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语思政课程教学路径探索
——以“高级日语”为例
2022-03-18叶秀华
■叶秀华
(广东嘉应学院,广东 梅州 514500)
一、引言
高校外语学科作为天然具有前沿性、国际性和中外密切联结特征的学科,在课堂思政教学中肩负着更为艰巨的使命。中日两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毗邻的地理位置、近代史上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等因素,让中日关系敏感而紧张。因此高校日语专业开展课堂思政也相应地更为紧迫和复杂。探索如何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传递融入日语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正确研判国情、看待历史,进一步将中国声音传递出去,是高校日语课堂思政的首要任务。
自从提出课程思政这一话题以来,关于外语课堂思政建设的问题,已经有很多很多学者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并且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黄国文[1]认为:概括起来,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所涉及的六个问题,即整个建设过程分为六个要素:(1)为什么;(2)是什么;(3)谁来做;(4)何时做;(5)何处做;(6)怎样做。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中关于“为什么”“谁来做”“何时做”和“何处做”,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或不需要更多的讨论,而“是什么”和“怎样做”这两个问题,还处在探索的阶段,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但是无论要解决“是什么”还是“怎么做”,都绕不开一个重要的话题,那就是何为“思政元素”,从何处挖掘“思政元素”。故本文旨在围绕上述问题,以高校外语课堂的“高级日语”为例,探讨如何有效地挖掘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活动,从而达到对学生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效果。
二、日语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
赵继伟[2]指出:“课程思政”旨在挖掘和发挥专业课、通识课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功能,其侧重点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是观之,“课程思政”的涵义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依托、借助于专业课、通识课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或者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融入专业课、通识课的教育实践活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3](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时,《纲要》进一步指出:“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诸如外语类的属于文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课程,则要在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就日语专业而言,2018年1月,国家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4],该标准下属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以下简称《国标》)则特别强调了外语类专业学生除了掌握外国语言知识、外国文学知识、区域与国别知识外,还必须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全面诠释了外语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20年春出版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5](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其中对高级日语课程教学目标强调,“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该从低年级的词汇、语法、句型的学习掌握逐渐过渡到文章内容分析、语言的深层含义理解和语言文化背景的把握方面,从而能够较为自如地进行中日间跨文化沟通交流。同时,通过研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思辨意识,通过对语言及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基于跨文化沟通基础上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日本和中国的国情和发展大势,培养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课堂思政的内容无论广度还是深度,涉及的范围都极其广泛,就目前而言,很难把全貌勾勒完毕,但是综合而言,可以认为,课程思政内容包括了一切美好、向善、积极的元素。上述纲领性的文件除了为专业的发展以及人才目标指明了方向,实际上也是进行课堂思政教学活动的抓手和目标,理解《国标》和《指南》的精神,把握其深层内涵是课程思政活动的关键。
三、外语课堂教学中的“课程思政”的实施框架
如何开展课堂思政是宏大的工程,课堂思政的进行常常包涵着多个层面的内容,黄国文[1]认为: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对课堂上的外语教师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做”。通过选择和选用专业教材、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完善课堂教学设计、变换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修订课堂教学评估标准等手段,把思政元素的挖掘和价值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本文以“高级日语”课程为例,围绕以外研社2019年出版的《新经典高级日本语》[6-7]第一册和第二册(以下简称《高日(一)》和《高日(二)》)为例,探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如何在三大文化框架之下挖掘外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契合点,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挖掘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提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德育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的重要意义,除了确立民族文化根源和发展文化传承以外,可以为人民提供生活规范、德行价值和文化归属感,在引导心灵稳定、精神向上、行为向善、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数的辉煌的思想和文化,对人类的进步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论起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不可不提作为精髓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虽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但其精神根植于中国人民行为习惯、思维模式、伦理道德等思想感情里,成为无形的民族之魂与社会文化背景,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儒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奠定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道德规范,在历史上对传承、发展中华文明发挥了主要的积极作用。此外,在当今社会,受现代的市场经济与商业化影响,导致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的大幅度扩张,甚至影响到高校年轻人的思想。陈来[8]认为“儒家思想的价值理性正可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于道德规范与精神文明的要求,改善社会的伦理生活与精神生活,引领我国现代化趋向文化上平衡、结构上合理、伦理上合宜的发展”,从而为现代化工程确立适当的人文环境。