团结进取的班风以及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发掘并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教导其乐于奉献、淡泊名利、切忌把个人利益置于万事之首。优秀校园文化熏陶着大学生,激励并引导着他们奋发图强、自强不息、拼搏进取,消除自身的功利戾气,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其次,高校在学生普遍关注的成绩、荣誉、头衔、入党、奖学金等与个人利益挂钩的事务上,严格制定标准,明确执行规则,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实行,严厉打击师生中存在的作弊、贿赂、私相授受等不正当的功利性行为,一经发现便予以思想教育,监督其加以改正。最后,相关方面应连同高校一起积极配合网络监管部门,对向大学生传输负面社会心态的媒体网络信息从传播源头上切除和管控,并打击、截断一切可能传播的路径,大力宣传主流舆论、传统文化,强化网络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和正面影响力,净化媒体、网络环境[7]。
(二)确立合理心理期望,重视心理干预
消除大学生“空心病”,减轻社会焦虑对大学生的影响、消除其负面情绪,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对大学生设立合理的期望值。
社会各界应杜绝对大学生要求苛刻的错误想法和行为,大学生正处于自身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期,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应给予大学生合理期望。首先,社会要为大学生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随着高校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在不断上升,很多学校提供的资源、教育环境无法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要,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的潜能和实力没有完全被开发,他们需要并渴望社会为其学习、历练、成才提供适当的机会和环境。其次,高校应完善课程内容、教学实践,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等心理辅导和人生规划课程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进行自我合理定位,摆脱因攀比、不合理定位、错误自我认识而导致的压力、焦虑、负面情绪。最后,要重视家庭因素和同辈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查德·赖利曾经提到,家庭教育是一切其他教育的基石,父母的期望要符合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理性看待学习成绩、工作选择、奖励荣誉等,切忌同辈间对比,以免给大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打击[8]。无论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当发现其存在产生心理问题的征兆或者已经出现心理问题时,应及时给予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
(三)树立正确价值观念,认识自我价值
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自我价值,找到支撑的意义和信念,明确未来的目标和方向,可以有效地消除大学生“空心病”现象。
首先,新时代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准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社会价值心理,达成价值共识,是新时代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培育的有效路径。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价值目标,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树立人生目标、迸发人生的动力和活力;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价值追求,能够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和价值取向;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价值准则,能够敦促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自觉发展理想信念和价值遵循[9]。其次,高校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引导并帮助大学生消融消极情绪、消除不良心态,建立积极正向的情绪和稳定健康的心态,从而让他们学会管理并调控自己的情绪,监督并规范自身行为。最后,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价值,形成清晰的自我定位。人本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大学生所产生的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往往与自我认识同一性混乱有关。当学校、辅导员或者心理委员发现类似情况,应及时运用积极心理学知识对其进行辅导和干预,确保其真正认识到自我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