因此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发掘儒家思想文化的价值,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所在。就儒家思想而言,代表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其发展归功于孔子、孟子、荀子等诸多儒学思想家,其内容体系包罗万象。从个人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到社会责任、实现理想甚至如何调节个人的喜怒哀乐,都有所论述。儒家文化自古以来重视人的德性品格,重视德性的培养和人格的提升,历来高度推崇那些有精神追求的人、具有高尚道德品格的人士。例如《高日(二)》第六课《日本人的颜面》一课,提到了区别于西方国家文化的受基督教文化影响,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都是深受中国儒教思想的影响。即便是在明治维新以后,受西洋文化的冲击,儒教虽然失去了其原来的影响力,但是其中的“仁义”“孝行”“忠诚”等思想依旧根植于日本人的传统观念中。在该内容的讲述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儒家思想的历史来源和具体所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扩大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儒家思想的传播及影响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又例如儒家思想提倡“修己”,是注重自省自律、自我约束的道德修养的意思。儒家所倡导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强调自身始终保持严肃谦恭的态度,予人安定、予百姓安定,以作为君子的自我修养。《高日(二)》中第二课《关于成长》提到通过读书,与人交谈、交往等各种活动能够使人精神得以成长。但是通过经受如寂寞、失恋、分别等苦痛的磨炼这些“修己行为”更能让人得以成长。第六课《日本人的颜面》中,更是尖锐地指出以“耻感”为约束的日本人,“一降落到外国的机场,世间在那一瞬间消灭,约束行动的紧箍咒也被摘除。在巴黎罗马的奢侈品店里疯狂购买名牌,但高级餐馆里一遍吃饭一遍喧哗即使是引人皱眉也毫不介意。丢弃旅途的羞耻,我行我素的行动”“一部分年轻人对于这种社会的存在感到越来越模糊。在上班的电车上化妆,嘴里鼓着腮帮子吃着代替早餐的和果子面包、门边相互调情的年轻情侣,他们对周围的事完全不在乎的样子。”等内容正体现了作者对当下部分日本人缺少“修己”精神的忧虑和批判。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就是本质胜过了外表就显得粗野了,外表胜过本质就显得轻浮,本质和外表的和谐统一,才是真正的君子。
此外,例如儒家所倡导的“知行合一”思想是实践的重要启迪,强调内在认知与外在实践的结合,是立身行事的一大要领。在第二课《惑的魅力》实际体现的精神也是与这一思想相契合的,人只有带着好奇心、求知欲,亲自查找资料,寻找方法解开每一个“惑”,才是真正地掌握这个知识,只有将认知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达到真正的所谓的“解惑”等等,此外,儒家思想包含的“仁”“义”“忠”“礼”等许多重要思想,都是理想的课程思政元素,从传统文化着手,寻找与课程内容中的契合点,既可以实现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
当然,任何传统文化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经过漫长的时期形成,一定有其自身狭隘性和腐朽性。比如过去常与“仁义礼智信”同时出现的“三纲”,其中体现的上下尊卑、男女不平等等思想属于过时的糟粕。因此在课程思政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们需要通过适时的引导,帮助学生分辨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课程思政的方式,讲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同时反过来通过挖掘课堂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启迪学生思维,是进行课程思政一条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
(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挖掘
如果说儒家学说是属于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属于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思想精华,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部分。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实际上是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和表述。将核心价值体系归纳为12个词语,实际上是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通起来,把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的结晶。挖掘外语课堂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塑造和培养,并不是在给外语教育增加思政内容和任务,而是再发现、再激活外语教育的思政教育功能以及价值的引领作用,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价值观的塑造,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新的语境中自觉践行正确的价值观。然而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社会及全民的共识和自觉追求,是当前理论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9]。
以当前使用的教材为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很多,以《高日(一)》第七课《平等和对等》一课为例,主旨论述了“平等”与“对等”的差别,作者认为平等是排除差别、上下级关系、优劣关系成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部分肯定彼此之间的差别、上下级关系、优劣关系基础上,形成“双方都认为彼此是适合于对方”的和谐关系则被称为“对等”。尽管该课文阐述的是作者长谷川宏自己独有的视点,但是我们可以国内广义上的“平等”为思政元素,讨论平等的含义,并且通过与其他国家、其他时期的对比进行共时和历时的比较,从而更具体更生动地阐述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真正的意义,引领学生正确认识。早在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就曾向不平等的专制制度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南宋钟相、杨幺等农民领袖,进一步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革命口号。太平天国运动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作为基本社会纲领[10]。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对资本主义不平等社会关系所产生的经济根源作了彻底无情的揭露,并为全人类规划了一个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共产主义社会。而中国人民,进入新社会以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下,则把平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科学发展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为消灭剥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而不懈奋斗。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第一册第八课《友情之杯》体现的诚信与友善,第十课《背包》体现的自由与敬业等都蕴含了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元素”,关键在于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们要懂得怎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框架之下挖掘提炼各类专业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元素,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框架,并将思政内容有效融入课堂。
(三)革命文化的价值挖掘
习近平在《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提到:“使革命文化成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引领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起到了传承、融合和发展创新的作用,是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11]。
革命文化内涵丰富,它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孕育而生,经过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漫长摸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得以形成,丰富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形成了共产党人丰富宝贵的精神财富,例如五四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抵抗外来侵略者、解放人民的抗战精神,也有像大庆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革命文化精神。
“革命文化传承和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优质基因”。作为日语专业的学生,是学习者也是传播者,在学习日本文化语言的同时,充当中日文化交流的传播者,将历史讲述给“后来人”,将“中国声音”传出去,将先进文化带进来,是外语学生肩负的使命和责任。鉴于中日特殊的政治历史关系,在革命文化的框架之下,挖掘日语课堂的“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两大特点。其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日语专业学科体现的思政元素。比如中日关系、中日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往来、中日习俗的差异等方面开展国家层面的价值观的引领。例如结合当下中日之间热点时事,以及新时代我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讨何为真正的民主文明;例如通过对比“新冠肺炎疫情下”中日两国应对措施,了解中国人民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抗疫精神”,讨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例如通过了解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报道,可以从中发现日本人对战争的反思态度,提醒年轻一代即使在和平年代,外部的敌对势力一直都存在,我们要时刻铭记那段惨痛的历史,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中日国情进行正确研判的能力等。二是从课程特征出发。除了从专业学科特征来考虑,还可以从课程的角度挖掘思政元素。具体课程包括课本内容、作者本人政治立场、文章的写作动机、写作目的等。课程内容方面,除了主旨和重点,也可以留意一些细节,比如《高日(一)》第四课《你曾经想成为怎么样的人》,除了通过上述提到的友善、积极价值观树立相关的“思政元素”以外,大江健三郎本人一贯体现的反战政治主张也是课程思政可以讨论的内容,此外一些细节的内容也值得被挖掘,比如其中的一句话提到“因为是战争中的孩子,所以‘我’的许多小伙伴都想成为战斗机的驾驶员”。讲到这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为何给中国人民造成深刻灾难的侵华战争,在日本国内却得到支持,连孩子都梦想成为战斗机的飞行员?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日本国内侵华势力通过当时媒体报道宣传,颠倒黑白,误导民众,将无耻的侵略行为美化为正义的战争。“在社会中造成的舆论导向尤其是仇视中国人的思潮,掀起了民众广泛而狂热的战争热潮”[12],从而获得国内民众的的理解和支持,利用民众被煽动的狂热,加紧对中国的侵略行径。讨论完这一细节,教师们在教学设计时可以自然地过渡到当时极度艰苦条件下奋力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共产党人体现的“抗战精神”等。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呼应了课本内容,又可以“润物细无声”地结合了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引导和价值观的塑造培养。
在上述三大量具的理论框架下,从专业性质和课程内容入手,除了显性的思政要素,还可以挖掘一些“缄默”的隐性思政要素。例如上册第一课《信息的力量关系》中,看似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其内容主要说明在不同的情形下图形、文字、绘画等信息要素的信息传递效果的强弱力量关系。乍一眼看去这篇文章似乎并无“思政元素”可以挖掘,但是只要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从媒体信息我们可以考虑到时下流行的一个话题——话语权,如何更好地利用好信息要素的强弱要素,提高信息传递的力量,加强信息传递效果,让中国声音传出去,走向世界。在教学设计的课程中甚至可以列举一些正面的例子,例如这两年红遍互联网的李子柒的视频,为何里面没有一句外语,却为中国的“声音”以及展示“中国文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又例如第五课《语言是有色眼镜》,从内容上看,这是一篇语言学相关的评论文,主要讲述了语言是由它所在的语言社会所决定,并且反映着人们洞察这个世界的思考方式,通常来说,人们洞察不到客观的世界,而是通过语言这一“有色”眼镜去了解社会的。在考虑课程思政元素的时候,可以从作者的写作动机来出发,比如本课在最后提到:学习外语的目的除了掌握语言,通过该语言获得新知识,或者利用该语言与别人得以交流以外,最根本的是带着语言这个“有色眼镜”,看待一个不同的新世界,扩大视野,反思自以为是的态度,从而接受不同的文化,而这也恰恰才是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发展的基础。从这一点看,课程的设计可以通过课文中作者写作动机来强化学生对于民主、和谐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内化。此外,文中还提到“很多人因为日语的语法不涉及单复数的区别,就认为日语没有逻辑”,认为与欧美国家相比,日语乃至日本文化都有“劣等感”,我们可以举一反三,强调国与国之间的语言背后蕴含的该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的博弈,因此让“中国声音”传递出去,拥有自己话语权是当下我们的首要任务,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和使命感,从而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
在上述三大量具的理论框架中发掘思政要素,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解决课程思政是什么和挖掘途径的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淘洗出来的智慧结晶,集中体现为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党和人民的伟大斗争中培育和创造的思想理论、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发展及其成果,展现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代表着时代进步潮流和发展要求[13]。因此,以上述文化作为开展“课程思政”量具的理论框架,能够正确处理“本来”与“外来”、“当下”与“未来”、“继承”与“创新”、“转化”与“发展”的关系,努力在历史中传承保持鲜明本色,在文明互鉴中汲取营养,植根中国的实际情况,遵循文化与事物发展本来的规律,开展丰富生动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懂得并追求真善美,为社会、为国家而读书,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除了上述三大理论框架以外,《纲要》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都是教学工作者开展课程思政的依据点和标准。此外,完整课程思政的实行,包含了多方面的工作,例如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管理、评估标准的的制定等多方面的内容,对课堂上的外语教师来说,植根课堂教学实践,育德于无形,寓教于无声,将思政元素的挖掘和价值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只是实行“课程思政”的其中一步。想要开展完整有效的“课程思政”,还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合作和努力。比如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等,这些都是亟待完善的措施。